山东大学易学与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刘大钧易经与名人合照 山东大学易学与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山东大学易学与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24-07-17 20: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海内外学术界公认,当代《周易》热始于一九八七年岁末在山东大学举行的首届国际《周易》研讨会。这次会议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是当时的山东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现任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主任、《周易研究》杂志主编、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教授。

 

会议代表向他鞠躬致意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五日,二百八十名来自六个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中国内地《周易》学者聚集在山东大学,围绕“周易与中国文化”问题进行研讨。

   与会代表深知,这次聚会来之不易。在开幕式上,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年近八旬的钟教授提议:海外学者站起来向刘大钧致意!

   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话音一落,二十多位海外学者齐刷刷站起来,国内学者也站起来,主席台的人也跟着站起来。大家向刘大钧鞠躬致意!

   此时,刘大钧眼含热泪,双手抱拳,高高举起,向与会者频频还礼。据说这种动人的场景在中国学术会议史是空前的。为了召开这次大会,刘大钧倾尽心力。他四上北京,向国家教委有关官员阐述《周易》这门古老学说在当代的学术价值,终获批准召开这次国际性研讨会;为了筹集经费,他四处游说,得到当时山东省省长李昌安支持,拨给会议经费。

   由于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等海内外传媒的热情传播,神州《周易》热从此拉开序幕,刘大钧的名字广为人知。这一年,他才四十五岁。

 

梁漱溟的故事激励他奋发

 

   刘大钧生在山东济南一个普通人家。外祖父是北京大学毕业生,与毛泽东同年,敏学博问,毕生研究周易,尤精虞翻易学。虞翻是汉代易学家,其学术被人们称谓“西汉古易正宗”。

   这位老先生一生不求闻达,在中学任语文教师之余以读书为乐。他书房中悬挂着这样一幅对联:书不读秦汉以下;意常在山水之间。受其影响,刘大钧很小就对易学发生兴趣。他对易学的悟性,也颇受老先生的欣赏,并认定将来必成大器。

   老先生的教学方法是传统的一套。他要求刘大钧一遍一遍地诵读古书,尤其是秦汉以前的典籍。他相信古人“书读千遍,其义自见;书读万遍,鬼神知之”的道理。他要求刘大钧读易要读原文,经常从易经和易传中抽查一段,看其是否诵读如流。

   刘大钧一九六一年高中毕业后,梦想进入山东大学深造,但连考三年未能如愿。他是个优秀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考不上。很久以后他才知道,因为他父亲早年曾加入国民党,他二哥又是“右派分子”,他的档案上写有“该生不宜录取”的政治审查结论。

   他一度心灰意冷。他外祖父用这样一番话来激励他:“考不上算什么?你看人家梁漱溟,考北大没考上一跺脚就走:“十年以后我来教北大!”

   梁漱溟是刘大钧崇拜的英雄。他决心象梁漱溟那样自强不息。他从山东大学落榜,果然又进入山东大学工作,不过不在十年之后,而是在十七年之后。可惜他外祖父未能亲眼看到这一天。

   梁漱溟的奋斗精神令刘大钧终生难忘。他创办《周易研究》学刊时,就特地请梁先生题写刊名。他还当面问梁漱溟当时是怎么回事,不料梁先生回答说:“没那回事,那是误传!”原来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是刘大钧外祖父误听误传,还是老先生有意编造这个故事来激励刘大钧立志奋发,人们不得而知,也并不重要。一个误传激励刘大钧创造出一个真实的人生故事:他三次考不上山东大学,十七年后到山东大学工作,三十年后成为山东大学的知名教授。他是山东大学的骄傲。

 

胡乔木最初发现他

 

   从报考落榜到进入山东大学任教的十七年,是刘大钧苦读的十七年。

   刘大钧未能迈进六十年代大学门坎,也由于同样的原因,未能进入当时普遍认为可以捧铁饭碗的国有企业,只能到一家街道办的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当工人。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刘大钧没有一天放松自己。他到三十多岁才成家。妻子郝清英美丽聪慧,识见过人。一九七八年夏天,妻子鼓励他:“你的学问已到家,应该写文章发表。”妻子为他挥扇,在酷暑中刘大钧完成第一篇学论文《读史释易》。稿成后投给中国哲学界最高学术刊物《哲学研究》。该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主办的。当时的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注意到这篇文章。浩劫之后的学术界,真是满目荒芜,百废待兴。思才若渴的胡乔木问:“全国研究《周易》的学者不多,怎么没听说刘大钧这个名字?”他指示该刊理论部主任蒙先生查访刘大钧。

   蒙先生奉命到济南,在一个杂乱的小院子里找到刘大钧的家。那天是星期天,刘大钧外出未归。院子里一位老太太告诉蒙先生:“刘大钧这个人可了不得,每天五点钟就起来在院子里背东西,他可是个人才。”一位比刘大钧年长三十多岁的老书法家说:“刘大钧可是个大学问家,写诗编对子脱口而出。”

   刘大钧外祖父并没有丰富的藏书,他读书是通过各种办法一本一本从图书馆偷偷借出来的。因为他读的不是当时流行的政治书籍,而是线装书,其行为为那个时代所不容。他被抄了几次家,包括二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也被抄去焚毁。躲在家中读书也会招祸,他不识字的母亲受到惊吓,见到有字的纸就自己烧掉。

   刘大钧苦读的经历深深打动了蒙先生。蒙先生临行前留下一句话:“看来你不会在这里呆很久了。”这时刘大钧是工厂仓库保管员。

   蒙先生走后不久,一纸调令使刘大钧走进山东大学哲学系。后来他才知道,是胡乔先生给当时山东大学校长写了推荐信,希望吸收这位没有大学文凭的校外学者。刘大钧始终没有机会向这位学界长者又是人生知己表达心中的敬仰之情。在胡乔木去世时他写下这样一幅挽联:苍藤带雨叶有泪;乔木临风干自鸣。

 

以弘扬大易文化为己任

 

   工作条件改善之后,刘大钧教授不断推出易学研究著作:《周易概论》、《周易古经白话解》(与林忠军合著)、《周易传文白话解》(与林忠军合著)、《纳甲筮法》。此外尚有音像著作《周易讲座》。

   人们通常所说的《周易》,包括《周易古经》和《周易大传》。这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分内容丰富的文化宝典,含有非常重要的深湛的思想,二千多年来曾经启迪了许多学者思想家的智慧,成为历代学术发展的源泉,被学术界称之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

   刘大钧以弘扬大易文化为己任。国际易经学会会长、美籍学者成中英教授曾用“三个里程碑”的说法来评论当代中国《周易》研究的进展。这三个重要事件都是刘大钧创造的:他的1987年发起第一届国际《周易》研讨会;1988年建立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随后创办《周易研究》杂志。

   《周易研究》坚持“象数义理兼顾,汉易宋易并容”的编辑方针,现在印数近三万,二万六千个订户遍及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是学术界公认的研究《周易》的权威性刊物。为了推动海峡两岸《周易》的学术交流,一九九三年五月,“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行。一九九五年夏天,刘大钧率团到台湾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周易研讨会”。这个研讨会将每两年召开一次,轮流在两岸举行。

   今天,《周易》已成为一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雅俗共赏的书。甚至可以说,当代《周易》热的真正支点是《周易》筮法热。应该怎样看待这一文化现象?

   刘大钧,《易》本卜筮之书。许多人学《易》是从卜筮入手的,历代的《周易》学研究大家,皆精筮法。冯友兰先生一九八七年发给济南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的贺信中曾说:“我有个建议,研究《周易》当然以《周易》哲学为主,但《周易》本来是一部筮书,《周易》的哲学思想有些与筮法有关,因此对筮法也要作调查研究作。”

   他说,我认为,《周易》占筮作为一种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文化现象,确有对其进行研究的必要。若一味进行贬抑,则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当然,我们研究筮法,绝对不能仅仅以一个明白占筮之道的卫士标准要求自己,而要以一个“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的君子德风去探索其渊蕴,研究其人事之终始,并进而体验“生生之谓易”的伟大境界。

   古人有“善易者不占”的说法,刘大钧持其研究《周易》筮法的新著《纳甲筮法》赠予笔者,扉页上写道:“数术不演仁者寿;龟筮岂卜贤人愚。”妙哉!

   名传天下的刘大钧教授正当盛年。他仍然保持过去寒窗苦读时的习惯,五时起床读书做事。他有许多新的梦想。他要筹集一笔资金,成立“刘大钧周易研究基金会”,推动《周易》研究的发展。他相信他的奋斗会获得成功。

 

* 注:作者原为中国新闻社副总编,现为香港中通社社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