阏与之战惨败,秦国主将胡阳为何能取代白起,他最终结局如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函谷关之战秦国主将 阏与之战惨败,秦国主将胡阳为何能取代白起,他最终结局如何?

阏与之战惨败,秦国主将胡阳为何能取代白起,他最终结局如何?

2024-07-16 11: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自商鞅变法后,秦国士卒之中就出现了一个可怕的词汇——首功,凡秦之士卒,只要勇于公战,且在战场上斩首立功,都可以获得梦寐以求的爵位、财富、田宅、土地等等。所谓耕战之法,即是使秦国“利禄官爵,抟出于兵,富贵之门,必出于兵”,这是秦国士兵在战场之上悍不畏死,英勇杀敌的内在动力,也是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的根本原因。自河西之战,秦国新军横空出世以来,这只被天下人惊呼为锐士的铁军,在与列国的征战中一直处于强势地位,鲜有败绩。

常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纵然秦军强横,也不是百战百胜,在秦国崛起的道路上,惨败乃至全军覆没,甚至成建制投降的事情,都有发生过。公元前323年,桑丘之战,秦国跨越魏、韩,劳师千里远征齐国,结果被匡章杀得大败,二十年不敢再与齐国交兵。公元前259年,邯郸之战,秦国倾力围杀长平之战后的赵国,结果被魏、赵、楚三国联军杀得大败,丧师三十余万,失地三郡数十城。公元前233年,肥之战,秦将桓龁率军十万进逼邯郸,结果被李牧击败,桓龁仅率少量亲兵突围。公元前225年,李信灭楚之战,二十万秦军被楚将项燕和昌平君等人击败,落荒而逃。

在秦国失败的案例中,还有一次战争最为典型,那便是公元前269年的阏与之战,这场战争被认为是“首败秦师”之战,也是六国第一次在正面战场堂堂正正的击败秦军。阏与之战是秦国对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进行的首次全面试探,也是秦国自南路楚国,中路魏、韩之后,首次尝试北路赵国这一条东出路线,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战争。此战,秦国以客卿中更胡阳为主帅,出兵十万,直取赵国军事要地阏与。赵国将领赵奢提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率兵救援阏与,与胡阳接战。最终,由于胡阳骄傲轻敌,被赵奢击败,十万大军伤亡逃散殆尽。

展开全文

从阏与之战的表现来看,秦国主将胡阳显然不是赵奢的对手,也没有很亮眼的发挥,军阶爵位也不是很高,那秦昭襄王究竟出于何种考虑,要将如此重要的战争交到他的手上呢?阏与之战时,秦国依然是名将如云的时代,除了王龁、王离等百战名将,还有秦国最为璀璨的将星的白起,为何非要用名不见经传的胡阳呢?在阏与之战前,胡阳又有多少实战经验,取得过怎样的战绩?阏与之战后,他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事实上,在阏与之战前,胡阳只是一个客卿,也未取得过十分显著的军功,爵位也只是中更,在秦二十等爵位中处于第十三位。在此之前,也没有胡阳独自领军作战的记录,其最辉煌的战绩应该就是在公元前273年,在魏冉、白起的带领下,参与了华阳之战,也即是《史记·穰侯列传》记载的“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於华阳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以魏冉、白起、胡阳三人的地位和威望来讲,胡阳应该只是参与了这场战争,而不是指挥了战争。

让胡阳成为秦军主将的是发生在阏与之战两年前的一件事情——范雎入秦。从范雎提出远交近攻开始,秦昭襄王就有意疏远并排挤魏冉一系,而白起作为魏冉举荐的将领自然难免受到牵连,王离、王龁又大多是常年跟随白起的将领,这才给了胡阳出场的机会。不过,自阏与之战以后,历史上便再也没有了关于胡阳的记载,其真实性结局不得而知,但想来不会超过两种可能,其一是战败之后逃到他国,其二是回到秦国接受秦法的制裁,考虑到当时秦法的严苛程度,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