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释迦牟尼佛弟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出家少女吧 佛教:​释迦牟尼佛弟子

佛教:​释迦牟尼佛弟子

2023-10-13 01: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的出家,就是经阿难再三向佛陀请求,才得允许,于是有比丘尼僧团的成立。

阿难有功于女人,所以女人也对他特别有缘,他是教团里里外外最受女人尊敬的人。有一次,阿难和大迦叶尊者同在行化途中,路过比丘尼的兰若,比丘尼总是先请阿难开示,然后再请大迦叶。由于阿难的慈心、善良,常常给他的修道带来许多的麻烦和障碍,如摩登伽女的诱惑,以致佛陀常单独对年轻的阿难说教,要他避开女难,远离爱欲,日后必是绍隆佛种的传人。

佛陀因为看重阿难的善良细心、知道进退、不违所教,属意他为侍者。当时,舍利弗、目犍连也都向阿难劝说,要他当佛陀的侍者。阿难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误解、讥嫌,提出三个希望,要目犍连转呈佛陀:

第一、佛陀的衣服,无论新旧,他决不要穿着。

第二、如有信众恭请佛陀至家中供养,他决不要随侍前去。第三、不是见佛陀的时候,他不到佛陀身边。

阿难的品格,获得佛陀高度的赞许,当时阿难仅有二十多岁。在他侍奉佛陀二十七年的岁月里,他遵照佛陀的意旨行动,跟随佛陀到各处弘化。因为有这样的因缘,如大海似的佛法完全流入阿难的心中。每天跟随着佛陀,阿难的女难减少了,同时也成为佛陀与诸比丘之间的调和者。

做了侍者的阿难,虽然不像舍利弗和目犍连那么活跃进取,但也不像大迦叶的保守传统,他的温和友爱,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随喜性格,不论在家、出家,甚至外道,也都曾受到他的感召。他曾协助佛陀挽回为了爱欲打算还俗的掘多比丘的心意,并且鼓励他修行,使他证果;也曾调和过僧团的争执,使争执不下的人复归于好。他曾在只园精舍和舍利弗论道;在巴连弗城和跋陀罗谈说各种问题;在俱睒弥国为诸比丘说修道的要点;在东园曾代替佛陀应比丘之请,前去说法;他赞叹目犍连的孝心,宣扬富楼那的说法。在教内教外,他对人的道情法爱,充份的表现出他已经尽了大弟子的任务。

当佛陀即将入灭前,还没有证悟的阿难比其他弟子更加伤心,佛陀特别为他开示无常之理,并对大众宣扬阿难温和善良的天性,赞美他听闻大法不忘的福德,将来必能在世间上发出光辉。于是大家公推阿难向佛陀做最后的请益:

“佛陀涅盘后,以谁为师?”

“佛陀涅盘后,以什么安住?”

“佛陀涅盘后,恶人如何调伏?”

“佛陀涅盘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叫人起信?”

佛陀慈祥地回答:“阿难!你和大家要记住,你们应以戒为师,依四念处安住,遇到恶人时,默摈置之,经首安立‘如是我闻’, 便会令人起信。你们依法而行,就是与佛陀的法身常住。”佛陀就这样进入涅盘。四方的信众纷纷前来瞻仰佛陀,礼拜佛陀,阿难也允许出家及在家女众亲礼佛身,他永远是妇女们的同情者。

佛陀涅盘后,大迦叶召开经典结集,阿难虽是多闻,但是尚未证悟,因此被摈斥在结集的石窟外。大迦叶以长老身份教育阿难,数落阿难种种过失,以激励阿难奋发向上。终于在结集前半夜,阿难开悟证果,进入窟内,参与结集。阿难被大众推上狮子座,开始诵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阿难将记忆中的大法完整背诵出来,所有在座的大比丘如同再一次接受佛陀的教诫一般,为之感动万分。

后人评价

最初的经典《阿含经》,就这样结集与流传在世间。多闻的阿难,对佛法的流传与贡献无可替代;温文谦忍的性格,让人如沐春风,使后世的佛弟子永远怀念这一位圣者的风范。

尊者阿难遇险记

有一天上午,尊者阿难手持饭钵正在化缘,见一妙龄少女挑水回家,阿难为了化得一碗水便跟随那女孩到了她的家中。那女孩见了她的母亲摩登,便躺在床上哭泣。她的母亲被弄得一头雾水,便连忙追问原因。她女儿回答说:“妈妈如果要我嫁人的话,千万不要嫁给别人,我刚才在挑水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比丘向我化缘要水喝,我随意问他的名字,得知他叫阿难,我已经喜欢上了阿难,一定要嫁给他,非他我就不嫁。” 摩登一听,便急忙出门问阿难,阿难告知他是佛的弟子,是不可能结婚的。便告诉女儿:“女儿啊,这怎么可能呢?他是佛的弟子,怎么可能作你的丈夫呢?” 那女儿一听,不愿意了,便嚎陶大哭,连饭也不吃了,她母亲知道巫术,便对女儿说:“哎,真拿你没办法。这样吧,我去请阿难吃饭,顺便商量这件事。” 她女儿一听,忙喜笑颜开地催她母亲快去。那摩登出得房门,便招待阿难坐下吃饭,吃完饭后就对阿难说:“阿难,我的女儿看上你了,就嫁给你作妻子吧?!” 阿难一听,急了,连忙站了起来,连连摆手说道:“这不可能的。我是佛的弟子,遵守佛制定的戒律,是不可以娶妻的。” 摩登说道:“你如果不要我女儿,她便要自杀了。这怎么办呢?” 阿难说道:“我是佛的弟子,是不可能跟女人发生任何关系的。” 摩登无奈,便把情况原原本本告诉了女儿,她女儿说道:“妈妈,你不是会道术的吗?不如施法让我如愿啊!” 摩登告诉女儿:“天下所有的道术,哪能胜过佛道和阿罗汉呢?!” 她女儿想了想,说到:“妈妈,这样吧,你去把大门关上,不要让阿难走了,我今晚一定要让阿难成为我的夫婿。” 摩登听完,连忙把大门紧紧关闭,用咒术定住阿难,自己走到女儿房中铺床叠被收拾新房,她的女儿大喜过望,便对着镜子梳洗起来。到了黄昏,那母女就迫不及待要阿难上床,那阿难誓死不从,那摩登恶恨恨地威胁阿难:“你再不愿,我就把你扔到火里烧死。” 阿难自从出家作沙门,哪见到这种场面,连忙双手合十称念佛的名号。佛即刻知道了阿难的处境,便念咒解了那摩登的咒术,阿难立即逃出那母女家中,来到佛的住所,五体投地到地上大哭一场,把事事情经过原原本本告诉了佛。那女儿见佛破解了她母亲的咒术,阿难逃走了,便扑到床上大哭起来。摩登安慰女儿说:“我都告诉你了,我的道法根本就不是佛的对手,你还是算了吧”。那女儿哭哭泣泣,想一回,哭一回,阿难那高大英俊的音容怎么也无法抹去。昏昏沉沉挨到天明,那女儿便亲自来找阿难,见阿难托钵化缘,就跟在身后一步也不离开。阿难差愧难当,缘也无心再化,便急急忙忙低着头跑步回到佛的身边。那女儿见状,就守坐在门口痴痴地等候阿难出来。到了黄昏,仍然没有等到阿难的那女儿只好哭哭泣泣地回了家。阿难很是尴尬,忙求救于佛:“世尊啊?那女儿明天还会来的,我该怎么办呢?” 佛回答说:“那就带她来见我吧”。第二天清晨,那女儿果然又出现在阿难门口,阿难便带她来到了世尊面前。佛问那女儿道:“你这样苦苦追求阿难是为了什么事呢?” 那女儿回答说:“世尊,我听说啊阿难没有妻子,刚好我也没有丈夫,所以就想嫁给他作妻子”。佛说道:“哦,是这样。这样吧,你看阿难头上没有一根头发,如果你也舍得把头发剃成他这样的话,我就让阿难成为你的丈夫。” 那女儿一听,大喜过望,连连答应:“好啊,好啊,我一定把头发都剃掉”。佛又说道:“那你回家去让你母亲剃掉头发再来吧”。那女儿一听,兴冲冲地跑回家中把情况告诉了母亲,那母亲一听,忙说道:“女儿呀,你看你的头发多漂亮啊,怎么舍得剃掉呢?你为什么一定要嫁给那个比丘啊,我们这里有那么多的富家公子,你不管挑哪一个也好啊!” 她女儿斩钉截铁地回答他母亲:“除了阿难,我谁也不嫁”。“你这又是何必呢?孩子啊!” “妈妈,你既然这么疼爱我,就成全了我的心意吧,啊,妈妈,求求你了,妈妈。”那女儿跪在地上哭喊着。那摩登百思无计,老泪纵横,只得拿起剃刀把女儿的头发剃光。那女儿哭着在地上给妈妈叩了头,便头也不回地跑到佛的身边:“世尊啊,我已经剃掉头发,快让阿难跟我成亲吧”。那佛又问道:“那么,你爱阿难什么呢?” 那女儿说道:“我爱阿难的眼睛,爱他的鼻子,爱他的嘴吧,爱他的声音。世尊,甚至连他走路的姿态我也很喜欢啊!” 佛说道:“他的眼睛里是泪水,鼻孔中长有鼻涕,嘴里有唾液,耳朵里有耳垢,身体里满是屎尿血脓,如果你跟他结婚,便会有生子,有生就会有死,有死就会悲伤号哭,这个身体对你又有什么帮助和益处呢?” 那女儿听罢,如梦初醒,反观自己,所有正心,立即证得了阿罗汉道。佛便让这位女阿罗汉去到阿难处道歉,女尊者看到阿难,羞愧得低下头,跪在佛前说道:“世尊,我去追阿难实在是好愚痴。如今,我也想通了,我的心就好比黑暗中见到了光明,船破靠就了岸,盲人得人扶持。” 那些比丘十分不解,请教于佛:“世尊,那女儿本是外道。为什么那么快却又证得阿罗汉果?” 佛说道:“那摩登的女儿在此之前的五百世都是阿难的夫人,在那五百世中都是相亲相爱,和和美美,如今因为戒律的原故而得道,现在相见就兄弟一般了。”

其他信息

阿难

阿难是王舍城(Rāja-gha)人,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的弟弟。他非常虔诚地追随佛陀。公元前513年佛陀五十三岁时,十九岁的阿难,因为年轻,记忆力强,在竹林精舍正式被选为佛陀的侍者。阿难侍奉佛陀二十七年,跟著佛陀到各地传道。 [3]

阿难的不寻常处在於他一生没有敌人。他一生躬行佛法,深知是佛法的熏陶才让他变得优秀,於是十分谦逊诚恳。因而即使他常受到佛陀公开的称赞,在僧团内身处高位,天天和大众激烈地辩论不同的问题,也没有招致别人的忌妒和怨恨。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佛陀在涅磐前还特意称赞他的无私和仁慈。

阿难还被称做「多闻第一」,因为他一直伴随佛陀的讲经说法,能够把佛的一言一语都谨记无误,参加了很多佛陀对不同听众的演讲。在许多记载的对话中,他作为和佛陀的对话者。比如《楞严经》。在佛陀灭後王舍城第一次圣典结集集会上,他出色的记忆力让他背诵出很多佛陀以往的演讲。那些记录下来的文稿就被整理成为佛经,包括《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譬喻经》、《法句经》等等,对於佛法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佛经中出现「如是我闻」,「我」即是指阿难。

佛陀入灭後,阿难非常伤心,独自修行。但他非常长寿,在摩诃迦叶(Mahā-kā?yapa)入灭後,阿难被推为僧团的领导。传说阿难的入灭,还使摩揭陀与毗舍离国修好,不再战争。

在禅宗中,阿难被尊为印度第二祖。因为大迦叶逝世後,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宏扬佛法。在後来的佛祖雕塑旁常见到侍立的协持就是他。

三乘共同认定阿难是声闻阿罗汉,大乘佛教显教不共认定为普贤菩萨,而密乘不共认定为秘密主金刚手菩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