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是个不务正业的作家?他与妻子气质相似,曾被认为是兄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冯骥才的经历过两次转型 冯骥才,是个不务正业的作家?他与妻子气质相似,曾被认为是兄妹

冯骥才,是个不务正业的作家?他与妻子气质相似,曾被认为是兄妹

2023-07-28 02: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要讲一位老人家,出生在天津,祖籍浙江慈溪。关于他的文章,相信很多人读书时候就看到过,比如这一篇《挑山工》。

还有这段,“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熟悉吗?

冯骥才,他还是个“斜杠青年”。

提到冯骥才,几乎是人人皆知,因为他的文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本里的常客,例如《刷子李》、《泥人张》等。

他以写小说见长,笔下人物凝练传神,着笔画意活泼幽默,个中情理耐人回味,是当之无愧的小说高手。至今,他出版各类作品250多种。

他画技精湛,曾办过23次画展,被评论界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

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他还是个“斜杠青年”。

如今,冯骥才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依旧通过绘画和写作来支持他的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来评价他,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创作盛年,他又从文学创作转身,致力保护城市历史、抢救民间文化,被誉为“中国古村落保护第一人”。从作家、画家,到非遗文化保护人,他如同一个“斜杠青年”,身份一直在变换。

冯骥才,他是个“不务正业”的作家, 热衷保护古村落。

1999年,冯骥才惊闻天津估衣街要拆,从大锤下抢回3600件文物。

多年前,当冯骥才意识到传统文化断裂的严重性,文章也不写了,画也不画了,赶紧去保护古村落。 2009年开始,他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此前很少有部门、机构或个人关注这个事情。也因此,率先急迫地关注这个事情的“文艺家”冯骥才被冠上了“古村落保护斗士”这个称号。 他说,“保护传统村落,比保护万里长城还要伟大。”

冯骥才,天津人。

1942年2月9日冯骥才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

冯骥才祖居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民主路159-1号。冯骥才是宁波

慈城

大族冯氏的后裔。慈城素有“俞家谷,冯家屋”和“冯半城”之说。为了支持家乡的文化建设,丰富建设中的家乡博物馆的馆藏、陈设,创造出独有的文化空间和艺术品位,冯骥才多次向家乡、祖居进行文化捐赠。2016年4月23日,冯骥才祖居博物馆开馆。

冯骥才的家族居住在慈城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始迁祖为冯冕,为汉末从北方来慈城为官的句章县令,后因战乱动荡,回家之路被切断,遂隐居于今天的慈城八字桥村。被誉为“慈溪第一大户”的冯氏家族由此发祥。

冯骥才的五代祖冯汝霆,是个监生,成为当时冯家第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从冯汝霆开始,也就是从道光到光绪年间的五十多年里,冯骥才家族里竟然走出了13个举人,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科举考试的难度之大,梁启超曾经描述过:“邑聚千数百童生,拔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拔百数十人为举人。”而慈城冯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走出了13个举人。数代以后,冯骥才成为中国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文化人,或可从家族的历史传承中找到解码的线索。

冯骥才的曾祖、冯汝霆的第五子冯可铣是监生。冯可铣的儿子冯家藇,也就是冯骥才的爷爷,20岁不到即离开慈城去北方做生意,并于晚清时期定居天津。民国时,开了天津最大的饭店——“福禄林中西大饭店”。而冯骥才的父亲冯吉甫,则在慈城老家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直至1920年,母亲去世,随父亲定居天津。

慈城的冯家,因为出了冯骥才,受到业界关注。

冯骥才,是新时期用文学变革社会的先锋。

近代以来,慈城在天津的作家有两位,其中一位就是冯骥才。

冯骥才的创作,无疑为中国现代派文学开拓出一方全新的天地,其中倾泻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比如《三寸金莲》的裹小脚习俗,而在《感谢生活》中,美术学院学生华夏雨的身上,就是他对民间文化的情怀,富含民间的文化元素和生活内容,文学之根和文化思考深深扎入民族文化的土壤。

冯骥才:父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出生的1967年,正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二年,父亲家、母亲家都被抄了家,当时是父亲人生的最低谷。父亲给我取名冯宽,是希望我的未来宽阔坦途,逢事必宽。也正是“文革”的原因,父母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所以没有再要第二个孩子。于是,我就成了那个时代少有的独生子。

我出生不久,便被送到外婆认识的一个托儿户家寄养。我的托儿户是个老太太,背有些驼,身体不好,但人非常温和,慈爱,我叫她“老朋友”,一个特别又亲切的称呼。老朋友年轻时家境不错,只是由于健康原因没有嫁人,孤身一人,靠给亲戚朋友带小孩为生。老朋友待我如自己的孩子一样,倾注了亲人般的爱。

上小学后,我回到了父母身边,全家住在一栋老式三层楼房的顶楼,外面有一个大露台。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无情地摧毁了我们这个家,这就是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突然,地动山摇,屋子剧烈地抖动起来。

父亲当过运动员,反应快,一把将熟睡的我从行军床上拉起来,护在身下,紧贴着外面是露台的那面墙。此时,屋子摇晃得愈加猛烈,房顶已开始坍塌,靠胡同的那面墙被抛了出去,更可怕的是我睡的那个行军床早已被埋在砖瓦之下。后来,我们三个人凭着一丝微光,摸索着,从废墟般的楼房中爬了出来。

大地震夺走了无数的生命,我想,是父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冯骥才:家庭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

我的故乡给了我的一切。

对于一些作家来说,故乡只属于自己的童年;它是自己生命的巢穴,生命在那里诞生;一旦长大后羽毛丰满,它就远走高飞。但我却不然,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

我喜欢在夜间回家,远远看到家中亮着灯的窗子,一点点愈来愈近。一次一位生活杂志的记者要我为“家庭”下一个定义。我马上想到这个亮灯的窗子,柔和的光从纱帘中透出,静谧而安详。我不禁说:“家庭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

冯骥才的妻子叫顾同昭。

60年代初,他俩是同一街道的待业青年,一起到书画社学画,因为模样相近,气质相似,曾被误认为是兄妹。两人志趣相投,彼此萌生爱情,自由恋爱。

两人定于1971年1月1日结婚。那时候人们都没钱,婚前,冯母拿出全家生活费的一半——二十块钱,让儿媳买件新衣服。顾同昭买了一件蓝褂子。新娘子应当穿得鲜活一些,但顾同昭觉得,蓝褂子平常能穿,要是买一件红褂子,那只能穿一回,结完婚就穿不出去了。婆婆觉得不行,又拿出最后二十块钱,给儿媳妇买了一件红棉袄。

举行婚礼这天,冯骥才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把新娘子接到新房里——一间八平米的小屋,只有一块床板、一张旧书桌,连一床新被子也没添置。当时他们俩的收入是浮动的,平均每月几十块钱,最少的时候,冯骥才月收入七块,顾同昭三块!顾同昭疼爱冯骥才胜过自己。她买一毛钱肉馅,做成丸子汤,让冯骥才吃丸子,自己吃青菜,喝汤。

1974年,他俩被分配到市工艺美术厂,算是有了正式工作,生活逐渐好转。

顾同昭是一个才女,擅长仿古画,她设计的羽毛画、贝雕画,显示出清新的格调。她曾用五天时间在一只鸭蛋上,把一百名神情各异的古代儿童玩耍嬉笑的场面,维妙维肖地画了出来。这只彩蛋被送往波兰国际博览会展出,各国人士纷纷称奇。可是,为了丈夫的事业,她在事业上做出了牺牲,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庭。

80年代,冯骥才成名,作品征服了越来越多的读者,也打动了一些年轻姑娘的心。少女们用滚烫的字句向冯骥才倾吐绵绵情意,有的在信里还夹着照片、刺绣。冯骥才统统交给顾同昭。冯骥才的作品凝结着妻子的心血。

顾同昭在艺术上十分敏感,每当动笔之前,冯骥才总要和妻子商讨,写完之后先让妻子看一遍,然后按照妻子的意见进行修改和润色。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80年代中期,冯骥才被推选为天津市文联常务副主席。文联下属九个协会,要办三个文艺刊物,要管对内、对外艺术家的送往迎来,还在筹建文联大楼……冯骥才忙忙碌碌,只有晚上10点钟以后可以写三四个小时的东西,但他仍坚持创作了《怪世奇谈》《一百个人的十年》等作品,这和妻子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他爱她,她懂他,两人相爱相知,始终陪伴,爱情永远都是那么的美好!冯先生在讲他这份“定情信物”时,眼神含笑,满满的都是对夫人的爱……

他们的定情信物是什么?你猜!

我骄傲地说——我的母亲!

熟悉冯骥才的人都知道,只要他人在天津,每周二和周六这两天下午5点之后,他是闭门不待客的——这是他给母亲预留的“专属亲子时间”,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雷打不动。

每次冯骥才去见母亲,年逾百岁的冯母必定会提前梳妆打扮,洗脸擦油,穿上珍藏的旗袍,满心欢喜地等候儿子。因为母亲知道心爱的儿子要来,她希望通过这种充满“仪式感”的亲情会面方式,把自己最佳的状态、最好的面貌呈现给儿子,让儿子觉得母亲还很健康,很精神,工作时能彻底放心。所以每次的相处时光,都洋溢着无尽的温馨和快乐。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提到母亲,冯骥才的表情就会变得十分温柔,暖意十足。他的手机里,存了母亲的很多生活照,有的笑容温暖,有的端庄清雅,有的眼神清澈,每当累了、困了,就拿出来看一眼。冯骥才常动情地对人说:“现在,母亲是我的女儿。母亲老了,我要把她当做女儿一样爱惜她,搁在手心里,保护她……”那份默默的温情和孝道,足以温暖整个世界。

冯骥才近照,与太太顾同昭撞脸被误认兄妹,103岁母亲精神矍铄。

2月6日晚,前“央视一姐”朱迅在某短视频平台晒出一段专访作家冯骥才视频片段,配文称“只要父母在,我们就永远都是小孩子”。曝光的视频中,冯骥才与主持人朱迅围绕着“孝道”谈天论地,前者亦是罕见曝光103岁老母亲

戈长复

的近况。

画面中,冯骥才,丝毫不像是年近耄耋之年(79岁),较同龄人年轻太多!

103岁的冯骥才母亲戈长复戴着老花镜,一脸慈祥。

老人家103岁大寿当日,儿子、儿媳孝顺前来祝寿让其喜笑颜开,紧紧握住79岁儿子的手,站在后面留着短发的则是其冯骥才的太太顾同昭。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冯骥才与顾同昭无论是五官长相还是儒雅气质上都十分相近,撞脸夫妻俩曾被不少人误认成兄妹关系,颇有夫妻相。婚姻五十年来,冯骥才与太太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羡煞旁人!

好朋友们都习惯叫他“大冯”,今年,大冯就满79岁了。(

1942年2月9日,79岁)

他的近朋亲友似乎比他自己的感慨还要多。作家王蒙回忆起他们第一次见面:“大冯当时笑得真诚、纯真,让人忍不住想搂住他好好亲一口。”

外人看他不像年逾古稀的老者,他也自嘲“忘记年龄所以永远年轻”,但确实很多时候,“劲顶不上来了”。岁月给了他责任心和紧迫感。

冯骥才说,现在,我们的文明还在,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记忆还在。现在保护自己是最后的机会,还来得及。所以即便过了古稀之年,他还在用文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意气呐喊着,坚持着,为他点赞。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