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盛会的绿色交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冬奥会北京场馆高清图片大全集 冰雪盛会的绿色交响

冰雪盛会的绿色交响

2023-06-01 04: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冰雪盛会的绿色交响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一)

冬梦飞扬,绿色筑底。

天安门以北14公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光影流转,3360块曲面玻璃拼成的22条“丝带”盈盈欲舞。依托于先进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块亚洲最大全冰面的碳排放,接近于“零”。

伫立长城举目北望,张北草原广阔无垠,徐转的风车和栉比的光伏板星罗棋布。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正通过先进设备转化为清洁的“绿电”,穿过六百多公里的崇山峻岭,点亮冬奥会所有场馆的灯。

“要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

早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阶段,我们即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要举办一届低碳冬奥会。春华秋实,经年有成,绿色办奥的理念始终贯穿于筹办脉络之中,绿色环保的生动故事,不断发生在京畿大地的山川水系、林田湖草之间。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春天的脚步渐近,冰雪的邀约更切,这场朝向绿色的伟大进军,必将引领世界读懂“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和坚定决心。

(二)

回首百年,绿色办奥的理念萌生于奥林匹克运动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探索,更成为人类社会对既往发展模式的自觉矫正。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高歌猛进,“征服”自然的力量空前强大之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却正在被撼动,河流不再清澈,空气日渐浑浊,气候变暖的热浪席卷全球,国家间的环境矛盾愈发难解……

人类社会的发展困惑,不可避免地映射于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从最初的十几个国家参与到成为全球第一盛事,促使整个奥林匹克大家庭都在思考,需要以怎样的方式才能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办奥是一种战略选择,也是一种生存智慧。1999年,国际奥委会发布《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提出奥林匹克运动要全力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环境与体育、文化并列,成为奥林匹克面向未来的三大支柱。2014年,国际奥委会第127次全会全票通过《奥林匹克2020议程》,“可持续性”成为奥林匹克运动未来发展战略主题之一,进一步将“绿色”深植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蓝图之中。

奥林匹克是时代高擎的火炬,昭示着人类精神追求的方向,熔铸着人们对生活、对世界、对未来的思考。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北京接过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也意味着,这届特殊节点下的冬奥会,在担当奥林匹克之舟新航标的同时,也将为世界留下一份书写着中国答案的“绿色样本”。

(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新时代的中国,早已坚定了绿色发展的目标。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传统优势不断削弱……几十年压缩式的快速发展,把中国的“后发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站在更高起点的中国,如果仍然对粗放发展方式过度依赖,“后发优势”就会变成“后发劣势”。

面对“成长的烦恼”,转型路上的中国愈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避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透支之路”,才能回应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优美环境的现实要求。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以绿色引领发展理念革新,将绿色发展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建设的宏伟蓝图,昭示着“生态中国”的豁然觉醒。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到“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从承诺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会已有场馆,到滑雪跳台建设与老工业遗存完美嵌合……在《奥林匹克2020议程》出炉之前,北京所递交的11.5万字的《申办报告》就已经将“绿色”贯穿始终。

坚定的承诺,大国的担当,让这份“不谋而合”有了扎实的行动路径。通过筹办冬奥会,促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的普及教育,倡导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以可持续发展的姿态昭示美丽中国的无限可能。为了这一目标,6年多来,北京孜孜以求。

(四)

知行合一,方能致远。从理念觉醒到实践检验,对绿色发展的坚守,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城市发展的面貌。

“北京,要永远干净下去”“奥运给中国带来的良好变化还将长期持续下去”……如果说,14年前,“鸟巢”放飞的奥运梦想,前所未有地提升了中国人的生态意识和人文素养,那么14年后的今天,当“绿色”被明确置于四大办奥理念之首,也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成为推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转型发展的深层动力。

“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我们看到——

长安街最西端,高炉筒仓犹在,却早已不见钢花飞溅。曾经斑驳脏乱的精煤车间,变作“四块冰”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如同水晶鞋般的滑雪大跳台倒映在群明湖中,将见证北京冬奥会滑雪大跳台比赛的精彩,百年钢铁“梦工厂”成为城市更新的典范。

延庆赛区小海陀山,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从山端直泻而下,山脚下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宛若巨龙盘卧。为了保护山坡南麓的野生动植物,工程建设团队专门制定植被移植和动物保护方案,搭“新家”、建涵洞、设巢穴、疏溪流,这般细致入微在奥运史上还是首次。

雪国崇礼,山势绵绵,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傲视群峰。曾经“一矿独大”的小县城,如今滑雪旅游和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六成。“‘黄金黑铁’不如一坡白雪”生动场景,成为京冀两地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的生动范例。

从“冰丝带”到“雪如意”,从“雪游龙”到“冰立方”,名称中带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又充满时尚感的冬奥场馆,将实现100%“绿电”运行,不仅在奥运史上书写新篇,也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形成示范。

北京冬奥筹办“树立了奥运新标杆”。这是来自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盛赞,也必将成为“绿色奥运、绿色家园”的真实注脚。

(五)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

筹办6年多来,京津冀地区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减排增收、变废为宝的企业遍地开花,这些事例无不说明:通过技术创新、结构优化、思路转变,生态与经济能够平衡,保护和发展能够双赢。

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而且是形塑现代生活方式的内在要求。而每个人将环保意识纳入生活日常,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实现“素质提升”与“环境保护”的正向循环,无疑是“绿色办奥”的更大价值。

为降低碳排放量,北京2022年冬奥会倡导“135”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即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实现“135”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北京市建设了一张“冬奥绿色低碳公共交通网”,鼓励大家多多绿色出行缓解交通压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冬奥会,大家在欣赏精彩体育较量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场与“过去的自己”的较量。赛场之上,运动员们全力竞技、奋勇争先,是瞄向体育精神的比拼;赛场之外,每个人积极响应号召,低碳出行、“光盘”行动、绿色消费,则共同标注着我们社会的文明水位。

绿色发展的征途上,我们都是见证者、享受者,也是参与者、亲历者。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

(六)

日前,2021年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成绩单公布,PM2.5年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

“同呼吸,共奋斗。”《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提出了“可持续·向未来”的明确愿景,“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3个目标,将冬奥筹办融入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长远布局。

让绿色成为冬奥筹办鲜亮底色,以科技为冬奥筹办赋能,为美好生活添彩。相信这份冬奥答卷,将在奥林匹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历史,也定会记下所有人为之付出的努力。

冬奥会刊记者 潘之望 刘平 武亦彬 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