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县人民政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农村划分宅基地由谁负责 淳化县人民政府

淳化县人民政府

2023-03-20 09: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专栏5-2 淳化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县“清洁取暖”项目:总投资2.5亿元,在全县范围内安装清洁取暖16365户,其中包括电暖气、空气能热源泵。

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完善湿地宣教、科学研究与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建设保护管理点4个,巡护路网及管护码头1个,恢复区土地整理。

爷台山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总投资520万元,优化整合爷台山自然保护区监测监管体系、自然保护区能力、自然保护区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基本上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均衡的自然保护网络体系和资源监测管理体系。

第六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成果 对接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二十三节 大力实施产业振兴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聚力发展果业、畜禽、蔬菜(菌)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X特色产业,加快构建“3+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补短板,强弱项,构建农业全产业链。

打造特色优势品牌。加大“双品一标”认证,全县基地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面推广“合格证+追溯码”模式,倒逼经营主体进行产品提质升级。做大做优做强淳化荞面饸饹产业,提升淳化荞面饸饹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品牌的影响力。

补齐农业生产体系短板。重点推进实用技术攻关、创新人才引进、科技企业培育、创新平台搭建四项重点工程,实施数字赋能计划,加快数字农业发展。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稳步发展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光伏农业等新业态。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学划分区域发展板块,通过采取“农业+加工业”“农业+互联网”“农业+旅游”等模式,将一二产业衔接起来、一三产业结合起来,切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第二十四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改扩建农村供水工程67处,供水保障率达到95%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实施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工程,建设35kV变电站增容及第二电源工程,提升农村供电能力,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全覆盖。实施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工程,新改建行政村连接线、村内巷道285公里,实现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实施“气化淳化”“气化乡村”建设,推进天然气通镇进村入户,建成一批“气化镇办(中心)”“气化村庄”试点。稳步推进农村电能替代,创建清洁能源示范村。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施农村新一代信息网建设工程,加强农村地区宽带网络接入建设,完善农村基础网路接入设施。持续推进光纤到村建设,开展城域网扩容,适时布局5G网络试点。

推动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实施现代农业带头人培训、培训体系建设、师资能力提升、发展路径拓展、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等五大工程,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人,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以社会保障城乡并轨、社会事业城乡均衡、社会管理城乡一体为主要内容,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实施乡村教育提升工程和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实现乡村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师资标准化配置。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继续支持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健康乡村工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达到95%以上。实施养老服务进农村工程,支持农村养护院、幸福院医养结合,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补齐短板,推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统筹推进厕所革命,鼓励开展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继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动垃圾分类,统筹建设村庄垃圾收集点,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就地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实行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模式,梯次推进污水治理。实施乡村绿化计划,开展农村“三化一片林”植树造绿活动,建设小游园、绿地,实施公共照明工程,提升农村建筑风貌,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打造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实施乡风文明塑造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全面激发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乡风文明新淳化,筑牢文化自信之基。聚焦乡风文明,强化公共文化供给,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诚信文化,传承孝道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常态化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继续开展“文明家庭”“好邻里”“好儿媳”“好公婆”等群众参与度高的道德评议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和“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加强乡土文化传承保护,实施保护已经普查的省市县三级共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保护名录。聚焦治理有效,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深入推进“三务”公开,发挥综治中心、新乡贤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推动农村文明和谐安定有序。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实施乡村德治工程,完善推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联动体系。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村民议事协商制度,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乡村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

实施示范村镇建设。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要求,立足产业发展基础,重点推进十里塬异域生态风情小镇、车坞山水康养小镇、石桥民俗旅游小镇、铁王秦汉风韵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努力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争做乡村振兴排头兵。以“整合资源、符合实际、群众满意”为原则,大力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加快建设石桥咀头乡村振兴带动示范区、九顷塬综合开发乡村振兴示范点,统筹做好生产区、生活区、休闲区规划,树立乡村振兴示范和样板。

表6-1淳化县 “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一览表

镇办

(中心)

行政村

核心产品

主要建设内容

城关街道

办事处

西桥村

新品种苹果

主栽瑞阳瑞雪品种

主打高端有机品牌

丁户塬村

矮砧苹果

推进高标准有机管理

培育发展苹果深加工

延伸发展乡村旅游

燕子岭

林下经济

建设黄精等中药材仿生种植基地

林下养殖黑猪、羊等

石桥镇

大槐树村

设施农业、

农村电商

发展精品蔬菜、花椒、中药材

配备现代温室和智能设备

咀头村

乡村旅游

利用民居建设康养民宿

发展农业研学旅游

石桥村

花椒

扩大花椒种植基地

实施中药材套种

官庄镇

沟渠头村

菊花

发展有机精品菊花

拓展发展菊花烘干、包装等

孙家村

苗木花卉

推广订单种植模式

优化种植品种

庄子头村

中药材

探索订单种植

落实GAP生产管理规范

南邢村

肉牛养殖

创建标准化养殖场

推广智能化生产设备

官庄村

农产品加工

发展农产品仓储、加工、电商、物流等

胡家庙

便民服务

中心

枣林村

食用菌

重点发展大棚食用菌(香菇、平菇等)

袁家村

矮砧苹果

主栽瑞阳瑞雪品种

主打高端有机品牌

十里塬镇

十里塬村

食用菌

重点发展双孢菇、鸡腿菇等

配套烘干、包装生产线

肖家村

设施蔬菜

发展高效温室蔬菜

建设产地市场

马家便民

服务中心

桥上村

油用牡丹

带动村民发展种植基地

促进下游深加工项目落地

卜家便民

服务中心

卜家村

蔬菜

建设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

完善电商、农超对接渠道

拓展采摘休闲功能

薛家村

果蔬

稳步发展樱桃、拱棚蔬菜

拓展休闲采摘功能

润镇

寨子村

蔬菜、鸡

建设设施蔬菜大棚产业园

提高蔬菜产出率

建设肉鸡、蛋鸡标准化养殖场

善花村

矮砧苹果

发展精品有机苹果

开展果业科技示范

五爱村

矮砧苹果

发展精品有机苹果

开展果业科技示范

车坞镇

朱家坪村

黑猪

建设“温氏”模式家庭牧场

贤仓村

油桃

稳步扩大产业规模

探索订单种植模式

居集村

矮砧苹果

发展精品有机苹果

开展果业科技示范

龙虎村

乡村旅游

依托仲山森林公园发展森林康养度假

打造七彩花谷康养旅游基地

秦河便民

服务中心

秦河村

蔬菜

发展设施蔬菜和时令水果

建设钢架大棚等设施

潘家坳村

油用牡丹

发展万亩油用牡丹基地

延伸发展下游深加工产品

桃渠河村

油桃

发展千亩油桃产业园

桃渠塬村

红色旅游、

西红柿

打造爷台山战役遗址纪念地

建设104栋西红柿种植大棚

铁王镇

铁王村

设施蔬菜

重点发展番茄等设施蔬菜

露地蔬菜和设施蔬菜协同发展

北塬村

设施蔬菜

扩大标准化番茄种植基地规模

开展绿色食品认证

梁武帝村

乡村旅游

完善乡村旅游设施配套

开发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

秦庄便民

服务中心

秦庄村

秋葵

带动农户发展秋葵种植

推广订单农业模式

寺 村

设施蔬菜

发展高效温室蔬菜

米仓村

食用菌

发展食用菌种植

延伸发展菌棒加工

九庄村

时令水果

发展樱桃和桃种植等

固贤便民

服务中心

上常社村

食用菌、

韭菜

发展鲜销菌菇和设施韭菜

延伸发展初加工和包装

丁 村

蔬菜

发展西红柿和其他蔬菜

创建示范家庭农场

方里镇

桃渠村

油桃

扩大种植规模

拓展科研、流通、交易等功能

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徐 村

笼养鸡

创建标准化养殖场

建设禽蛋交易市场

宁塬村

中药材

建设油用牡丹基地

配套发展核桃、油桃等

安塬村

油桃

发展油桃现代农业园区

延伸发展初加工和包装

第二十五节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农民闲置宅基地入市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巩固发展农业保险。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统筹城镇和乡村发展,优化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安排村庄布局,结合村庄实际,分类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以“三调”为基础划好村庄建设边界,明确建筑高度等空间形态管控要求,保护历史文化和乡村风貌。统筹规划、建设、管护城乡道路和公共基础设施,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支持乡村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形成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二十六节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在五年过渡期内,继续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积极争取淳化县列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推动苏陕扶贫协作全方位升级,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

专栏6-1 淳化县“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乡村振兴镇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5亿元,实施“十县百镇千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镇村绿化亮化、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项目。

淳化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

农村污染治理改厕项目:总投资6486.82万元,建设52个行政村2万座(户)用水冲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

有机固体废弃物生态处理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提高生活污泥、餐厨垃圾、湿垃圾、畜禽粪污、秸秆、废弃菌包等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设施。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总投资4142.6万元,完成14个镇办(中心),24个行政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绿化村庄44600㎡,修筑排水沟及管网。

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3580万元,完成25个村综合性服务中心改扩建,打造一批集办公、文体活动、政务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

第七章 按照“一体两翼”城市规划布局 推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强化规划引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转移集聚。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重点推进县城、大店县城新区和润镇县城新区建设,推进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第二十七节 强化规划引领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淳化比较优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形成“一核、一轴、两廊、三区、多节点”的总体结构。“一核”为以县城主城区和润镇县城新区、大店县城新区作为县域发展核心,形成县域发展的主要引擎;“一轴”为县域主要城镇发展轴;“两廊”为冶峪河水系生态廊道、姜嫄河水系生态廊道;“三区”为黄花山-爷台山水土保持区、泾河-仲山生态涵养区、中部农产品主产区;“多节点”为各城镇及工业发展节点和重点旅游开发节点。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提升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效率。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推动空间治理由指标管控向质量管控和功能管控转变。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监督实施机制,探索构建以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空间治理体系。加强土地储备工作,保证招引项目落地。

图7-1 淳化县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图

第二十八节 构建“一体两翼”新发展格局

完善城市发展布局。按照“东西拓展、上塬进沟”要求,实施“中优、北移、南延”战略,构建以县城、润镇县城新区和大店县城新区为核心的“一体两翼”空间结构。完善县城功能,打造以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为主的区域服务中心和生态宜居之城;润镇县城新区结合润镇工业园区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副中心;大店县城新区与冶峪河流域生态治理相结合,打造高品质生态宜居新区。

提升县城功能。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建设,统筹抓好地下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工程建设。按照“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要求,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品质,塑造特色风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采取“留改建”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市空间和功能进行完善、提升、优化。健全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县城市政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县城人行道及巷道提等升级工程,配套建设相关附属设施,塑造县城特色风貌,改善县城人居环境,提高县城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进行市政设施智慧化提升改造。抓好五金公司、安装公司、林业局东院、枣坪片区、大店县城新区主干道东侧、淳化中学以北等旧城改造项目,同步推进县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建设润镇县城新区。树牢产城融合的理念,合理布局工业、公共服务、生活三大版块,加快建设与县城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特色鲜明的润镇县城新区。加快润镇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园区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创优园区发展环境,拉大园区框架,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工业聚集水平,带动县域工业跨越发展。统筹推进润镇县城新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居民生活环境,聚集人气商气。

建设大店县城新区。按照“东西拓展、上塬进沟”要求,谋划规划边界线内群众及企业搬迁工作,为新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留足空间。结合冶峪河综合治理,统筹谋划推进旅游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店县城新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推进住宅小区建设,抓好绿化亮化香化美化建设工作,努力打造高品质生态宜居新区。

专栏7-1 淳化县“十四五”住房城乡建设重点项目

大店县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设大店县城新区地下管廊、雨污分流管网、集中供热、升级改造绿地广场等。

润镇县城新区地下管廊建设项目:总投资9.8亿元,在润镇县城新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10.2公里。

润镇县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总投资9.6亿元,新建渗水道路25.5公里,面积1.26平方公里;建设海绵型公园绿地19.4公顷;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配套管网约26公里;建设雨水储水等配套设施。

淳化县南新街枣坪二路口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6.2亿元,总建筑面积105000㎡,拆除棚户区,建设安置房,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工程铺装及景观绿化。

淳化县人民街东侧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5亿元,拆除棚户区,建设安置房,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工程铺装及景观绿化。

淳化县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2.6亿元,将县安装公司、五金公司进行资产变现安置职工后,土地资产用于商住楼盘开发。

淳化县南新街中段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2.5亿元,总建筑面积30000㎡,拆除棚户区,建设住宅、商业、地下停车场,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工程铺装及景观绿化。

淳化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总投资1.5亿元,对全县39个老旧小区57栋楼进行楼体节能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提升等,改造小区建筑面积9.94万㎡。

专栏7-2 淳化县“十四五”住房城乡建设重点项目

淳化县“十四五”天然气利用工程:总投资3.4亿元,建设LNG调峰应急站、LNG-CNG加气站、气源管道、各类中压管网。

淳化县垃圾分类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2.1亿元,建设垃圾分类厂1座、气化站3座、自保温砌块生产厂1座,配套建设相关设施。

淳化县县城停车场建设项目:总投资1.9亿元,建设地下二层停车场两座,新建立体车库一座,增加停车位1000个,配套建设地下人防设施。

淳化县县城市政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总投资1.9亿元,建设主干道综合管沟8.6公里,恢复人行道5.5公里,改造巷道雨污分流管网3.1公里,恢复巷道道路3.1公里。

润镇县城新区集中供热项目:总投资1.7亿元,建设29兆瓦热源厂一座,铺设管网31公里,服务新区供热面积约50万㎡。

县城集中供热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1.6亿元,新建40吨锅炉一台,铺设供热管网9.65公里,建设换热站30座,对现有用户进行自控改造。

淳化县县城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总投资1.4亿元,新建污水管道4713米,新建雨水管道31895米,支管3105米。

淳化县城中水利用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新建1座中水处理厂、3座加压泵,县城街道敷设管网。

淳化县花园城市景观提升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对县城内迎宾广场、梨园广场、民政广场等景观节点实施绿化提升工程。

淳化县县城智慧化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总投资1685万元,建设县城排水防涝监测系统,建设排水管网数据库,建立智能感知监测平台,进行市政设施智慧化提升改造。

冶峪河(县城段)绿色步道建设项目:总投资1521万元,围绕冶峪河两岸建设健身步道12.68公里。

第二十九节 补齐城镇基础设施短板

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牢固树立大交通网络意识,做好县域内交通规划,按照“争铁入网”要求,对接县域外交通规划,力争淳化与周边市县的铁路、高速、高铁等交通项目列入中省市计划盘子,构建顺畅便捷的综合对外交通体系,促进路网运输协调发展。争取泾阳-淳化-照金-旬邑-长武城际铁路建设,协同推进大凤G20(大荔-凤翔)高速公路建设,并与现有G69银百高速、G211构建县域综合运输大通道。新建S214淳化县城至东庄水库公路工程、S215淳化县礼泉界公路,推进G211润镇经官庄至淳旬界公路段、S311淳化至三原公路、S105淳化至铜川红色旅游专线改建工程,使淳化与大西安城区的交通联系更加紧密,促进淳化融入大西安1小时都市圈。对12条126.4公里县乡公路实施提档升级改造,新建秦庄沟、固贤沟、秦河沟、南家沟、白庙沟五座大桥,新建淳化县东庄水库坝址至御泉村公路、冶峪河城区段滨河公路、城关街道办北峰村至九顷塬3条65公里旅游公路。提升县域内交通运输条件,构建路网新格局,方便人民群众出行。

专栏7-3 淳化县“十四五”交通运输建设重点项目

淳化县国省干线工程项目:总投资17亿元,新建S214淳化县县城至东庄水库公路工程,实施G211润镇至淳旬界公路大修工程,实施S215淳化县至礼泉公路改建工程、S311淳化县经方里至三原公路改建工程、S105淳化至铜川红色旅游专线建设项目,合计122.8公里,其中新建14公里,改建108.8公里。

淳化县旅游公路项目:总投资7.8亿元,新建冶峪河城区段滨河公路、北峰村至九顷塬旅游公路、御泉村至东庄水库坝址环线旅游公路工程,共65公里。

淳化县县乡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总投资7.3亿元,改建县乡道路12条126.347公里。分别为:X101淳化县黄甫至龙高公路、淳化县齐吴南至211国道、淳化县官庄至火石梁村公路、淳化县安南至肖家渠公路、X101淳化县铁王镇至十里塬公路、淳化县蒋家山至润镇草地村公路、淳化县方里镇夕阳村至211国道公路、淳化县十里塬至北城堡公路、咸旬高速淳化北出口至211国道公路、淳化县桃渠河至秦家坡村公路、淳化县车坞镇神疙瘩村至王家山公路、淳化县北关至润镇工业园区公路。

淳化县桥涵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3.8亿元,建设秦庄沟大桥、固贤沟大桥、秦河沟大桥、南家沟大桥、白庙沟大桥5座大桥,同时实施井村桥、城关村溢洪道桥、纸坊沟桥、马家坡桥、邢家沟桥等194米/5座桥涵配套工程。

淳化县农村公路提升及危桥改造项目:总投资2.6亿元,实施安全生命线防护工程29.218公里、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工程400公里,改建危桥219米10座。

淳化县通组路(全县):总投资7485万元,重点实施村组路93.567公里。

图7-2 淳化县交通体系图

加强能源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镇电网配套建设,推进淳化县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厂建设,争取建设330kV变电站,实施淳化县强弱电综合管廊项目建设,保障城市发展需求。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扩大电网覆盖范围,完善提升乡村亮化工程,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需要。因地制宜推进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实现供能方式多元化、清洁化。建立多气源的城市供气保障体系,实施淳化村镇气化项目天然气管网建设,推进淳化县LNG调峰应急站(带液化功能)、LNG—CNG、加气站、气源管道、各类中压管网建设等多种储气调峰设施建设。积极倡导集中供热方式,进一步规划供热配套设施和管网布局,多措并举提高供热能力。

加强水系统设施建设。实施淳化县城区供水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保障城乡饮水的安全供给,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城镇供水保证率和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加强城乡应急备用水源建设,解决突发干旱期的生活用水问题。加快屯庄水库建设,推进姜家河水库水源工程建设。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全社会节水宣传、教育培训、节水知识普及、节水型社会基础建设。对用水户节水器具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改造工业、农业、生活用水设施。严格用水总量强度双控,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巩固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

加强绿化环卫建设。打造以冶峪河为廊、主干路绿带为网、公园绿地为节点的生态绿廊体系,有机串联城市生态板块。加快冶峪河两岸湿地、自然水生态保护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构建冶峪河生态景观廊道。加强道路两侧绿化建设,实施花园城市景观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城市绿地空间品质,打造生态园林城市。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加强农村污水综合治理,实施淳化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淳化县建筑资源化利用中心,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将垃圾分类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通过垃圾分类处理及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分类利用的垃圾处理体系。

专栏7-4 淳化县“十四五”水利设施重点项目

淳化县冶峪河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0亿元,进行生态修复、新建堤防、水源保护、道路改建、文化旅游、景观提升等工程。

通深沟水库工程:总投资3.26亿元,建设Ⅳ等小(1)型水库,总库容为940万m3。主要建设大坝、溢洪道、导流泄洪洞。

姜家河水库工程:总投资2.5亿元,建设Ⅳ等小(1)型水库,总库容为730万m3。主要建设大坝、溢洪道、导流泄洪洞。

农村水源地保护工程:总投资8495万元,对260处水源地进行保护。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6555万元,新建及改造工程23处,其中:新建水源井26眼,蓄水池4座,新建管理站1座,改造管理站2座,配套水泵及消毒设备各26台,管网配套492公里。

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总投资2490万元,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共3公里、管道附属构筑物256座、监测井25套、消火栓75套。

县城水源地保护工程:总投资1940万元,对县城屯庄水库坝址到北关水厂2.5公里、北关水厂大口井、南关水厂等3处水源地进行保护。

屯庄水库供水工程:建设屯庄水库水源至北关水厂管网5公里,屯庄水库至润镇工业园区输水管网8公里。配套建设净水厂及输水管线,新建系统运行自动化控制中心、检测监控中心、系统原水、出厂水水质化验监测中心。

第三十节 提升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

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监督、综合评价,推行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围绕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目标,建设智慧城市管理数字指挥中心,开通“淳化微城管公众号”和“12319”服务热线,畅通并发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建设人民满意城市。

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智慧城市建设行动,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实施智慧社区、智慧城管、智慧政务等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建设集电子政务、远程会议、绿色办公、安全感知、城市管理于一体的智慧政务区。整合全县城市保障、城市运行、公共安全等相关领域业务数据信息,对接咸阳市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立淳化县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搭建智慧人防、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停车等多个场景应用模块,实现城市管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精准管理”“智能管理”“一张网”转变。

建立城市管理网格体系。制定网格化城市管理各相关部门职责清单,构建覆盖城区、街道(镇)、社区三级联动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体系,探索将管理范围逐步向农村公共管理区域拓展,逐步实现网格全覆盖。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平台、统一数据、统一管理“五统一”原则,建立县城、街道(镇)、社区三级网格化城市管理云平台,配齐配强网格员队伍,组建与城市管理相适应的城管监督员队伍。完善网格化管理发现问题处置机制,针对突出和易发问题,建立健全县主管部门牵头,相关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配合的高效处置机制。

第八章 全面提升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水平 创造新时代高品质生活

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公共服务供给由“扩大覆盖保基本”向“提升内涵谋发展”转变,促进民生保障品质提升、制度完善、机制健全,较好的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夯实民生福祉,创造淳化新时代高品质生活。

第三十一节 创建省级教育强县

突出教育强县,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把教育放在全县经济社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最大民生工程和财政支持“1号工程”来抓,围绕建设省级教育强县目标,规划建设教育培训园区,统筹布局高中、职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及党校,对闲置校舍整合盘活利用。建强管好教育“两支队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突出尊师重教,培养优秀教师队伍。加大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健全奖励激励制度机制,启动实施名校名师创建工程,每年重奖一批最美教师,定期评选名师、

校(园)长,每五年从已表彰过的最美教师、名师、名校(园)长及对淳化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中,评选出一定数量的教育功臣,予以记功重奖,享受终身荣誉。

突出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实效,扎实做好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各环节,创建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文明校园。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提升智育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强化体育锻炼,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增强美育熏陶,组建校园艺术社团,举办艺术节,开设特色艺术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劳动教育,优化综合实践课程结构,创建一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突出公益普惠,有序化发展学前教育。优化幼儿教育布局,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建立科学的成本分担机制、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普惠性幼儿园补助机制,统筹推进幼儿园镇村一体化发展。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到2025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5%,创建省市级示范园5所。

突出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义务教育。扩大义务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积极采取结对帮扶、教育联盟、名校+、教研联合体和教育共同体等形式,盘活教育资源,补齐薄弱学校、薄弱学科短板,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整合课程资源,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开发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特色校本课程,形成“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校园文化新模式。到2025年,创建标准化、示范化中小学各10所,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

突出提质培优,特色化发展高中教育。加强对外交流,引进名师、加盟名校,创办淳化名校。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有序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应对新高考,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探索特色化、多样化人才培养实践,开发满足不同潜质和志趣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到202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9%,本科上线率达到70%。

突出产教融合,标准化发展职业教育。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落实“职教20条”,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现代果畜产业、新能源工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旅游康养产业等县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为课程设置方向,借区域内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实训基地,创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突出公平适合,全纳融合发展特殊教育。发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作用,做好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推进普特结合融合发展。建立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重点、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多样化特殊教育安置办法,让残疾少年儿童都能接受适合的义务教育。

专栏8-1 淳化县“十四五”教育事业重点项目

淳化县教育培训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6.8亿元,涵盖教育教学、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三大板块。

淳化县中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总投资2亿元,为33所中小学新建教学楼。

淳化县中小学幼儿园取暖改造项目:总投资7600万元,为81所中小学幼儿园改造取暖面积26.6万㎡。

淳化县中小学足球场建设项目:总投资4980万元,为29所中小学新建足球场地。

淳化县实验小学建设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新建教学用房、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等。

淳化县中小学幼儿园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新增更新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改建计算机教室10个,购置教师用笔记本电脑1000台,新建录播教室25个,更新改造交互式“班班通”设备100套。

第三十二节 推进健康淳化建设

构建健康淳化服务格局。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推进健康宣传与健康监测,继续开展八大健康细胞创建活动,全面落实“健康中国”十五项专项行动,引导干部群众提高自我健康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与健康素养。优化卫生健康服务模式,实现由医疗为中心向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加快推进“健康淳化”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预控和防治力度,推行城镇一体化疾病预防控制改革,强化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能力建设。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以建设淳化县综合医疗服务中心为重点,推进医养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建设老年病医院(区)、康复医院、护理院、敬老院等医养结合机构,全面提升淳化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专栏8-2 淳化县“十四五”健康淳化重点项目

淳化县医疗卫生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5.5亿元,建设中医院、医疗综合服务中心、骨伤医院和精神病专科医院。

淳化县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设管理办公室、墓区及相关附属设施。

淳化县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新建门诊住院综合楼9栋,新建发热门诊9个,同时配套建设相关附属设施。

淳化县医院感染楼建设项目:总投资4075万元,设置传染病床位50张,同时配套建设相关附属设施。

淳化县疾病预防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新建疾病预防服务中心,配套建设相关附属设施。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以县医院、县中医医院为龙头,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制定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管理制度,实行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本地培养与外送培养并举的策略,按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学科带头人三个层次,下大力气狠抓规范化培训和重点培养工作,建立优秀医师和院长奖励机制,研究出台招聘引进高层次医疗人才长效奖励政策。到2025年,全县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9人和1.63人,全科医生每万人不少于2人。

持续加强卫生“三大体系”建设。在润镇县城新区建设淳化县综合医疗服务中心,并合理布局县医院、中医医院、县疾控中心等医疗资源,全面提升急诊急救和疑难危重症病人救治能力。同时,按照医疗机构错位发展规划,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淳化县骨伤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提升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水平和覆盖面。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建成卫生健康云平台,实现与市级卫生平台互联互通,探索“智慧医院”建设。

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巩固地方病救治工作成果。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到2025年,完成10个以上县级重点学科建设,建成市级重点专科至少5个;建成0-3岁儿童照护服务中心;县疾控中心实验室通过国家MC认证。

提升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水平。以县中医医院创建二级乙等医院为目标,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卫生院中医科和村卫生室中医诊疗服务网点为基础,建立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到2025年,所有卫生院能够提供10项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7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5项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0.65张。强化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县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立治未病中心,积极开展规范的中医健康体检和中医健康干预,在疾病康复保健、亚健康干预、老年护理等方面应用中医药方法,使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提高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

第三十三节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发展产业扩大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坚定不移走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支持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使服务业成为扩大就业、提高就业人员收入水平的重要渠道;坚持以特色产业培育为核心,加快种植、养殖布局结构调整,推进苹果、瓜菜、苗林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就近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农村劳动力专业就业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

鼓励创业增收。发挥县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作用,持续开展校企、校县合作培训。实施引才回乡工程,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示范园、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载体,支持本地高校毕业生、致富带头人、返乡青年和农民工等创建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鼓励园区建设星创天地,组织经营主体积极参加省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开展创业空间、网上创业、创业创新共同体等双创新方式,推进人才、资源、产业向乡村汇聚。围绕电商、家政、旅游等内容强化创业人员技能培训。“十四五”期间,开展创业培训2000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亿元,带动创业2000人以上。

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各类服务体系,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健全和发挥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功能,加强人员配备,培养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掌握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专职工作人员;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关系接转等一站式就业服务。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失业登记和失业监测制度,强化失业调控,不断扩大服务受益面,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

积极扶持重点人群就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创业就业,给予创业支持等优惠的就业政策;对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从事灵活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政策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持续帮扶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退役军人和农民工就业,确保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进一步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紧密结合农民工就业服务需求,依托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会事业服务站等公共就业服务窗口,做好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发布、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等工作,促进农民工创业就业。

第三十四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精准救助”体系,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加快“大救助”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低保、特困、受灾、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救助等8项基本救助,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推进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优抚安置、扶残助残、扶贫政策配套衔接,救助对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拓展。

实施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工程。深入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落实咸阳市《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城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提升县城养老院服务设施和水平,完善已有镇办(中心)养老院设施,其余各个镇办(中心)建设一所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乡村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提升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服务机构设施建设水平与专业服务能力,推动有条件的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合理安排区域公用设施(殡葬设施)用地,推进绿色殡葬改革。

第三十五节 推动繁荣文化事业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抓好镇级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文化设施建设,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淳化县文化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工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力争县图书馆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

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加大重点文保单位保护力度,持续推动甘泉宫、秦直道考古研究工作,改造提升汉云陵展馆,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有机结合,讲好文化故事,使文物活起来。建立淳化文物资源调查长效机制,推进馆藏文物的认定、登记和建账建档工作,实时更新全县文物保存状态。抢抓非遗保护,建设非遗展示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

打造公共文化精品和区域品牌。进一步加快“淳化大文化”建设,抓好文化惠民、文艺创作、文化传播,推进以秦汉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为代表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落地。鼓励和引导文艺工作者创作编排具有淳化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作品,编排红色舞台实景剧《烽火爷台山》,编制出版《淳化民间文学集成》《淳化县非物质文化名录图典》,做好县志编制工作。组织实施好每年的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广场纳凉晚会、文化惠民演出、送文化下乡、节庆综艺晚会及“广场之星”评选等活动。培育打造爷台山、仲山等凸显淳化特色的区域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人文魅力,充分展示淳化的文化特色。通过“百姓幸福广场”、城乡文化互动月活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探索文化消费模式。

专栏8-3 淳化县“十四五”重点文化建设项目

淳化县文化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3086万元,新建文化中心大楼,内设图书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美术馆、文艺演出场馆等多项功能区,并配套相关功能设施。

  文物保护类项目:爷台山文物资源调查,甘泉宫遗址、金川湾石窟、文博馆安防工程,金川湾石窟环境整治。

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实施全民健身条例行动计划,积极参与省、市、县级体育竞赛活动。加快推进体育惠民工程建设,逐步推进社区文体活动站、乡镇文体活动广场和行政村文体活动点的体育功能设施配套,实施淳化县体育场建设项目。举办“我要上全运”陕西・淳化迷你马拉松、“陕西・淳化国际自行车挑战赛”、“陕西省群众足球乙级联赛・淳化赛区”足球赛等体育赛事。建立县域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完成6000人次以上国民体质监测。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赛事活动人数达到30%以上。

专栏8-4淳化县“十四五”重点体育建设项目

淳化县健身步道建设项目:总投资2713万元,建设秦直道遗址健走步道和环湖健走步道及基础配套设施。

淳化县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建设球类、健身操房、器械健身、游泳等智慧场馆。

淳化县体育场建设项目:总投资2637万元,建设跑道、标准足球场、各项田径场地的单侧看台比赛场地及附属设施。

淳化县社会足球场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在6个镇分别新建5人制、7人制非标准足球场或11人制标准足球场及配套设施。

第九章 推进高效能治理 实现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年度任务,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服务改革、农业农村改革等,积极争取中省市试点改革,大胆探索自主改革,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最大限度释放改革活力。

第三十六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聚力推进行政效能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政务公开改革,完善政务服务清单,加强绩效管理,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政务生态系统。探索推行“标准制+承诺制”改革工作,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规范执法行为和自由裁量权。推进“镇改街”和街道机构改革工作,增强基层工作活力。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资源清单管理机制,完善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等标准和措施,发挥社会数据资源价值。

优化提升营商发展环境。加强诚信政府、法治政府、有为政府建设,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大力发扬“店小二”服务精神,包办墙外事、帮办墙内事、代办嘱托事,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土地、配套、人才等方面困难和问题,对损害营商环境的人和事零容忍严查处,营造亲商、安商、富商、优商良好投资环境和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第三十七节 推进法治淳化建设

巩固省级法治政府创建成果。发挥县司法部门及政府法律顾问作用,规范执法部门执法行为,坚持秉公执法,依法办事,依法履职,正确处理执法与稳定、执法与民生、执法与发展的关系,做到执法和服务有机融合。加大营商环境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监督重点职能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争创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实现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强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约束,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推动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健全行政纠纷解决体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推动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金融信贷、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加快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广大群众法治观念, 夯实依法治县群众基础。大力宣传民法典,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完善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制度,以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基层群众等为重点对象,拓展宪法法律“六进”活动。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深化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制度等改革,推动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建设,推动普法依法治理提档升级工程。

第三十八节 强化平安淳化建设

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无黑无恶无乱”县创建为载体,全面推进“六清”行动,加大问题线索核查力度,健全完善打、防、管、控、建一体化推进体系,营造黑不生、恶不出、乱不起社会环境。

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坚持警力下沉、重心下移、保障下倾,用好“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推进“智慧磐石”工程,依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强化安全监管和隐患治理,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强化城市安全运行保障,重点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工业领域、森林防火、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领域安全,加强水电气暖和消防安全保障。

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推进应急指挥和救援队伍体系队伍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并强化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实战能力。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完善应急物资保障系统,提高应急物资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以淳化县智慧平台为依托,加快应急平台系统建设。

第三十九节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淳化做法。建立健全信访制度,构筑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扎实推进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深入开展“五链共治、法在基层”诉源治理,大力推行“三三制”多元调解做法,发挥“巡回法庭”作用。

加快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加强群团组织建设,支持协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培育孵化服务群众类社会组织。

第十章 凝心聚力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本规划是今后五年淳化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生态建设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本规划经过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要举全县之力,实现未来五年发展宏伟蓝图。

第四十节 加强党的领导 凝聚全县合力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驾驭高质量发展的领导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提供坚强保证。充分发挥人大参与决策、监督协助和桥梁纽带作用,政协参政议政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作用。全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形成多方联动、密切配合、携手共进的强大合力。成立淳化县规划纲要实施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负责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各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层层建立责任机制,负责推动本部门规划的实施。

第四十一节 坚持招大引强 强化项目支撑

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建设作为规划实施的强力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两个“两套班子”运行机制,用好各类招商资源,加大定向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力度,积极引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淳化产业发展需要,能增加税收,能带动就业的企业,策划包装一批关系全局、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作为“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的重要支撑。为确保预期目标实现,主要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社会事业等领域实施重点项目。做好重大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工作,不断充实完善重大项目库,建立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投资计划,确保项目接替有序。对重大项目实施动态管理,研究制定重大项目推进机制,逐步形成稳步推进、不断优化、成效显著的重大项目管理体系。

第四十二节 强化要素保障 积聚发展动能

强化资金支持。编制实施好年度财政预算,为规划纲要实施和目标任务完成提供有力的财政资金保障。进一步明确资金支持重点,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进重点产品示范应用。落实国家扶持中小微企业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搭建“政银企”三位一体资源集聚共享平台。强化土地保障。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等工程项目,优先予以土地保障。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简化程序,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对龙头企业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给予重点保障。建立土地出让后续监管机制,强化土地出让、转让后开发利用监管,建立退出奖励机制,促进用地效率提升。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适度争取增量建设用地指标。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项目点状供地、二三产业混合用地等新型供地方式。强化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围绕规划确定的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全域旅游、现代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和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行业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重点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利用多种渠道吸引各类智力资源,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引人、留人和用人机制。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提高职业技术水平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四十三节 完善规划体系 强化规划执行

健全规划衔接机制。积极推进多规融合,建立发展规划为统领、空间规划为支撑、专项规划为补充的发展规划体系。坚持发挥发展规划承上启下作用,积极衔接国家省市等上位规划纲要确立的目标任务,指导下级专项规划,确保上下一致、气脉贯通、重点突出,形成良好的多规融合机制,确保规划实施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协调性。完善监测评估机制。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测评估,并对重点领域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专题评估。在规划纲要实施的中期阶段,由县政府组织开展全面评估,并依法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规划实施情况,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注重听取政协意见建议。要充分运用第三方独立评估、大数据分析等评估手段,提高规划评估的科学性、准确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