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0多名“金融村官”背包下乡 湖北县域农商行为乡村振兴注“活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农商银行税e贷申请条件 5500多名“金融村官”背包下乡 湖北县域农商行为乡村振兴注“活水”

5500多名“金融村官”背包下乡 湖北县域农商行为乡村振兴注“活水”

#5500多名“金融村官”背包下乡 湖北县域农商行为乡村振兴注“活水”|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县域农商行因农而生、伴农而兴,支持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必有作为。近年来,湖北银保监局积极引导辖内县域农商行下沉经营重心、聚焦主责主业,为全省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5500多名“金融村官”背包下乡

  走进公安县埠河镇复兴场村,500多个钢构蔬菜大棚在道路两侧整齐排布。今年春季,该村种植的100亩芦笋上市后供不应求,毛利润达300万元。实际上,由于大棚投入资金较大,起初农户种植积极性并不高。2020年,经组织部门和公安农商银行选派,埠河支行副行长王安丽担任“金融村官”驻村后,充分发扬新时代“挎包”精神,背包下乡、服务到垄,成功为665户村民授信2000万元,支持新增蔬菜大棚500个,当地农户户均收入由6万元增加到8万元。

  截至目前,全省农商行选派了5500多名基层优秀支行长、客户经理担任“金融村官”,进驻1.4万个村组参与村银共建,覆盖全省80%的行政村,累计建档430万户,预授信343万户、1133亿元。

  据介绍,湖北银保监局引导辖内农商行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和业务有机融合的模式,选派业务骨干到“村两委”挂职“金融村官”,通过参与主题党日活动、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推介创业致富项目、宣传金融知识、创建文明村和信用村等活动,深度融入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同时,通过“村两委”拓宽业务信息渠道,以行政村为单位,对符合条件的村民给予授信额度,支持其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形成“村银共建+整村授信”新模式。该模式被写入了2023年湖北省委“一号文件”要求探索推广,并被湖北省委组织部选为“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优秀案例。

  提升金融服务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

  在桥米产地京山市,京山农商行打破“春放秋收冬不贷”的惯例,根据桥米的种植周期、价格波动、产销形势等灵活确定贷款周期和还款方式,发放“桥米贷”3.25亿元,有力推动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桥米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为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湖北银保监局引导辖内农商行创新丰富多样的产品体系。在通用产品框架内,积极对接当地重点特色产业,深度匹配产业周期特点,研发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专属金融产品。全省农商行在推出“福e贷”“税e贷”等30个标准化微贷产品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村产业变化,研发了“京山桥米贷”“鳝鱼贷”“虾稻贷”“橙信贷”等74个区域性微贷产品。

  同时,通过“智慧微贷系统”,构建智能高效的作业体系。客户通过扫描客户经理的专属二维码申请融资需求,即可在系统内实时查征信、线上签合同,真正实现“301”贷款模式(3分钟申贷、0人工干预、1键式提款),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腿”。

  为打通缺信息、缺信用的梗阻,湖北银保监局引导辖内农商行创新“链长制”。农商行主要负责人担任产业链“链长”,通过定期调研走访,为农村产业链企业客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蕲春农商行作为道地药材(蕲艾)金融链长服务单位,针对蕲艾产业的生产环节和经营特点,依托农经站、承包地等数据信息,综合运用信用贷款、应收账款与仓单质押等供应链金融产品,累计向蕲艾产业客户发放贷款1071笔、15.6亿元。

  做小不做大,做实不做虚

  用好坚守定位监测考核“指挥棒”,湖北银保监局引导辖内农商行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牢固树立“做小不做大、做实不做虚、做土不做洋”理念,为“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全省农商行1.6万多名信贷人员以创建“小微金融店小二、乡村振兴主办行”品牌为引领,持续推进新一轮“百行进万企”“首贷专项行动”,把金融服务送到小微企业和农户门口,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

  截至2022年末,全省农商行15项坚守定位监测指标整体达标,涉农与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为15.7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74个百分点;农户和小微企业授信覆盖率分别达到31.73%、27.45%,比2019年末上升4.93、13.25个百分点。

  湖北银保监局局长刘学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强化监管引领督导,推动县域农商行切实扛起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持续增加“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加快产品、服务和模式的创新推广,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全力描绘湖北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阳春 通讯员 陈晓珞)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