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到底“融”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军民融合实例介绍 军民融合到底“融”什么?

军民融合到底“融”什么?

#军民融合到底“融”什么?|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军民融合

 作者:前瞻产业研究院 . 包敏成

2019年,前瞻产业研究院为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编制了军民融合产业规划。夹江县属于三线建设地区,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由于三线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导致建设起来的企业单位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发展都极为困难,由于其特殊性,区位优势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等难以适用,但是三线建设也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因此如何发挥其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新工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不仅变革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也革新了战斗力的生成机制。以美国为例,军民融合发展路径为美国维持其世界霸主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钢铁、核、互联网、卫星导航等技术领域在首先满足国防军事需求后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现象的背后,都离不开尖端技术的扩散以及新兴产业的升级发展。

从世界发达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经验来看:

图1  发达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经验

可见通过军民融合破解区域经济发展难题已渐成趋势,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入推进,军民协同创新能力将深刻影响区域创新升级,这也是三线地区利用其国防科工基础赶超跨越的重要机遇窗口。

那么问题来了,军民融合到底“融”什么?

为此,前瞻产业研究院提出军民融合涵盖理论、实践两大范畴内容,从理论层面来看,军民融合是一种发展理念和思维,会从战略上指导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实现融合发展;从实践角度来讲,军民融合是一种发展方式和路径,可以牵引资源流动,引导资源配置,促进有限的资源高效地转化为现代战斗力和生产力。

本文主要谈一谈军民融合发展路径。从“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角度对军民融合发展主体进行界定,重点涵盖以下类别:政府包括国务院、教育部、科技部及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产业包括军工集团和民营企业;学校包括军队、地方院校;科研单位是指军事单位、大学以及企业直属的各类专门从事科研学术活动的单位;中介机构包括各类咨询机构和服务平台。

基于以上这些主体,军民融合发展主要涉及技术融合、需求融合、企业融合乃至产业融合等层面。笔者在参与项目时特别感受到,由于军口和民口企业各自在不同领域存在资源禀赋差异,科研和技术人员所掌握的前沿科学技术是有区别的,特别是企业始终在消耗着巨大成本进行着试错性学习,试错后取得成功的企业会促使个别劳动时间的开销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竞争力,获得丰厚回报。因此,技术融合是军民融合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引发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

其基本模式如下:

图2  军民技术融合基本模式

军地企业由于技术产生源的差异会引发技术扩散现象,主要通过“军民并举”、“军转民”、“民参军”三种路径实现,某些新兴领域技术因自身军民通用性被定义为军民两用技术类别,通过“军民并举”模式实现技术扩散;某些新兴领域技术则产生于军事需求,在满足军事需求后通过“军转民”路径在民用领域产生经济效益;民营企业研发的新兴技术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与军工企业所掌握的技术相比形成比较优势,继而通过“民参军”方式应用于军品市场,服务军队发展。

下面我们就举三个例子进行论证:

首先,某些新兴技术在研发之初就设定为军民两用技术类别,而后在军民之间相互扩散达到平衡,军民融合促进了新兴技术的双向流动,有助于提升军地双方的创新能力并提高产业附加值。

例如航空产业,陕西省军民两用航空产业集群,以陕西航空基地为依托,围绕飞机制造关键技术,充分发掘龙头企业和西安市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优势,搭建一批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加强航空基地产业技术链、产品链以及服务链的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军民两用航空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其次,在“军转民”技术扩散模式中,新兴领域技术首先产生于军事需求,继而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扩散到民用领域继续产生效益,从历史发展经验来看,大量高新技术的研发来源于国防研发,国防高新技术的持续溢出,是社会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动力来源,计算机、互联网、雷达、核能等技术最早均始发于国防领域,成功转移运用到民用领域后,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

绵阳市军民融科技城的国防科研院所掌握关键技术,主要侧重于研发设计,位于产业价值链的上游。由于核技术国防先行的技术特性,在发展军民两用核技术产业过程科技进步与对策中更多地是国防科研院所技术的“军转民”,推动军民两用关键核技术的研发、产业化和市场培育。

最后,在“民参军”技术扩散中,有些新兴领域技术会不断经受市场检验,逐步发展壮大,而后因军事需求被国防建设引进吸收再创新,实现了技术的国防功能属性,优质民营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在获取军工相应资质后开拓军品市场服务,支撑军内技术体系建设。

在部队的机动性要求提高,各种构筑任务繁重的背景下,大量民口企业能够为野战工程机械、建筑机械、保障机械等提供有力支持;部队需求使得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机械企业进行良性竞争,促进市场资源整合,有效地带动军民融合;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通过强化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互动,重点发展军用工程机械系列、起重机系列、环保工程机械、工程用泵类、装备制造类产品,注重核心企业主导下民用技术向军用技术的转移。

综上,回归前文提出的问题——军民融合到底“融”什么?笔者认为技术融合正是关键所在。

更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军民融合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军民融合产业规划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