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技巧】散文阅读:分析结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归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写散文的要素包括哪些 【作文技巧】散文阅读:分析结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归纳

【作文技巧】散文阅读:分析结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归纳

2024-07-10 14: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反复出“线”。阅读时,可以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认识、把握线索。如《白杨礼赞》中“我赞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等语句在文中反复出现四五次,可见“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就是本文的线索。

(5)定“神”看“线”。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就是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如《我的老师》记叙事虽多,但都为表现对蔡老师的难忘:“回忆—依恋—思念”便是线索。

二、散文句段的作用

1.开头句段作用

(1)开篇点题,往往是总领全文,点明主旨,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情感(奠定感情基调)。

(2)开篇不点题,那么,开头句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

(3)开篇描写景物,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 上看可能是铺垫;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气氛等。

(4)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开篇抒情,引起读者共鸣;抑扬开篇,强化读者印象。

2.中间句段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前后呼应作用,或照应开头,或照应结尾。

(3)转换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换(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叙述转向议论、由正面转向反面等)。

(4)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引起下文。

3.结尾句段作用

(1)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2)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

(3)暗示主题或深化作者感情。

4.引用性材料作用

(1)某一事件:①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2)传说故事:①增强文章的传奇性、事物的神秘性;②丰富文章内容;③引起读者兴趣;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3)“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4)“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5)“名言”:论证了……观点、阐明了事理,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

5.插入材料作用

(1)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递进烘托、总分印证的关系。

(2)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

(3)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6.反复出现的句子

(1)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

(2)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

(3)它在表达方式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的效果。

【解题思路】

一、分析散文线索及结构思路

1.散文结构 (布局谋篇)特点

(1)结构安排。

①相承(承接、递进):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哲理散文的层层相递。

②相并(并列、对照):文章材料之间是平行的,它们之间或并列或对照。

③相属(总分、分总):先总说再分说,或者相反。

(2)材料组织(组织方式)。从时间上组织材料;从空间(场面) 上组织材料;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以情感(或认识过程 )来组织材料;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特别提示: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索本身;有时材料组织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3)构思篇章。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2.整体把握散文结构思路

(1)明确文体,推知思路。

通过研判标题、浏览全文,大体确定散文的类型,依类型规律推知结构思路。写景叙事散文多按照时间、空间、中心事件顺序进行,状物抒情散文多按照由物到情(理)的顺序进行,议论散文多以逻辑认识为序,写人散文多以作者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为序等等。

(2)找出线索,梳理思路。

线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文章线索单一,有的文章线索双重,或虚实结合,或纵横交叉,或一主一次,或平行发展。线索的“线头”往往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和段首段尾的关节处,抓住这个“线头 ”就能顺利牵出所有线索,从而厘清散文的结构。

(3)圈点勾画,寻找标志。

在行文中,作者总会用一些能够体现其写作思路的词句,抓住这些标志,可以迅速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重要词语有: 顺序词、时间词、指代词、类别词、过渡词及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词语。重要句子有:领起句、过渡句、呼应句、反复句等。

(4)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每读一段,都概括段意,可以显露文章内在的脉络。之后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划分时要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在此基础上综合研判该文的思路结构特点。

3.不同结构思路的分析方法

(1)直接梳理(分析)思路型。

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如文中有线索,可以按照线索归纳梳理。答案组织的一般模式: 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

(2)间接(变式)梳理思路型。

梳理作者思想感情(心理 )变化。以感情为突破口,必须用感情词(心理词)组织成合理的先后顺序,有的感情词(心理词)可以从原文中提取,有的则需要自已概括。

(3)分析文章构思特色型。

①全文的线索及作用: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使行文富于变化。

②思路特点:看它在写作顺序上有何特点。如先总后分、先实后虚、先抑后扬等。

③首尾特点:如开头的倒叙,中间的衬托对照,结尾的以景结情等。

④选材特点:如大量引用诗文等。

4.寻找散文线索的方法

(1)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写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变化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这样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

(2)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本身就是线索,或者直接显示线索)。

(3)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还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紧扣线索,或者显示线索。

5.散文线索的作用

(1)结构方面: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2)内容方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揭示主题。

二、分析散文句段作用

(1)内容主题(常规角度):要考虑该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2)结构思路(常规角度):要考虑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还要考虑与标题的关系(如点题)。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

(3)表达效果(特殊角度):①句段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使用了反问、对比等手法,则要答出表达效果,视具体句段而定。②读者情感(心理)。通常有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发人深思、催人想象等作用。

【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老皇渠村的地窝子

刘亮程

①地窝子门口长着五棵大榆树,两棵向西歪,一棵朝北斜着身子,另两棵弯向东边的大马路。夏天常有过路人走到这儿停下来,在路上的阴凉处歇脚。不时望一眼我们的房子。我们坐在西歪的两棵树荫里,也看着路上人。

②经常有树根顶破墙壁伸进地窝子。春天墙上一层白毛根。那些细小根须一不小心伸进我们的屋子,几天就长到一拃长。父亲说挖地窝子时砍断了好多树根。一支根有人的大腿粗,是中间那棵歪榆树的,砍它时那棵树不住地抖。

③抖下来许多叶子。父亲说。

④应该是上个秋天的叶子。父亲挖地窝子是在开春,榆钱才刚吐蕾呢。每年秋天树上都有一些不愿落地的叶子,片片地缀在枝头。秋雨中飘零一些,冬天刮寒风时雪地上坠落几片儿。其余的一直坚守到来年的新叶长出。

⑤一棵树上总有几片老叶子看见下年的新叶子。早先每到春天就听奶奶说这句话。我以为她没事了说废话呢。谁朝春天的榆树上望几眼都能说出比这更有意思的一句话来。

⑥后来我知道奶奶在说我们家斜对过的徐老太太。她们家是村里的老户,一排十几间房子,有钱有势。徐老太太比奶奶还显年轻些,已经抱上玄孙子。奶奶那时已下不了炕,她知道自己熬不到我们长大成人,看不到我们娶妻生子。

⑦那个根又在动了。奶奶说这句话时又是一年春天了。前一年春天她便说过一次。

⑧奶奶说的是从炕底下穿过来的那条粗树根。它一往前伸地上宣起一层虚土。另一条粗树根贴着南边墙壁向西伸去。那片墙上也常往下掉土。

⑨粗树根是我们家地上唯一的一片硬地皮,劈柴砸东西都垫在粗树根上。一砸到树根,外面的榆树便震动,树上鸟会惊飞起来,有时震落几片叶子。刮大风时屋里的粗树根也会动。它似乎在用劲。耳朵贴上去能听见刮过整棵大树的呜呜风声。

⑩在老皇渠村的那几年,我们似乎生活在地底下。半夜很静时,地上的脚步声停息,能听见土里有一些东西在动。辨不清是树根在往前伸,还是虫子在地下说话。一只老鼠打洞,有一次打到地窝子里。那个洞在半墙上。我们一觉醒来,墙上多了拳头大一个窟窿。地上没土,我们知道是从外面挖进来的。也许老鼠在地下听到了我们的说话声,便朝这边挖掘过来,老鼠知道有人处便有粮食。或许老鼠想建一个粮仓,洞挖得更深更隐秘些,没想到和我们的地窝子打通了。

⑪一到深夜地下的声音便窸窸窣窣,似有似无。尤其半夜里一个人突然觉醒,那些响动无声地压盖过来,像是自己脑子里的声音,又像在土里。那些挖洞的小虫子,小心翼翼,刨一阵土停下来听听动静。这块土地里许多动物在挖洞,小虫子会在地下很灵敏地避开大虫子。大虫子会避开更大的虫子。我们家是这块地下最大的虫子,我们的说话声、哭喊声、锅碗水桶的碰敲声,或许使许多挖向这里的洞穴改变了方向,也使一些总爱与人共居的小生命闻声找到了这里。

⑫除了刮风时树根的响动,我们没听到有什么更大的声音从地下传来。地上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冲击着我们家。父亲死了。隔两年奶奶也死了。我们像一窝老鼠一样藏在这个村庄的地下,偶尔探头望望,出来晒会儿太阳。村里一阵接一阵地嘈闹着。那些年大地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在这个村子发生了:武斗、闹派性、一个又一个的运动。父亲死后我们的生活大部分在地窝子里。我们开始害怕这个村子。土块在空中乱飞。眼睛发红的狗四处游走,盯着人脸上的肉,腿上的肉。一忽儿一群扛铁叉的人喊叫着跑过去,一忽儿一群骑马人挥舞镰刀冲过来。隔一阵响起一片哭声,说是又死人了。树上很少的枝和叶子。树都没头。鸟惊叫着飞出村子。有时一条狗从屋顶跑过,有时一个人跑过。我们蹲在底下,看屋顶簌簌落土,椽子嘎吧吧响。

⑬下雨时雨水从门口灌进地窝子。门口外打过一道防雨埂子,雨水还是灌进来。尤其一夜大雨,早晨地下全是水,鞋子和脸盆漂在上面。小木凳漂在上面。雨后第一件事是往外端水,一脸盆一脸盆地端。柴禾泡湿了,生不了火。炕上毡子被子都湿湿的。

⑭冬天每一场大雪后,门都会被堵死。只有从天窗出去,铲开堆在门道口的厚厚积雪,才能打开门。钻天窗是我的本事。先捣开天窗盖,我站到大哥肩上,大哥站到小木凳上。天窗口的积雪一尺多厚,先用手把雪拨开。雪落到大哥脖子里,他就喊,身子使劲晃动。我赶紧一纵身,爬到屋顶。

⑮我们在那几棵大榆树的根下生活了八九年,听到了树的全部声音。树根也听到了我们家的所有声音。它会不会为我们保密?我们可从没向谁说过一棵树的事。尽管我知道树的许多秘密。现在,那些大树一棵都没有时,我才一棵一棵地,讲出那些树的故事。

⑯树在风中哗哗响的时候,我会怀疑是那棵榆树在把我们家的事告诉另一棵树,另一棵又传给另一棵,一时天地间哗哗响彻的,或许是我们一家人的一件细碎小事。

⑰那五棵榆树在我们离开老皇渠村的前一年秋天,被砍掉了两棵。是弯向马路的那两棵。树不是我们家的,我们不敢说什么,我们在这安家时树已经长得很大。

⑱二十多年后的一个清明节,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去给父亲和奶奶祭坟。末了转到村子里,找我们家的地窝子旧址,却再找不到了。老皇渠早已重新规划。房子都一排一排整整齐齐的。那条马路不知被他们挪到哪里。我们打问那几棵大榆树。找到那几棵榆树就会找到我们的地窝子遗址。

1.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的手法,通过对作者一家在老皇渠村地窝子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地窝子的怀念。

B.“一颗树上总有几片老叶子看见下年的新叶子”本来是说每年秋天树上都有叶子坚守到来年的新叶长出,这里是指奶奶想要熬到我们长大成人,看到我们娶妻生子。

C.第⑪段中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写小虫子挖洞,又把“我们家”比作是“这块地下最大的虫子”,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一家人地窝子生活的贫困和恐惧。

D.“地窝子”门口的五棵大榆树见证了作者一家的苦难,不仅给作者一家带来自然的庇护,还是他们的朋友,听到了他们家的所有声音。

2.董卿在《朗读者》中说作家刘亮程写农村的生活,写得特别细腻、真实、生动,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3.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老皇渠村的地窝子”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一家人地窝子生活的贫困和恐惧”中“恐惧”无中生有,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地窝子的怀念之情,而“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写小虫子挖洞……”体现的是地窝子生活的贫困和温暖,并无“恐惧”之意。

2.(1)文章主要运用第一人称叙事,体现了“地窝子”生活的真实性。比如讲述地窝子下雨和下雪后的情景,真实地再现雨水灌进地窝子的窘境,而“我”钻天窗的故事又是生动有趣的。(2)运用细节描写体现细腻、生动。比如写了地窝子门口的几棵大榆树,既简单真实地交代了它们的排列分布;又抓住树根在动这个细节,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树根顶破墙壁伸进地窝子,听到我们家的所有声音,或许在讲我们家的故事。(3)运用听觉这一感官体现细腻、生动。比如听到地窝子里许多动物在挖洞,作家似乎懂得动物的语言,知道它们的秘密;还听到了村子里发生的所有事情等,生动地写出地窝子生活的贫困、温暖和恐惧。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散文艺术特色的能力。总览全文,从文中“除了刮风时树根的响动,我们没听到有什么更大的声音从地下传来”“先捣开天窗盖,我站到大哥肩上,大哥站到小木凳上”“我们在那几棵大榆树的根下生活了八九年,听到了树的全部声音”等语句可以看出,从叙述人称上看,本文运用第一人称叙事,这样的表达方便主观的心理的描写,代入感强烈,易于抒情。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使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地窝子门口长着五棵大榆树,两棵向西歪,一棵朝北斜着身子……”“一支根有人的大腿粗,是中间那棵歪榆树的,砍它时那棵树不住地抖”“每年秋天树上都有一些不愿落地的叶子……其余的一直坚守到来年的新叶长出”等语句,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地窝子门口的几棵大榆树,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一家在地窝子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地窝子的怀念。“耳朵贴上去能听见刮过整棵大树的呜呜风声”、“一到深夜地下的声音便窸窸窣窣”等语句则动用了感官,能够更丰富地去表现事物,让描写的东西更加真实。作者从听觉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回忆了地窝子的生活,突出了那时生活虽贫困,但依然有趣、温暖。

3.(1)“老皇渠村的地窝子”指“我们一家”生活的地方,是故事发生的独特空间。(2)围绕这一空间安排了“父亲挖地窝子”“奶奶想要坚守地窝子”“我们一家在地窝子的生活”等相关内容。(3)文章反复出现“我们似乎生活在地底下”“我们的生活大部分在地窝子里”,照应了题目。最后,二十多年后,我们去找地窝子旧址,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作用,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首先,从题目本身来看,“老皇渠村的地窝子”特指作者曾经生活的地方,从小虫子挖洞、“地窝子”门口的五棵大榆树见证了“我们”一家的苦难等一系类生活场景可以看出,地窝子生活给了作者独特的叙述空间。其次,作者围绕地窝子展开叙述,记叙了“我们一家”虽贫困但有趣的生活场景,如文中写道“父亲说挖地窝子时砍断了好多树根”“一棵树上总有几片老叶子看见下年的新叶子。早先每到春天就听奶奶说这句话”等生活点滴,都是对往日生活的回忆。最后,文章用“我们似乎生活在地底下”“我们的生活大部分在地窝子里”等语句,既回忆了过往生活,又照应了题目。文章结尾写道“二十多年后的一个清明节,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去给父亲和奶奶祭坟。末了转到村子里,找我们家的地窝子旧址,却再找不到了”,呼应了题目,使文章的主旨得到升华。

【对点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红玛瑙

刘白羽

汽车轻快地奔驶着,驶过甘泉,驶过劳山,驶近延安。忽然,车窗外,墙壁上闪现一行朱红大字:地球是颗红玛瑙,我爱怎雕就怎雕。

这诗句像通明的火光,一下照亮了我的眼睛。急忙往下看时,墙壁却一阵风一样闪过。车子又轻快地歌唱着向前飞驶了。“杜甫川!“七里铺!”就像当年每一次从前方回来,走到这里,闻到扑鼻的炊烟一样,这是一些多么响亮而又亲切的名字呀!我们已经到了延安了。

我还记得当我还是20岁刚出头的青年时,带着两肩尘土、一颗真心,踏破黄河两岸的冰雪,在这崎岖的小路上,第一眼看到延安,那一刹那间,我的眼睛充满了泪水。那是从黑暗中,第一次看到黎明的幸福的眼泪呀!是的,我们的庄严的、战斗的道路从这儿开始了。眼前,一片明光闪烁,仔细看时,原来是电灯熠熠放明。我从汽车里面跳出来,是多么急于想看一眼延安的新面貌呀!

但,这深秋之夜,却像一道幕布一样把延安遮住。我想它是想找寻另一时机,在突然之间,给我一个崭新的印象吧!

早晨,我爬上山顶。这时,朝阳有如万道霞光,把眼前的一切染上一层淡淡的红色。看,延河!那亮晶晶的蜿蜒的延河。看,那不是清凉山!而高耸空中的宝塔,依然像一个守卫者,欣然看着这一个明朗的早晨。这时,各种嘹亮的声音,从我记忆深处升起,千千万万人的脚步,从全国各地聚集,从这古城中的石板路上响过去,从城门外那尘土飞扬的道路上响过去。我记得,一个黄昏,北门外路边上,一圈人影,一盏马灯,毛主席在跟青年人讲话呢。我记得,当时青年人的脸,都像早霞一样明亮,在读着关于革命真理的新书。我记得,人们高唱,那歌声从这儿冲破滚滚尘砂,飞过黄河,飞过长江。现在,阳光把一个新延安照得如此光明温暖,让我带着这记忆之最最优美的歌声,进入这瞻仰革命圣地的旅程。

深秋季节,早晨地面上已敷了一层薄霜,晌午太阳却又那样热烘烘的,当我在凤凰山、杨家岭、王家坪和枣园走着、看着、想着的时候,那一个庄严而壮丽的大时代便又回到我的眼前来了。是的,我们在这儿过过最美好的生活。在这些纪念馆里,我看到了陕北工农红军战斗的长矛和南泥湾开荒用的锄头,有纺车,有镰刀,有扁担,有白色原木钉制的办公桌椅,有马兰纸印的报刊文件,我像看到了最亲的亲人,这一切都在散发着当年生活的芬芳。

今天,当我在延安——这温暖的土地上走着时,眼泪又第二次溢满我的眼眶。这一草一木,哪怕是一朵金黄的野花,都萦回着多少革命的、战斗的情怀呀!那是1942年大生产运动的春天。我记得,延河里还漂着冰凌,可是你站在延河岸上向四处望一望吧!各处山巅上都在放荒火,白天青烟弥漫,夜晚红影憧憧,到处一片紧张、忙碌。丈量了荒地,运来了工具,选好了籽种。到深夜,窑洞前的山径上,人们还提着马灯,走来走去。像我这样生长在城市的知识分子,手掌磨粗茧,汗水透衣衫,但我第一次尝受到劳动的光荣、劳动的喜悦。而后,碧绿的田野代替了荒山,多美丽呀,那是我们亲手织出的大地的花毯呀!我走着,沉思着:今天我们社会主义的每一点光明,不是从那时开辟出来的吗?

这是一个响晴天,我们从山岇上看了托儿所下来,转过小河那边。生产队的牲口棚里静悄悄的,牲口都放出去吃草了。前面那大场院上,却一片马嘶人叫,队员们正赶着打场呢!坪场里面这堆金黄的小山,是谷子;那堆焦黑的丘岭,是荞麦,红的高粱,白马牙玉茭。扬着风,一阵阵烟雾腾腾,马蹄答答响,石碾子咕噜噜转着跑,人脸晒红了,汗珠在眉峰上闪光,灰尘披满衣衫,声音却分外欢畅、洪亮。给暖洋洋的日光一蒸发,空气中弥漫着新粮食的香味。正在这时,我转过身,真使我惊喜万分,就在场院一边的土墙上,我又看见那火热的诗句,而且这一回,我看到了整首诗:

地球是颗红玛瑙,

我爱怎雕就怎雕,

按着毛主席的好图样,

驯服山河建天堂。

这时,就像电炬一下照明了面前的大道,突然,像浮雕一样把我重来延安的全部思想、感情都刻画出来了。

就在这天夜晚,我正对秋高气爽的夜空凝视,忽然,宝塔山上的宝塔,像一串珍珠、一簇缨络一样亮了起来,这简直是梦幻世界啊。当年,我看夕照,看曙色,看月光映出这宝塔,现在电灯却把它装扮得如此美丽。

就在这个黎明之前,延安山城还沉在宁静的安眠之中,我又坐在汽车上登程了。又一次向延安敬礼告别。我心中自言自语的勉励着自己:“让延安这个灯塔永远在我记忆中闪光吧!要创造一个红玛瑙一样鲜红、通明的新世界,那就先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永远鲜红、通明的红玛瑙一样的人吧!”这时严霜在地,晨寒袭人。高原、山峁、河川、树林都还朦朦胧胧。这时我两眼注视着前方,前方无限辽远的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小小一点光亮,开始像一枚红色小片,但随即扩大了,展开了,像火一样燃烧起来。新的一天就这样诞生、开始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由于车速过快我未看清诗歌后面的诗句,这与后文整首诗的出现巧妙地形成了前后照应。

B.对1942年大生产运动的描写,再现了大家齐心协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渡难关的火热生活。

C.看着纪念馆里的长矛、锄头、纺车等物品,作者睹物思人,表达了对过去艰苦生活的深深眷恋。

D.文章以“红玛瑙”为题,意味深长,富有象征意义,凝聚了作者对新生活、新世界的赞美之情。

★2.文章将延安的昨天和今天穿插交织,这种结构安排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本文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请从选材、艺术手法、主题三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武夷山——我的读后感

梁 衡

名山也已登过不少,但当我有缘作武夷之游时,却惊奇地发现这次却不劳攀援之苦,只要躺在竹筏上默读两岸的群山就行。只这一点就足够迷人了。

两岸群山将自己突兀的峰岩或郁葱的披发投入清澈的溪中。我半躺在筏上的竹椅里,微醉似的看两边的景色,听筏下汩汩的水声,静静地读着这幅大水墨。

要这两边的山美得自在,当她不披绿裳时,硬是赤裸得一丝不挂,本是红色的岩石经多年的氧化镀上了一层铁黑,水冲过后又留下许多白痕,再湿了她当初隆起时的皱褶,就自然得可爱,或蹲或立,你会联想到静卧的雄狮、将飞的雄鹰或纯真的顽童、憨厚的老农,全无一点尘俗的浸染。但大多数山还是茂林修竹,藤垂草掩,又显出另一番神韵。筏子拐过一两道弯,河就渐行渐窄,山也更逼近水面,氤氲葱郁,山顶的竹子青竿秀枝,成一座绿色的天门阵,直排上云天,而半山上的松杉又密密匝匝地挤下来。偶有一枝斜伸到水面,那便是姜子牙无声的垂竿。河没有浪,山没有声,只有夹岸迷蒙的绿雾轻轻地涌动。水中起伏不尽的山影早已让细密的水波谱成一首清亮的渔歌,和着微风在竹篙的轻拨慢拢中飘动。这时山的形已不复存在,你的耳目也已不起作用,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仿佛听到了“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我这时也只凭感觉来捕捉这山的旋律了。

这条曲曲弯弯的溪水美得纯真,滴滴雨露轻落在叶上草上,渗入根下土中,然后沙滤石挤,再溢出涓涓细流,汇成这能漂筏行船的大河。所以这水就轻软得可爱。没有凶险的水涡,没有震山的吼声,只是悄悄地流,静静地淌,逢山转身回秋眸,遇滩蹑足曳翠裙。每当筏子转过一个急弯时,迎面就会扑来一股爽人的绿风,这时我就将身子压得更低些,顺着河谷看出去,追视这幅无尽的流锦,一时如离尘出世,不知何往。在这种人仙参半的境界中,我细品着溪水的清、凉、静、柔,几时享受过这样的温存与妩媚呢?回想与水的相交相识,那南海的狂涛,那天池的冰冷,黄河壶口的“虎啸”,长江三峡的“龙吟”,今天我才找到水之初的原质原貌,原来她“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不胜凉风的娇羞”。在世间一切自然美的形式中,怕只有山才这样的磅礴逶迤,怕只有水才这样的尽情尽性,怕也只有武夷山水才会这样的相间相错、相环相绕、相厮相守地美在一起,美得难解难分,教你难以名状,难以着墨。一处美的山水就是一个暂栖身心的港湾,王维有他的辋川山庄,苏东坡有他的大江赤壁,朱自清有他的月下荷塘,夏丏尊有他的白马湖,今天我也找到了自己的武夷九溪。

筏过五曲溪时,崖上有“五曲幼溪津”几个大字,那“幼”字的“力”故意写得不出头。原来这幼溪是一个明代人,名陈省,字幼溪,在朝里做官出不了头,便归隐此地来研究《易经》。石上还刻有他发牢骚的诗。细看两岸石壁,又有许许多多的古人题刻,我也渐渐在这幅山水画中读出了许多人物。那个曾带义兵归南宋,“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的词人辛弃疾,那个“但悲不见九州同”的诗人陆游,那个理学大师朱熹,都曾长期赋闲于此,并留下笔墨。还有那个一代名将戚继光,石壁上也留着他的铮铮诗句:“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虏复征蛮。它年觅取封侯印,愿向君王换此山。”这是些什么样的人啊,他们是从刀光剑影中杀出来的英雄,是从书山墨海中走过来的哲人,他们每个人的胸中都有一座起伏的山,都有一片激荡的海。可是当他们带着人世的激动,风尘仆仆地走来时,面对这高邈恬静的武夷,便立即神宁气平,束手恭立了。

人在世上待久了,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和这样那样的重负。为解脱这一切,历来的办法有二:一是皈依宗教,向内心去求平衡;二是到自然中去寻找回归。苏东坡是最通此道的,所以他既当居士又寻山访水。但是能如消磁除尘那样,使人立即净化,霎时回归的山水又有几许?苏子月下的赤壁,毕竟是月色的朦胧又加了几分醉意,何如眼前这朗朗晴空下,山清水幽,渔歌筏影,实实在在的仙境呢?

如果一处山水能以自己的神韵净化人的灵魂,安定人的心绪,启示人生的哲理,使人升华,教人回归,能纯得使人唤起宗教式的向往,又美得叫人生出热恋似的追求,这山就有足够的魅力了,就是人间的天国仙境。我登泰山时,曾感到山水对人的激励;登峨眉时,曾感到山水给人的欢娱;而今我在武夷的怀抱里,立即感到一种伟大的安详,朴素的平静,如桑拿浴后的轻松,如静坐功后的空灵。这种感觉怕只有印度教徒在恒河里洗澡,佛教徒在五台山朝拜时才会有的。我没有宗教的体验,却真正接受了一次自然对人的洗礼。武夷一小游,退却十年愁。对青山明镜,你会由衷地默念:什么都抛掉,重新生活一回吧。难怪这山上专有一处名“换骨岩”呢。

我正庆幸自己在默读中悟出一点道理,突然眼前一亮,竹筏已漂出九曲溪,水面顿宽,一汪碧绿。回头一望,亭亭玉女峰正在晚照中梳妆,船工还在继续着他那说不完的故事。

(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笔下的岩石“全无一点尘俗的浸染”,山上松杉枝条是“姜子牙无声的垂竿”,意在表现作者寄情山水、超脱世俗的情怀。

B.文章引用诗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不胜凉风的娇羞”,是由眼前武夷山曲折的溪水引起的诗意联想,意在表明溪水的温柔之美。

C.文章在写五曲溪两岸石壁古人的题刻时,由“在这幅山水画中读出了许多人物”这一句转入对古人的联想,进而引发后文对哲理的思考。

D.如同印度教徒在恒河里洗澡、佛教徒在五台山朝拜一样,在武夷山的怀抱里,作者也真正接受了一次大自然对人的精神洗礼。

5.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运用对比,点出游览武夷山的方式与登览其他名山不同,只需躺在竹筏上默读就可以了,独特而迷人。

B.文章写“山美得自在”,运用了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得情态各异,活灵活现,生动而有情趣。

C.文章注重语言的锤炼,如写溪水形成时,连用“落”“渗”“滤”“挤”“溢”“汇”等动词突出了水的轻软可爱。

D.文章最后以船工“继续着他那说不完的故事”作结,意在说明武夷山有悠久的历史,令读者读来回味悠长。

★6.本文采用作者的游踪和感受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7.梁衡在《山水为何有美感》中写到“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三个层次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项,“睹物思人”“表达了对过去艰苦生活的深深眷恋”错。作者重游故地,在纪念馆里,他看到了陕北工农红军战斗的长矛和南泥湾开荒用的锄头、纺车、镰刀、扁担、办公桌椅、报刊文件,他说像看到最亲的人,可谓睹物思人。但他又说这些东西散发着当年的芬芳,结合上下文可以分析得出,这芬芳应喻指当年延安激情飞扬、催人奋进的战斗生活,而不局限于艰苦生活,下文还讲到丰收的打场场景,这是对物质充裕的新生活的赞美,因此说成“睹物思人”“表达了对过去艰苦生活的深深眷恋”有失偏颇。

2.①历史与现实穿插交织的安排,能将延安过去激情燃烧、艰苦奋斗的岁月和新时代突飞猛进的变化融合起来,更好展现延安的旧貌新颜,倾注对延安的无限深情,歌颂新时代、新生活。②能更好呈现我的精神成长足迹,突出延安给我的滋养,凸显重回延安的意义。过去,我在这里走上革命道路,今天,重回延安得到的启悟成为我继续奋斗、开创新世界的动力。③历史与现实穿插,便于时空转换,增加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在过去的艰难中一点点开辟出来的,赞美了始终不变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永不止步的革命精神,使主题内蕴更丰富。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题材特征和艺术手法的能力。纵观本文,作者通过重访延安的一路观感和联想回忆,将革命岁月和眼前建设巧妙地联系起来,热烈地歌颂了延安人民奋发图强、永不止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情地赞美了新时代、新生活。这篇文章的谋篇布局独具匠心,文章并不围绕一个人、一件事来层层展开,而是以“意”为“帅”,以抒情为牵引线,人事、景、物、情、理随感情变化而铺陈。这就形成了结构上的潇洒跳脱、摇曳多姿的特点。文章开头,作者写自己重访延安,将引起多少回忆。忽然被车窗外的红玛瑙诗吸引。正为诗生发想象之际,又被“杜甫川”“七里铺”的喊声打断。接下去,就是延安实景与往昔回忆的不断变换,到最后才回到红玛瑙诗上来,构成作品结构的整体性。所以,结构上的潇洒跳脱是十分明显的。延安的昨天和今天穿插交织、次第呈现的结构安排的好处有三:一是将延安历史上激情燃烧、艰苦奋斗的岁月和新时代的延安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融合起来,从而倾注对延安的无限深情;二是昨天和今天穿插交织,能起到转换时空的效果,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和有条理;三是能更好呈现我的精神成长足迹,突出延安给我的滋养。延安经历了人世间旷有的艰难困苦之后,开创了何等辉煌的业绩。在崭新的建设年代里,延安在继承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基础上,正重新安排河山,开辟新的天地,强化永不止步的革命精神,歌颂了新时代、新生活,使主题内蕴更丰富。

3.①选材上,不取反映延安生活艰苦的内容,而是有意选取那些能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场景,如青年读新书的场景、热火朝天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场景等(或:有意选择明快、绚丽的景物,如明亮的灯光、蓬勃的朝阳、金黄的野花、梦幻的宝塔、亮晶晶的延河等,使文章景物色彩明快、激情充沛,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和浪漫主义的色彩)。②艺术手法上,抒情述理结合,饱含革命深情,巧用排比、夸张等手法,增强语势和美感,使普通的生产、生活在作者笔下变得富有诗意,充满激情,呈现出浪漫主义特色。③主题上,抒发了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炽热感情,热烈讴歌了新延安新生活,体现了积极乐观战胜困难、永不止步开创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和战斗豪情,富有革命浪漫主义特色。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本道题考查的目的,一是引导考生要准确理解“革命浪漫主义”的涵义,二是要把握答题的指向,即要从题材选取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革命浪漫主义,是一种无产阶级的文艺创作方法,特点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利用夸张等手法,以此来鼓舞人民的斗志。所以,答题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鼓舞人民的斗志,二是使用哪些浪漫主义艺术手法。前者涉及作品主题和选材的问题,后者涉及手法的问题。①主题上,刘白羽的散文被称为具有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红玛瑙》较好地体现了刘白羽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第一眼看到延安,那一刹那间,我的眼睛充满了泪水。那是从黑暗中,第一次看到黎明的幸福的眼泪呀!是的,我们的庄严的、战斗的道路从这儿开始了”“阳光把一个新延安照得如此光明温暖,让我带着这记忆之最最优美的歌声,进入这瞻仰革命圣地的旅程”“让延安这个灯塔永远在我记忆中闪光吧!要创造一个红玛瑙一样鲜红、通明的新世界,那就先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永远鲜红、通明的红玛瑙一样的人吧!”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炽热感情,热烈讴歌了新延安新生活,体现了积极乐观开创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和战斗豪情,富有革命浪漫主义特色。②选材上,刘白羽钟情于激越、壮美、宏大的题材,喜欢剪取能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场景,让读者从中能听到时代的涛声,反映出时代的光影。由于作者的生活道路与延安有着血肉的联系,因此当他一踏上延安的土地,就心潮滚滚,思绪万千。登上山顶,遥想到战火纷飞年代里“令人心醉的歌声”,看到纪念馆陈列的展品,勾起了在延安生活的情景;从眼前的一草一木追思起当年大生产运动的动人画面;从队员们激情飞扬、不辞辛苦赶着打场的场景到丰收的画面,使人们看到永葆青春的“延安风格”和新风貌。通过这些题材的选择,文中把眼前景象和历史回顾交织在一起,把现实和理想融合成一片,倾注着对延安圣地的无限深情。除此之外,作者还大量描写色彩绚丽的景物,比如明亮的灯光、蓬勃的朝阳、金黄的野花、梦幻的宝塔、亮晶晶的延河等,全篇描绘景物,色彩明丽,激情充沛,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和浪漫主义的色彩,作者通过这些构成其形象世界的主要元素,来抒发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表达自己满腔的激情与豪情,表现革命的艰苦卓绝、胜利的万分珍贵和时代的雄浑厚重。③艺术手法上,一是抒情述理结合,饱含革命深情。作者具有战士情怀,豪放而酒脱,其作品因感情流注其中,常常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对延安,作者感情深厚,宝塔山、延河水、红高粱、白玉菱,这养育了人民养育了革命的山山水水,不仅勾起作者温馨而亲切的回忆,还蕴含他对延安炽热之情。他热烈讴歌了新延安新生活,富有理想和激情。二是作者善于采用粗犷豪迈激情燃烧的手笔,大开大阖,注重用自己心中的“圣火”点燃手中的笔,用发热的文字去点燃读者,特别擅用排比、夸张、夸张等手法,形成磅礴的气势。

4.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意在表现作者寄情山水、超脱世俗的情怀”分析错误。作者对山下岩石的描写和对山中竹子的描写,意在描写武夷山之美,并非是表现作者寄情山水、超脱世俗的情怀。

5.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连用‘落’‘渗’‘滤’‘挤’‘溢’‘汇’等动词突出了水的轻软可爱”分析错误。此处运用“落”“渗”“滤”“挤”“溢”“汇”等动词是为了说明溪水的轻软的理由,而不是为了突出溪水的轻软可爱,突出其轻软可爱的是下一句“没有凶险的水涡,没有震山的吼声,只是悄悄地流,静静地淌,逢山转身回秋眸,遇滩蹑足曳翠裙”。

6.游踪:作者顺着溪流漂游,首先看到两岸裸露的岩石,接着,随着溪流的变窄,作者近距离观察到山上氤氲葱郁的植被;随船来到五曲溪,看到两岸的崖壁和上面的题刻。最后漂出九曲溪。感受:作者首先感受到溪水两岸岩石的美,然后感受到山上植被的氤氲葱郁之美,再后来感受到溪水的轻软之美,作者来到五曲溪,感受到自然对人精神的净化。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中线索、结构的能力。本文有两条行文线索,一条是作者的游踪,一条是作者的感受。所谓游踪,就是作者的游览的轨迹。本文中,作者是顺着溪流进行漂游,从溪流中观赏两岸的美景。作者出发,首先看到两岸裸露的岩石,“水冲过后又留下许多白痕,再湿了她当初隆起时的皱褶,就自然得可爱,或蹲或立,你会联想到静卧的雄狮、将飞的雄鹰或纯真的顽童、憨厚的老农,全无一点尘俗的浸染”;接着,随着溪流的变窄,作者近距离观察到山上氤氲葱郁的植被,“山顶的竹子青竿秀枝,成一座绿色的天门阵,直排上云天,而半山上的松杉又密密匝匝地挤下来。偶有一枝斜伸到水面,那便是姜子牙无声的垂竿”;接着,作者来到五曲溪,看到两岸的崖壁和上面的题刻,“筏过五曲溪时,崖上有‘五曲幼溪津’几个大字”“细看两岸石壁,又有许许多多的古人题刻,我也渐渐在这幅山水画中读出了许多人物”;最后,作者随船出九曲溪,结束自己的漂流之旅。作者的感受是文章的另一条行文线索。作者从漂流的开始,首先感受到溪水两岸岩石的美,“水冲过后又留下许多白痕,再湿了她当初隆起时的皱褶,就自然得可爱,或蹲或立,你会联想到静卧的雄狮、将飞的雄鹰或纯真的顽童、憨厚的老农,全无一点尘俗的浸染”;接着,作者感受到山上的植被之美,“山顶的竹子青竿秀枝,成一座绿色的天门阵,直排上云天,而半山上的松杉又密密匝匝地挤下来。偶有一枝斜伸到水面,那便是姜子牙无声的垂竿”“这时山的形已不复存在,你的耳目也已不起作用,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仿佛听到了‘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我这时也只凭感觉来捕捉这山的旋律了”;接着,作者又感受到溪水的轻软之美,“这水就轻软得可爱。没有凶险的水涡,没有震山的吼声,只是悄悄地流,静静地淌,逢山转身回秋眸,遇滩蹑足曳翠裙”,最后,在五曲溪,作者通过两岸的崖刻,感受到自然对人精神的净化,“而今我在武夷的怀抱里,立即感到一种伟大的安详,朴素的平静,如桑拿浴后的轻松,如静坐功后的空灵”。

7.描写美:文中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武夷山上植被的氤氲葱郁之美,水的轻软之美,以及时刻对人精神的净化之美。意境美:作者通过幽美的描写,将树、竹、水、山相结合,构建出一幅氤氲葱郁、清纯轻柔、超凡脱俗的幽美画卷,营造出人间仙境的意境。哲理美:作者通过对武夷山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自然美景对人的精神具有净化作用,面对如此的美景,人们应该放下俗世的烦恼和重负,得到精神的解脱。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梁衡在《山水为何有美感》中写到“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在本文中也体现了这三个层次。首先从“描写美”上看,在文中,作者多次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如第三段中“山顶的竹子青竿秀枝,成一座绿色的天门阵,直排上云天,而半山上的松杉又密密匝匝地挤下来。偶有一枝斜伸到水面,那便是姜子牙无声的垂竿”,此处将松杉拟人化,用“挤”这个词充分表现出树木的密集。而其中将竹子密集的样子形容为天门阵,以及将斜伸到水面的松杉枝比喻为姜子牙无声的垂竿。这些描写充分体现出本文的“描写美”。其次从“意境美”上看,作者通过对树、竹、水、山的描写,将这些意象结合,营造出人间仙境的意境。如第三段中“山顶的竹子青竿秀枝,成一座绿色的天门阵,直排上云天,而半山上的松杉又密密匝匝地挤下来。偶有一枝斜伸到水面,那便是姜子牙无声的垂竿。河没有浪,山没有声,只有夹岸迷蒙的绿雾轻轻地涌动。”这充分表现出山上植物的氤氲葱郁的意境。再如,第四段中“没有凶险的水涡,没有震山的吼声,只是悄悄地流,静静地淌,逢山转身回秋眸,遇滩蹑足曳翠裙。每当筏子转过一个急弯时,迎面就会扑来一股爽人的绿风,这时我就将身子压得更低些,顺着河谷看出去,追视这幅无尽的流锦,一时如离尘出世,不知何往”,这就表现出溪水的清纯轻软的意境之美。最后是“哲理美”,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是人们不应被世俗的烦恼和重负所束缚,要懂得欣赏自然之美,以此净化自己的精神,从精神上得到解脱。如文中第四段中“一处美的山水就是一个暂栖身心的港湾,王维有他的辋川山庄,苏东坡有他的大江赤壁,朱自清有他的月下荷塘,夏丏尊有他的白马湖,今天我也找到了自己的武夷九溪”,第五段中“可是当他们带着人世的激动,风尘仆仆地走来时,面对这高邈恬静的武夷,便立即神宁气平,束手恭立了”,第七段中“如果一处山水能以自己的神韵净化人的灵魂,安定人的心绪,启示人生的哲理,使人升华,教人回归,能纯得使人唤起宗教式的向往,又美得叫人生出热恋似的追求,这山就有足够的魅力了”“而今我在武夷的怀抱里,立即感到一种伟大的安详,朴素的平静,如桑拿浴后的轻松,如静坐功后的空灵。这种感觉怕只有印度教徒在恒河里洗澡,佛教徒在五台山朝拜时才会有的。我没有宗教的体验,却真正接受了一次自然对人的洗礼。武夷一小游,退却十年愁。对青山明镜,你会由衷地默念:什么都抛掉,重新生活一回吧”等内容都反映了作者的这一思考。

01

【考情分析】

本考点对应考纲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着重考查考生把握文章局部内容和理解整篇中心的能力。本考点涉及的题型较多,考查形式比较灵活,同时也是考查热点,常与对文中词句的理解结合在起考查。归纳概括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在复习中要掌握归纳、概括的方法,掌握住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和组织答案的技巧。

02

【概念阐述】

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包括三大题型:层(段)意概括、特定信息概括、主旨概括。其中特定信息概括是考查重点。对于内容要点概括而言,要有立足全局的意识,作答时应做到“点要全、语要精”,条理简明。

1.层(段)意概括

层(段)意概括就是对文章某几段或某段的段意进行概括。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概括某段段意;二是概括多段落的层意。

2.特定信息概括

特定信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3.主旨概括

主旨,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倾向,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在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03

【设问方式】

1.层(段)意概括

(湖北卷)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才子赵树理》)

2.特定信息概括

(1)(2021北京)作者写出了他对音乐的理解逐渐深入的过程,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这一过程。[《心灵的呼吸》(取材于牛汉的同名散文)]

(2)(2018天津)请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虹关何处落徽墨》)

3.主旨概括

(2017全国卷II)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窗子以外》)

04

【解题思路】

一、层(段)意概括解题技法

1.提取词句法。

对于直接概括某段段意题,如果有中心句或结论句或关键词,直接提取即可。

2.层意相加法。

没有中心句、结论句、关键词的段落,首先要确定段落叙述或描写的对象,然后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各层层意相加。对于多段落的层意概括题,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二、特定信息概括解题技法

1.特点类概括。

(1)审清题干,明确方向。明确陈述对象的特点,是人物特点还是景物特点;然后明确思维趋向。

①概括人物形象特点:A.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点。B.从描写中概括特点。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C.从抒情议论中概括特点。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写明形象特点,概括时不可忽视。

②概括物象特点:①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声音)和环境特点。②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内涵、本质、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③塑造此形象的意义(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答题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3)概括区域内的文字,抓其本质,分类概括。

2.因果探寻类概括。

(1)关注题干提问模式,界定题型。因果探寻类题,题干提问时一般都有“为什么”“什么原因”“什么理由”等关键词。

(2)注意思维模式:由果溯因或一果多因。散文中作者多阐发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这些感悟或道理,就是命题者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需要从文中的叙事、描写中寻找线索。说到底,散文往往是一个因果复句,故这类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答题时要尽量把“因”找全。

(3)遵循就近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要点所在的区域,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此外,往往会有一二要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需要延伸思维,适当扩大搜索范围,把答案找全。

(3)用因果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把原因与结论连接起米读一读,如果因果关系成立,则基本正确;如果生硬,则可能不正确,或语言组织不到位。

三、主旨概括解题技法

1.主旨概括常用方法

(1)因文而异法。①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做出评价或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②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③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社会、生活的揭示或评价。

(2)解读题目法。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有的题目即使没有点明主旨,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3)借助背景法。借助注解,了解相关时代背景,由此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

(4)分析首尾法。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揭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5)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2.主旨概括答题格式

概括主旨的一般格式:概述文章内容(本文通过记叙……塑造了……形象)+写作意图(表达了……抒发了……情感愿望)。

【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老家

余欢

我这回一放假,便回到老家去了。

老家是在乡下。四五间用水泥砖修建起来的屋子,正厅前方偏左侧有一间厢房,厢房后方斜倚着三间猪圈,一堵矮墙把房子围成了个圈儿,墙上栽有一片菊花,时时放出香味;花心有蜜蜂,每到午间,便“嗡嗡”呼叫。房子四周环拥着不尽的包谷杆儿,包谷棒上倒挂着些粉红的、米白、褐色的包谷须,有风时,包谷须微微波动;像小侄子偶尔皱起的眉头,几分钟后又舒展开来。老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沟里间或传来几声蛙鸣,沿沟上方一带相间地栽着一排李树和梨树,一株葡萄架在李树上,春夏别有一番热闹。

老家的生活很是风雅。一条李树枝伸进窗台,紧挨着窗玻璃,我就住在这间朝南的屋子里。每逢风抱着花来看我写字,粉红色的花瓣打着转儿飘落在纸上,绘出一条漂亮的弧线时,我便抬头向外看看。奶奶拄着拐杖,坐在葡萄架下的石凳上,阳光穿透叶子,窸窸窣窣洒落下来,擦白了她稀疏的头发。阳光在她布满褶皱的青灰色脸上来回跳动,没多久便安静下来,仿佛她的脸有魔力似的。

老家的气息较城市更为平和。我回来的第二天,便去村里游荡。放眼一望,碧绿千顷:一块块辣椒地占据了村庄,地里全是一片深色的绿,地势高低起伏,这种绿仿佛是从远处山坡的苍翠欲滴分流过来似的。这绿,借着露水清澈地显露出来,露水似滴未滴,才看一眼,就想把它储存到心中去。地中间零星站着五六个人,指着辣椒在说着什么。大纳路通车后,往来村里的陌生面孔增多了。我刚路过田坎,便看到地里有几颗脑袋在晃动,接着传来一道声音,“琳琳,你回家了啊!”

“嗯,回来了,大娘,今年的辣椒结得真好。”我弯下腰,伸手摘了一把,放进她旁边的篮子。

“是的,刚我听到那个四川老板和村支书说,他今天要买一吨,我要抓紧摘嘞。多摘点,好多讨点工钱,赶场天给我孙儿买字帖……”

我们都是村里的居民,自有一种情分。我从小在村里长大,对村里的一草一木也颇为熟悉:沙湾的泉水最甜,水井湾的次之;环山的映山红最多也最好看;三伯家养了一群鸡,大的也有,小的也有。它们白天躲在包谷地里,晚上被安置在一间用水泥砖砌成的鸡圈中……离开家乡之后,在贵阳居住,愈加想念老家的这种平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与和谐。我每天傍晚都要去村中走走,这村子里似乎有一种魅力,能让人平静下来。

老家的蚊子很多。每到晚间,蚊子成群结队地在门前扑打翅膀,嗡嗡作响。我虽把房门紧闭,甚至还叮嘱小侄子不要开门。但是一转身,侄子已经溜了出去,随之混进来几只蚊子。我托着杀蚊剂四处喷射,另外又撕开苍蝇纸并将它摊放在各个角落,还是不能杀绝。侄子也在一旁忙得不可开交,捉到一只蚊子,急忙跑过来对我说,“姑姑,我把它扔出去,让它饿死就行了。”于是为了解救这些蚊子,小家伙每天都会进出跑十几次,兴高采烈地数他放出去的蚊子。

老家的雨是温和的。近日天气闷热,一朵乌云笼罩在老家上空,偶尔阳光躲进云里,天空便呈现出黑压压一片。我们生怕下暴雨,连忙收了房屋板上晒着的洋芋片。黄昏时,豆大的雨点淅淅沥沥终于落了下来。几个外乡人撑了雨伞,安心地走在雨中——村里道路不会泥泞,地面不会积水,所以不必忧虑。这个季节的雨不似夏季那样大雨如注,而是温和的雨。下雨时,窗子照样开着,一眼就可看到远处的景色;车辆照样往来,行人络绎不绝。院中的万寿菊经过雨的洗礼,没掉一片花瓣,反而愈发娇艳。下雨伴随有风,不过这风也不怎么可畏:风没带劲儿,包谷杆仍然挺直腰板向上生长,就是刮上一天也吹不倒一棵包谷杆儿。反倒是夜晚云收雨过后,道路上的水经过风轻轻一吹,随即干涸。这雨吸收了许多热气,带来丝丝凉意,以至于晚上睡觉,仍需要盖上被子。

深夜,村里的灯相继熄灭后,蛙开始在田地里群叫。我起身开窗,蛙声更加响亮。仔细静听,这蛙声很是特别。时长时短,时高时低;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时而辽阔,时而细腻;悠扬缠绵,余音绕耳;像一首首天籁,很是助眠。等到蛙声渐渐弱了起来,我已然睡着了。

杜甫有诗云:“月是故乡明。”诚然,对于老家的这种情结,今生无论如何我也是丢不掉的了。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老家”的情结,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丢掉,这源于老家承载着作者美好的回忆,寄托着她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B.“大纳路通车”、“陌生面孔增多”以及乡邻摘辣椒的热情,让读者感受到“老家”发展的脚步和人们内心的幸福感。

C.老家的雨天是温和的,尽管也有暴风骤雨的时候,然而在作者眼里并不可畏,因为作者是地地道道的老家人,早已适应。

D.夜晚的蛙声在作者眼里不仅不是一种噪音,反而是一首首天籁,助人入眠,表明老家平和的气息让作者内心变得平静。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描写了老家周围环境,屋子虽简陋,但被菊花、溪水、桃李、间或传来的几声蛙鸣所环绕,既描摹当下生活环境,又为下文回忆过去做铺垫。

B.文中“我弯下腰,伸手摘了一把,放进她旁边的篮子”一句,用“弯”“摘”“放”一连串自然熟悉的动作,将邻里之间的和谐尽数展现出来。

C.文中写到侄子每天都会进出跑十几次,兴高采烈地数他放出去的蚊子,以小见大,表现出老家人内心的淳朴善良。

D.文章取材富有生活气息,平实中不乏深情意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老家一草一木、亲人邻里的深厚情谊。

3.请赏析文章第三段的语言特色。

★4.文末以杜甫诗句“月是故乡明”作结,作者对于老家的这种情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散文相关内容的能力。C项,“尽管也有暴风骤雨的时候,然而在作者眼里并不可畏”理解错误,文中说“暴风雨不可畏”的原因并非“因为作者是地地道道的老家人”,而是“道路不会泥泞,地面不会积水”“风也不怎么可畏:风没带劲儿”。

2.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散文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又为下文回忆过去做铺垫”分析错误,第二段是作者回到乡下后对老家周围环境描写,下文是写回到乡下后的见闻,没有回忆过去。

3.①巧用修辞,生动形象:善用比拟,风抱花看写字富有人性;②用词富有表现力,活泼有趣,富有画面感。“穿透”“洒落”“跳动”的阳光,富有动感;坐在院中的奶奶,画面感强。③清新自然:粉色花瓣,轻盈飘落,给人轻松舒适之感。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散文特定段落语言特色的能力。文章第三段描写了老家风雅的生活,语言表达很有特色,具体分析如下:①巧用修辞,语言生动形象。如“每逢风抱着花来看我写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了风的友善的人性。“粉红色的花瓣打着转儿飘落在纸上”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瓣的友善。“阳光在她布满褶皱的青灰色脸上来回跳动,没多久便安静下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阳光的亲昵、调皮。②用词富有表现力,活泼有趣。如“一条李树枝伸进窗台,紧挨着窗玻璃”中“伸进”“紧挨”都富有动感;“粉红色的花瓣打着转儿飘落在纸上,绘出一条漂亮的弧线”中“飘落”“绘出”也都富有动感;“阳光穿透叶子,窸窸窣窣洒落下来,擦白了她稀疏的头发”中“穿透”“洒落”“擦白”等都富有动感。以上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运用,增强了画面感。③语言清新自然,给人轻松舒适之感。如“每逢风抱着花来看我写字,粉红色的花瓣打着转儿飘落在纸上”“阳光穿透叶子,窸窸窣窣洒落下来”“阳光在她布满褶皱的青灰色脸上来回跳动,没多久便安静下来”等。

4.①老家环境自然优美;②老家气候温和,风调雨顺;③老家生活风雅、平和、宁静;④老家人淳朴和善、相处融洽、纯真和谐;⑤老家带给人们美好的回忆,内心的平静,是离家之人的情感寄托;⑥老家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成为新农村。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散文内容,体会文中思想情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文末以杜甫诗句“月是故乡明”作结,作者对于老家热爱的这种情结在文中有多处体现,具体分析如下:①通过描写老家优美的自然环境来表现对老家的热爱。如“老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沟里间或传来几声蛙鸣,沿沟上方一带相间地栽着一排李树和梨树,一株葡萄架在李树上,春夏别有一番热闹”“深夜,村里的灯相继熄灭后,蛙开始在田地里群叫”。②通过描写老家风雅的生活来表现对老家的热爱。如“一条李树枝伸进窗台,紧挨着窗玻璃,我就住在这间朝南的屋子里。每逢风抱着花来看我写字,粉红色的花瓣打着转儿飘落在纸上,绘出一条漂亮的弧线时,我便抬头向外看看”。③通过描写老家温和的气候来表现对老家的热爱。如“老家的雨是温和的”“院中的万寿菊经过雨的洗礼,没掉一片花瓣,反而愈发娇艳”。④通过描写老家人的淳朴和善、相处融洽、纯真和谐,来表现对老家的热爱。如:“我”回老家受到家乡人热情问候,小侄子的“放蚊子”“数蚊子”等。⑤通过对老家新农村发展前景的描写来表现对老家的热爱。如“放眼一望,碧绿千顷:一块块辣椒地占据了村庄,地里全是一片深色的绿”“刚我听到那个四川老板和村支书说,他今天要买一吨,我要抓紧摘嘞。”⑥通过描写老家带给人们美好的回忆,来表现对老家的热爱。如“我起身开窗,蛙声更加响亮。仔细静听,这蛙声很是特别。时长时短,时高时低;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时而辽阔,时而细腻;悠扬缠绵,余音绕耳;像一首首天籁,很是助眠”,这些美好的回忆将成为离家之人的感情寄托。

05

【对点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由土而陶

许锋

①偶然去过石湾后,又去过几次,不为什么,只为看陶。

②石湾的陶像庄稼一样吸引着我。

③其实,长着陶的石湾是个小地方,像北方的一个庄子——庄子里长的都是庄稼,石湾长的却是陶,长了一辈子的陶。

④庄稼自是有生命的,庄稼能让庄子活一辈子;陶似乎没有生命,却也让石湾活了一辈子——一辈子可以是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一次次看了石湾的陶之后,我晓得,没有根的东西也能长在土里,也有生命。

⑤站在石湾,穿过风尘,我似乎看到了地下那蔓延的根,纵横的根,弯弯曲曲地执拗地活着的根,根上结着陶,陶活在下面,也活在上面,活在过去,活得好,活在后来,还活得好,如北方的庄稼一样生生不息。

⑥什么土长什么庄稼,长麦子的土,长高粱的土,长野果的土,都不一样。石湾的土自然不是一般的土,它适宜陶的生长。石湾的土有它的温度、硬度、粒度、厚度。我确定,石湾的土就是石湾的土,是石湾才有的土,是五千多年前绵延至今的土。

⑦由土而生的陶,也是坚持了一辈子。五千多年,质朴得像庄子里的农人,山脊,溪流,山花,野蜂,彩蝶……那个时代的石湾,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为了生存,石湾的人学会了磨制锋利的石器,他们攥着原始的工具切割,开采,一路披荆斩棘。而用汗珠子和泥烧陶,似乎是为了一种美好。陶可以盛住生活,生活的水,生活的酒,生活的滋味。他们隐隐晓得,有了陶,他们才会过上丰富且有品质的生活。

⑧男人和女人一起营造美好生活的场景已经被牢牢地定格于石湾陶瓷博物馆,烈日下光着膀子的男人正在打磨自己的生活,他严峻的目光与紧蹙的额头,结实的褐色的皮肤,被泥裹了半截子的手臂以及手中的陶的雏形,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原汁原味。女人呢?女人在哪里?贤淑的俊俏的女人以女性的姿势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一个刚刚成形的陶,她的手,依然陷于褐色的泥里,但她的目光是柔软的,动作是舒缓的,她正沉浸在无比幸福的想象里,她背上的婴儿正歪着脑袋咧着小嘴在梦里酣畅淋漓地遨游。

⑨由土而陶,不是磨,不是敲,不是煅,是烧,尽管煅与烧往往连在一起。煅用的是狠劲,烧却是温和的,循序渐进的,能使泥坯脱胎换骨。只是,麦草的力量是有限的,它燃烧之后随风飘摇的火焰让陶无法集中升华。才有了窑,陶窑。

⑩石湾的窑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窑。龙窑自是很大,像它的名字一样威风八面。石湾的龙窑依山坡而建,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如熊熊火势的走向。一棵经年的古榕笼罩在龙窑之上,像是龙须似地密不透风。而它的根,竟然绕过“山脊”,盘踞在龙窑的背后。龙窑便像卧龙,似睡非睡,警觉而灵敏。

⑪南风古灶是石湾最古老的一座龙窑。既是龙窑,名头如此响亮,为何又取了个小气的名字?南风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五百多年来,以传统的柴烧方式烧制陶器,至今保存完好。被冠以“灶”的原因,石湾人以前大都以陶业为生,龙窑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其地位与户户烧火做饭的炉灶同等重要,称为“灶”,是被高看,不是小瞧。

⑫我几次站在南风古灶前,面对或背对去想象它的历史。我的目光过于短浅,看不到五百多年前它熊熊燃烧的壮阔。但是,至今仍弥漫的柴火的气息,让我闻到了陶工的汗水,泥土的芳香,陶的浴火重生。我仿佛看到密密匝匝的兴奋、期待的目光随着陶膛的火在四周盈漾。石湾人祖祖辈辈的希望,都在这灶口里。

⑬南风古灶窑体总长34.4米,窑室内长30.87米,窑面有投柴孔29排,每排5个。火眼作为烧窑时观测窑温和投放木柴之用。窑炉前端的燃烧室俗称“灶头”,是用于预热升温。窑灶共有五个窑门,用于陶的出入,窑体左侧的4个俗称“灶口”,尾部的一个俗称“栏尾”。这些精巧的“机关”的作用,我感受不到,但是陶工能,陶工时而文火,时而武火,时而面火,时而脚火,那陶,红釉还是绿釉,蓝釉还是白釉,用何等的火,何等的工夫,何等的耐心,陶工知道分寸——石湾的陶自此而生,有了烙印,有了品性,有了色彩,有了在风风雨雨中屹立的骨架与魂魄。

⑭石湾是陶的城,是陶都,陶城,发达于唐宋时期,至明清两代达到鼎盛——今日,你若进了石湾,也俨然进了陶界,到处都是陶,精巧的,绚丽的,粗犷的,大气的,诡异的,变幻的……从历史的烟云中走来,带着浓郁的岭南文化气息。

⑮是的,由土而陶,是质变,是嬗变。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作者多次专门去石湾看陶,表明石湾的陶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作者,同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写南风古灶的规模形制,时至今日没有一丝变革,表现作者对这一历史古迹没有创新的哀叹之情。

C.由土而陶的质变,指通过烧,使具有合适的温度、硬度、粒度、厚度的土循序渐进地脱胎换骨,变成陶的过程。

D.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石湾人就烧陶,陶从生活器具嬗变为一种有烙印、有品性、有色彩的具有岭南文化气息的传统文化艺术珍品,嬗变为一种让人敬仰的文化精神。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湾的陶像庄稼一样吸引着我”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石湾的陶”对于“我”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

B.文章第②~④段用庄稼和陶做对比,表现了石湾的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石湾几千年来一直接受着陶的滋养。

C.第⑤段句式灵活,整散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表现了陶的生命力旺盛、生生不息的特点。

D.文章以陶为中心行文,形散神聚,融入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语言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3.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我”被石湾的陶吸引的原因。

★4.请概括⑪~⑬自然段的内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小说的气味

莫言

①拿破仑曾经说过,哪怕蒙上他的眼睛,凭借着嗅觉,他也可以回到他的故乡科西嘉岛。因为科西嘉岛上有一种植物,风里有这种植物的独特的气味。

②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在他的小说《静静的顿河》里,也向我们展示了他特别发达的嗅觉。他描写了顿河河水的气味,他描写了草原的青草味、干草味、腐草味,还有马匹身上的汗味,当然还有哥萨克男人和女人们身上的气味。他在小说的卷首语里说:“哎呀,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顿河的气味,哥萨克草原的气味,其实就是他故乡的气味。

③出生在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在大海深处长成大鱼,在它们进入产卵期时,能够洄游万里,冲破重重险阻,回到它们的出生地繁殖后代。对鱼类这种不可思议的能力,我们曾经不得其解。近年来,鱼类学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鱼类尽管没有我们这样的突出的鼻子,但有十分发达的嗅觉和对于气味的记忆能力。就是凭借着这种能力,凭借着对它们出生的母河的气味的记忆,它们才能战胜大海的惊涛骇浪,逆流而上,不怕牺牲,沿途减员,剩下的带着满身的伤痕,回到它们的故乡。母河的气味,不但为它们指引了方向,也是它们战胜苦难的力量。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马哈鱼的一生,与作家的一生很是相似。作家的创作,其实也是一个凭借着对故乡气味的回忆寻找故乡的过程。

⑤在有了录音机、录像机、互联网的今天,小说状物写景、描图画色的功能,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你的文笔无论如何优美准确,也写不过摄像机的镜头了。但唯有气味,摄像机还没法子表现出来。这是我们这些当代小说家最后的领地,但我估计好景不长,因为用不了多久,那些“可怕”的科学家就会把录味机发明出来。能够散发出气味的电影和电视也用不了多久就会问世。趁着这些机器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我们应该赶快地写出洋溢着丰富气味的小说。

⑥我喜欢阅读那些有气味的小说。我认为有气味的小说是好的小说,有自己独特气味的小说是最好的小说。能让自己的书充满气味的作家是好的作家,能让自己的书充满独特气味的作家是最好的作家。

⑦德国作家聚斯金德在他的小说《香水》中,写了一个具有超凡的嗅觉的怪人,他是搜寻气味、制造香水的天才。这个超常的怪人坚定不移地认为,谁控制了人类的嗅觉,谁就占有了世界。马尔克斯小说《百年孤独》中的人物,能够在黑暗的夜晚,凭借着嗅觉,拐弯抹角地找到自己喜欢的女孩。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里的一个人物,能嗅到寒冷的气味。其实寒冷是没有气味的,但是福克纳这样写了,我们也并不感到他写得过分,反而感到印象深刻,十分逼真。

⑧小说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气味,或者说小说中的气味实际上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用写实的笔法,根据作家的生活经验,尤其是故乡的经验,赋予他描写的物体以气味,或者说是用气味来表现他要描写的物体。另一种写法就是借助于作家的想象力,给没有气味的物体以气味,给有气味的物体以别的气味。寒冷是没有气味的,因为寒冷根本就不是物体,但福克纳大胆地给了寒冷气味。

⑨当然,仅仅有气味还构不成一部小说。作家在写小说时应该调动起自己的全部感觉器官,你的味觉、你的视觉、你的听觉、你的触觉,或者是超出了上述感觉之外的其它神奇感觉。这样,你的小说就会具有生命的气息。它不再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文字,而是一个有气味、有形状、有声音、有感情的生命活体。我们在初学写作时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即许多在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故事,本身已经十分曲折、感人,但当我们如实地把它们写成小说后,读起来却感到十分虚假,丝毫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而许多优秀的小说,我们明明知道是作家的虚构,但却能使我们深深地感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在记述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时,忘记了我们是创造者,没有把我们的嗅觉、视觉、听觉等全部的感觉调动起来。而那些伟大作家的虚构作品,却能够让我们感到真实,就像我们明明知道人不可能变成甲虫,但我们却被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人变成了甲虫的故事打动。

⑩自从电影问世之后,人们就对小说的前途满怀着忧虑。但我认为,小说其实是任何别的艺术或是技术形式无法取代的。即便是发明了录味机也无法代替。因为录味机只能录下世界上存在的气味,而不能录出世界上不存在的气味。但作家的想象力却可以无中生有。作家借助于无所不能的想象力,可以创造出不存在的气味,可以创造出不存在的事物。这是我们这个职业永垂不朽的根据。

⑪那就让我们胆大包天地把我们的感觉调动起来,来制造一篇篇有呼吸、有气味、有温度、有声音,当然也有神奇思想的小说吧。

⑫让我们像乌苏里江里的大马哈鱼那样,追寻着母河的气味,英勇无畏地前进吧。

⑬让我们把记忆中的所有的气味调动起来,然后循着气味去寻找我们过去的生活,去寻找我们的爱情、我们的痛苦、我们的欢乐、我们的寂寞、我们的少年、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一切,就像普鲁斯特借助了一块玛德莱娜小甜饼回到了过去。

⑭台湾的布农族流传着一个故事,说在一个村庄的地下,居住着一个嗅觉特别发达的部落。这个部落的人善于烹调,能够制作出气味芬芳的食物。但他们不吃,他们做好了食物之后就摆放在一个平台上,然后,全部落的人就围着食物,不断地抽动鼻子。他们靠气味就可以维持生命。地上的人们,经常潜入地下,把嗅味部落的人嗅过的食物偷走。我已经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部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我是一个经常下到地下去偷食物的小孩子。小说发表之后,我感到很后悔,我想我应该站在嗅味部落的立场上来写作,而不是站在常人的立场上来写作。如果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嗅味部落的孩子,那这篇小说,必然会十分神奇。

(取材于莫言2001年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演讲辞)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本文中,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接下来用举例、对比等方法,论证了小说中气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文章用大马哈鱼的洄游与作家的创作类比,说明故乡的气味是小说的主要素材,也指引着作家创作的方向。

C.作者认为即使在今天,小说依然是任何别的艺术或是技术形式无法取代的,主要因为摄像机无法表现气味。

D.本文是演讲辞,语言通达晓畅,事例丰富有趣,易于理解;作者运用了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6.文章第⑥段说“有自己独特气味的小说是最好的小说”,一个作家怎样才能写出“最好的小说”?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7.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删去会更好,你同意吗?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1.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散文内容的能力。B项,“表现作者对这一历史古迹没有创新的哀叹之情”分析错误。文章写“南风古灶的规模形制,时至今日没有一丝变革”表现了作者对这一历史古迹至今仍保存完好并发挥作用的赞叹之情。

2.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用庄稼和陶做对比”分析错误。文章第②~④段用的是类比手法,而非对比。

3.①石湾的陶历史悠久。石湾的陶发端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发达于唐宋时期,至明清两代达到鼎盛,绵延了五千多年;石湾最古老的陶窑——南风古灶至今保存完好。②石湾的陶风格多样。有的精巧,有的绚丽,带有浓郁的岭南文化气息。③石湾的陶体现了坚守、不急不躁、温和、有耐性等文化精神。石湾人重视制陶,并且一直坚守至今;烧陶的过程温和、循序渐进,但具有强大的力量,能使泥坯脱胎换骨;陶工烧陶时,不仅要付出汗水,而且需要掌握火候,需要工夫和耐心。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散文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我”被石湾的陶吸引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回答石湾的陶的特点。由第⑦段“由土而生的陶,也是坚持了一辈子。五千多年……”可知,石湾的陶历史悠久;由第⑭段“石湾是陶的城,是陶都,陶城,发达于唐宋时期……从历史的烟云中走来,带着浓郁的岭南文化气息”可知,石湾的陶不仅风格多样,而且带有浓郁的岭南文化气息;由第⑨段“由土而陶,不是磨,不是敲,不是煅,是烧,尽管煅与烧往往连在一起。煅用的是狠劲,烧却是温和的,循序渐进的,能使泥坯脱胎换骨”可知,石湾的陶烧制工序的要求严格;由⑬段“陶工时而文火,时而武火,……用何等的火,何等的工夫,何等的耐心,陶工知道分寸”可知,该部分集中体现了坚守、不急躁、温和、有耐性等文化特点。

4.南风古灶是石湾人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焕发着无限生机。作者对此充满赞叹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散文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依据第⑪段“南风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五百多年来,以传统的柴烧方式烧制陶器,至今保存完好”“石湾人以前大都以陶业为生,龙窑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和第⑫段“石湾人祖祖辈辈的希望,都在这灶口里”可知,南风古灶历史悠久并且是石湾人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依据第⑬段“石湾的陶自此而生,有了烙印,有了品性,有了色彩,有了在风风雨雨中屹立的骨架与魂魄”可知,石湾的陶至今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二、5.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散文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接下来用举例、对比等方法”说法错误,作者先通过举例再提出观点,即“作家的创作,其实也是一个凭借着对故乡气味的回忆寻找故乡的过程”。B项,“说明故乡的气味是小说的主要素材,也指引着作家创作的方向”说法与文本不符,原文为“作家的创作,其实也是一个凭借着对故乡气味的回忆寻找故乡的过程”,并没有说故乡的气味是小说的主要素材。C项,“作者认为即使在今天,小说依然是任何别的艺术或是技术形式无法取代的,主要因为摄像机无法表现气味”因果关系错误。原文第⑩段“但我认为,小说其实是任何别的艺术或是技术形式无法取代的……作家借助于无所不能的想象力,可以创造出不存在的气味,可以创造出不存在的事物。这是我们这个职业永垂不朽的根据”,可知小说依然是任何别的艺术或是技术形式无法取代的,主要因为作家借助于无所不能的想象力,可以创造出不存在的气味或者事物。

6.①具有对故乡独特气味的回忆和描写。②发挥关于气味的丰富想象力。③调动全部感觉器官,让作品充满生命气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散文内容、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结合“作家的创作,其实也是一个凭借着对故乡气味的回忆,寻找故乡的过程”概括出好的小说要具有对故乡独特气味的回忆和描写。②结合“借助于作家的想象力,给没有气味的物体以气味,给有气味的物体以别的气味”“作家的想象力可以无中生有。作家借助于无所不能的想象力,可以创作出不存在的气味,可以创造出不存在的事物”概括出具有“独特气味”的小说作家要善于发挥关于气味的丰富想象力。③结合“仅仅有气味还构不成一部小说。作家在写小说时应该调动起自己的全部感觉器官”“你的小说就会具有生命的气息。它不再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文字,而是一个有气味、有形状、有声音、有感情的生命活体”“那就让我们胆大包天地把我们的感觉调动起来,来制造一篇篇有呼吸、有气味、有声音,当然也有神奇思想的小说吧”概括出小说家要调动自己的全部感觉器官,才能让作品充满生命气息。

7.示例一:不能删去。①结构上,最后一段的故事与题目相呼应,以此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②内容上,最后一段以自己写作的例子结束,富有趣味。③主旨上,结尾的遗憾与主题呼应,引起读者思考,更能体会小说的气味。

示例二:删去更好。①结构上,第十三段的呼吁使全文达到高潮,以此结尾较为完满。②内容上,作者以自己创作小说的遗憾结尾,使全文进入一个低潮,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③主旨上,作者在意的是自己的小说是否有神奇的思想,有点脱离主题。(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散文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可以认为不能删去:

①结构上,“台湾的布农族流传着一个故事……他们靠气味就可以维持生命”最后一段的故事与题目相呼应,以此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②内容上,“他们靠气味就可以维持生命。地上的人们,经常潜入地下,把嗅味部落的人嗅过的食物偷走。我已经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部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我是一个经常下到地下去偷食物的小孩子”,最后一段以自己写作的例子结束,富有趣味。

③主旨上,“如果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嗅味部落的孩子,那这篇小说,必然会十分神奇”,结尾的遗憾与主题呼应,引起读者思考,给读者以启发,也许读者会选择以一个嗅味部落的孩子的身份写这个故事,更能体会小说的气味。

可以认为删去更好:

①结构上,“让我们把记忆中的所有的气味调动起来……我们的一切,就像普鲁斯特借助了一块玛德莱娜小甜饼回到了过去”,第十三段的呼吁使全文达到高潮,以此结尾较为完满。

②内容上,“如果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嗅味部落的孩子,那这篇小说,必然会十分神奇”作者以自己创作小说的遗憾结尾,使全文进入一个低潮,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③主旨上,“小说发表之后,我感到很后悔……如果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嗅味部落的孩子,那这篇小说,必然会十分神奇”,作者在意的是自己的小说是否有神奇的思想,有些脱离主题。

若您觉得有用,点个【在看】或分享【朋友圈】吧!

如何学习更多古诗词,作文视频?

进入“ 语文大师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注 【语文大师官方】公众号

部编版小初古诗词

作文技巧视频持续更新

写作核心1——给语言文字拍电影 反差(1)——从幽默大师身上学写作 讲好一个故事——不简单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所有语文知识点视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