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解读】持续提升金融工作专业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金融方面的专业有哪些 【二十大报告解读】持续提升金融工作专业性

【二十大报告解读】持续提升金融工作专业性

2024-07-17 03: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十大报告解读】持续提升金融工作专业性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1-03 08:46

要紧密围绕三项任务、聚焦金融工作四项原则,扎扎实实“练内功”“补短板”“锻长板”,更好地服务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践行金融服务为国为民。

□邓宇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总体来看,要紧密围绕三项任务、聚焦金融工作四项原则,扎扎实实“练内功”“补短板”“锻长板”,更好地服务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践行金融服务为国为民。

金融的天职是服务实体经济。新发展阶段,金融更好地服务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求加快提升金融工作的专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必然要求推动金融工作的专业性,既要重视国家金融治理现代化建设,包括提升金融监管能力、促进金融机构的专业化水平等,更要重视国家金融能力建设,形成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具备国际金融竞争力的独特优势。

实践证明,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特征体现为金融工作的专业性。十年来,深化金融改革和稳步扩大金融开放“双轮驱动”。一方面,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构筑完备的金融监管体系,逐渐构建起了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同,这一模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模式,因而能够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即便出现局部的金融风险或潜在的金融风险因子,在稳健可靠的金融监管支持下也能够及时化解处置,筑牢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屏障,充分展现了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另一方面,通过稳步扩大金融开放增强金融工作的专业性,以金融高水平开放激活金融创新发展的活力,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金融治理,持续推动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国际化。

理解和把握金融工作的专业性,主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着手:

一是宏观层面。当前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已经跃升为全球重要性大国,海外经济贸易和金融利益遍布全球,海外金融资产规模大幅攀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截至2022年8月末,我国境外机构持有境内金融市场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规模合计近10万亿元;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资产规模约3万亿美元。未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迫切需要加快提升境外金融资产的管理能力,提升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水平,健全金融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海外金融资产安全稳定,维护海外经济金融利益。“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是主题,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将成为重要驱动力,产业升级将加快,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基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快崛起。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工作要体现高水平,要求加快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推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结构优化,更加注重中长期价值创造,提高金融资产质量,促进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有机融合、相互协同,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现实需求,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着力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二是中观层面。其一,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经过40多年的金融改革,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健全的金融体系。未来要推动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增强金融工作的专业性,仍需扎实推进金融监管改革创新,不断优化金融监管方式,促进金融监管有效性,更好地适应未来金融发展要求,巩固提升国家金融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模式。其二,金融机构的专业性。中国的金融资产规模十分庞大,金融机构类型齐全、数量众多,推动金融机构治理建设尤为关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中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07.42万亿元,其中银行、证券、保险总资产规模占比分别为90.2%、3.2%、6.5%。综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保险业协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底,国内共有460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350家保险公司、1905家证券行业分公司。未来要增强金融机构的专业性,不仅要高度重视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体系建设,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加强各类金融牌照准入许可管理,稳步推进金融控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支付机构等持牌经营改革试点,而且需要更加明确各金融机构的主责主业,厘清各层次金融机构发展定位和功能作用,把握好综合经营与专业经营的关系,稳定金融资产质量,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巩固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金融能力。

三是微观层面。加快提升金融专业化水平,提供多元化、高质量、高标准的金融服务不仅是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一方面,金融服务的专业性体现在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创新层面。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加深,“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社会民生建设进程也在加快,这就要求提供更高水平的养老金融服务、绿色金融服务和民生金融服务,迫切需要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增强金融服务供给,提供相适应、相匹配的金融产品,补齐金融服务短板。另一方面,金融服务的专业性体现在金融服务理念和方式层面。坚定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服务理念,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发展观,融入民之所需、民之所盼、民之所急,加快推动金融服务下沉,聚焦偏远地区、弱势群体、中小微个体工商户等金融服务薄弱环节,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为全体人民提供普惠、均衡和多元的金融服务,依托数字化、金融科技、智能科技等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彰显金融服务的温度、热度和深度,将金融工作的专业性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编辑:徐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