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行星的知识和视频讲解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

2024-07-14 18: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在如今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现代教学也受到重大影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依靠教师“填鸭式”教学开展,学生被动理解知识点。而如今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能够打破这种弊端。信息技术给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实现学生探究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高中物理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思想,重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积极打造精品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引言:

物理作为高中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学科。物理要求学生具有理性的分析事物的能力,以及抽象想象模型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难以理解掌握物理知识的现象。而产生这些现象十分不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的长期发展。如今,信息技术走入了教育领域中,给这一问题带来了最好的解决方法。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物理中难以理解的概念以及知识点具象化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学习物理知识[1]。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情景的导入

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深知“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个道理。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出有趣的例子,或者奇怪的生活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置关于本节教学内容的情景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让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接着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对一个物理问题的不同发展方向进行假设。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2]。

例如,在进行教学“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播放这么一段视频。在太空中有许多的行星在围绕着太阳运动,而在地球的周围又有很多卫星围绕着地球运动。这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悬浮在太空中的星体会不会掉落下来呢?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够发射卫星呢?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教师再逐步进行讲述知识点。首先需要教师讲述万有引力这个概念,自然界中的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力,在他们方向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而对于卫星和中心天体来说,卫星环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其中引力提供了向心力,所以卫星不会掉下来。接着进行讲授宇宙航行中三个宇宙速度来帮助学生解释第二个问题。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速度,就是卫星离开地球的速度,也就是最小的发射速度,物体只有达到这个速度才能飞向太空,成为地球的卫星。而这个速度是所有环绕卫星中最快的速度。以及第二宇宙速度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能够飞到其他行星上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是逃逸速度,即物体能够飞离太阳系的速度。在讲授这三个宇宙速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际的三种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天体运动有关的知识。

二、借助微课视频设置互动任务

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设置互动任务,以项目化探究的形式展开教学,从而拓展教学的深度。从实际的教学经验出发,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兼具互动性和项目化特征的学习任务,在视频中引入项目互动应达成的目标、具体流程等元素,于课堂上引领学生共同观看和解读视频。借此方式,学生明确了互动的任务和深度学习的方向,能够在视频的指导和教师的帮助下分成不同的互动学习小组、明确自身的职责,开启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研读资料和加工资料的工作,进而在物理数据库中探索出问题的答案,并在项目小组成员的交流和沟通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在此基础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明显加强。

再者,为了增强互动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也要让学生在完成项目探索任务后展示探究成果,通过制作和展示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将本组完成的互动任务和项目探究任务展现出来,进而在新一轮的互动中拓展思维的深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对物理教学来讲,实验是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逻辑思维,促使学生物理素养的发展。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讲解相关知识,随后引导学生尝试完成实验,不过此种单一方式不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整体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很难提升。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呈现实验,并运用动画、编程等软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意识。

例如,教师在“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实验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本节知识理解的程度不深,且不能很好地理解实验内涵。针对这一情况,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软件,呈现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界定实验范围和因素,如单摆周期与小球质量、摆长、振幅等因素有关吗?如何测量摆长?如何计算出周期?怎样获得明确的时量关系?其次,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之后让他们讨论。再次,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微课视频,让学生围绕微课视频进行学习,了解实验的大致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将学生带入到实验室。最后,教师录制学生的实验过程,将其中存在问题的内容筛选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分析自己在实验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物理实验的应用价值。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物理教学的教学的各个阶段合理地应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起以现代化、益智性和趣味性等为主要特征的物理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物理教学中探究物理概念的深层内涵,在模拟实验活动中锻炼实操技能。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课堂教学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多样,这对于推动物理教学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孔望.试析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1):51-52.

[2]罗娟.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36):27.DOI:10.16704/j.cnki.hxjs.2018.36.021.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