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六国论的论证方法和表达方式 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

2023-12-07 17: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

1.(2020年新高考Ⅱ卷)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2.在(六国论》中,作者开篇即摆明观点,通过“先破后立”的方式直入主题,点出六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3.在《六国论》中,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两句说明了贿赂秦国而导致六国灭亡的原因。

4.在《六国论》中,不赂者以赂者丧交代了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却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则交代了六国向秦国割地求和的结果。

5苏洵的《六国论》中,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三句回答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

6.苏洵在《六国论》中,通过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三句说明了秦国土地的来源,为下文论证“割地是诸侯国最大的祸患”提供依据。

7苏洵的《六国论》中暴霜露,斩荆棘两句说明六国先王“以有尺寸之地”的艰难。

8. 苏洵的《六国论》观点鲜明,论证方法多样,其中使用了比喻论证来指出赂秦的诸侯国的国君对于祖先打下的江山毫不珍指的句子是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9.苏洵的《六国论》中,用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三句描摹出诸侯向秦国频繁割地的心理状态。

10.苏洵的《六国论》中,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四句解说了秦国与六国之间“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的原因。

11.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诸侯割地越频繁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是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2.《六国论》中引用古人的话作比喻论证,说明赂秦的危害的句子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3.在《六国论》中,齐国不曾割地求和,却也随着五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国虽小却最后灭亡的原因是斯用兵之效也。

14.在《六国论》中,作者表达对燕国、赵国国君的肯定态度的句子是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15.《六国论》中作者肯定燕国、赵国的国君深谋选虑的一句是始有远略,指出他们坚持正义而不去讨好秦国的一句是义不赂秦。

16.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但也存有非议,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7.苏洵对赵国开始的战略是很赞赏的,最初赵国曾与秦国交成五次,战绩是二败而三胜,但非常可惜的是其用武而不终也

18.《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坚持到底用武力抗秦的句子是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9.苏洵在《六国论》中,通过分析时局来论述燕国、赵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其中包含了作者的无奈感叹。

20.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可以和秦较量,是因为其立足于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的假设之上。

21.《六国论》中作者发表感叹,总结经验,指出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并设想如果六国诸侯能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齐心合力,秦国便无法吞并六国。

22.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中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中感叹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23.在《六国论》中,苏洵悲叹六国的形势理应可以对抗秦国,但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据此对治理国家的人提出建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4.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假设论证的方法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朝廷继续采取割地求和的政策,那么恐怕也会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的句子是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苏洵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兵器)不利 ,战不善,弊(弊病)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有人)曰:六国互丧,率(都)赂秦耶?曰:不赂者以(因为)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保全)。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百倍;诸侯之所亡(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本来)不在战矣。思厥(其 )先祖父(祖辈父辈),暴(同“曝”,冒着)霜露,斩荆棘,以(才)有尺寸(形容数量极少)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决定)矣。至于(以至于)颠覆,理(名状,按照道理)固宜然。古人云:“以(用)地事(侍奉)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正确)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最终)继五国迁(迁移)灭,何哉?与(结交)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已经)丧,齐亦不免(免于灭国)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状,坚守道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名状,在……之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才)速(招致)祸焉。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使……退却)之。洎(等到)牧以(因为)谗(谗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几乎)尽之际,可谓智力(智慧与力量)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假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当(同“倘”,如果)与秦相较,或(或许)未易量(轻易判断)。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名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状,向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日(名状,一天天地)削月(名状,一月月的)割,以趋于亡。为(治理)国者无(同“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而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历),是又在六国下矣。

【实词句型】

(一)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通“曝”,暴露,冒着)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通“毋”,不要)

4.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二)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古义:他实际上。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父辈。      今义:爷爷。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以致,以至于。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力量。    今义:指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用来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

7.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够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使……亏损,使动用法)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形作动,保全)

3.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形作名,小的地盘,大的地盘)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名作状,按道理)

5.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名作动,坚持正义)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使动,使……退却,击退)

8.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形作动,坚持到底)

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名作动,侍奉;名作动,礼待;名词作状语)

10.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

(四)一词多义

1.非: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不是)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不对)

(3)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没)

(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不能)

2.或:

(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有人)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有人)

(4)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得: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得到)

(2)此得之                                 (正确)

(3)诚不得已                               (办法)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必须,应该)

4.相:

(1)当与秦相较                             (指对方)

(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指对方)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相国)

5.势: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气势)

(2)其势弱于秦                             (形势)

(3)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态势)

(五)句式

1.被动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洎牧以谗诛

2.判断句: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省略句:

(1)较秦之(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2)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

(3)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4)(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4.状语后置句:

(1)赵尝五战于秦 

5.定语后置句:

(1)苟以天下之大

【翻译】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但是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理解性默写】

1. 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首段提出“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论点,同时也点出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2.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苏洵在《六国论》中便引用“古人云:‘以地事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论证贿赂秦国的危害。3.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                          ,                   ”,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4.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                   。

5.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非兵不利,战不善,               。”因此,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劝诫统治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6.《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               ,                   ,                               。

7. 《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                         ,                  ,                           。

8.《六国论》中记叙六国先人开拓疆土十分不易,“                     ,           ,            ,                   。”前人筚路蓝缕,辛苦创下的基业,后人却不珍惜。

9.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的句子是:                       。

10.在《六国论》中,苏洵说明虽然齐国没有贿赂秦国,却也随着五国的灭亡而灭亡,原因是:“                              。”唇亡齿寒,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弊在赂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7.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8.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0.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课堂练习】

赏者,所以辨情也;评者,所以绳理也。赏而不正,则情乱于实;评而不均,则理失其真。赏而不正,在乎信耳而弃目;评而不均,由于贵古而贱今。古今虽殊,其迹实同;耳目诚异,其识则齐。识齐而赏异,不可以称正;迹同而评殊,未得以言平。平正俱翻,则情理并乱也。

昔鲁哀公遥慕稷、契之贤,而不觉孔丘之圣;齐景公高仰管仲之谋,而不知晏婴之智;张伯松远羡仲舒之博,近遗扬子云之美。夫子之圣,非不光于稷、契;晏婴之贤,非有减于管仲;扬子云之才,非为劣于董仲舒,然而弗贵者,岂非重古而轻今,珍远而鄙近,贵耳而贱目,崇名而毁实邪?

观俗之论,非苟欲以贵彼而贱此,饰名而挫实,由于美恶混糅,真伪难分,弃法以度物情,信心而定是非也。今以心察锱铢之重,则莫之能识;悬之权衡,则毫厘之重辨矣。是以圣人知是非难明,轻重难定,遂制为法则,揆量物情。故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诬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罔以方圆。故摹法以测物,则真伪易辨矣;信心而度理,则是非难明矣。

越人臛蛇以飨秦客,秦客甘之以为鲤也,既觉而知其是蛇,攫喉而呕之,此为未知味也。赵人有曲者,托以伯牙之声,世人竞习之,后闻其非,乃束指而罢,此为未知音也。宋人得燕石以为美玉,铜匣而藏之,后知是石,因捧匣而弃之,此为未识玉也。郢人为赋,托以屈子,举世而诵之,后知其非,皆缄口而捐之,此为未知文也。故以蛇为鲤者,唯易牙不失其味;以赵曲为雅声者,唯钟期不混其音;以燕石为美玉者,唯猗顿不谬其真;以郢赋为丽藻者,唯相如不滥其赏。

今述理者贻之知音,君子聪达亮于闻前,明鉴出于意表。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采其制意之本,略其文外之华,不没纤芥之善,不掩萤烛之光,可谓千载一遇也。

(取材于北齐·刘昼《刘子》)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识则齐                     落霞与孤鹜齐飞

B.不可罔以方圆             士也罔极

C.乃束指而罢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因捧匣而弃之             我欲因之梦吴越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

所以秤砣和秤杆确实挂在那里,就不能在重量上骗人了。

B.信心而度理,则是非难明矣。

相信自己可以超越公理,那么是非的标准就难以明辨了。

C.以郢赋为丽藻者,唯相如不滥其赏。

人们把郢赋误当作词藻优美的作品,只有相如不会丧失鉴赏准则。

D.君子聪达亮于闻前,明鉴出于意表

君子智慧明达表现在于盛名之前能看清价值,明辨是非表现在从外在表象能看出实质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章开篇明确指出了评赏对于辨明人情、匡正事理有重要意义。

B.第二段指出,鲁哀公等三人在辨识人才方面,都存在贵古贱今的问题。

C.第四段运用类比论证,意在批评世人盲目追随潮流的变化,喜新厌旧。

D.作者认为由于美恶混糅,真伪难分,所以能赏文识人的知音千载难遇。

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子之圣,非不光于稷、契。

②今以心察锱铢之重,则莫之能识。

5.要避免鉴赏品评时失实、失真,应遵循哪两个原则?请根据文意,分条概括。

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将下面《论语》中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②《论语》这句话与本文结尾“不以名实眩惑”对“名”的态度是否一致?请简要说明。

【答案】

1. C   2. B   3. C    

4. 参考答案:①孔子的圣明,与稷、契相比不是不显耀。②现在(如果)凭主观断定微小的重量,就没有人能判断(准确的)重量。    

5. 参考答案:①体察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客观标准。②排除外在和主观因素的干扰,依据客观标准评价。    

6. 答案示例:①孔子说:“君子忧虑的是到死自己的品行都还不能与君子之名相称。”②二者态度不同。《论语》这句话体现君子要看重“名”,追求自己的品行与名声相符;本文结尾表达的是不要看重“名”,而要看重“实”,因为名是外在的,不一定真实。

【翻译】

鉴赏,是用来辨明人情的;品评,是用来匡正事理的。鉴赏不公正,那么人情就会失实;品评不公平,那么事理就会失真。鉴赏不公正,(原因)在于轻信耳朵(听到的)放弃眼睛(看到的);品评不公平,(原因)在于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古今虽然(时代)不同,但推究考察(的方法)其实是相同的;听到的和看到的确实有差异,但识别辨认(的标准)其实是一致的。识别辨认(的标准)一致而鉴赏(的结论)不同,(就)不能说(是)公正的;推究考察(的方法)相同而评价(的结果)不同,(就)不能说(是)公平的。公平公正都推翻了,那么人情事理就都混乱了。

当年鲁哀公追慕(上古时期)稷、契的贤德,却不能觉察到(同时代的)孔丘的圣明;齐景公仰慕(先祖时期)管仲的谋略,却不了解(同时代的)晏婴的智慧;张伯松羡慕(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博学,(却)忽略了(同时代的)扬子云的才华。孔子的圣明,与稷、契相比不是不显耀;晏婴的贤德,与管仲相比并没有减少;扬子云的才华,与董仲舒相比并不算差,(虽然)这样但是(他们)不被看重的原因,难道不是(由于鲁哀公、齐景公、张伯松)看重古人轻视今人,珍视远的看不起近的,重视耳朵(听到的)看轻眼睛(看到的),推崇虚名毁谤实学吗?

看世人的说法,并不是想要崇尚古人轻视现今,看重美名埋没事实,(原因)在于美丑混杂,真假难以分辨,放弃(客观)标准来揣度实情,依据自己的主观看法来判断好坏。现在(如果)凭主观断定微小的重量,就没有人能判断(准确的)重量,(如果)用秤砣和秤杆来衡量,那么即使细微的重量也能辨明了。因此圣人明白是非难以明辨,轻重难以判定,于是制定规范标准,考察事物的实际情况。所以秤砣和秤杆确实挂在那里,(就)不能在重量上骗人了;木工打直线的墨线确实设定好了,(就)不能在曲直上骗人了;圆规和尺子确实设置好了,(就)不能在方圆上骗人了。所以参照规范标准来测量事物,那么真假就容易辨别了;依据自己的主观看法来揣度事理,那么是非的标准就难以明辨了。

越人把蛇做成羹来招待秦客,秦客把(蛇羹)当作鲤鱼,觉得很好吃,吃过之后(才)醒悟,发现那是蛇羹,抓着喉咙吐了蛇羹,这是(秦客)不懂欣赏(真正的)美味。赵国人作了一支乐曲,假托是伯牙(作)的曲子,当时的人争相练习这首曲子,后来听说那不是(伯牙所作),就停指不弹了,这是(世人)不懂欣赏(真正的)好音乐。宋人得到一块燕石,认为(它)是美玉,用铜制的匣子收藏它,后来得知是石头,于是捧起匣子扔掉了燕石,这是(宋人)不懂欣赏(真正的)美玉。郢人作了一篇赋,假托是屈原(的作品),所有人都传诵它,后来知道那不是(屈原所作),(就)全都闭口放弃了这篇赋,这是(人们)不懂欣赏(真正的)好文章。所以(有人)把蛇羹误当作鲤鱼,只有易牙不会错过美味;(世人)把赵曲误当作高雅之音,只有钟子期不会混淆(好与坏的)音乐;(有人)把燕石误当作美玉,只有猗顿不会弄错(玉与石的)真假;(人们)把郢赋误当作词藻优美的作品,只有相如不会丧失鉴赏的准则。

如今(我)讲(这些)道理的原因是(想)送给知音,君子智慧明达表现在于盛名之前能看清价值,明辨是非表现在从外在表象能看出实质,不因名声和实际迷乱而失去主张,不因古今而改变实情,(能)挖掘文章表达意思的本质,忽略文章外在的华彩,不埋没微小的优点,不掩盖微弱的光芒,(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千年一遇啊!

【配套学习视频】

【高考语文 |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哔哩哔哩】 https://b23.tv/ciAsS4r

【课文朗诵 | 《六国论》-哔哩哔哩】 https://b23.tv/9pGuaEo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