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策略与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公共课与专业课融合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课程思政的策略与方法

课程思政的策略与方法

2023-05-09 05: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课程思政”理念的终极价值在于育人为本、以德为先,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只有进一步强化教学理念,把握学生需求,让“立德树人”成为每位教师的神圣使命与岗位责任,才能让思政与其他课程在育人上形成协同效应,潜移默化的把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贯穿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实现全体教师全课程、全课堂、全方位育人。

☞2.增强“课程思政”内容融合的能力

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注重教育路径设计,强化思政元素与日常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夯实“铸魂”工程,筑牢“信仰、价值与精神”之基,重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通过课程思政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回应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和实践思维,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

☞3.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的能力

要选择贴近学生思想特点的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出发,找准学术突破口,创新教学载体,不单向灌输,不强加观点,坚持恰当、自然渗透的原则。让学生融入课堂,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

思政课要与其他课程特点相融合,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讲述思政课,实现“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实施教育,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受教育”。

☞4.提升“课程思政”教师自身素养

按照“四有好老师”的要求,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知识,仁爱之心和扎实的学才,不断提升自身育人能力,培育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引领学生成长,“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5.消除“思政”会冲淡专业教学的思想顾虑和误解

有的教师担心,专业课引入思政内容会冲淡专业学习,影响专业内容的进度。这种顾虑有一定道理。因为如果不能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到专业课教学中,有可能出现生拉硬扯、两张皮现象,那么会有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的效果。但是,如果处理得当、做到“基因式”融合,那么就会形成“思政”与“专业”相长的良好局面。

“思政就像一把‘盐’,溶进专业教育的‘汤’,‘汤’在变得更可口的同时,也能真正让学生获益,达到育人之功效”。

☞6.要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

首先专业课教师要系统学习、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理论著作作为案头必备的常用书。

其次,专业课教师也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党史国史,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最后,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7.系统化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设计能力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 研究学生的能力。

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不仅了解其专业知识建构、学习习惯、兴趣、能力等,还要对学生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等进行深度研究,以便于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

2) 课程与教材设计开发能力。

课程开发与教材设计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积极摸索,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还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专家、课程论专家等。

3) 课程思政的教学与管理能力。

专业课教师不仅需要营造课程思政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需要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方式,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4) 课程思政的评价能力。

它要求课程思政教师能够利用评价工具,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教师还需要立足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维度,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便于及时改进教学工作。

5) 反思与发展能力。

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并反思,借助反思推动课程思政发展以及教师个人的发展。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