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口径财政收入是什么意思 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

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

2022-09-28 06: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

未来松原的发展蓝图尽收眼底盛雪松/摄

  /经济/

  城市晚报讯从1992年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到2012年在神州大地科学发展的滚滚洪流中昂然崛起,松原,走过了成长岁月中极不平凡的二十年。二十年的披荆斩棘,二十年的负重拼搏,昔日荒凉的滩涂变成了松花江畔崛起的新城;二十年的与时俱进,二十年的开拓创新,昔日寂寞的小城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近日,记者来到松原市,在这里看到松原正在以全新的、进步的、发展的、日益强大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经济/

  几十家央企和

  知名大企业落户松原

  松原这座城市,从1992年7月1日建立,到今天已走过了20个年头。建市20年,是松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跨越攀升的20年。建市之初,全市GDP仅为42亿元,到2011年,全市GDP已经达到1360.5亿元,是1992年的32.4倍,年均增长12.9%,经济总量由建市之初的全省第7位跃升到全省第3位。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是建立市级财政体制的1994年的14.4倍,年均增长17%;地方级财政收入翻了四番多,达到42.7亿元,是1992年17.8倍。

  建市之初,松原的地方工业几乎为零,多年来通过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工业产值由建市之初的不足40亿元,发展到目前的1630亿元。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积极与央企、知名民企及各类大企业对接合作,走合作共赢之路。中石油、中电投、中水电、中粮、中视传媒、华润、华电、神华、格力、北车等几十家央企和知名大企业先后落户松原,为松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农业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粮食产量在建市之初只有300多万吨,目前已达到700万吨的阶段性生产水平,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王府现代农业示范区重大农业项目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产业由单一的传统服务业,向以商贸物流、房地产、旅游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转变,服务业增速连续多年全省第一。

  根据今年5月份中国社科院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最新评比结果,松原市2011年位居第104位,位次比2001年前移了103位,成为进入21世纪以来10年间综合竞争力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

  /城镇化/

  查干湖机场

  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建市20年,是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20年。松原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并举、扩容与提质并重,不断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一座绿色、生态、休闲、宜居的美丽新城正在崛起,松原正成为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支点城市。

  建市之初,松原城区人口只有30万人,现在已达到58万人;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现在已扩展到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仅为20%,现已提高到41%。目前,城市路桥、供排水、集中供热、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民出行难、吃水难、如厕难等问题有效解决。特别是近两年来,松原加大建设投入,滨江大道、和谐大街、新水厂、热源厂、规划展览馆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生态环保型壅水坝、10大主题公园、城市南出口、滨江大道“百米绿廊”等一批城市景观陆续开工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大广高速建成通车,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全线竣工,松陶铁路、松原港加快建设,松原查干湖机场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已完成预可研评审,现代化的立体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经过不懈努力,松原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最具魅力的圣火传递城市、建国60年中国城市发展代表等称号,国际小行星协会和国家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松原星”。2011年,松原成功申办第八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成为自全国农运会1988年创办至今,除北京市以外,黄河以北地区唯一的承办城市。同时,广大农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自来水、通广播电视,建成了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社区,广大农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显著增强。

  /民生/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是20年前的23倍

  回顾建市20年的民生工作,其主要成就是群众的生活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去年,松原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9227元和7597元,是1992年的12.9倍和9.6倍,年均增长14.4%和12.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336.6亿元,是1992年的23倍。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优化,移动电话、数字电视、电脑、轿车进入百姓家庭,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外出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理念。农村泥草房危旧房、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公租房、暖房子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由建市之初的6.3和13.2平方米发展到35.15和28.98平方米。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城镇登记失业率多年保持全省最低。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新农合实现全覆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

  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市文化“三馆”建成开馆,查干湖冬捕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吉林八景”,满族新城戏《洪皓》、大型神话吉剧《大布苏》进京展演并获多项全国大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全面完成。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已连续四年夺得全省高考状元,吉林农大也即将在松原合作办学。科技、卫生、体育、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管理创新步伐加快。以解决信访问题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出台《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实施信访工作三年攻坚战,狠抓积案化解和长效机制建立。

  /党建/

  换届风气

  满意度达到99.8%

  建市20年,是松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20年。松原牢牢把握提高执政能力和保持先进性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为松原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三讲”教育、学习“三个代表”、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打造了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去年市委和县乡换届中,松原作为中组部换届联系点和省委组织部换届改革创新试点市,多项举措为全国首创,被中组部《组工通讯》、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刊载。换届风气满意度达到99.8%,换届工作受到中组部、中央巡视组和省委的充分肯定。

  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果显著,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连续两年被省里评为标兵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加强,率先在全国建成惩防体系信息管理三级系统,“3+1”工作模式在全省推广,案件管理、党务公开、惩防体系建设、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等工作被中纪委、省纪委确定为联系点和试点市。大力倡导务实重行、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规划/

  到2016年全市GDP

  将达到3450亿元

  松原市委书记王常松谈到松原2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时,感慨地说:“回顾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更加充满信心。到2016年,全市GDP将达到3450亿元,年均增长20%;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45亿元,年均增长28%;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分别达到41000元和14600元。”

  王常松说,“今后,我们要全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尽快把工业做大。总的想法是,在把油气开采这个支柱产业继续做大的基础上,着力在资源转化上下工夫,再把油气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形成油气开采、油气化工、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实现由‘一业独大’向‘三足鼎立’的转变。”

  据了解,目前,中粮集团2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已完成征地,正在做规划设计,预计本月底可开工建设。同时,我们还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新型建材、能源、化肥、商贸物流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旅游、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文化创意、金融保险等新兴产业。

  到2016年,争取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20亿斤。目前,松粮集团组建工作已全面启动,6月8日已挂牌成立。下一步,重点抓好松粮集团运营,着手“查干湖大米”等系列农产品绿色认证、商标注册等工作,确保年内“查干湖”成为市场认可的新品牌,两三年左右时间争取公司成功上市,“查干湖”品牌成为全国驰名品牌。

  “应该说,松原成功申办全国农民运动会,这对松原城镇化乃至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王常松介绍,目前,整个筹办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成立了专门机构,完成了干部选调和场馆选址,正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年底前,我们要完成场馆设计和项目建设立项、环评等前期工作,明年全面开工建设。同时,松原将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做实,全面提升每一位松原人的幸福感。

  (记者 独北 解翔童/报道)

微博推荐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