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四大趋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未来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四大趋势

未来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四大趋势

2024-07-14 19: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内容概要: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制造业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出路,重要性被世界各国重新认知、高度重视,纷纷出手,力求抢占未来制造业的主导权和制高点。从美、德、英、法和欧盟相继提出“再工业化”发展战略和中国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来看,未来全球先进制造业将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并呈现出四大趋势。现将四大趋势摘录如下,供参考。

  未来全球先进制造业的四大趋势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方向主要呈现出以下四大趋势:1、软性制造;2、从“物理”到“信息”;3、从“群体”到“个体”;4、互联制造。

  一、软性制造。从发达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规划来看,制造业的概念和附加值正在不断从硬件向软件、服务、解决方案等无形资产转移。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如今的制造业是软件带给硬件功能、控制硬件,对硬件造成极大影响。同时,与以往的硬件商品有所不同,目前的制造业中,对商品附属的服务或者基于商品解决方案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

  所谓软性制造,就是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拓展更多、更丰富的服务与解决方案。因为相对于硬件,产品内置的软件、附带的服务或者解决方案通常是软性和无形的。在软性制造中,不再将“硬件”生产视为制造业,而是认为“软件”在制造业中不断发挥主导作用,商品产生的服务或解决方案对制造业的价值带来巨大影响。所以,未来的制造业需要放弃传统的“硬件式”的思维模式,要从软件、服务产生附加值的角度去发展制造业。

  以软件为主导。近年来,发达国家不断用软件定义产品功能和性能,增强对以软件为主导的创新的重视程度,使得制造业产品产生价值的来源从硬件转移到了以软件为主导,因而也提升了制造业的进入门槛。电子产品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案例,产品中大多预装了操作系统,嵌入各种软件功能,许多电子产品通过联网还能安装更多应用软件(APP)。目前,就连汽车产业这样的传统制造业领域,“软件决定产品价值”也不断得到体现。为了实现汽车的低耗油驾驶,由软件来协同控制汽车零部件中的各种硬件的技术模块化,软件执行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油耗。自动驾驶,就更离不开软件帮忙。

  美国企业软性制造方面的趋势表现最为明显,GE、IBM等美国企业很早就开始重视软件的作用。GE跳出制造业的思维模式,致力于软件投入,已成为数据分析软件公司。IBM更为领先,认为管理海量数据的时代即将到来,极为重视公司在数学上的解析能力。欧洲也很早就意识到未来制造业产生全球化竞争能力的根源是软件。在欧盟的框架计划中,为嵌入式软件的基础研究项目(ARTEMIS)设定的投入高达27亿欧元。西门子、博世等大型企业也摇身变为IT企业。

  服务、解决方案业务。高度重视售后服务、客户服务和应对解决方案业务,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未来制造业的商业模式,是以不断解决顾客问题为主的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将不仅仅是销售硬件,而是通过销售出的硬件产品的维护等售后服务以及提供各种后续服务,来获取更多附加价值。对服务、解决方案业务的认识,在美国、德国、英国都已经很普遍。美国的大型企业倾向于对服务、解决方案进行行业标准化,并向新兴市场国家推广。德国、英国则通常是通过销售的咨询化,使得“制造业服务化”得以成功。

  二、从“物理”到“信息”的趋势。随着封装化、数字化的进展,零部件生产加工技术加速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随之而来的是零部件本身的利润难以维系。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更加注重通过组装零部件进行封装化,将部分功能模块化,将系列功能系统化,来提升附加价值。模块化是将标准化的零部件进行组装,以此来设计产品。这样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满足消费者的各项差异化需要。但是,模块化本身不过是产品的一项功能,未来制造业将更加重视在通过模块化和封装化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拓展新的应用与服务。如果以系统化为主导,就能相对于“物理”意义上的零部件,获取更多的带有“信息”功能的附加价值。相反,如果不掌控系统的主导权,无论研发出的零部件的质量和功能多么好,也难以成为市场价格的主导者。

  美国企业一直在研发与设计等价值链的上游部分获取附加价值,就是体现了面向系统的思维模式。位于价值链上游的企业为了汲取附加价值,全都面向系统来掌控市场。GE的核心技术就是系统,该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向能源系统公司转型,如今,那时积累的成功经验都已应用到GE大力推广的医疗服务等领域之中。德国战略的核心就是物理信息系统(CPS),西门子、博世等大型企业对系统化已经有了高度的认识。其中,博世公司推出了基于AUTOSAR国际标准的封装系统,正在大力开拓印度、中国等新兴市场。

  三、从“群体”到“个体”的趋势。发达国家将以规模化为对象的量产制造业生产基地转移至新兴市场国家后,以定制化为重点的多种类小批量制造业在本土渐成主流。未来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走向,将根据个性化需求来进行定制,形成“大规模定制”潮流。同时,消费者本身也将有能力把自己的需求付诸生产制造。

  随着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带来的技术革新,制造业的进入门槛将降至最低,没有工厂与生产设备的个人也能很容易参与到制造业之中。这意味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企业或个人参与到制造业,从而有可能给商业模式带来巨大变化。

  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个性要比组织色彩强烈。制造业的“个性化”趋势在美国制造业回归得到体现。一些专注于通过信息技术使得生产工程高效化、专业性的小规模手工制作的制造业,在一些城市的市区开始涌现。它们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柔性的定制化服务,凭借优越的设计,与大量生产形成差异化竞争。

  四、互联制造。目前很多产品都能访问互联网,社会在不断网络化。智能手机如此,“信息家电”也是如此,随着汽车渐渐步入自动驾驶时代,或许汽车未来将仅仅是一个网络终端而已。产品不断地网络化,如同系统化的重要意义一样,“互联制造”代表着掌控网络的主导权。率先掌控主导权的企业将长期获取先行者利益。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普及,制造业市场竞争的新要求出现了变化:首先,要求制造业企业能够不断地基于网络获取信息,及时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其次,要求制造业企业能够将各种资源集成与共享,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互联制造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通过制造企业快速重组、动态协同来快速配置制造资源。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了产品投放市场所需的时间,增加了市场份额,还能够分担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设备投资费用等,减少经营风险。

  作为未来的潮流,工厂将通过互联网,实现内外服务的网络化,向着互联工厂的趋势发展。随之而来,采集并分析生产车间的各种信息,向消费者反馈,将从工厂采集的信息作为大数据通过解析,开拓更多的、新的商业机会。对硬件从车间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服务、解决方案的价值。

  美国因为有Google、IBM 等IT巨头和无数的IT企业,所以在大数据应用上较为积极,非常重视对社会带来新的价值。Google不断将制造业企业收购至麾下,就是希望掌握主导权。同时,作为美国大型制造业企业的一个代表,GE公司也开始加强数据分析和软件开发,从车间采集数据,进行解析,提供解决方案,开拓新的商业机会。德国则将工厂智能化视为国家方针,通过信息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工厂本身的能力。

  (来源:车云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