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第13期: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元朝的建立者是我国的哪一个民族 【中国古代史】第13期: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

【中国古代史】第13期: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

#【中国古代史】第13期:元朝的大一统(1271~1368年)|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节,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一、蒙古族的发展和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1,蒙古族的起源

(1)战国:蒙古族的远祖是战国时代见诸记载的居住在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人。

(2)北魏时期:公元四五世纪的北魏时期的失韦人是蒙古人的直系祖先,

(3)唐代:他们被称为“室韦”“鞑靼dada”,他们中有一支叫做“蒙兀室韦”,“蒙兀室韦”是“蒙古”一称的直接来源。

2,蒙古族的发展和强大

(1)从公元前5世纪到10世纪前期,蒙古高原被突厥人、回鹘人、乞儿吉思人主宰,蒙古从语言到社会生活经历了一个深浅不同的突厥化过程。

(2)辽金时代,原蒙古氏族制度已经瓦解,原来的社会最基层组织是家长式的氏族即斡孛黑及其支族“牙孙”。12世纪中叶,蒙古草原上散布的是由极少数家庭结成的游牧营盘即“阿寅勒”。

蒙古社会存在着不同的等级。贵族拥有“阿巴秃儿”(勇士)称号,称为“那颜”(复数为“那雅特”)即贵人,或称“薛禅”(贤者),自由人称“那可儿”(复数为“诺古特”)。以那可儿为基础,成吉思汗时代建成了政治――军事制度,他们构成战士和亲信人这个阶级。平民即普通人民称“哈剌出”和“阿拉特”。奴隶称“孛斡勒”、“兀纳罕――孛斡勒”。奴隶的后代永远做奴隶。

(3)蒙古有五个最强的兀鲁思,塔塔儿、蒙古、克烈、蔑儿乞、乃蛮。其中克烈最强,蒙古兀鲁思在辽金时代刚刚兴起。漠北漠南各部多接受辽金的统治。

(4)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成吉思汗诞生在斡难河旁的跌里温盘陀山,他的父亲也速该刚好打了胜仗杀了两个塔塔儿人的首领铁木真兀格和豁里不花,因此给他起名叫“铁木真”。也速该曾帮助汪罕夺回王位,二人结为“安答”即盟兄弟,后来成吉思汗拜汪罕为义父,并臣服于汪罕,这是铁木真成吉思汗的事业转折点,在汪罕的帮助下他的势力日益强大。铁木真28岁时被推举为可汗。后来铁木真联合金朝金章宗打败塔塔儿人,,从此塔塔儿一蹶不振,提高了铁木真的声望,金朝授予他为“札兀惕ti忽里”(乣jiu军统领)之职,后他以朝廷命官身份号令蒙古部众和其他贵族。之后他在木华黎、博尔忽等人帮助下日益强大。汪罕也被授予王的称号(王罕)

(乣军(jiu jun):辽、金以边地部落组成的军队,掌守戍边堡.乣或作乣.辽设有遥辇乣详稳司,所属有遥辇乣详稳、遥辇乣都监、遥辇乣将军、遥辇乣小将军等官)

3,成吉思汗与蒙古国的建立

(1)成吉思汗在蒙古高原逐渐灭了诸部之后,铁木真和王罕(汪罕)之间的矛盾很快突显出来,战争中开始铁木真战败,后来由于汪罕内部分裂,王罕本人逃入乃蛮被杀。这是铁木真成为汗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他成为蒙古中东部的主人,控制了蒙古地区三分之二的面积和人口,帝业基本奠定,在帖麦格忽里勒台上制订了“完善严峻的法令”史称《帖麦格法令》。

(2)军事改革:1204年,铁木真提高了汗权,在客勒帖该合答地方,整顿军事组织:编制各级军事组织,设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等军职;设立六个扯儿必(主要长官);组织自己的护卫军(怯薛)。

(3)铁木真完成统一大业:1206年。斡亦剌部首领投降与札木合被处死。

(4)蒙古国的建立

1206年春,铁木真召集贵族、那颜们在斡难河源“根本之地”举行忽里勒台(大聚会),建立九游白旗,即大汗位,号成吉思汗。国号“也客·蒙古·兀鲁思”即大蒙古国。时年45岁。人口150万人。

4,建国后,成吉思汗立即进行军政整顿建设。

(1)扩充千户制。将全蒙古百姓划分成为95个千户,任命建国功臣、贵族为千户那颜,世袭管领。千户制是一种军政合一的单位。在千户之上设了五个最高的军事长官――万户长,由五位亲信木华黎、博尔术、纳牙阿、豁儿赤、忽难担任。

(2)扩充卫军达一万人,并规定了严格的护卫制度,任命“四杰”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四家世袭四怯薛长。

(3)设置大断事官,1206年又设置普上断事官(大断事官)掌管民户和刑狱,是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丞相。

(4)创立蒙古文字。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前蒙古人还没有文字,1204年,成吉思汗灭乃蛮部,命令所俘虏原乃蛮部可汗之傅“塔塔统阿”采用畏兀儿文书写蒙古语,创制了能古文,并以这种文字书写了于1219年确立的“大扎撒”(法令)

5,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他的家族也成为“黄金家族”,是蒙古国的最高统治集团,全蒙古的百姓都是他们的臣民,所有万户、那颜都是他们的臣仆。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1,蒙古灭西夏

背景:蒙古称西夏为唐兀惕又称合申、合失。12世纪中期以后,西夏由于政治腐败,国势日益衰落。成吉思汗借口西夏与克烈和乃蛮接界有交往,因而以此为借口,进攻西夏。成吉思汗主要的进攻目标是他的宗主国金朝,但是他有两个顾虑,一是金朝是一个老大帝国,力量强弱尚不明确,二是害怕金与西夏联手,难以两面招架,所以成吉思汗先从力量较弱的西夏开刀。最后从1205年到1209年,1209年秋再次入侵西夏,长驱直入西夏都城中兴府(今银川),引黄河水淹城。最终西夏向蒙古称臣纳贡。后西夏反,在1226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1227年成吉思汗病死于六盘水秘不发丧后成吉思汗葬于起辇谷,据考证在今乌兰巴托以东。而西夏在被蒙古军围困半年之后,西夏主南平王被迫投降后被杀,西夏灭国。

西夏立国垂200年(1038―1227年),至此灭亡,如果以拓跋思恭得夏州政权算起,则有347年(881―1227年)

2,蒙古灭金

蒙古称金的皇帝为“阿勒坛汗”。蒙古灭了西夏,不过是一种“大规模军事演习”,“是为了从西南面进攻中国北方做准备”。

蒙古征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211~1214年。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消耗金的有生力量、掠取大量财物、招降敌人为主,旋风式地攻城掠地、大肆屠炭生灵。

“贞祐南渡”,在金中都被围之后,金宣宗动身逃亡南京汴梁,史称“贞祐南渡”。

(2)第二阶段1215~1232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蒙古军除继续攻城略地、烧杀抢掠之外,已经注意到在攻克地区建立统治政权,改变了原来打了就走的政策;同时,由于一些金朝降附官员的阻谏,烧杀也有所减轻;战争处于拉锯状态,双方互有胜负。

1229年,窝阔台继大汗位,又伐金。

(3)第三阶段:

1233~1234年,金哀宗完颜守绪由汴京逃往归德(今河南商丘南),金将崔立以汴京投降。

三、蒙古四大汗国的建立

1218年开始,成吉思汗把眼光转向西方,从而开启了蒙古军的三次西征。

(1)成吉思汗西征

派遮别灭西辽,使蒙古的西部边境与中亚的花剌子模(又称撒儿惕)国土接壤。

1219年制造了“讹答剌惨案”,成吉思汗亲征。当年攻入花剌子模境内,很快占领了整个花剌子模和中亚,打败了许多国家。

之后由于西夏反叛,于是在1225 年2月班师回蒙古。成吉思汗在世时,将占领区分成三个“兀鲁思”分别由三个儿子占领。长子术赤(早死,儿子拔都继承)、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后建立窝阔台汗国)。

成吉思汗死后按照惯例,幼子拖累获得其父直接领地,即斡难河及客鲁连河流域一带蒙古本部地方。

这种以蒙古本部和林为中心而形成的一种分蕃建国的封建区划体制,是蒙古国家的早期形态。

评价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不仅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和蒙古语族语言的奠基人,更是一位对人类历史有着特殊贡献的、开辟了人类新纪元的伟大人物。成吉思汗的对外战争,虽然造成了极大的组织破坏和生灵涂炭,但他结束了北方草原地区持续1500年的动荡历史,在古代历史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东西方文明的互动,推动人类社会空前的语言、宗教、科技、工艺、商业等的交流和传播,在人类“全球化”历史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全球生态危机中提醒着人们对游牧文明的重新认识。

(2)拔都西征(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儿子拔都)“长子出征”

1229年9月窝阔台登上大汗位,继续西征,远征在波斯重建的花剌子模,远征欧洲等未服国。

1235年,窝阔台在和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决议远征欧洲钦察、斡罗斯等未服诸国,命令各支宗室均以长子、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以长子从征,以术赤长子拔都为主帅,实际主将为速不台,窝阔台长子贵由、孙子海都,拖雷长子蒙哥等均随军出征,军队人数约15万,史称“长子出征”。打败了欧洲各国与联军,欧洲震动。

1242年四月,窝阔台讣报传来(讣,读作fù.意思是报丧,),拔都便率军东归,1243年到伏尔加河下游的拔都营地,拔都留此建立钦察汗国,俄罗斯史家称之为“金帐汗国”。

(3)旭烈兀西征

窝阔台与1241年死后,各派势力争夺,汗位五年未定,后推举其长子贵由为“合汗”(定宗),到贵由三年便死了,1251年推举托雷子蒙哥为合汗。蒙哥便命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重事,统军南征。其弟旭烈兀总领阿姆河以西等地的军国重事,统军西征。旭烈兀灭了穆斯林亦思马因派(什叶派)的木剌夷国灭了黑衣大食阿拔斯哈里发的(报达)巴格达国,又攻取了叙利亚都城大马士革(大马司)。1260年七月蒙哥死讯至。旭烈兀决定班师,留了2万人给大将怯的不花。后怯的不花中埋伏战死,全军覆没,埃及占领了叙利亚至幼发拉底河。

旭烈兀留驻帖必力斯(今伊朗),建立了伊利汗国(又称伊儿汗国)。

(4)总结

经过了三次西征,在兀鲁思的基础上,形成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四大汗国的汗,本是中央分封出去的最高军政首领,与中央保持有藩属关系,直接向大汗负责。后来,蒙古各统治集团为争夺大汗权位,彼此间矛盾激化,离心离德,加上各汗国间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政治军事经济联系,与中央距离遥远,因而大蒙古国这个复杂的政治混合体日趋瓦解。蒙哥大汗即位后,在察合台汗国别失八里(今乌鲁木齐东北)设置行尚书省,在察合台汗位的继承问题上,经常受到中央王朝的左右,显然,它和窝阔台汗国一样,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元朝的建立1,蒙古军南进

1234年,蒙古与南宋联合灭金后,双方处于正面冲突状态,蒙古违约阻止南宋收回三京(开封、洛阳、归德)和河南诸地,揭开了长达45年的斗争序幕。

(1)窝阔台时期,蒙古军主要力量放在西征上。

(2)贵由、蒙哥时期,忽必烈主持南进,但遭到了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忽必烈采取迂回战略,灭大理国,使分裂了三百多年的云南与内地复归统一。1257年,大将兀良合台灭安南,完成了对南宋的战略包围。

1259年蒙哥染病死于军中,忽必烈急于回去争夺汗位,所以接受了南宋权相贾似道的乞和要求。

2,忽必烈称帝

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三月,忽必烈在开平违反传统的召开忽里勒台的选汗程序,在大臣的“劝进”之后,就匆忙于三月二十四日“即皇帝位”,时年46岁。

中统元年(1260年)五月二十九日,忽必烈“建元为中统元年”。在建元诏中,完全用儒家的语气昭示自己政权的性质和纲纪国家的原则。

之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以忽必烈的最后胜利宣告结束。

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十五日,“取《易经》‘乾元’之义”,建国号曰“大元”,改变了此前中国各朝代沿用了数千年的以发祥地为国号的旧传统,开创了以吉祥字词为国号的新时代。

元朝建立后,一切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组成大致沿用辽、金旧章。

至元九年(1272年)在燕京旧城东北另筑新城,城中广建宫殿官署,称作“大都”,外国名之为“汗八里”。此后,元朝的政治中心就完全转移到中原汉地来了。

忽必烈在稳定内部以后,从1267年起又加紧了灭宋步伐。元军在1273年攻下襄阳之后,打开了南宋的大门。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1279年,陆秀夫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二月负帝昺投海死,南宋灭亡。

第二节、元朝的政治

一、治国方策的新变化

1,“汉法”与“旧俗”之争

汉地原有的生产方式、统治方式、和思想观念绝不同于蒙古,应该如何对待和处置呢?从蒙古国到元朝,统治者当中有一个争论、选择的过程。

2,从蒙古国到元朝历代汗、帝采用汉法的真实原因

因为蒙古统治者认为,蒙古的旧俗与汉制有差异,如今留在汉地,在前代北方的统治者中,实行汉制才可以长久,所以后魏、辽、金,历时统治时间较长,因此蒙古也因采用汉法。(旧俗:适应原来的游牧生产方式和创业阶段的需要,而“汉法”则符合国本所系的农耕地区生产方式的守成、发展的要求,它可以缓和民族矛盾,同事也是蒙古族建立当时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先进的农耕文明和封建制度的最佳途径)

3,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

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为前提。

(1)中央:

确立了皇帝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

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以“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下设左三部司吏、户、礼,右三部司兵、刑、工。中统四年,设“枢密院”,掌管军事。1268年设“御史台”掌管监察。至元元年,设“总制院”,二十五年改名“宣政院”,设置院使二人,主管全国的佛教及吐蕃、畏兀儿地区的军民之政,这是元代新创立的。

宣政院、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并为元朝的四个独立的任官系统。

(2)地方:

其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长官为丞相。全国分为十个行省。由中书省直辖的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称为“腹里”,由中书省下设六部管理事务。

基层行政机构,农村有社、乡、都,乡设里正,都设主首。城市有隅、坊。

(3)总结

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保证了中央集权,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4,军事

在军事上,元世祖实行军民异籍、军民分治的政策,虽然军职世袭制保留下来,但是军队的调遣、军官的任命权归枢密院。这就防止了割据势力的形成,保证了政治上的统一。

元朝军队的两大系统:保卫皇帝和京畿(大都与上都)的宿卫系统和镇守全国的镇戍系统。宿卫军队由怯薛军和侍卫亲军组成,屯防各地的军队称为镇戍军。

元朝的军队根据种族差异和征发地区不同,主要分为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和新军。

探马赤军是在灭金时形成的,由蒙古人为主体,包括色目人、汉人在内的一支先锋部队。

乣军:辽、金以边地部落组成的军队,掌守戍边堡。乣或作乣。辽设有遥辇乣详稳司,所属有遥辇乣详稳、遥辇乣都监、遥辇乣将军、遥辇乣小将军等官。【拼音】:jiǔ jūn

5,法律

(1)成吉思汗时的法令由习惯法(约孙)和成文法结合而成,蒙语称为“札撒”

(2)元世祖忽必烈至元28年1291年,何荣祖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法典。

(3)元仁宗时修成《风宪宏纲》

(4)元英宗时修成《大元通制》,同时又出现《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简称《元典章》。刑法分为五种:笞、杖、徒、流、死。

(5)元朝法律的阶级性有其独特的特点:

第一,浓厚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色彩,公开宣布各民族在法律地位上不平等,

第二,增强蒙古贵族官僚地主对奴隶的占有权,加强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奴隶和佃户受到更严重的剥削和压迫,

第三,僧侣地主在法律上享有特权,但又严厉禁止人民利用宗教进行反抗斗争。

6,学校与法律

(1)元太祖成吉思汗时,命令塔塔统阿创制畏兀儿体蒙古字教授皇子,

(2)元太宗窝阔台六年1234年,又创设国子学教授贵族子弟。

(3)元代的学校与教育大体有四大特点:

第一,蒙古化与汉化相表里的教育体制。蒙古的文化教育政策由蒙古国时期的全盘汉化,到元世祖统一中国后变为推行蒙古化,同时继续加深汉化的政策。八思巴蒙古字创立以后,也设立了同样一套以蒙古字教学的蒙古国子学和地方蒙古字学系统,但学校仍以尊孔读经为主要内容。

第二,教育的发展起伏不定。

第三,学校与科举关系松弛。由于元代科举的长期停止,恢复后又时断时续,取士很少。

第四,创设域外文化的教育机构。

元朝官方通用蒙古文、汉文、回回文三种文字,所以元朝政府除了设立学校教授汉语和蒙古语外,又设回回国子学教授“亦思替非文字”即波斯文。所以元代的教育比之前代更有进步。(“亦思替非文字”:是一种特殊的文字符号,用于国家文书之中,有特定的写法与规则,仅用于财务税收,清算单据的书写,类似于缩写符号或象形文字,只表意而不标音。故中国学者所称的“亦思替非文字”,应当是对元朝回回国子学中除“亦思替非文字”之外还教授的回回语言文字(波斯文、阿拉伯文)的泛称。)

7,元代科举

元代推行民族压迫政策,选拔人才主要不由科举,所以举报科举的次数极少。最早的一次是在窝阔台汗九年(1237年)因耶律楚材的力请而举行的,以后过了77年,直到元仁宗1314年才有开科取士。

元代总共才举行过17次科举,后16次仅登科进士1135人。

元代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

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和对各族上层的笼络

1,四等人制

民族分化政策在金朝即已在任用官吏时规定了先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汉儿的四等级顺序。

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对各民族进行分化,让先被征服的地区的人民比后被征服地区的人地位更高一些,人为地制造民族等级。

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

第一等人是蒙古人;第二等人是色目人(指西北地区各族及中亚、东欧来中国的人);第三等人是汉人(指原来金统治下的汉族和女真、契丹、渤海、高丽等族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四川云南两省的人);第四等人是南人(指原来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2,括马

是一种非常时期为了军事目的而施行的强征,有明显的民族压迫色彩,还带有防范农民起义的目的。

3,对各族上层的笼络

(1)元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这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区别对待,一切以巩固统治为目的。

在取得江南后,元世祖又注意重用南方的汉族地主。原来的诏令用的是蒙古字,元世祖又特命改用汉文。

对汉人和南人中一般的中小地主,采取对儒户减免兵赋的办法进行笼络。

但是汉族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仍然没有入士途径,儒生的社会地位几乎降到了最低层,以致有“九儒十丐”(一官、二吏、三道、四僧、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讥讽。

4,对各少数民族上层的笼络比对汉族更为优惠,早在成吉思汗时就注意争取他们。达鲁花赤一职也有许多少数民族担任。(达鲁花赤:达鲁花赤是蒙元时期具有蒙古民族特点和设置最为普遍的官职,始设于成吉思汗时期,有元一代置而不废。对这一官职作系统全面的探讨将有助于蒙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尤其是职官制度、民族关系以及元代中国与周邻国家和地区关系的深入研究。 达鲁花赤,亦做“答鲁合臣”、“达鲁噶齐”。蒙古语,意为“镇守者”。相当于突厥语的“巴思哈”(basqaq),在波斯语中则译为“沙黑纳”(shahna)。汉文文献也称“监”、监某州、监某府、监某路,《世界征服者史》则称为“少监”,赵翼称其为“掌印办事之长官”。保障大蒙古汗国大汗和贵族的统治)

5,元朝政权的性质

元朝初期对汉族地主阶级上层特别重视,他们在最高行政机构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史天泽做到右丞相。

总之,虽然蒙古贵族控制着主要官职,但汉族官员数量占优,这说明了蒙古朝廷在其统治时很注意发挥汉族地主阶级的作用。

元朝后期蒙汉地主的勾结就更加紧密了,如镇压红巾大起义的李思齐等人,都是元政府十分信任的将领。由此可见,汉族地主是元政府的重要阶级基础,元朝政权的性质,乃是以蒙古贵族为首,包括各族上层分子在内的封建统治阶级对各族人民的联合专政。

三、平定叛乱

1,成吉思汗在建立蒙古国之后向外征服的过程中,为了控制新征服的地区实行裂土分王和委托人管理的政策。

2,李璮(tan)之变后,忽必烈乘机迫使地方军阀世侯们交出实权和军队

李璮事件也进一步加深了蒙古统治者对于汉人的疑惧心理,色目人则更进一步受到重用。

3,元世祖平叛:海都、乃颜之叛

(1)他们的叛乱是大蒙古兀鲁思内部离心倾向的剧烈表现,到忽必烈时期又与争夺汗位交织在一起。

(2)海都是窝阔台的孙子,对汗位落入拖雷系心怀不满。

(3)元世祖在平定了东北诸王叛乱之后,设置了辽阳行省。并在叛王封地内设置万户府,以削弱藩王权力。

(4)元世祖的平叛,表面上是汗位争夺,实质上是统一与分裂的斗争。这些军事上的胜利,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有一定积极作用。

四、对边疆的治理

1,岭北地区

(1)岭北地区是元朝的“祖宗根本之地”。元仁宗时将设置的“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改为“岭北行省”。这些地区的蒙古牧民缴纳的赋税是羊马抽分,负担的徭役是兵役和站役。

(2)漠北屯田

 不仅推动了蒙古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充实了军储,对于保障统一,反对守旧贵族的分裂活动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2,蒙元治藏政策

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窝阔台次子阔端派道尔率兵进驻吐蕃。元定宗贵由二年(1247年),喇嘛教萨迦派领袖萨班与阔端协商,蒙古与西藏建立了宗藩关系,西藏正式归蒙古国管辖。

总之,从元朝开始,西藏地区已正是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西藏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都是由元朝政府规定的。

(1)设置总制院(宣政院)

       1264年,忽必烈设立总制院,负责管理全国佛教及藏族地区的军事、行政事物。1288年总制院改为宣政院,忽必烈在设立总制院时期,就授予八思巴以国师的身份监管总制院事务。八思巴以后的各任帝师都“领宣政院事”

   (2)宣政院之下设立行宣政院

      元朝在藏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隶属于宣政院之下: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3)清查户籍和设置甲姆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以后,立刻派遣官员到藏族地区清查户籍,设置甲姆

    (4)划分十三万户

 1265年,八思巴之弟恰那多吉受忽必烈之命返回乌斯藏,是为安排各级行政机构的设立,划分13个万户府。1267年释迦桑布被任命为乌斯藏地方的首席官员,即萨迦本钦,萨迦本钦既是萨迦派为首的乌斯藏地方政权的领袖,又是元朝派出机关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首席官员。

     ⑸帝师制度

  自八思巴于1270年受封帝师起,帝师职责有三个:

①作为元朝皇帝之师,要向皇帝受戒传法  ②帝师要统领全国佛教事务,管理全国僧尼③帝师要宣传佛法,弘扬佛教。

3 ,云南

1253年,忽必烈灭了大理国,以大将兀良和台实行军事统治。元世祖即位后,设行省。

4,台湾

元朝通过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每年征收盐税中统钞十锭二十五两。这是中国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 , 东北地区

忽必烈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设辽阳行省。

6,西北地区

元朝统治的疆域,名义上应该包括“大汗之国”,即元朝政府直接统治的区域,和西北各“宗藩之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但由于各地区之间距离遥远,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很难维持长久统一,忽必烈时期,他的全蒙古共主的地位得到了所有宗王的承认,但西北各汗国逐渐呈现独立化和半独立化。元朝的实际统治区仅限于中书省直辖的地区和行省,以及宣政院管理的吐蕃地区。在蒙古国时期,各地基本推行蒙古制度。至忽必烈后,汉地推行“汉法”,但其他蒙古汗国则实行适应当地情况的制度。

在畏兀儿境内,同样设置官府,设置驿站,设立屯戍,实行交钞,设置织造局,计亩输税。

当时,蒙古族、汉族、畏兀儿族对于边疆的开发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屯田政策,使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交流了生产技术,密切了相互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7,元朝是我国规模空前的多民族统一国家

(1)这种政治形势,促进了边疆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的发展;各民族联系的加强又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大量汉人被迁徙往边地去开垦,边疆各族也移居内地,相互之间加强了沟通和联系。原有的地域观念逐渐减弱。

(2)我国回族的形成

元代“回回”一词最初是指由中亚、阿拉伯、波斯等地迁到中国的人,经过长期在内地与其他各族杂居,互相通婚,文化上互相渗透学习,而逐渐在中国境内形成了具有独特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特点的新民族――回族。回族的形成,说明我国民族融合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8,驿站和急递铺

(1)元代以前,中国早就有驿站制度了。

成吉思汗在境内开始设置驿站,窝阔台时期正是建立驿站制度。忽必烈定都大都后,驿站制度更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

(2)急递铺

专用以传递紧急军政机要文书的邮驿叫做~。

(3)  乘驿凭证有三种:

圆牌(又称圆符,专为紧急军情需要用)、铺马圣旨和札子。

(4)元代的驿传制度对当时的波斯、俄罗斯、埃及和中亚、西亚诸国都产生了影响。俄罗斯更是沿用了数百年。

第三节、元朝的社会经济

一、农业生产和土地占有的关系

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蒙古军所到之处,社会经济破坏严重,忽必烈采用了“把农业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2)设立管理农业的政府机构。如司农司,编程了有实用价值的《农桑辑要》,颁行全国。

(3)保护农田,限制抑良为奴。禁止占民田为牧地。颁布《户口条画》,对户籍进行大规模整顿,将被诸王贵戚、权势之家非法占为奴隶的人按籍追出,编籍为民。

(4)招集逃亡的人口,鼓励开垦荒地。

(5)大力开展军民屯田。分为军屯、民屯、军民合屯等形式。这些屯田主要是招募无业农民开垦荒地。

(6)减免租税。忽必烈下令废除南宋苛捐杂税一百多项。以防止人心离散。

(7)设置粮仓、常平仓。赈济灾民和发展生产的主要是常平仓和义仓,他们对农业生产是直接有利的。

(8)兴修水利。中央设都水监,地方设置河渠司。著名科学家郭守敬曾主持过都水监。

(9)迁徙民户充实内地和西北地区。

(10)总结:

通过以上措施,农业生产的到了恢复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人口增加、农业产量的提高和棉花等新作物的推广上。

当代学者认为“元代人口最多的年代是在元顺帝时期,当超过八千万以上,与金和南宋最高数字的总和差不多。”

棉花到元朝中后期种植已比较广泛。江南棉花种植已很普遍。

2,土地占有关系

(1)元代,北方基本上沿袭辽金旧制,南方则保持南宋的陈规。元代的土地除了牧区的牧场之外,农田基本上分为屯田、官田、寺观田、民田四大类。

屯田和官田都是国有土地。综称“系官田”。寺观田和民田为私有土地。

元代官田数量超过了前代,有一般官田、赐田、职田、学田四大类,基本上都采用租佃方式。租佃又分为包佃和兑佃两种。寺观土地数量极大,也基本上采用租佃制,设有田庄,收取田租。民田包括地主、自耕农、半自耕农占有的土地。

(2)地租形态

元代是以实物地租为主。实物地租中有分成制和定额制,以定额制为主。

(3)元代初年,土地兼并的趋势仍在发展,而且变本加厉。

南方地主在土地兼并上稍微和北方不同,是先凭借财富来谋求政治地位,然后再依靠其权势来保护和兼并土地。

由于地主阶级占据了绝大多数土地,元代的自耕农的人数很少,占有的土地很有限。而土地兼并的恶性发展,使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危机迅速加深。

3,户等和赋役

(1)户等。元世祖时分为上中下三等。又根据种族职业宗教,赋役类别分为民户、站户等称为“诸色户计”,分别承担不同的科差。

(2)除了一般的佃户外,还有所谓的“投下户”。(头下(投下)军州:辽特别设置的一种行政机构。又称投下。契丹贵族在初期的征服战争中,劫掠了大量的人口,他们将这些人口聚集起来,建立州县城堡等组织,称为头下。元朝称投下。一般讲凡皇族诸王、公主及后族所建的头下可建筑州城,其余不得构筑城池,只能立堡树寨以区别于他种建置,又有称军的头下。)

(3)驱口:

战争中被俘强逼为奴、供人驱使的人。原意为被俘获驱使之人。驱口一词始见于中国金代。蒙古灭金过程中,掠民为奴。贵族、将校所得驱口,约当金残存人口的一半。在蒙古灭南宋的战争中,掠民为驱口仍相当普遍。后来,驱口成了奴婢的通称。直至明代初期还有个别驱口的记载。

驱口在元代是主人财产的一部分,是一种半农奴、半奴隶的特殊阶层。

  元代,宫廷和官府都占有大批驱口,称为官户、监户等。贵族、官僚占有驱口的数字是很惊人的,因此影响了元政府的收入。驱口主要被用于家内服役,用于农牧业、手工业生产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在大都和上都等城市中设有人市,买卖驱口。驱口只有通过赎身才能成为良人。

  驱口所受压迫较之一般劳动者更加惨重,因而引起各种形式的反抗。金末山东红袄军起义,就有驱口参加,蒙古时期和元代经常发生驱口逃亡事件。

释放驱口问题的实质,是国家政权与蒙古贵族集团之间争夺赋役和科差的负担者的问题。要“遵用汉法”建立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就必须把贵族们占有的驱口变为皇帝统治下的编户齐民。

驱口以奴隶制的残余形态,保留在社会经济结构中,一直到元朝灭亡。

(4)赋役制度

农业区有税粮和科差。北方有丁税和地税。南方也有夏秋两稅法。

(科差:元朝赋税名目之一。包括三项﹕丝料、包银、俸钞。负担科差的主要是民户﹐还有医户﹑猎户等﹐军﹑站﹑僧﹑道﹑儒等户均免征。元代的科差以户为本(税粮仍以人丁为本)﹐而且收丝不收布﹐反映了北方家庭养蚕业的发达。)

二、手工业的发展

1,官办手工业和匠户。

元朝的官办手工业,规模、产量和分布之广均超过了前代。

在官办手工业中实行工匠和匠户制度。匠户是指怀有一定技艺的工匠所属的人户,另编户籍。

元代的匠户有三种:

为军队生产,受军队管辖的军匠。为各局院生产,受局院管辖的官局工匠,称系官人匠。受各贵族王公直接管辖的私属工匠称为投下匠户。

匠户名义上不再负担其他科差,但是实际上投下匠户不免。

属于国家管制的工匠,还有盐户、茶园户、冶户。

2,私营手工业和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元代的私营手工业虽然受到官府“拘刷”工匠的严重摧残和种种限制的影响。但仍有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如陶瓷业在宋、金的基础上也有所发展。在南方,江西景德镇异军突起,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以生产高质量的青白瓷为主。色釉有青花、釉里红、红釉、蓝釉等品种。

印刷业相当普及。忽必烈十分重视刻书推动了印刷业的发展。

三、商业的繁荣

1,商业大都市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重商观念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冲击”,商业发展起来了。

(1)元大都

被称为“汗八里”的大都,当时不仅是大汗的京城,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中心之一。

(2)除了北方沿着陆路交通干线有许多重要城市如大同、太原、奉阳(今西安)、开封、济南等。在西南有成都、昆明、大理等城市,将西南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也纳入了全国的商业网。

(3)沿海的城市有广州、泉州、福州、温州、上海等,其中除了福州外,都是设有市舶司和提举司的对外开放的贸易港口。泉州是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

(4)商税的增长,固然一方面说明了剥削的加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

2,国家对外贸易的控制和管理

(1)元代重商政策:与中原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不同,元代实行的是重商政策,因此政府对于商业的控制和管理就宽松的多。

对外贸易开放,积极招揽,实行“官本船”(政府提供海船、贷款利息减到四分之三)。

以上很多政策措施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发展,市场面貌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海外贸易舶税收入,到元代中期泰定帝(1323年~1328年),是全国的包银岁额11万锭的很多倍。

(包银:元朝赋税名目之一。地域:河北、山东。金朝灭亡前后,河北、山东军阀林立,对人民肆意掠夺,赋税名目极多,毫无限制。真定军阀史氏对此加以改革,将各项赋税合而为一,统一征收,称为包银,以后其他各地军阀也相继施行。1251年,蒙古国定汉地包银额为每户六两,各地地方长官提出异议,改为四两,并许一半折输他物。忽必烈即位后,推行钞法(见钞)。包银改为以钞输纳,每户钞四两。当时发行的中统钞二两(贯)同白银一两,所以实际上比原额减低了一半。元代纸币不断贬值,政府根据白银与纸币比值的变化而对包银额加以调整。延七年(1320),又在江南征收包银,对象是商人和回回人户,每户银二两,折合至元钞十贯(等于中统钞五十贯),可以推知北方包银也应改为同样数额。江南包银在至治二年(1322)即停征。)

(2),元代对商业的限制政策

元政府也实行了一些限制政策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如专卖办法垄断资源,控制市场,许多商品,从盐、酒、茶、醋、曲到家具等,都由政府经营。盐税的收入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元政府制订了盐法。盐的流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商人经手的商运商销售,另一种是由国家直接销售,即官运官销。盐的价格不取决于生产费用和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主要取决于政府开支的需要。由于钞币贬值,政府任意调整盐价,成为一种变相的剥削。

3,钞币的统一和流通

蒙古初无货币,只以羊马及畜产品进行物物交换。在征服西域获得大量金银后,主要用银作为交换媒介。

(1)会子:元太祖成吉思汗1227年时,蒙古博州(山东聊城)地方长官严实发行纸币会子,同时金朝的交钞仍在使用。

(2)元太宗窝阔台八年1236年时,蒙古中央印行交钞。中统元年1260 年又以银为本,印造发行中统元宝交钞,简称中统宝钞或中统钞,与银并行流通。1275年又发行厘钞作为辅币。至元19年禁止金银私相交易,只可在各路官库兑换。随着政治的统一,也完成了货币的统一。

(3)在元朝,钞法刚开始实行时,每年印制10万锭左右,且银本充实,因此币值稳定,信用很高,使用方便。纸币本来有很高的购买力,但到元顺帝至正年间,为了筹集对付农民起义的军费,多次变更钞法,引起了通货膨胀,货币大幅贬值。最后演变到以物易物。行用百年的元朝纸币,先于元朝的灭亡而败坏。

4,斡脱钱

斡脱,蒙古语的音译,蒙古和元朝经营高利贷商业的官商。早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地区就出现了高利贷。

蒙古汗国时期是指经营高利贷的官商,自大汗以下蒙古贵族出钱委托善于经营的中亚商人经营商业和放债,谋取高额利息。他们发放的高利贷叫“斡脱钱”。这种高利贷,年息百分之百,次年转息为本,本再生息,时称“羊羔利”、“羊羔息”。

高利贷的盛行,加速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四、海运和大运河的治理

1,海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渤海至广东的海上交通已经开始。为了保证大都粮食及其他物资的需要,元政府除了利用陆路、运河之外,又开辟了海运航线,并形成了漕运以海运为主、内河运输为辅的格局。海运比陆运和内河运输要省费用的多。

2,大运河的整治

划直和修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以代替隋唐以来的那条以中原洛阳为中心的旧运河,是元代整治大运河的目的和最终结果。

元代大运河全长3000多里,北起大都,南达杭州,从北往南共分7大段:通惠河、通州运粮河、御河、会通河、济州河、扬州运河、江南运河。

这条南北直通的京杭大运河的贯通,对政治、经济、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节、元朝的衰落和灭亡

一、元朝社会矛盾的逐渐激化

1,地主的残酷剥削蒙古贵族利用土地剥削日益加重。

南方汉族地主对佃户的剥削丝毫不轻于蒙古贵族。

列为一、二等级的蒙古、色目人中的广大下层劳动者,同样遭受着残酷的奴役和压榨。到元世祖时,已经有破产的蒙古人沦为奴隶并被贩运到海外。

2,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斗争。

元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无论是内部或大臣之间,从一开始就极为激烈。从蒙古国到元朝,皇位之争层出不穷,先是窝阔台系与拖雷系的争位,然后有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元朝建立之后有海都、乃颜之叛,造成伊利汗国、钦察汗国的分裂独立。

从1294年元世祖死,到1333年元顺帝即位,40年间,先后换了10个皇帝,而每一个皇帝的更换,都有一番剧烈的争斗。

只有末代皇帝元顺帝,利用权臣之间的矛盾,维持了36年统治

3,各级政权日趋腐朽

元朝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愈演愈烈,到后期已经到了相当惊人的地步,每一个新皇帝的即位,都赏赐贵族大量财物和土地。此外各级官吏都贪污勒索,卖官鬻爵十分严重。

由于国库空虚,1350年,元政府开始发行至正钞,用来代替早已流通的中统钞和至元钞。这种“钞买钞”的办法,引起了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社会经济陷入了严重危机。印造伪钞的事情层出不穷。

随着政治上的腐朽,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火并也经常发生。元朝的统治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

二、刘福通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

1,概述

红巾军起义是爆发于元顺帝至元十一年(1351年)的一次农民战争。1351年在颍州由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元朝统治者挥霍无度,到处搜罗民间财物,天天供佛炼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滥发货币,祸国殃民。反抗的烈火在人民心中燃起。由此发生了红巾军起义。

2,爆发原因

元朝后期,以蒙古族贵族为主的统治阶级,对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他们疯狂地兼并土地,把广阔的良田变为牧场,如大臣伯彦得赏赐土地就达2万顷。大地主“广占土地,驱役佃户”,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婢。官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20倍。

元朝统治者挥霍无度,到处搜罗民间财宝美女,天天供佛炼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滥发货币,祸国殃民。加上黄河连年失修,多次决口,真是民不聊生,出现了“饿死已满路,生者与鬼邻”的悲惨局面。反抗的烈火在人民心中燃起。

3,元末农民起义办法的根本原因:

是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导致社会矛盾急剧激化,而其导火线则是“开河”与“变钞”。

(1)开河变钞

元朝末年.政府下令开黄河新河道,和大量发行纸纱.造成元末社会矛盾的尖锐。

元顺帝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发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等十三路十五万民工及庐州(今安徽 合肥)等十八翼两万军队,开凿两百八十里新河道,使黄河东去,合淮河入海,时紧工迫,官吏乘机舞弊,人民痛苦更深。

十年底,顺帝又决定变更钞法(见钞),滥发纸币,造成物价飞腾。“开河”和“变钞”促使元末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2)变钞

是指元顺帝时为了摆脱财政危机,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印行的新钞“至正变钞”,同时仍行用中统交钞、至元宝钞,而三者比价不同;又新铸“至正通宝”铜钱通用,从而造成币制极端混乱,引起通货膨胀最后到了以物易物的程度了,大大损害了人民的利益,造成了人心动荡不满。

4,方国珍、张士诚起兵

张士诚打败元军,高邮战役的胜利是元末农民战争的转折点,从此元朝军队丧失了对农民起义的优势,而只能主要依靠地主武装来镇压农民起义军;农民起义军则重新壮大了自己的队伍。从至正十五年(1355年)开始,元末农民战争进入了新时期。

5,北方红巾军的北伐和失败

至正十五年,为了更有利于反元斗争,刘福通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迎入亳州称帝,正式建立了红巾军政权,国号大宋,建元龙凤。又利用“明王出世”的宣传效果,称韩林儿为“小明王”。宋政权的建制和天完政权相似。

由于三路北伐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宋政权很快由鼎盛转向危机。红巾军的成员主要是农民,他们普遍有着散漫性和各自为政、眼光短浅的缺陷。不能很好的配合。战术上不注意建立巩固后方和坚守阵地。

在各路北伐红巾军失利的同时,宋都城汴梁也受到元军的围攻。朱元璋在救出小明王后,在接到应天的途中韩林儿船沉而死,从此,以龙凤为纪年的宋政权至此结束。

6,南方红巾军的蜕变

南方各支起义军到后期以陈友谅占地最广,实力最强的武装力量。陈友谅在采石杀死徐寿辉,改国号为大汉,年号大义,自称皇帝,以邹普胜为太师,结果大失人心。徐寿辉和赵普胜的旧部大都投奔朱元璋。

三、朱元璋建立明朝和元朝的灭亡

1,朱元璋消灭割据势力

(1)朱元璋

朱元璋,明太祖(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攻占集庆路后改为应天府。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朱元璋在位期间鉴于元末的混乱,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惩治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上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于南京,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2)朱元璋在刘基刘伯温、宋濂李善长等人帮助下,应用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以及康茂才提出的“且耕且战”的办法,保证了军粮的供应,恢复社会生产的措施,对朱元璋的顺利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当时的割据势力张士诚最富,陈友谅最强,陈友定、方国珍各霸一方。

(3)消灭陈友谅大汉势力

在朱元璋北上救小明王时,陈友谅决定与朱元璋决一死战,最后在鄱阳湖经过大战,朱元璋火攻,陈友谅败退至草鞋山,最后在突击时丧命,年44岁。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水军大战。

(4)张士诚降元后政治腐败,不得人心,最后战役中,张士诚被俘,在应天自缢而死。方国珍也于1358年投降朱元璋。

2,吴元年1367年十二月,朱元璋正式即皇帝位,吴二年,1368年正月,改元洪武,定国号为明,以应天为京师。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王朝的开始。

3,元朝灭亡

(1)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立即着手消灭余下的割据势力,已完成大一统的最后目标。

洪武元年1368年,灭了福建的陈友定。消灭了四川的割据政权。

1382年,蓝玉、沐英又攻下大理,云南最后平定。至此朱元璋基本上统一了南方。

(2)朱元璋北伐

1367年消灭了张士诚之后,朱元璋便开始着手北伐。

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北伐中原。宋濂发布了北伐檄文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一口号对当时的地主阶级有很大的号召力。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朱元璋前后用了35年,才完成全国的统一。

第五节、元朝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1,理学成为官学

(1)理学创始于北宋的周敦颐,集大成于南宋朱熹。它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儒学正统和统治思想。

(2)许衡、刘因、吴澄被称为元代三大理学家。

儒学在元朝同样受到最高统治者的褒崇。

(3)理学成为官学始于元代。元武宗给孔子加强了“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头衔。由于官方如此提倡,元代崇儒学的风气非常盛行。

但是从元代开始,朱学本身却更多的兼融了陆九渊的学说。理学在元代的这一趋向,成为后来王学(阳明)出现的先声。同时,在元代的理学中,许衡的“圣人之道”和“治生”论,刘因的返求六经和“古无经史之分”说,在明清影响很大。所以,元代的理学是从宋到明之间承上启下的桥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邓牧的“异端”思想。

尽管元代统治者提倡理学和其他宗教思想,在元代思想界中仍出现了反对理学,不信佛、道的异端的思想家。

邓牧:

字牧心,自号“三教外人(儒佛道)”。浙江钱塘人。南宋灭亡后,不仕元朝,漫游隐居,是个有民族气节的思想家。

二、宗教。

从成吉思汗以来,蒙古统治者信奉传统的萨满教,对其他宗教,只要不危及统治秩序,都允许其存在以至加以保护和利用。元代疆域辽阔,民族成份复杂,元代的宗教种类比前代多。除了佛教、道教,还有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婆罗门教,犹太教等。在其各派中,以喇嘛教在朝廷的地位最高,而禅宗在全国最为流行。

1,喇嘛教

或称吐蕃佛教,是佛教传入西藏后,与西藏原有的宗教“苯教”相互影响、融合而成的一个教派,属于大乘中观宗,崇尚密宗。10 世纪中叶前被禁止了一百多年,至10世纪后半期,才获得恢复和发展,称为“后弘期”。1240年,窝阔台次子阔端进入西藏后,引入了喇嘛教。明代以前,主要有萨迦派(花教),噶举(白教),噶当,宁玛派(红教),布顿(又称夏鲁),格鲁(黄教)等教派。

在11至13世纪期间,由于吐蕃新兴封建领主的支持,喇嘛教日益兴盛。自元世祖起,元朝历代皇帝和后妃都尊崇喇嘛教首领为帝师,并亲自受戒。帝师管理宣政院的事务,,不但是吐蕃地区的政教领袖,而且是全国佛教的最高领袖。此外,元朝还封了若干“西蕃僧”为国师。

喇嘛教的经典由《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组成,是世界上著名的佛教丛书,俗称藏文大藏经。内容包括四大类:赞颂类,咒释类,经释类,目录类。

2,内地流行的佛教

分为禅(禅宗)、教(指天台、法相、华严等宗)、律(律宗)三大派。由佛教中又派生出两个道门――白云宗和白莲教。

元代刻印佛教大藏经在佛教经典的传布史上是一件大事。

后来的明藏、清藏都是在元藏的基础上修成的。

3,道教

除了江南张天师嫡袭正一教(符箓派)外,有道士肖抱珍创立的太一和刘德仁创立的大道以及,金世宗时王重阳所创立的全真教等。

道教在元朝受皇帝眷顾,教主传承不绝。

4,基督教

基督教在元朝称为也里可温或也里乔,意思是信仰基督的人。元代中国的基督教分为派,一是聂斯脱利派。另一派是天主教圣方济各派。两派都崇敬十字架,统称“十字教”,教堂被称为十字寺。元代基督教在全国各地都有信徒和教堂,拖雷和旭烈兀的正妻都是基督徒。

5,伊斯兰教

元人称伊斯兰教徒为回回,音译为木速蛮,今译为穆斯林。元代汉人和蒙古人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元代的回回人,是今天回族先民的主体。

6,摩尼教,

是波斯人摩尼在3世纪传立的,吸收了袄教、基督教、佛教等思想而形成自己的教义,7世纪末传入中国,也叫明教、明尊教。流行于东南沿海,如泉州一带。

7,犹太教

在开封有寺院,大都也有他们的踪迹,称一赐乐业教,俗称挑筋教、天教。

8,萨满教

元代在漠北和东北诸族中最流行萨满教,萨满巫师还进入元宫廷中举行过各种祭祀仪式。

三、史学

1,胡三省的《资治通鉴注》

胡三省(1230-1302),中国宋元之际史学家。字身之。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应贾似道召,从军至芜湖,屡有建言,贾似道专横不用。后隐居不仕。自宝佑四年(1256)开始专心著述《资治通鉴注》,得97卷,论10篇。临安(今浙江杭州)失陷后,手稿在流亡新昌(今广东台山)途中散失。

宋亡后,重新撰写。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资治通鉴音注》294卷及《释文辩误》(12卷),对《通鉴》作校勘、考证、解释,对《释文》作辩误,并对史事有所评论。

2,马端临《文献通考》

(1)马端临

马端临(1254年(宋理宗宝佑二年)—1323年(元英宗至治三年)),字贵舆,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中国古代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马端临是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他为谋求治国安民之术,探讨会通因仍之道,讲究变通张驰之故,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完成明备精神之作《文献通考》。《文献通考》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集大成之作,体例别致,史料丰富,内容充实,评论精辟。

(2)《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共三百四十八卷,上起三代,下终南宋宋宁宗嘉定末年(1224年)。分为田赋、户口、征榷、选举、职官、乐、兵、弄、学校、钱币等二十四门。在《通典》的基础上广泛地搜集史料,详细地加以考证,去伪存真,归类分目,按时代先后排列比较。同时在各条後面夹录前人和当时文人学士的议论,最後再用按语的形式阐述自己的见解。他的按语,贯串古今,折衷恰当,力求从历史事实出发,作出审慎的结论,尤其对于土地制度、兵役制度所发表的见解为前人所未有。马端临生活在宋末元初,深深懂得南宋政治腐败是导致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他对宋代制度的研究功夫最深,对宋代的典章制度,记载也特别详细,对两宋政治的黑暗面进行了揭露,从而使书中有关宋代的记录较为真实可靠我料价值超过了同类的其它著作。

3,苏天爵《国朝名臣事略》

为元朝的开国功臣、文臣武将、学者如木华黎、耶律楚材等47人作传,引文达130多篇,他又另编《国朝文类》。二书均有重要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4,官修史籍

(1)《元实录》

《元实录》的编修。元朝建立以后,沿袭中原王朝旧制,各帝死后,继位的皇帝必须敕令史臣或翰林国史院编修实录。只有元顺帝因亡国而未及编写。明朝洪武二年修《原史》,就是以元代累朝《实录》及《后妃功臣列传》等为蓝本。今已失传。

(2)宋辽金三史的编修。

此三史从元顺帝时开始编修,《宋史》由于史料丰富,为二十四史之冠。

《辽史》以耶律俨的《皇朝实录》和陈大任的《辽史》为蓝本。在三史中篇幅最短。

《金史》史料基础最好,在金代历朝《实录》、元好问《野史》(《壬辰杂编》)等为蓝本。体例严整、详略得当在三事中最精炼。

这三史的编修开创了中国史学史上各民族史学家合作修史的先例。当时能摆脱无谓的“正统”之争,体现出史学思想的进步,反映出当时学者对大一统的珍视与拥护。

5,少数民族文字史籍

(1)《脱卜赤颜》

由翰林国史院用蒙古文编写,类似汉文《实录》,是蒙古皇室的秘史,可能就是《元朝秘史》的最初形式。

(2)《善逝教法史》

后藏人布顿著。他是喇嘛教夏鲁派创始人,藏族历史上著名的学者。这是用宗教观点写成的一部藏文史籍。布顿的著作达二百多种。

四、文字

1,蒙古文字的创制

蒙古原来没有文字,蒙、元时期先后行用两种蒙古文字,一是蒙古畏兀儿字,一是八思巴蒙古字。

蒙古畏兀儿字,创制于成吉思汗时期,以畏兀儿字母拼写蒙古语。1269年颁布八思巴新制的蒙古字后,蒙古畏兀儿字不再作为官方文字,但仍在民间行用。1307年,僧人却吉斡斯尔对蒙古畏兀儿字进行改革,沿用至今,他写的《蒙文启蒙》奠定了蒙古文字正字法,后来满文的创制也脱胎于此。

忽必烈时,命国师八思巴依据藏文字母改制而成,至元六年1269年,正式颁行,称蒙古新字、蒙古国字,俗称八思巴字,元朝一代始终作为官方文字行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