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彼得一世的改革没有改变俄国的本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俄国封建性质的改革指的是 为什么说彼得一世的改革没有改变俄国的本质?

为什么说彼得一世的改革没有改变俄国的本质?

2023-09-13 01: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彼得大帝

"大帝"这一称号通常是后世为了表示对于那些有过卓越功勋和文治武功远超其他帝王的一种尊称,得到过此类尊称的有罗马共和国的凯撒大帝、查理曼帝国的查理大帝、西汉帝国的汉武大帝等等。然而在俄罗斯帝国的历史中,仅仅出现过两位"大帝",一是彼得大帝,二是叶卡捷琳娜大帝。

查理曼帝国的统治者查理曼大帝画像

彼得一世的人生经历可谓是丰富多彩,在继位成为俄罗斯帝国皇帝后,他选择了和其他皇帝不同的道路,那便是隐匿身份跟随使团出使欧洲。在出国游历的那些时日里,彼得一世仔细观察了欧洲各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现状,并为俄罗斯帝国制订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

在回国后,彼得一世立刻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革,使俄罗斯帝国以很快的速度跟贫弱说了再见,进而跻身进入欧洲大国行列,给俄罗斯帝国的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俄罗斯帝国的统治者彼得大帝画像

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严格来说,彼得一世的改革核心内容并不能与全盘西化这四个字画上等号,而应当是约等号。西方国家由于受到了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故而在选择政治制度时大多都选择了民主制,也就是代议制。

然而这种制度内却存在着许多弊端,这并不符合彼得一世的需要。或者说,彼得一世根本就不曾打算将俄罗斯帝国建设成一个民主政体国家,而是想要做一个集大权于一身的君主专制制度下的皇帝。所以彼得一世在选择西方化时,特意将西方的民主政体抛弃掉了。

在这一方面和彼得一世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明治维新中的日本,明治天皇为了使日本全盘西化而选择了全方位学习西方,算得上是十分极端的改革措施了。而彼得一世则是取西方之所长,弃西方之所短,所以改革起来更加顺利且更适应俄罗斯帝国的需要。

掀起明治维新改革运动的明治天皇

在彼得一世加强中央集权前,俄罗斯帝国的政权形式是等级君主制。所谓等级君主制,是封建割据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过渡时出现的特殊产物,君主代议会行使权力。在该制度下,君主、贵族、市民(平民)都有着参政的权利。

在该制度下的等级代表机构被称之为"缙绅会议",由贵族、僧侣和市民三个阶级组成。每个阶级要派出代表参与会议讨论,所提出的意见也往往代表了自身阶级的诉求。不过,由于这是一种政体过渡时期出现的会议机构,所以贵族依然把持着整个会议的主导权。不过,契约农和债农是没有资格参加缙绅会议的。

由于贵族和沙皇存在着许多利益交叉点,所以贵族把持缙绅会议对于沙皇来说还算是有利的,而且还能够强化沙皇对于俄罗斯帝国的控制。不过,彼得一世并不满足于此,他想要成为独揽一切大权的俄罗斯皇帝。

彼得一世的前任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画像

不过,在彼得一世继位后,缙绅会议已经基本上很少再召开了,这也证明等级君主制已经快要过渡至专制君主制。彼得一世决定抓住这一良好机遇,通过对俄罗斯帝国行政机构改组的方式来达到向专制君主制转化的目的。

公元1708年,彼得一世将俄罗斯帝国划分为八个行政区域,六年后又增加了三个行省。帝国境内的每个省的最高长官为总督,总揽地方军政大权。虽然等级君主制已经濒临瓦解,但贵族仍然有着参政的诉求,为此彼得一世还在各省组建了参议会,全部由各地贵族充当议会成员。

彼得大帝雕像

不仅如此,彼得一世还引进了欧洲诸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经验,在经过重重筛选后应用到俄罗斯帝国的政治建设中来。对此,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杜立克在《论俄皇彼得一世改革的'欧化'与'专制化'》中曾提到:

"彼得一世命令参政院把外国的法典资料收集来,译成俄文,并对各国的行政制度和机关编制进行研究。他对瑞典的行政体制特别感兴趣,而瑞典当时正处于专制制度的繁荣期。最终,彼得一世以瑞典的国家机构为样板,用'院'取代了'政厅'。1718年在参政院下设立了9个院,后来增加到了12个院。院的体制的优点是职权范围划分明确,集中化程度大为提高。"

需要提到的是,彼得一世还对宗教进行了改革,这在他的行政改革计划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纵观整个欧洲中世纪史我们不难发现,世俗皇帝在行使权力的时候常常会遭遇来自宗教势力的制约,而教皇甚至还有任命罢免世俗皇帝的权力,这无疑阻碍了专制君主制的发展。欧洲许多世俗皇帝都曾经想要打破这一局势,不过最终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

和教皇争夺权力却失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

很明显,彼得一世绝对不会允许宗教势力影响到他的独裁统治,他的做法是将宗教集团的财产大部分收归为国有,对于那些没有被回收的财富和土地,则由世俗官员对其进行管理。同时彼得一世还废除了总主教这一职位,并将原本归属于总主教的权力分配给被称为宗教事务管理总局的世俗机构。这是因为俄罗斯帝国境内并不存在教皇,最高宗教领袖为总主教,此举等于宣告剥夺了教廷对于俄罗斯帝国宗教集团的领导能力。

彼得一世此举对于俄罗斯帝国从等级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过渡来说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此后宗教集团再也无法干涉彼得一世的种种行为,也彻底解决了困扰欧洲世俗皇帝主几百年的问题。不过为什么彼得一世能够成功,而欧洲世俗皇帝则大多失败了呢?想来应当是此时的俄罗斯帝国的专制君主政体已经接近转化完毕,彼得一世在俄罗斯帝国内的权力也已经远远超过欧洲世俗皇帝在本国内的权力影响,这才会导致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出现。

总主教

在笔者看来,彼得一世的行政改革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

首先,彼得一世赋予了各地行省总督行政权和军事权,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举动。这就意味着,一旦彼得一世对地方失控,那么地方总督很有可能会凭借手中的权力掀起独立运动,甚至颠覆沙皇的统治。不过彼得一世对于权力的把控还是比较严格的,在他的强权统治下并没有发生此类事件,但是这并不代表该措施不会给俄罗斯帝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次,在改组行政机构时,彼得一世明显是向贵族妥协了。此时的市民(平民)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参政的权力,贵族手中的权力也已经大幅下降,但仍然是一支令彼得一世不可忽视的力量。彼得一世想要对俄罗斯帝国进行改革,就一定会触及到贵族集团的利益。为了减轻贵族集团带来的阻力,这才会选择继续赋予贵族参与地方政治的权力,否则改革将很难持续下去。所以说,彼得一世在改革过程中也充满了对贵族妥协的色彩。

位于莫斯科的总督府遗址

改革兵制,对外扩张

在彼得一世改革计划中另外一个重要的计划便是对外进行扩张,以此增加俄罗斯帝国的领土范围,不过扩大领土范围的核心目的却是为了争夺一个面朝欧洲的出海口。

公元1700年,彼得一世撤销了射击军的编制,进而对军队进行重新改组。所谓射击军,实际上是一支卫戍部队,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明朝时期的神机营。该部队平时担任着卫戍皇宫的任务,在战时则被派往战场以手中的火绳枪来支援俄罗斯骑兵作战。

按理来说,射击军如此重要,没有必要在军事改革中予以废除,但问题不是在军队本身,而是军队的指挥官身上。射击军的规模相当庞大,在沙皇阿列克谢一世统治时期,规模就已经达到了将近六万人。而统领这一部队的军官则完全由贵族担任。

至此,彼得一世废除射击军的目的已经非常明显了,那就是将贵族从军队指挥系统之中踢出去,为的是避免军队成为贵族的私兵。

沙皇的卫戍部队射击军

彼得一世在解散了射击军之后采取了义务兵的方式来重新招募并组建军队,使军中之前存在着的阶级不同导致地位不同的现象不复存在,每个在军中服役的士兵都享有同等地位,这就间接激发了许多平民参军入伍的动力。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万长松在《论彼得一世改革与俄国工业化的肇始》中曾经提到了帝国军队在进行改革之后的状况:

"到彼得末期,不算近卫军,俄国已有126个骑兵和步兵团大约20万人的正规陆军。另一方面,就是斥巨资建设强大的海军并创建了俄国第一支舰队——波罗的海舰队。从1701年到1721年的20年间,俄国海军的开支增加近15倍,拥有了48艘主力大帆船、787艘大桡战船和2.8万名水手。1720年,彼得颁布,强调'只有陆军的君主是只有一只手的人,而同时也有海军才能成为两手俱全的人。'"

射击军的营地

既然要发动对外征服战争,那么就必须征集到足够的兵员。在其统治的漫长年月里,相继有近三十万平民应征入伍,为其对外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彼得一世渐渐发现无法真正将贵族集团完全从军中清除出去,故而又一次对贵族采取了妥协态度。

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军官,彼得一世选择将贵族子弟送往欧洲的军校进行系统化地学习,以便于提升帝国军队的整体作战水平。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彼得一世还聘请了外国教官进入帝国军队中担任高层军官,以此起到制衡贵族军官肆意妄为的目的。

迁都圣彼得堡

前文已经提到,俄罗斯帝国的历代皇帝(君主)都一直想要为帝国寻求一个良好的出海口,从这里可以看出,俄罗斯帝国的统治者很早就已经注意到了制海权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制海权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陆地。

公元1703年,彼得一世为了防止瑞典的反扑并巩固俄罗斯帝国在与瑞典交战过程中获得的战果,故而选择在兔子岛修建了彼得保罗要塞。这里的地理条件可以称得上是十分恶劣了,遍布着泥泞的沼泽地,施工起来难度很大。

但是该地可以有效监控涅瓦河上通行的船只,这就使该地成为了重要的战略要地。彼得一世不顾恶劣的地理条件,执意选择在此兴建大型城堡,后来又以这座城堡为核心进而建设起了圣彼得堡。林平在《彼得一世改革:打开了那扇面向欧洲的窗》中曾经提到:

"彼得下令各地每年要为圣彼得堡建设工地提供4万劳动力。他邀请法国人勒布隆来为圣彼得堡制定城市建设总规划,还邀请意大利、德意志、瑞士等国的建筑师来圣彼得堡主持修建各种不同于莫斯科风格的建筑。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荒野的河口兴建起一座10万人的大城市——一个新的、富有朝气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如今的彼得保罗要塞

在笔者看来,迁都圣彼得堡的意义是复杂且多样的。首先,彼得一世为什么要选择在圣彼得堡兴建非俄式风格的建筑?想来应当是为了更好地融入进欧洲国家之中,在此之前,欧洲国家大多都对俄罗斯帝国有着排斥心理,也不将其认为是欧洲国家之一。同时此举也向俄罗斯人和欧洲人宣告了帝国西化的决心。

如今的圣彼得堡

再者,迁都圣彼得堡还能够起到巩固对外扩张战果这一目的。毕竟圣彼得堡作为俄罗斯帝国的新都,那么帝国主要的武装力量自然都会集中到这里及其周边地区。一旦瑞典军队卷土重来,彼得一世也可以尽快做出反应,而不会因情报传递时长过长而贻误战机。

还有,将都城设立在圣彼得堡之后,俄罗斯帝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就离欧洲更加近了一些。不仅能够尽快学习欧洲的制度,还能够促进欧洲与俄罗斯帝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科技进步,这对于当时还很落后的俄罗斯帝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位于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涅瓦大街

结语

彼得一世对俄罗斯帝国的改革总体上来说应是算成功的,整个帝国都逐渐焕发出了新的面貌,并跻身进入了大国行列。如果说彼得一世没有将政体从等级君主制转向专制君主制,那么他的改革之路将会异常艰辛,缙绅会议就将成为他改革路上的第一个巨大阻碍。当彼得一世完成集权之后,才能够真正对帝国进行全方位改革,这也是改革运动的基本。

不过,彼得一世的改革并没有改变俄罗斯帝国内部的阶级关系,也没有消除农奴制给帝国带来的潜在隐患。帝国内部绝大多数的矛盾都是由农奴制带来的,地主阶级通过压迫农奴来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是彼得一世却对此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并未对其进行改革。

其实彼得一世这种行为在逻辑上也说得通,毕竟他想要改革就不能与贵族阶级和地主阶级同时站在对立面。否则改革运动不仅进行不下去,沙皇的统治地位也会受到影响。由于彼得一世采取的是强权统治,所以在他统治期间,农奴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并没有影响到帝国整体的稳定性,但是该制度却给后世的沙皇留下了难以想象的隐患,甚至最终成为了导致俄罗斯帝国覆灭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论俄皇彼得一世改革的'欧化'与'专制化'》,杜立克著

2.《论彼得一世改革与俄国工业化的肇始》,万长松著

3.《彼得一世改革:打开了那扇面向欧洲的窗》,林平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