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消息汇】2023.4.14 星期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佳能55-250一代和二代的区别在哪儿呢图片大全视频 【信托消息汇】2023.4.14 星期五

【信托消息汇】2023.4.14 星期五

2023-04-15 16: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自:中国信托业协会

目录

一、多家银行私行业务快速增长银信协力“掘金”家族信托领域

二、找信托就是买理财?家族信托市场爆发的“背后”:机构“跑步”入场布局,服务生态仍处于起步阶段

三、主动管理标品信托超1100亿元!中航信托加速布局权益投资和家庭服务信托

四、继安信信托后,陕国投增资获批,但新一轮信托增资潮大概率不会出现

五、信托公司增资冰与火:A股两家上市信托同日官宣增资,近5年行业增资额总体下降 

六、山东国信在港举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

多家银行私行业务快速增长银信协力“掘金”家族信托领域

来源:经济参考网 钟源2023-04-13

随着上市银行年报的不断披露,多家银行的私行业务“成绩单”也逐渐显现。截至记者发稿,已发布年报的12家银行私行资产管理规模合计达19.0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8.53%。

业内专家表示,私人银行凭借轻资本、抗周期、盈利强的优势,已成为近年来银行业新的增长点。

多家银行私行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逾10%

Wind数据显示,目前已发布年报的12家上市银行去年私人银行客户资产总规模达19.0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8.53%,其中8家银行私人银行客户资产同比增幅超过10%。

具体来看,招商银行以3.79万亿的规模继续位居榜首。工行、中行、建行和农行,规模分别为2.63万亿、2.42万亿、2.25万亿和2.2万亿,同比增速均超10%。平安银行、交通银行均超万亿元,私行规模分别为1.62万亿元和1.08万亿元。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的规模分别为9486亿元和8033亿元,逼近万亿元。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则分别在5700亿元左右浮动。

在同比增速方面,有8家私人银行业务增速超10%。其中,农业银行以19.56%的增速位居第一,平安银行同比增长15.3%,工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的增速均超13%。从增量来看,招商银行同比增长约4000亿元,位列首位,农业银行同比增长3600亿元,工商银行同比增长3029亿元,中行、建行、平安银行均同比增长超2000亿元。

“近年来,我国富裕人群规模持续增长。财富规模扩大的同时,金融投资的需求也在不断释放。”有私人银行人士分析称,国内私人银行资产快速发展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居民财富增长效应累积,高净值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专属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上涨;另一方面,银行业依靠资产规模高增长的模式在改变,正发力私人银行等中间业务。

“我国财富管理市场潜力较大。银行转型发展非常重视私人银行业务,强化财富管理市场竞争力,丰富产品服务,推动私行资产管理规模逐步上升。”资深资管研究员袁吉伟表示,银行拥有良好的品牌、营销渠道及产品服务,未来将会进一步深耕私人银行业务,围绕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强化客户综合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良的产品服务。

两家银行户均资产超2000万

从私人银行客户数量来看,上述12家银行客户2022年总量达131.11万户,较上年同期上升11.7%,其中,工商银行以22.6万户的数量位居第一。从户均总资产规模看,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均超过2000万元,分别为2813.38万元、2013.4万元。平安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户均总资产规模较上年同期有小幅下滑。

招行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招行已在92个境内城市和6个境外城市建立了184家私人银行中心,构建起高净值客户的立体化服务网络。招商银行持续推进私人银行业务转型升级,强化私人银行“个人、家族、企业、社会需求”的综合化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竞争优势。

根据平安银行年报,截至2022年末,该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3.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其中私行达标客户AUM余额1.6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3%;财富客户126.5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5.0%,其中私行达标客户8.0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5.5%。私行AUM与客户数持续的增长,为平安银行的大零售业务发展注入新动能。

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年报发布会上表示,平安银行构建以资产配置为核心的财富管理经营体系,打破产品视角,不再单纯地卖基金、卖理财,而是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帮助客户做好资产配置,把“理财+基金+保险+特色权益”有机结合起来。如果以3至5年周期来看,平安银行将真正实现客户全生命旅程的深度经营,通过专业金融能力,为客户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既能支持消费、拉动内需,也能帮人民群众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积极布局家族信托业务

近年来,多家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在积极联手信托机构在私人银行领域布局家族信托,向更加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着力打造差异化品牌核心竞争力。

2022年6月,山东国信与浙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财富管理、家族信托、资产管理、投行业务、跨境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2022年8月,天津信托表示与华夏银行拟在产品代销、标品直投、投行业务、服务信托、家族信托及慈善信托等领域开展更为深入和全面的合作。之后,五矿信托也联合浦发银行推出综合型股权家族信托。

“银行与信托合作渠道较多,且资源优势互补,‘银行+信托’的模式是家族信托中应用最广泛的业务模式之一。”上述私人银行人士指出,一方面,私人银行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所拥有的高净值客户的资源优势,依靠其与客户之间紧密的连接及客户对其较高的信任基础,形成精准客户需求;同时,可以利用其较强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及投研分析能力,在家族信托业务中承担投资顾问角色,为家族信托客户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全方位的金融综合方案及其他高品质顾问咨询服务。另一方面,信托公司利用其具有的较为成熟的信托框架构建经验,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信托架构搭建、分配方案设计、投资运营管理等服务。

“从近年的家族信托来看,信托财产已经涵盖现金、保单、不动产和企业股权,服务场景涉及子女教育、资产保护、养老等方面,产品服务日渐丰富。未来,银行和信托公司可以围绕客户比较集中的需求如家族企业治理、不动产等非现金资产传承、下一代教育和培养等方面继续优化产品服务。”袁吉伟表示。

找信托就是买理财?家族信托市场爆发的“背后”:机构“跑步”入场布局,服务生态仍处于起步阶段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宋钦章2023-04-13

近日,多家机构纷纷晒出家族信托成绩单,增量喜人。

从披露的2022年年报来看,中国银行家族信托客户数比上年末增长105.60%;建设银行家族信托顾问业务实收资金规模890.00亿元,较上年增长29.91%;平安银行家族信托及保险金信托新设立规模546.07亿元,同比增长43.6%;民生银行家族信托及保险金信托规模106.60亿元,是上年末的3.5倍;山东信托已累计设立家族信托近1600单,存续规模近264.6亿元,同比增长20.27%。另外,浙金信托在受访时也透露,截至去年年底,家族信托管理规模达到了270亿元。

不过,在光鲜成绩单的“背后”,家族信托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一面。有业内人士这样坦言:“囿于过去‘找信托就是买理财’的传统思维,很多人对家族信托仍有误解,把它当作一种理财产品的人不在少数。”“信托公司为了发展家族信托业务,往往给家族信托客户一个优先配置权。在非标紧缺时代,有1000万以上的客户就先设个家族信托,通过家族信托去买产品‘抢’额度,项目结束了,资金也就‘走’了。”

事实上,作为舶来品,家族信托来到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从2013年前后国内第一批家族信托落地,如今差不多走完了十年的历程,部分信托公司的家族信托业务甚至才刚刚起步。浙金信托总经理助理兼家族信托总部总经理黄永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家族信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庞大的生态圈去支撑,就国内而言,家族信托服务生态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正走向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需求“井喷”,全国超八成信托公司已启动家族信托业务

如果不是因为近期某公众人物的家族信托被“击穿”的事件,公众的目光似乎很难聚集到家族信托上来。毕竟,作为财富管理行业“皇冠上的明珠”,家族信托在国内的设立门槛是不低于1000万元。

尽管家族信托有一些门槛,但在采访中,业内对家族信托的市场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随着一批“创一代”“富一代”的年龄增长,他们的财富传承需求会激发家族信托的市场空间。

胡润研究院与青岛意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22意才·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初,中国600万资产“富裕家庭”较上年增长2.1%至518万户,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较上年增长2.5%至211万户,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较上年增长3.5%至13.8万户。其中,拥有600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富裕家庭”较上年增长1.9%至186万户,拥有千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家庭”较上年增长1.3%至111万户,拥有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较上年增长3.7%至8.2万户。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尖端科技、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的崛起,近年来财富人群中不断涌现新经济领域创业者的身影。由华港联合家族办公室与《财富》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新经济家族办公室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底,国内“新经济超高净值人群(家庭金融资产在2000万美元以上)”数量达到2.4万人,过去5年内保持3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金融资产总额达到了1.2万亿美元。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国的十亿美金企业家平均年龄为60岁。而胡润研究院去年的调研显示,97%的中国高净值人群会考虑家族传承事宜,推进家族传承事宜的平均年龄为54.1岁。这也意味着,一些家庭将传承财富的问题摆在了桌前。

与此同时,在选择财富传承方式上,家族信托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根据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在高净值人群财富传承方式上,家族信托由2019年的20%升至2021年的21%。招商银行发布的《2020中国家族信托报告》也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对于家族信托的认可度在过去几年中有所提升,家族信托在各类财富传承安排方式中的提及率为32%,仅次于保险(35%)。

此外,“离岸家族信托”受不少国内知名人士青睐。近期在岸家族信托市场也逐渐火爆,财富人群有了更多样的选择。华港联合家族办公室王佳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资产本就在国外或者有海外上市计划的人群,对离岸家族信托的需求更高;在岸家族信托更适合置入境内资产,对于境内人群而言在管理上也更加便利。

记者注意到,面对财富传承需求“井喷”之势,各机构正纷纷往家族信托方向上布局。除了信托公司,还有商业银行、券商、保险公司、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第三方独立家族办公室等,各展身手。

数据显示,全国超八成信托公司已启动了家族信托业务。根据中建投信托博士后工作站发布的《中国信托行业研究报告(2022)》以及外贸信托发布的《中国家族信托可持续发展报告》,2013年中国仅有6家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家族信托规模仅不足5亿元。截至2021年底,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59家(含存续)开展了家族信托业务,占行业的比重超过80%,家族信托存量规模达3500亿元(1.5万单),较2020年增长30%,连续7个季度保持上涨。截至2022年9月,家族信托的存续规模约为4700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约34%。

另外,不少信托公司还专门设立了“家族办公室”部门。华东某信托公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的家族办公室业务正在起步阶段,主要根据高净值客户多元需求,提供“一站式”“管家式”家族财富服务。

多家银行私人银行也积极联手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上的合作。如去年6月份山东信托与浙商银行、去年8月份天津信托与华夏银行、去年12月份五矿信托与浦发银行等,纷纷在家族信托等业务领域建立合作关系。

在传统金融机构之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一批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家族办公室”,专注于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包括家族信托在内的个性化“财富管家”服务。

位于上海的优脉家族办公室告诉记者,与信托公司的“家族办公室”部门有很大区别,独立家族办公室的收费形式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咨询模式,更多基于买方定位,不售卖特定的金融产品,而是在全市场筛选符合客户需求的优质资产,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家族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业内:体量较大的家族信托业务模式,以私人银行为主导

尽管众多机构争相布局家族信托,但在业内看来,眼下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由于家族信托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不少业内人士在受访时反映,很多人并不明白其为何物。“囿于过去‘找信托就是买理财’的传统思维,很多人对家族信托仍有误解,把它当作一种理财产品的人不在少数。”

在过去,由于国内信托公司主要开展的是理财信托业务,比如信托公司推出的各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服务信托业务特别是家族信托业务,是近年来随着家族财产保护和传承需求的出现才刚刚兴起。

多数信托公司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许多人不自觉地将家族信托混同于理财信托。实际上“此信托”绝非“彼信托”,家族信托与理财信托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为了管理家族利益、实现家族目标而设立的信托安排,后者是金融机构通过募集投资者资金、以该资金保值增值为目的并由其加以管理的一种投资产品。

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委托人并不是以保护、传承家族财富等作为设立家族信托的主要目的,而是为了更方便地配置理财产品。某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其中细节:“信托公司为了发展家族信托业务,往往给家族信托客户一个优先配置权。在非标紧缺时代,有1000万以上的客户就先设个家族信托,通过家族信托去买产品‘抢’额度,项目结束了,资金也就‘走’了。”

对此,大成律师事务所家族办公室法律中心执行主任王旭律师(TEP)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家族信托的定位主要这取决于客户的想法。境内的家族信托虽然可以持有资金、股权及房产,但实践中仍以资金为主,而信托中的资金则需要通过资产配置实现保值增值,因此购买包括非标产品在内的金融资产是许多家族信托必然要做的工作。

“大部分客户设立家族信托会注重资产的保值增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家族信托完全就是一个所谓的‘壳’,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士开始重视家族信托的法律功能,设立信托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信托资产保护、隔离婚变财产风险、隔离继承风险等功能。即使高净值人士同时关注信托的资产配置工作,以资产的保值增值为核心目的也不会影响到家族信托的功能。要想使得信托在完成资产配置工作的同时发挥法律功能,主要得看法律文件及架构的设计,以及置入资产的合法性。”王旭律师补充。

另外,对于信托公司而言,自主开展家族信托业务的“门槛”并不低。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告诉记者:“从目前体量较大的信托公司家族信托业务模式来看,以私人银行为主导,信托公司更多情况下仅作为通道。因为私人银行自身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及产品销售团队,能够为高净值客户提供购买信托、保险等多种金融产品的顾问服务及购买渠道。”

帅国让表示,“对信托公司来说,一方面,营业型家族信托的门槛相对较高(1000万起步),信托公司自主开发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家族信托业务短期内可能并不盈利,并且在业务开展前期,信托公司需要大量投入,包括搭建家族信托组织体系、引入专业人才、建设家族信托业务系统等。”

此外,多位受访者不约而同地认为,相关制度的欠缺也是家族信托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

前述华东某信托公司表示,对于非资金类家族信托而言,信托财产登记、税收制度不完善是发展家族信托的主要掣肘。由于境内家族信托尚在起步阶段,缺乏配套的税收制度,还需要通过交易过户方式,造成过桥资金量大、产生高额交易税,阻碍了家族信托真正发挥出“顶层设计”的税收递延这一优势。

优脉家族办公室对记者表示,现行的信托法针对家族信托的相关条款涵盖较少,许多情形下是通过指导意见、管理办法等进行规制。“比如原来很多信托公司做房地产信托,为了防范风险,信托公司提出设立信保基金。但家族信托并不是纯粹用于投融资目的,很多信托公司仍固守原有的逻辑,要求家族信托也要交信保基金。类似这样的情况亟待法律的完善和监管的推动。”

浙金信托黄永庆:家族信托服务生态仍处于起步阶段

针对国内家族信托的发展和现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下称:NBD)对浙金信托总经理助理兼家族信托总部总经理黄永庆进行了专访。

NBD:客户设立家族信托的主要诉求有哪些?

黄永庆:一是财富传承的诉求。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40余年,当初第一批二十几岁的创业者、企业家,现在也到了70岁左右,面临真的要交班、要传承的时候了,会有比较强烈的传承需求。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意才·胡润财富报告》,中国未来10年将有19万亿元财富传给下一代,未来20年将有51万亿元财富传给下一代,未来30年将有98万亿元财富传给下一代。这个时候把部分资产放到家族信托里,可以实现跨几代的传承。

二是风险隔离的需求。包括防范经营风险、婚姻风险等。经济有周期,行业有冷暖,企业家可以在自身资产状况较佳的时候将资产放入家族信托里,以防后续企业经营变故造成个人或家庭财产的损失。也有较多的客户想通过家族信托防范子女婚姻风险。

资产配置也一定是家族信托客户的主要诉求之一。信托公司作为专业的理财机构,可以帮客户配置一些优质资产。此外,还会碰到一些家族治理、公益慈善等需求。

NBD:您认为国内的家族信托行业目前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与成熟业态还有多远距离?

黄永庆:从我们的研究来看,家族信托业务的驱动点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平台服务驱动的家族信托服务,二是配置业务驱动的家族理财服务,三是综合服务驱动的家族管家服务。就是从牌照功能、理财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等几个角度去发力。目前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一、二两个方面。

我一直认为,家族信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庞大的生态圈去支撑,包括信托、银行、券商、保险、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第三方家办、其他投资机构等,为客户提供系统性的服务。就国内而言,虽然家族信托业务已经发展了十年,但家族信托服务生态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正走向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NBD:据我们了解,截至去年底,浙金信托的家族信托管理规模达到了270亿元,在行业里面算是比较靠前的。那么,浙金信托为布局家族信托业务,形成了怎样的展业模式?

黄永庆:确实,这些年浙金信托在家族信托业务领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首先是公司战略重视,浙金信托目前把家族信托作为业务转型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推进,设立了专门的家族信托部门。未来还将重点拓展股权、不动产等多种类型的家族信托财产形态。

获客方面,公司目前以自己获客为主,同时也开始逐渐借助银行、保险公司、第三方的家族办公室等外部力量,未来两条路同时走。这个跟浙金信托所处的市场有关,浙江的民营经济相对发达,市场容量足够大,我们具备自己开拓业务的基础。但毕竟信托公司人头有限,而如果跟银行、券商等机构合作,得益于其理财经理众多,获客速度会加快。

黄永庆谈“离岸家族信托”:建议根据主要资产所在地来选择设立家族信托

此外,针对国内家族信托的一些焦点问题,黄永庆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NBD:国内很多高净值人群对家族信托并不完全了解,能否解释下为何有的家族信托会被“击穿”,以及如何防范?

黄永庆:境外家族信托被“击穿”的案例其实不少;反观国内,家族信托的诉讼案例还很少。那么为何有的家族信托会被“击穿”?首先,高净值人士要了解,所谓家族信托被“击穿”指的是什么?

我们从国内的信托法角度,家族信托被“击穿”主要指的是信托被判无效或者信托被撤销两种情形,如果信托设立的时候是有效的,又没有可被撤销的情形,那委托人不必过于担心信托会被“击穿”的问题,委托人设立的信托是受信托法所保护的,具有信托的各项功能。

因此,客户设立家族信托要正确地设定信托目的,到底是以理财为目的,还是以风险隔离、财富传承等为目的,不能够一开始就抱有非法目的,同时还要确保设立家族信托的财产来源是合法的;当然,信托公司也会对委托人的适格性、信托目的合法性、信托财产来源的合法性、可转让性和确定性,以及受益人范围确定性等方面展开尽职调查,这需要客户的配合。

实践中,高净值人士设立的家族信托,从信托财产管理方式角度,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指令型,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指示进行资产配置;第二种是全权委托型,受托人根据委托人风险偏好、倾向等进行主动配置。最近发生的某公众人物的海外家族信托被“击穿”的事件,也在这方面给大家了一些启示。

NBD:从家族信托展业角度来看,当前市场主要存在哪些阻碍?

黄永庆:一是市场对家族信托的认知度仍然不足。除了前面提到的很多人误把家族信托当作理财产品,很多企业家碰到问题,也不知道可以通过家族信托这样的工具来解决,或实现一些特定目的。我觉得家族信托仍需要大力宣传,媒体能为此发声,我觉得挺好的。

二是市场对国内家族信托法律环境认知存在偏差。不少客户提到家族信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这样的认识,认为国内关于财产保护和传承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需将资产转移到境外,利用海外家族信托进行规划。事实上,我认为目前国内家族信托相关法律制度已经基本具备,尽管有关配套制度还不完善,但不妨碍设立家族信托的有效性,这点我们跟专业的律师也进行过深入的研讨。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离岸家族信托好呢?我觉得一是因为海外的家族信托发展时间确实更久;二是我们一般提的离岸家族信托是一个泛概念,可能把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家族信托的所有优点集中起来说,而如果每个地方独立去分析,实际结果可能未必是想象的那样。我们还是建议,客户根据主要资产所在地来选择在哪里设立家族信托。

主动管理标品信托超1100亿元!中航信托加速布局权益投资和家庭服务信托

来源:信托百佬汇 邓雄鹰2023-04-13

银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标志着信托业务“三分类”正式落地,信托业务转型加速推进。后资管新规时代,标准化的资产管理信托业务成为信托公司展业重点。

作为业内较早筹划转型者,中航信托主动管理的标准化资产管理信托规模已超过1100亿元。

中航信托副总经理、资管中心总经理张瑰向信托百佬汇记者表示,中航信托近年积极构建信托特色资管的第二增长曲线。“十四五”期间,公司就对标准化的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布局,与信托业务“三分类”转型的指导方向高度契合。公司持续丰富标准化资产管理业务产品体系,在固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才队伍,未来“固收+”和混合策略产品是新的发力重点。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中航信托成立于2009年,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及境外投资者新加坡华侨银行等单位共同发起组建,是航空工业金融产业发展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央企控股、上市背景、中外合资、军工概念于一身的信托公司。

张瑰表示,作为较早进行信托业务转型的信托公司之一,中航信托在2013年即成立第一只短期开放式产品。从2013年跳出传统非标业务框架开始,公司的标准化资产管理业务产品线不断丰富,规模持续增长。目前主动管理的净值型债券产品规模已突破250亿元。公司自2015年起开始探索权益投资产品,对TOF产品线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据介绍,2014年5月,中航信托设立资产管理部,专注于标准化资产管理信托产品的研究与投资。2021年,升级为资产管理业务中心。目前中航信托标准化资产管理业务板块拥有超过70名专业人才,从业背景横跨信托、银行、券商、公私募基金、保险资管。

“近年来,中航信托聚力打造年化3%~5%和5%~10%的两类绝对收益目标核心产品线。”张瑰介绍,公司一方面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持续夯实专业化的投研团队,另一方面加大系统建设投入,借助科技赋能,搭建投研系统化、风控自动化、服务线上化、数据智能化的资管业务投研平台。

重点发力“固收+”和混合策略

权益投资方面,中航也有积极布局。近年先后推出了可转债和科技创新、医疗健康等行业的主题基金,并形成了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的TOF产品体系。据介绍,公司未来将在“固收+”和混合策略产品方面继续重点发力。

中航信托资管中心权益投资负责人忻子焕表示,权益投资将有力地服务于信托转型。信托客户需要高收益标品资产,权益通过合理的策略运用是标品中最能满足信托客户6-7%收益水平的资产。同时,信托的权益投资更灵活,从信托视角,股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衍生品都是权益投资的工具。

忻子焕介绍,在信托产品“非标转标”过程中,中航信托权益投资的重要逻辑是,根据现有客户的风险收益特征,加大投研力度,把握权益市场投资周期,充分利用多种投资工具,灵活运用多种投资策略,为客户设计出丰富的含权产品,满足客户较高收益、较小回撤的投资需求。

据介绍,目前中航信托正着力打造“固收+”产品,积极通过大类资产研究,行业研究及股票、基金研究,股债动态配置,在把握权益市场收益的同时注重控制风险与回撤。

另据介绍,家庭服务信托也是中航信托第二增长曲线的发力点。中航信托资管中心近日推出了“星愿·家庭服务信托”,设立门槛为100万元,公司正在积极推动相关业务布局。

继安信信托后,陕国投增资获批,但新一轮信托增资潮大概率不会出现

来源:界面新闻 邹文榕2023-04-13

A股两大直接上市的信托公司前后拿到增资批文。

继安信信托近日拟增资至98.45亿元获批后,A股另一直接上市的信托公司陕国投A增资申请也正式拿到了“通关文牒”。

4月12日晚间,陕国投信托发布公告称,公司此次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11.5亿股已于2022年12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近日,公司已收到陕西银保监局批复,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9.64亿元变更为51.14亿元。

陕国投信托表示,公司将按照批复要求完成变更事项及工商、税务相关变更手续,向陕西银保监局报告,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此次陕国投增资款项全部来源于此前定增所募资金,按照3.06元/股的发行价格计算,11.50亿股共计募集资金总额35.19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34.90亿元。其中11.5亿元人民币用于增加公司注册资本(股本),余额计入资本公积23.40亿元。

陕国投提到,此次募资金额为公司1994年上市以来5次资本市场再融资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2022年陕西资本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一笔再融资。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由39.64亿元增至51.14亿元,净资产超过150亿元。

2022年业绩快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陕国投信托总资产累计218.36亿元,较期初增长26.63%;实现营业总收入18.98亿元,同比降低0.56%;实现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增长24.29%;基本每股收益0.2296元,同比增长24.31%。

另值一提的是,近期A股两大直接上市的信托公司前后间隔一天拿到增资批文的动态不禁引发外界猜想,信托行业新一轮增资潮是否又要来临?

4月11日夜间,安信信托曾发布公告称,上海银保监局已同意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并调整股权结构,届时,安信信托注册资本将由54.69亿元增至98.45亿元。

对此,信托专家廖鹤凯向界面新闻表示,虽然两家信托公司几乎同步拿到增资批文,但两家实则情况不同,并不意味着行业新一轮增资潮的来临,“反倒是今年业内增资有可能放缓,这几年该增的也增的差不多了,在行业规模整体下降的情况下,现在的增资更多的是为了过渡期平稳转型需要。”

廖鹤凯表示,从增资企业数量上看,从2022年开始,信托业增资潮就已经开始放缓,2014年是适应行业大发展,增资热潮匹配规模增长,共计19家信托公司进行增资。转型期的2018年,共计有14家公司进行增资。从2018年到现在主要是抵御行业风险,促进转型,近几年差异不大,基本都在10家左右。

另从增资规模上看,用益信托资深研究员帅国让统计,2018到2021年,信托行业注册资本分别增加额度为:222.11亿元、178.96亿元、297.79亿元和115.35亿元;2022年9家信托公司已经完成注册资本额110.43亿元。

2020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将信托公司业务规模与其净资产挂钩,这倒逼信托公司不得不扩大资本规模以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由此助推了业内在2020年迎来一波增资高峰期。

但在帅国让看来,2020年之后,行业增资规模呈现出下降趋势,也与严监管下信托公司的展业路径发生转变有关。在严监管政策指引下,传统融资类业务规模持续压降,一味通过扩大业务规模的方式增加营业收入可能行不通,关键还在于提升信托公司自身的主动管理能力、风险处置方面等能力。

“然而,当前信托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在新业务分类指引下,加强自身资本实力对于信托公司的转型发展也非常重要。增资不仅可以提高资本水平,应对转型压力,优化信托公司业务结构;而且符合监管部门对加强信托公司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的审慎要求。未来对于资本实力相对较弱的信托公司,仍有增资的必要。”帅国让认为。

信托公司增资冰与火:A股两家上市信托同日官宣增资,近5年行业增资额总体下降

来源:华夏时报 刘佳2023-04-13

近日,A股上市的两家信托公司陕国投信托和安信信托纷纷发布公告表示进行增资。

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已有包括东莞信托、云南信托增资相继落地,加上陕国投信托和安信信托,这4家信托公司合计新增的注册资本超过67亿元。

尽管增资热情不减,但从趋势来看,相较前几年的狂热期,信托公司增资总额呈现下降走势。

两家A股上市信托公司增资

目前,仅在A股上市的信托公司只有两家,分别为陕国投A和ST安信。

4月12日,陕国投A发布公告表示,其收到陕西银保监局相关批复,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9.64亿元变更为51.14亿元。

陕国投A此次增资主要是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新增股份形式展开,已于2022年12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完成约11.50亿股上市,增发价格为3.06元/股。

记者了解到,彼时陕国投A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发行后,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及净资本将同时增加,资产负债率将有所降低,公司的财务结构更趋合理,资产质量得到提升,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将更加稳健,进而增强了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支持公司经营业务发展。同时陕国投的业务结构不会因本次非公开发行发生重大改变。

在经营业绩上,今年1月陕国投A公布的2022年业绩快报中显示,截至报告期末,陕国投A总资产218.3亿元,较期初增长26.63%;实现利润总额12.10亿元,同比增长23.82%;计提1.39亿元资产减值准备后实现净利润9.10亿元,同比增长24.29%;基本每股收益0.2296元,同比增长24.31%。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增长,陕国投A解释到这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加大信托主业转型创新和重塑再造,不断提升市场开发与主动管理能力,受托人报酬率有所增加。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不良资产处置,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有所下降,公司运营安全稳健。

此外,同日发布增资公告的还有安信信托。

4月12日,上海银保监局公告称,《关于同意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并调整股权结构的批复》,同意安信信托注册资本由54.69亿元增至98.44亿元,同时同意安信信托根据经核准的非公开发行方案,向上海砥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本次增资。

本次股权变更后,上海砥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0.30%,对应注册资本49.52亿元;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14.78%,对应注册资本14.55亿元。

不过目前安信信托只是获得增资的同意批复而资金尚未到位。随着安信信托重组工作推进,未来业绩改善方面,安信信托1月19日曾公告表示,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安信信托将运用自有资本发放固有资金贷款及开展投资业务,提高生息资产规模,可以直接提升公司的资产回报绝对金额。

在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看来,随着信托“三分类”新规正式落地,更加明确了行业转型的方向,加速了行业转型的步伐,此时增资是顺应时代潮流,也是坚定加速转型的信心。

近5年行业增资额总体下降

除了上述两家A股上市信托公司有增资需求外,年初至今,还有东莞信托注册资本由14.5亿元增加到16.56亿元;云南信托注册资本由12亿元增加到22亿元。

不过,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根据历年信托公司年报披露的注册资本显示,在2018年至2021年间信托公司注册资本分别增加额度为222.11亿元、178.96亿元、297.79亿元和115.35亿元。

到了2022年,9家信托公司已经完成注册资本额为110.43亿元。从趋势来看,增资总额呈现下降走势。

廖鹤凯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信托行业大发展期增资最多是在2014年,有19家信托公司出现增资需求。到了转型期的2018年有14家信托公司增资。而近几年差异不大,增资的信托公司都维持在10家左右。

“由此来看,增资热情其实已经放缓了。在行业规模整体下降的情况下,现在的增资更多是为了过渡期平稳转型需要。”廖鹤凯表示。

谈及近5年信托业增资额度总体趋缓,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与严监管下信托公司的展业路径发生转变有关。

“因为在严监管政策指引下,传统融资类业务规模持续压降,一味通过扩大业务规模的方式增加营业收入可能行不通,关键还在于提升信托公司自身的主动管理能力、风险处置方面等能力。”帅国让如是说。

尽管信托公司增资热情不及往年,但随着信托业务“三分类”正式落地,信托业转型全面启动。

帅国让指出,当前信托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在新业务分类指引下,加强自身资本实力对于信托公司的转型发展也非常重要。

“增资不仅可以提高资本水平,应对转型压力,优化信托公司业务结构,而且符合监管部门对加强信托公司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的审慎要求。未来对于资本实力相对较弱的信托公司,仍有增资的必要。”帅国让补充说。

山东国信在港举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3-04-1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