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利用 培根铸魂 融合共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你看到了怎样的永泰古城英语翻译 活化利用 培根铸魂 融合共生

活化利用 培根铸魂 融合共生

2024-07-09 21: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嵩口镇区全景。嵩口镇供图

东南网8月18日讯(本网记者 林张清)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越过山岭洒向大樟溪,波光粼粼的水面浮动着黑瓦土墙与飞檐翘脊,唤醒了三面环溪的千年古镇——永泰县嵩口古镇。

德星楼,守楼老人林登华登上露台,迎着霞光眺望古码头,似在追忆渡口曾经商贾云集、货船如织的繁荣景象;

直街一隅,“吱呀”一声打破了老街的宁静,42岁的“郑记蛋燕”老板娘郑秋兰拉开店门,刚出锅的蛋燕热气腾腾,香味便从敞开的大门中飘入街巷;

黎照居,从透亮的落地窗中望去,“90后”创客青年谢方玲在这所由清朝古厝改造而成的两岸青年建筑文化交流基地中,静静地等待下一批研学团队的到来......

古镇的一天,在市井的烟火气息中苏醒,也在新与旧的融合共生中延续。

“在复兴古建筑、老街区的浪潮中,嵩口正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的37℃温暖古镇。”永泰县委书记雷连鸣表示。近年来,嵩口古镇坚持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引入,通过“政府搭台、小投资撬动,村民主动参与”的运作机制保护与活化传统村落,激发古镇的内生动力,成为省内乡村游的热门选择,也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可推广的嵩口式乡村振兴路径。

嵩口古民居。嵩口镇供图

古厝活化有温度

对于古建筑的改造,嵩口古镇保留温度,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先保护、后利用,不大拆大建,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取得更好的保护。

2014年,嵩口镇引进台湾“打开联合”设计团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主导下,镇村干部与设计团队、本土居民一道,对全镇所有传统建筑、传统技艺、传统工匠以及非遗文化进行普查登记、摸底建档。

“与本地人的沟通一直是我们很重视的事情,在台湾做一些项目的时候,团队成员最好都能说闽南话,到嵩口,我们的团队里也要有人能说本地话,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参与社区的营造。”“打开联合”团队创办人刘国沧在他的嵩口改造笔记中提到,嵩口“电影庙”的改造历程令他印象深刻。

“电影庙”的原址是一座庙,名为“大埕宫”,20世纪50年代,庙宇大部分区域被拆除,政府在原有戏台的基础上修建了影剧院,设有1400个连排木椅,兼备了影、戏、开会的功能。但近20年来,影剧院衰败严重,空间闲置多年,失管失修,本地民众恢复其庙宇功能的愿望愈加强烈,但将一个曾经的公共空间恢复为单纯的信仰空间的可行性众说纷纭。

“打开联合”团队被引进嵩口后,与参加修复工作的本地老人讨论多达百种方案,将原本3D建模的设计方案改为手工模型,打样超过20次,直观地为民众耐心讲解。最终在多方努力下,“电影庙”多留少改,将观影、参拜、游神路线合理划分,增设室外楼梯和连通建筑内部的长廊,使访客既能参观建筑内部空间又不对其庙宇功能产生干扰,也为后续传统节日庆典和社区公共活动的举办提供便利。

“电影庙”完工后,本地居民自发举行“大埕宫重光庆典”,聘请闽剧团在此演出,当天现场座无虚席。“这里闲置了几十年,很久没有这样热闹过,那股能量都快把屋顶掀翻了。”亲历现场的刘国沧说。

三出宴。嵩口镇供图

文化传承有深度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嵩口古镇挖掘深度,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在保护修缮古建筑文化遗产、推进古镇复兴的过程中塑造相得益彰的传统文化。

嵩口古镇是福州市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底蕴深厚,科举、耕读、建筑、武术、海丝等文化在此大放异彩。为更好地展现嵩口本地最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嵩口镇引入专业研究团队,系统梳理古镇历史文书,建立民俗博物馆,馆内山林契、卖契等90%以上的展品均为嵩口乡亲无偿捐赠、提供。

此外,本土文化的内涵还体现在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中。嵩口镇广泛开展赶圩节、三出宴、盘诗、伬唱、纸狮、游神等民俗活动,并通过节庆活动等方式,让外来人体验本地民俗风情。如由每月初一、十五嵩口乡亲约定俗成的赶圩日而引申出的“嵩口赶圩节”“深山圩市”购物节、“凉夜赶圩”等活动,将赶圩融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中,搭建起城乡农特产品供销的平台与桥梁,让赶圩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更让本地人在传统文化的挖掘展示中找到归属感与自信心。

嵩口镇在有序恢复传统文化中重塑本地人的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带动文化传承发展,为古镇复兴培根铸魂。

改造后的黎照居。嵩口镇供图

业态延伸有态度

对于老业态的复兴、新业态的培育,嵩口古镇追求态度,在做好古建筑核心范围保护开发的同时,延伸培育更多镇区之外的业态,新时代古镇生活带来更多新职业、新发展的可能性。

清朝老宅被改造成研学基地、文创店内鬼针草成为“乡味奶茶”的新配方、一颗李梅在其文化体验中心有了自己的IP形象……在嵩口,你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新奇事件在这座千年古镇内悄然发生,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在文化底蕴中迸发出时代新意。

“研学能带动更多的本地就业人员,所以我们希望以课程形式作为示范,把黎照居作为一个空间载体,去孵化更多传统与创新共存的体验内容。让城市更多力量来助力我们研学业态的多样性与可持续性。”谢方玲说,她联合多位创客青年,以共建民宿的方式,综合多种业态形式,投资改造清朝老宅黎照居,现在,这里被改造成为两岸青年建筑文化交流基地及地域性建筑研究基地,是嵩口古镇一个人才抱团取暖的空间。

嵩口镇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加以引入新业态,引导更多本地和外地年轻人参与实施,古镇的业态也从原来简单的民宿、农家乐、土特产店等向李梅文化馆、武术培训馆、非遗传承、文创研学、传统技艺展示、直播培训基地等转变,孵化出更多的就业创业平台。

嵩口古镇的复兴之路焕发时代光彩,福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仍任重道远。据统计,截至目前,福建全省有200个名镇名村(国家级76个,位列全国第二),1193个传统村落(国家级552个,位列全国第六),公布历史建筑9919栋(位列全国第二),传统风貌建筑2519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