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准备活动(精选20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目的及重点部位 体育课准备活动(精选20篇)

体育课准备活动(精选20篇)

2023-12-25 16: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体育课准备活动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准备活动; 作用; 应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27-01

1.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作用

准备活动也叫"热身运动",是指在训练、比赛和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所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和比赛做好准备,从而使身体进入工作状态。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是必要的,人体由安静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需要一个过程,准备活动不仅可以使人体从安静状态逐渐活动起来,还可以起到心理调节作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动员和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克服肌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以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还能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提高肌肉力量和提高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关节的损伤。

1.1 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和克服肌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由于学生长时间的学习,长时间的用脑使大脑疲劳,神经中枢受到抑制不兴奋,不能从室内文化课的学习马上过渡到体育课上来。那么上课之后我们先跑一跑、跳一跳,或是结合游戏等,教师根据本次课所授基本教材内容,安排一些一般性的准备活动或者专门性准备活动,通过身体活动和外界的刺激把各种信号传送给神经中枢,接通各运动中枢间的神经联系,使神经中枢由抑制慢慢兴奋起来,使大脑皮层处于最佳的兴奋状态投身于体育锻炼锻炼之中。由于支配内脏器官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惰性较运动神经大,所以当肌肉开始工作时,内脏器官的活动不可能一下子就跟上运动的需要,而是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准备活动正是可以克服植物性神经惰性,预先使各内脏器官动员起来,达到较高的机能水平,以适应运动的需要。同时只有内脏器官机能惰性逐渐得到克服以后,人体才能使自己的运动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和效果。

1.2 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使体温升高、促进新陈代谢。所有的准备活动都是为课的基本部分做准备,心肺功能不能适应基本部分的要求,因为剧烈运动需要肌肉快速而准确地收缩和放松;心脏为适应肌肉的需要而紧张地工作,心跳次数高达160-190次/分,有时在200次以上,每分钟输出的血量比平常要增高5-6倍,为了满足肌糖元的氧化需要,呼吸加快,加深,肺通气量增加到70-120公升,肌肉和内脏器官这一系列变化,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通过准备活动使人体对氧气的需要量增加,呼吸肌变得强而有力,呼吸系统的功能也就随之提高了。而能量的产生只要靠氧气和营养物质来供给,这样就促使血管开放,心脏跳动加快,提高心肺功能。准备活动时肌肉工作加强,血液供应增加使体温升高,在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可释放更多的氧,增加肌肉的氧供应。活动时肌肉收缩和放松,加强了肌肉内部物质代谢过程。平时,每平方毫米肌肉只开放约80条毛细血管,而运动时可开放2000――3000条,使肌肉内的血液血液循环畅通,给肌肉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以供应肌肉运动时能量代谢的需要,同时排出代谢物质。

1.3 使肌肉、肌腱、韧带的弹性、延展性处于良好状态,内阻力减小。我们人体共有600块肌肉,每块肌肉的两头都有白色而坚韧的肌腱,分别固定在两块骨头上。当肌肉收缩的时候,就牵动骨头产生各种运动,所以人体的任何运动都表现为肌肉运动,而肌肉的发展对于提高运动能力极为重要。通过准备活动可使关节的伸展性加大、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弹性增加,这样就使关节活动范围加大、灵活而又牢固,他们之间的内阻力减小,从而使肌体各方面的机能协调一致,逐步达到最佳状态,尽量避免发生肌肉的拉伤、扭伤,使身体受到伤害。

2.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形式要活泼多样。尽量把准备活动的内容安排得丰富多彩,形式尽可能新颖、多样一些。既可以使学生很快对体育课发生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进入运动状态。

2.2 内容要有针对性。我们应根据每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安排准备活动,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原地高抬腿跑",其主要运动部位是下肢,我们应通过压腿、摆腿、踢腿、蹬腿等方法把下肢的多关节、肌肉、韧带活动充分,以更好地学习原地高抬腿跑,预防运动损伤。例如"前滚翻"颈部虽不是其主要运动部位,但十分容易受伤。因此,颈部的准浠疃也应做充分,做到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

2.3 运动要适宜。对于运动量的控制,我们可以通过摸测学生的脉博来了解运动量的大小。具体测脉博的方法是:摸测即刻心率10秒钟,然后乘以6,就是1分钟的脉博次数。也可以观察学生的脸色来判断运动量的大小。适宜的运动量:眼色有神、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反应快,呼吸加快有节奏,动作踏实认真,能按要求完成。否则就是运动量偏小或偏大。

2.4 要根据学生上课时间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准备活动,使之出现良好的机能状态。准备活动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准备活动的目的不只是提高机体对剧烈运动的适应性,还应包括心理准备(兴奋、兴趣),为上好课做好充分身心准备。准备活动时,学生注意力要集中,练习认真,动作准确。如果学生的兴奋较低,可进行节律轻快、幅度较大的准备活动,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如果学生的兴奋性过高,可进行缓和而有节奏的准备活动。如果学生刚刚上完课间操,则应突出安排一些专项准备活动。如果学生平时的机能状态较好,准备活动的时间可稍短些。

2.5 要考虑当时的气候条件。在气温偏低时,人的肌肉和韧带受到刺激后,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粘滞性会增加,弹性和伸展降低,各关节活动幅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协调指挥能力也有所下降。因此,锻炼前的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充分,时间要稍长一些,强度和密度要稍大一些。如气温偏高,准备活动的时间可相对短些,以减少能量的消耗,集中精力学习基本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还应结合课堂的教学任务,遵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规律,选择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缓解心理压力、活跃课程气氛,同时可以缩短身体的适应过程,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其它方面转移到体育活动上来,为顺利上好体育课做好准备,有效地减少或避免运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宁.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2篇

摘 要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基本教材内容做好心理和生理的准备,它虽然只占总课时的五分之一左右,却直接影响着整堂体育课的教学效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和内容就更加受各地体育工作者和体育教师的关注,因此,怎样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作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每个体育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体育课 准备活动 教学

人体从安静状态进入到剧烈的运动,需要有一适应的过程,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不仅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协调指挥能力,以利各器官之间互相配合、协调,提高运动器官的工作能力,预防伤害事故;而且还能发展身体素质,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利于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技术。因此,上好体育课必须要安排好准备活动。

一、时间和运动量要适宜

准备活动是为课的基本部分做准备的,中学体育课的基本活动时间一般在8~10分钟,心律控制在每秒90~110次左右。不能时间过长、喧宾夺主,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学生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疲劳,影响基本部分内容的完成,还容易引起创伤;运动量过小,则失去准备活动的意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气候,学生的情绪等都应作为掌握准备活动量大小的依据。在冬季应选择运动量大一些的练习,准备活动的时间可以长一些,强度密度要稍大一些。夏季则要适当缩短,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二、内容选择要有针对性

内容选择要紧扣教材,要紧密结合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准备活动可按集体分组,个人等不同形式,即可定位做,也可行进间做,教师可根据所学技术项目的特点正确选择,既要做到灵活多变,又要与基本部分的教学紧密连接。在全面的身体活动的基础上,根据需要侧重多练习身体某些部分。此外,还应围绕教材的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多练习一些与教材相衔接的辅运动,如学习跑跳项目,最好采用以下肢活动和所学内容相结合的形式,如运球比赛与传递游戏等;对技术性较强的球类教学,在准备活动中可以通过一些徒手模仿姿势,强化定型练习,让学生体会运动要领,再持球进行练习,教学效果会更好。教师决不能仅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

三、安排要科学、全面、合理

准备活动的强度和密度,动作幅度的大小、步频的快慢应循序渐进,首先要保证全身活动,在这基础上突出重点,并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准备活动既要有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又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模仿练习,使身体各主要器官得到充分的活动,协调各器官与神经中枢之间的协调机能,把与主材料有关的腱群、关节、韧带都充分活动开,从而使学生身体肌能从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的大运动量作好生理上的准备,为学习新教材作好准备。

四、注意形式新颖、有趣、多样

准备活动应有目的地借助于各种合理的练习手段,以刺激学生在脑皮层相应中枢的兴奋,尽可能在一节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要适合学生的心理,不断出新,力求做到内容不变形式变,如课前的短时间的慢跑,最好经常改变一下跑的形式,不要每节课全绕跑道跑,可改为螺旋形跑,回形跑,分并队跑,交叉穿梭跑等,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不觉枯燥,提高跑的兴趣。体操的形式和内容也可以常换,定位操,行进间操,轻器械操,徒手操可以因教学对象,教学环境而异,交替变换和交错组合,使准备操更有生气,即使徒手操的同一部分动作,有目的的变换方向练,也有使学生精神集中的作用。学生活泼好动,采用游戏法组织形式也可以完成准备部分的任务,如在课的准备部分,根据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通过游戏练习,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在很短时间内马上集中起来,这样安排不仅可以改变那种单调的定位徒手操,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身体各个部分逐渐进入活动状态。在准备活动中适当地插入一些舞蹈,游戏及模仿动作,无疑是活跃课堂情绪,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也使学生乐而不厌,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高年级班级也可采用让学生带做准备活动的方式,事先将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告诉学生,让他们事先准备好,上课时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可起很大的作用,同时提高他们对体育的科学性的认识。

五、现阶段准备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备课时对准备活动内容考虑不周,安排不妥或无准备。 备课时对准备活动内容有较好的准备,但由于上课时气候、学生人数及场地器材有较大的变化,没有及时变更准备活动内容与教法。 准备活动内容与学生年龄特征不符.影响练习情绪。以比赛代替准备活动,运动强度过大,不利于课堂教学,易发生运动损伤。以跑的专门练习或连续跳跃为主要内容的准备活动,脉搏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影响基本内容教学。 以徒手操为主要内容,练习强度普遍较小,内容枯燥,效果不佳。以游戏为主要内容的准备活动,学生所处地位或担任角色不同,运动员负荷相差悬殊。

安排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对上好中学体育课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把握好课前准备活动。随着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准备活动更应该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在安排好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效地利用了体育课的时间,也取得了安排好体育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步标,华明,邓树勋.人体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准备活动 根据 益处 分类 适应 专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177-01

中学体育课前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保证,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安全保证的前提,针对当前一些学校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存在着形式化、走马观花化,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感到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这样严重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些情况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对课堂教学中的准备活动的一些相关注意事项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以便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体质。

1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根据

准备活动是上好体育一节课的期中一部分,根据教学的内容的不同其准备活动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变化;但对准备活动的根据来说是不变的。对于准备活动的根据,从学生的角度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从学生层来说,准备活动可迅速的组织学生,集中学生精力,明确课堂教学要求,使学生精神振奋、激情四射、愉快地接受新的知识;准备活动,使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迅速进入最佳状态,为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充分准备;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体态,纠正学生行为习惯的不足之处,使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生理的角度理解,体育运动准备活动是严格遵守人体运动学的生理规律,在参加急速体育活动前使身体由相对静止过渡到相对运动状态的适应性状态,不做准备活动容易造成身体的多种损伤。体育课准备活动能提高机体对突然变化的内外环境的适应性,不做准备活动,突然加大运动量促使神经系统兴奋不及时,特别容易造成内脏和运动器官功能的严重不协调,从而发生慌张、小腿抽筋,呼吸困难、耳鸣等不良反应。

总之,体育训练的根本就在于使身体健康发展,具有强健的体魄,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体育具有安全保障,避免身体受到伤害,课前体育准备活动是必须要做的。

2 体育准备活动的益处

就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好处的研究,目前绝大多数生理学专家和体育教育专家都是针对生理意义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概括以下几个方面。体育准备活动能迅速使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使身体的内分泌增强,促使身体各器官机能迅速适宜运动的状态,协调身体的各个器官,协调各个器官的工作;体育课准备活动能系统供氧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增强氧对运输系统各个环节的活动,促使肺活量、吸氧量以及心输出量的有效增强,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网舒张和通畅,使身体氧和能量供应及时有效的供应。体育准备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体温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机能处于最佳身体状态,积极投入到适应性运动状态中来。体育准备活动还可降低肌肉的粘结性,增强肌肉的弹性,对防止运动损伤起到积极的作用。体育准备活动对皮肤的血流起到疏通作用,对皮肤汗水的排放起到疏放作用,有利于皮肤的散热,防止正式运动时体温过高,防止对人体的伤害。

以上是对于体育准备活动在生理上的研究,但从教育教学方面,从学生的学习角度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体育准备活动同时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还是老师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教会学生做课前准备活动,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前作准备活动也是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体育准备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3 课前体育准备活动的分类

针对课前准备活动的任务和运动量的强弱,从教育教学的角度一般分为适应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适应性准备活动就是对全身进行热身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就是针对特定教学内容,作更相应性活动。在体育教学的理论中,从生理的角度阐述,适应性准备活动首先调节好人神经系统的活动,并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比如增加肺脏的气体交换量,增多心输出的血液量,增强新陈代谢过程,加大血液循环等,以适应即将开始的正式的运动。在此时,学生身体的温度也稍微有升高,使身体提高到了最适于肌肉做剧烈运动的程度,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剧烈运动时充分发挥身体各个器官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提高体育锻炼效果和运动成绩。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进行不同的专门性准备活动,这是为了使大脑皮成中产生对运动项目特有的合适的兴奋,以便大脑集中力量指挥各器官的体育活动。对于专门性准备活动是针对着专项活动的设置的,所以其内容和要求与适应性体育准备活动是有所差异的。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课 准备活动 因素

当肌肉进行紧张的运动时,有机物的强烈分解和能量的释放,需要大大加强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而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是由呼吸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来执行的。因此,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激烈运动时,内脏器官的机能不能适应肌肉运动的要求,不仅运动成绩下降,而且还会出现不良的生理反应,如头晕、恶习、呕吐、甚至休克等现象,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损害。

初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中期,学生年龄大约在13~15岁,年龄阶段属于青少年期,在这个时期,身体的可塑性大,人的体型、骨骼、肌肉和内脏机能等都在起着显著的变化,上好体育课,准备活动尤其重要。因此,上好体育课必须要安排好准备活动。

二、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意义

准备活动可以促进有机体新陈代谢的加强,使体温升高,使血液中的氧气向组织细胞释放保证氧气的供应,使各组织器官较快地发挥较高的工作效率,适应运动的需要。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训练课、以及比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人在相对安静状态,如果没有通过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时,往往会感到不适应:如动作不协调、力量和速度等素质无法充分发挥,运动成绩不能达到正常水平等等。这种现象在延续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步消除,这种延续现象叫惰性作用。

三、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类别及内容

做准备活动不但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且也带动植物性神经系统大大提高兴奋性和灵活性。如心脏中血液输出、输入量的增强,肺对气体交换量的提高,这些都促使新陈代谢的加强,保证了肌肉的营养供应和废物的排除,从而提高整个机体的运动能力,并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实际上,即使学生在上体育课或参加比赛之前,尚未开始运动,也会由于条件反射,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起变化,以适应即将来临的肌肉活动。这种生理变化叫赛前状态。

四、安排好初级中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的因素

1、时间和运动量要适宜

准备活动是为上好一节课的基本部分做准备的,初级中学体育课的基本活动时间一般在5~8分钟,心律控制在每秒90~110次左右。不能时间过长、喧宾夺主、时间过长、运动过大,学生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疲劳,影响基本部分内容的完成,影响教学效果,还容易引起创伤;运动量过小,则失去准备活动的意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气候,学生的情绪等都应作为掌握准备活动量大小的依据。

2、内容选择要有针对性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中学的准备活动应各具特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杜绝那种准备活动区别不大,有些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中学生的生理特点。

3、安排要科学、全面、合理

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主感到乏味、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 转贴于

每次课准备活动的内容要不断变化,即教师在上课前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和训练水平,在身体姿势、动作方式、动作幅度、动作路线、动作频率、动作速度、动作节奏等方向不断变化,使学生感觉有内容可学,妙趣横生。

4、注意形式新颖、有趣、多样准备活动应有目的地借助于各种合理的练习手段,以刺激学生在脑皮层相应中枢的兴奋,尽可能在一节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要适合学生的心理,不断出新,力求做到内容不变形式变。

合理组织队形是准备活动很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整齐、美观的队形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又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受到美的启迪,从而提高准备活动的效应。

5、 做准备活动后,人体的体温提高了,便可减小肌肉与韧带的粘滞性(减少阻力)增加弹性,并促使关节囊分泌更多的滑液,以减小关节的摩擦力,加大关节的灵活性。这些变化可以加大人体运动的幅度,提高速度、力量、灵敏和柔韧性等,从而预防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准备活动的各种练习,可以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使各种器官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

五、结束语

安排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对上好初中体育课的教学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把握好课前准备活动。随着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准备活动更应该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在安排好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效地利用了体育课的时间,也取得了安排好体育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冉清全 ,易学, 丰孝法,现代体育准备活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7

[2]、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田径,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1995,6

[3]、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体操,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6,1995,6

[4]、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体育心理学,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1997,1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5篇

一、明确准备活动的目的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使人体为即将进行的运动或比赛作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及动员,为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运动成绩创造一定的条件,下面从生理方面作具体分析。

1.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增强内分泌器官活动,为正式练习身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迅速达到最适宜程度创造条件。

2.增强氧运输系统所有环节的活动,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网舒张,工作肌能获得更多的氧供应。

3.使体温适度升高,肌肉的黏滞性降低,弹性增强,关节更加灵活,有助于防止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

4.增强皮肤的血流速度和降低沁汗量,有利于散热,保证身体及时满足上课需要。

二、准备活动的内容要与课堂主体部分练习内容相适应

体育课准备活动可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包括身体的一般发展内容,主要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使全身各主要肌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特别应注意加强较弱的肌肉群的练习。专门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与课堂主体部分练习有关的肌肉群、关节、韧带和器官,以及各系统的机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动作性质和结构与课堂主体部分的内容大体相似。

中小学的体育课一般负荷量较小,教材内容难度比较低,因此不需要把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加以严格区分,只是在个别的教学中突出专门性。例如,在原地正面掷实心球的教学中,做准备活动虽然全身各部分都应活动开,使体温升高,提高肌肉神经的兴奋性,以适应投掷练习,除此之外还应针对上肢肌肉、腰部肌肉和肩、肘、腕、髋关节的专门性活动,因为这应与完成动作的主要身体部位相适应。

三、准备活动的形式应具有多样性

从心理学注意的角度上来看,注意的稳定和分散除与主体本身的特点有关外,关键和注意对象的特点有关。一般来说,注意对象内容丰富、形式多变,注意就稳定持久,反之内容贫乏、形式单一的对象就容易分散。例如有些教师上课,一学期甚至常年的准备活动,不管基本部分练习的内容是什么,都是采用先跑步,后做一套徒手操而了之,这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教师倒省了不少力气,但学生却很厌倦这种形式,教学任务也很难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说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课堂主体部分的练习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准备活动安排得形式多样,给学生以新鲜感,从而产生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准备活动的内容应丰富多彩有趣味性

兴趣对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实践证明,如果一个人对工作有兴趣,工作的积极性就高,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至90%;反之,工作的积极性就低,只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20%至30%。有好的形式而没有好的内容,那就犯了形式主义,只有我们的准备活动内容本身具有趣味性,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所以在安排准备活动练习内容时,应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和学校特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灵活掌握来培养学生练习兴趣,例如,小学阶段多安排一些娱乐性、拟人化的游戏,中学可以安排一些趣味性的比赛,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准备活动应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近代班级授课制的建立使得对学生统一化要求很高。传统思想影响下的体育课不管学生的先天差异与不同需求,其练习项目、次数、难度、标准都必须一致。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统一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完全忽略了人体存在差异的基本规律,挫伤了不少学生的积极性,束缚了他们的个性发展。现代体育教学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同样准备活动也应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根据人的心理、能力等的差异,及时调控教学的方法策略与教学程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因而一定要选择适合他们实际的、由易到难的学习目标,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从而能形成积极进取的体育学习动机。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6篇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效果。怎样才能比较合适、有效是值得研究的。一般情况下,普遍存在不够、不能较合理、科学地安排准备活动的问题。

(一)准备活动的内容单调、枯燥,形式一般、公式化,总是以几节同样的徒手操或放羊式的球类活动和质量不高而不能人人都活动的游戏代替,因而学生一开始就兴趣不浓。

(二)准备活动时表现出纪律松散,要求不严,活动时既无数量又无质量,行动表现懒惰,这是人为的结果。

(三)不考虑季节、天气的特点和基本部分主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使准备活动一个样。

(四)有一般性准备活动,无专门性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不能与基本部分的主教材相应。运动中主要负担部位的机能不能都改善。有时有专门性准备活动而无一般性活动,不能使整个机体活动开,准备活动不充分。

(五)有时准备活动的运动量过大,用长距离跑和运动竞赛代替准备活动,使学生过早疲劳,当进入正式运动时,不能处于良好的状态。

由于存在以上种种问题,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怎样正确理解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其对体育教学的价值是众所皆知的。可以说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总动员,是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准备。做好了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同时防止发生伤害事故。那怎样才能做好呢?实际做起来很难,所以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其中的奥妙,希望从中得到启发,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助益。

(一)什么是准备活动的适宜运动量。

准备活动适宜的运动量,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及本身技能的特点,而且要根据体育课的不同内容、任务及季节变化、学生的情绪等特点安排,不能笼统。因为准备活动是为基本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准备活动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动量要适当,过大会影响体育基本内容的开展,过小会影响准备活动的效果,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掌握学生的运动量时,要善于观察其情绪变化:大部分学生通过准备活动,头上微微出汗、自感身暖、想运动,同时对即将进行的基本内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信心十足。一节课的准备时间约在十分钟到二十分钟,脉搏频率达到110次/分到130次/分,并且逐步上升才符合生理要求。所以,所谓的适宜运动量,要因情况而异,我认为达到以上情况就可以了。

例如一次高一计网班新授三级跳远课,准备活动是一开始由慢跑到中速跑,而后变为追逐跑,结果没有控制住学生的速度而造成运动量过大。等到几节徒手操模仿性练习后,甚至老师讲解示范时,由于天气热,学生情绪稳定不下来,少数学生喘气,有三个学生头晕,一部分学生表现不耐烦,导致练习时大部分学生都表现为懒散、助跑失常、起跑失败。学生的共同反应是:助跑无速度、没力气、起跳无意识、不积极、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然运动量过小也不行,速度不能发挥,起跳会不充分,整个运动受到抑制,练习时不能得心应手。第二天我又在与计网班(1)素质差不多的计网(2)班上同样的课,准备活动我接受上一次课的教训,控制学生的速度,并有一定的运动量,使每个学生都基本活动开,基本达到上面的要求。在基本练习一开始,学生个个劲头十足和精力充沛,练习时很多学生表现出较好的模仿练习。结果与上次化工班同样标准衡量,情况大大改观。

(二)怎样才能使准备活动有针对性。

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就是一般性准备活动要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两者缺一不可。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全身各主要关节韧带肌肉群都得到活动,那些较差的素质部位都得到改善;专门性准备活动与体育课的主教材相似,并以掌握和提高主教材在身体上和技术上做准备,使课的基本内容练习时的有关部位得到预期的改善。所以我们在进行准备活动时,就应对一般性与专门性准备活动有所侧重。准备活动的最后部分的内容要与即将进行的运动紧密联系。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看,准备活动应有目的地借助各种合理的练习效果,以刺激大脑皮质相应中枢的兴奋,加强肌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并尽快地使机体工作能力的生理惰性得到克服,因为一次好的准备活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留下的痕迹与课的基本部分内容的动作结构应当是相似的。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一节好的准备活动除组织完成一些使身体肌肉关节得到活动外,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为主教材服务的专门性练习和模仿练习,也就是说必须在动作结构上有相应的选择。如教学的内容是跑的项目,准备活动除做一些全身活动的练习外,还应多做一些下肢活动,如下蹲、弓步压腿、摆腿、三种跑的基本练习和上肢摆臂等动作。

我在进行高一年级侧向滑步推铅球的教学时,对通信班和财会班用两种准备活动的内容、方法进行对照。财会班只做一般性准备活动,而通信班除了一般性准备活动外还做与主教材有关的专门性准备活动。如原地慢步,徒头正面和侧面推铅球的模仿练习,从握球手型和放臂位置开始练习蹬送、转、挺、推动作和正确的发力顺序。其结果,虽然两个班原有基础差不多,但效果显然不同:通信班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动作,而财会班则相反,能完成的只是少数。

在同一个班级中我们也进行了实验。2010级会计(1)班三级跳远考核测验,老师亲自督促准备活动。除一般性准备活动外,还进行了专项准备活动,使学生的肌肉、关节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情绪高潮。测验结果,优秀17人(31%),良好和及格33人(60%),不及格5人(9%)。可耽搁一周,学校抽测2010会计(1),当时提出要求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由于学生不重视及没有自己做的习惯,一部分同学只是随便活动了一下,有的甚至只打了几下球来代替做准备活动,并没有真正起到做准备活动的作用,结果速度显然不能发挥,起跳不够稳定,无腾空,成绩与前次相比,大幅度下降,55人测验,优秀5人(9%),良好和及格27人(49%),不及格23人(42%)。

(三)根据学生年龄性别特点,选择适当的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选择适当的准备活动。在中学阶段,学生从小学、初中阶段进入青年时期,生长发育迅速,身高体重和生理变化都非常大,表现为求知欲盛,接受模仿力强,学习劲头足,什么都想学,当然男生胜于女生。所以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的内容要丰富多彩、新颖,并时常翻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在体育课一开始就吸引住他们。

低年级内容应略微简单,难度不宜过大,适当安排些有意义的、质量高的游戏等。高年级的内容可多些,难度也可大些。但要多变化,如徒手操、原地、行进间、双人操、击掌操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做些棍棒操、绳操、哑铃操、球操等,女生可以做一些艺术体操,健美体操等。

如2010级数控班的一次标枪课,我发挥体育委员的作用,让其带操,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由于初次带操,他虽然课前准备了一些内容,但在慌乱中全忘了,干脆做广播操。学生不感兴趣,幅度也不大,伸展小而无节奏,表现得心灰意冷,用去时间十四分钟,然后由我上课,结果体育课的效果不佳,基本任务完成得也不好。原来我想就是准备活动差点,但他们都有投手榴弹的基础,估计教学任务还是可以完成的,可事与愿违,很多学生枪尖不是向天就是向地,有在空中翻动的,有枪尾打背的,五花八门,甚至有三个学生手臂肌肉轻度拉伤。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7篇

一、在不断变化中保持准备活动的新颖性

任何一个生命个体对于反复进行、毫无变化的机械运动都不可能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欲望,一旦恒久不变的准备活动被学生的抵触情绪覆盖时,学生就自然产生厌倦心态,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热情。所以,对于准备活动的设计勤于变化,是保持学生内心情绪高涨的首要原则。但事实上,很多教师谈及变化便心生恐惧,怎么才能确保足够的准备活动呢?笔者以为,这种变化并不局限对准备活动的全盘否定,教师可以依据视觉因素对运动方向、频率以及形态的绝对敏感性,通过变化准备活动的实施部位、实施顺序以及动作的强度或顺序等诸多因素,在不变化准备活动原本性质的前提下进行微观层面的调整,从而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形成新鲜的刺激感受。

二、在精心思考中保持准备活动的娱乐性

在准备活动的变化中,仅仅考量节奏等的变化还不足以帮助学生提升准备活动的参与程度,教师还必须在内容的丰富性上做足文章。可以在原本的准备活动中帮助学生提炼游戏本质,在不更改活动本质的基础上介入相应的趣味化内容,帮助学生将游戏的元素加入其中,达到寓戏于动中。这样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借助学生的好胜心理和对抗意识,通过竞赛和对比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在游戏活动中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

例如在教学“前滚翻”动作时,教师将这一动作必须要用到的海绵垫放置成两个圆形,在教师的一声哨响后,学生立即按照两路纵队的方式围在两个圆形海绵垫。然后教师发出口令,学生迅速反应,看谁能够抢到海绵垫的座位坐下,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每次淘汰一人,最后剩下的人为获胜者。

这样的游戏学生喜闻乐见,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涨,而且对于即将教学的前滚翻动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一举两得。

三、在彼此联系中凸显准备活动的针对性

很多教师误认为,课前的准备活动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只要让学生在准备活动中放开手脚,达到活动身心的目的即可。其实并不尽然,准备活动与正式的课堂教学是有机交融的整体,或者说准备活动其实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准备活动的设计不仅要让学生放松身心,更要将课堂教学中的动作要领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分解,在准备活动中进行相应的模仿练习、辅助练习。这样一来既可以丰富准备活动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将其与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为新授的动作要领做好铺垫和准备工作。

例如在教学有关武术的动作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做好相应的热身练习,在扩胸、压腿、拉韧带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针对性练习,比如大跃步、劈掌手型等相关的武术动作活动,从而为本节课教学的武术动作奠定基础,保证武术课堂新授内容的顺利进行。

四、在体察调整中提高准备活动的对应性

无论体育活动如何变化,如何设置与选择,教师都不可忘却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即任何一种准备活动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更是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奠基的。所以,准备活动设计得巧妙与否,得当与否,都应该从学生这一参与的主体入手,以学生在准备活动参与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入手。因此,教师要从学生活动的一开始就悉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状态,并在相应的指导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尤其是准备活动中来。对于这种体察,教师还应该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做好足够的准备,并能相应的做好调节工作。一旦发现学生不够兴奋,参与热情不足,可以安排节奏较快、运动量稍大的活动;而学生过于兴奋,教师则可以进行舒缓的活动,以调整学生的状态。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8篇

一、准备活动的内容要与主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能更好地、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在设计、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时就必须要依据主教材的内容来确定。如果安排针对性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体育游戏,将对完成教学目标起到铺垫和桥梁的作用。如,在学习前滚翻技巧时,教师安排“不倒翁”的垫上前后滚动游戏,就可以让学生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身体依次着垫的部位和团身紧的重要性。又如,在教学胸前传接球时,教师可以安排“头顶、胯下传接球”作为准备活动,这样带有游戏性质的准备活动,既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加学生的手感,发展传接球的意识。

二、准备活动的内容要对主教材内容具有正迁移性

学习之间的影响有促进和干扰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为负迁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尽量引导正迁移,减少或杜绝负迁移,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体育课中准备活动的迁移就是准备活动运用的可持续性、灵活性,把准备活动用活,结合主教材的内容去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为自己的课堂服务。准备活动内容的选择与主教材内容的组织形式、重难点的突破、知识的拓展等方面都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的。我认为,合理的准备活动内容,可以加速学生对主教材动作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迁移作用。如,在教学“小足球双替拉球”技术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个模特走“猫步”的游戏作准备活动,学生在模仿模特走“猫步”的过程中提高了身体的平衡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只要稍稍要求学生加大双脚的交叉幅度,双替拉球中的交叉步技术就能很自然地引入进来了,学生学的自然,学的轻松。又如,在教学“单跳双落”技术时,教师在准备活动时可安排学生进行“兔子舞”的韵律操,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到前脚掌发力蹬地,屈膝缓冲和单脚跳跃,双脚落地,那么后续主教材的教学也就可以顺利地引入和完成了。

三、准备活动要服务于主教材的教学目标

不管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形式、内容如何变化,目标都是为了完成主教材的教学任务服务,为了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高涨的情绪下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圆满达成教学目标。准备活动不仅仅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预防运动损伤,更应该为主教材的教学目标服务。如,在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准备活动环节安排适当的跳绳练习,因为跳绳练习不仅能增强学生踝关节的力量及腿部的弹跳能力,而且和跳跃类项目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前脚掌发力、屈膝缓冲的技术动作相似。安排这样的准备活动,就能更好地为主教材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

四、准备活动要有利于巩固基本技术

准备活动不但可以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动员学生,逐步使学生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缩短他们对于运动的适应过程,因此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内容,把主教材中的技术教学内容适当融入到准备活动中去,达到巩固学生基本技术的作用。如,在教学小篮球原地运球技术时,学生对原地拍球的手型和节奏的技术要求有所了解了,因此,教师就可以安排“开开停、跳跳停”的准备活动。在“开开停”的准备活动中,学生利用单手将球及时按停,在按停的过程中再次体会和巩固了“五指分开,手指弯弯”的技术要领。而在“跳跳停”的准备活动中,学生在球自由落地反弹的过程中感受并强化了球的自然弹跳节奏。这样的准备活动,既活动了学生的身心,又起到巩固复习基本技能的作用。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 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手段,提高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课堂教学。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通过合理的设计、编排,引导学生与同伴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合作进行主动性学习,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合理设计体育游戏,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让学生有自由、竞争、成功的体验,对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有着重要作用。

准备活动的目的在于使机体逐步进入运动状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行各种预备练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达到适宜水平,加强各器官活动和各功能的活动,为机体正式进入运动状态起到预热作用。充分的准备活动对于更加准确、协调地完成动作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游戏是一种古老而广泛的活动,更是学生展现其活力的舞台。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游戏的价值日益凸显。毋庸置疑,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对推动我国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体育游戏虽源于游戏,但体育游戏的工具价值尚未触及游戏的本真意义,其价值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尚存深入挖掘的空间。

一、体育游戏的作用

在高校,一堂正规的体育课一般用时90分钟,那么准备活动就需要20分钟左右。在这20分钟里基本内容有2种:慢跑、热身操;从时间上来看,仅仅这2项内容是不够的,也没有办法能在20分钟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尤其是在春、秋季中午2点的课堂,学生还没有从午休中恢复过来,这对于后面的正常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影响。准备活动的任务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各种方法,尽快让学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堂上来,迅速地进入体育教学中,把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跟上运动的节拍,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虽然准备活动只是体育教学任务中的一部分。但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对于下面进行的运动练习会有很大的影响。而游戏本身具有竞争性、合作性和挑战性,学生通过游戏中的练习,能增强竞争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增加自信心,敢于挑战自己。同时游戏也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新平台。当代很多种体育运动都是从游戏当中演变过来的。例如:中国古代的蹴鞠现在的足球;法国传教士利用闲暇时的手掌击球游戏现在的网球,等等。一些学生用排球当手球玩、改变跳绳的用法新编一些新游戏等,这些都是创新能力的表现。

二、体育游戏的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安排体育游戏时要针对实际情况来选择。首先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根据课堂内容确定游戏的内容,不能为游戏而游戏。游戏的内容必须围绕着教学目标开展,同时还要考虑实施对象的身体素质,充分利用教具等方面内容,进行趣味性的编排与组织。游戏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游戏。教学中进行游戏时,教师要先告诉学生游戏的名称、游戏的过程、规则和评价赏罚要求等。特别是对于新游戏,一定要将游戏的每一个细节、注意的事项给学生讲解清楚。有时可以让个别学生配合演示整个游戏的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做游戏的模仿、理解。其次,指导安排学生进行游戏的过程,教师可以亲自参与,跟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教师既能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补充说明,又能带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得游戏更富有感染力。再次,教师还要经常观察学生的身体变化,并相应调整游戏练习的强度与密度,做到适量、适度。最后,游戏期间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一些小窍门,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游戏。游戏结束后还要询问学生关于游戏中的感觉、心得,总结游戏的重点难点,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体育游戏在选择上需要注意的几点

天时、地理、人和是完成一件事情所需要具备的几点要求,同样完成一项体育游戏也需要类似的几点要求。正确的游戏场地器材、创新的游戏内容、合理公平的游戏规则都是达到练习目的的最好条件。

在选择场地上,一些游戏需要移动的范围比较大,要选择比较平整、开阔的场地,尽量避免选择场地湿滑、障碍物较多的路面。一些需要集中精力的游戏,要尽量避免选择与较为嘈杂的游戏项目或课堂同一场地进行,否则学生很容易被周边的环境吸引过去,游戏自然就不能确保质量与教学目的。在器械上,应尽量选择没有危害、轻便、软硬度适中的器材,由于部分游戏在进行过程中需要对抗、竞争、追逐,选择错误的器械,有时会造成学生身体的伤害,甚至严重的后果。

游戏的选择创新也是时代的必要性,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小学、初、高中生,单纯的老鹰捉小鸡、贴膏药、二人三足已经不能满足于他们对游戏的兴趣。所以在选择游戏上要结合所教课程内容,从灵敏、柔韧、耐力出发,满足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求知欲。

体育游戏的规则是游戏能正常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的保障。教师在中间应起主导的作用,使学生在玩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学习中获得游戏乐趣。而且,公平、公正的游戏是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手段,能让他们了解到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规则、讲求正义。教师在游戏中要充分做到以身作则,给学生作出正面的引导,通过游戏不仅锻炼身心,而且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四、结语

体育游戏是一项智力、体力和技术相结合的活动,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活动,既可开发学生的智力,又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体育游戏有一定的规则,这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体育游戏既能增强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团结和合作,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体育教学的身体状态中,把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跟上运动的节拍,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施志社.怎么组织体育游戏[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2]徐唯伟.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2006.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球类练习 传统 准备活动

1.前言

体育课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自我锻炼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各种方法,尽快把学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堂中来,并通过身体活动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及大脑皮层对运动的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目前在大多数普通高校体育课准备活动还沿用老一套的慢跑、队列队行、原地徒手操等多年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单一、公式化的形式致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到枯燥无味,厌学,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对高校体育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及体育活动的开展十分不利。笔者通过对高校体育课传统准备活动改革实验,力求探索一种有利于高校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有效方法。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一年级机制07、机电D07、机营07三个班男生组成三个试验班,电气071、电气072和电贸英07三个班男生组成三个对照班。实验前对每个学生所喜爱的运动项目及其身高、体重、身体素质和学习动机等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经统计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可比条件一致。

2.2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法,在07―08整个学年,27次课教学中,对照班按照以往的体育课准备活动内容:教学常规、单纯的走、跑、徒手操,进行准备活动;实验班则按照新制定的内容,有计划地挑选、搭配适宜的球类基本技术练习进行体育课准备活动教学。

实验一年后,通过调查研究法,对实验班、对照班学生体育课成绩、身体素质和课外体育锻炼进行了调查,并利用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对学生身体素质成绩和体育课成绩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一年实验教学,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成绩有了明显的不同,实验班的身体素质成绩在速度、耐力和力量等各个方面都比对照班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究其原因发现,不同的准备活动教学内容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图1是实验班和对照班体育课成绩和身体素质成绩对比,从实验班与对照班1学年体育课成绩和身体素质成绩比较中,我们发现,实验班的这两项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体育课成绩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连带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有了显著不同,实验班学生无论是每周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均次数,还是锻炼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班。

3.2实验班与对照班准备活动教学内容比较。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任务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的身体由安静状态向兴奋状态逐渐过渡,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大脑皮层对运动的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使动作完成得更加协调、准确,减少失误。通过身体的活动,使运动系统和各种器官预热,使其达到最佳温度,为发挥最大的身体运动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

虽然准备活动很重要,是体育教学任务中的一部分,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准备活动不重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做准备活动没有必要的学生占全部被调查学生的85%,大多数学生不重视准备活动。究其原因发现,学生不重视准备活动的根源在于教师,很少有教师经常对学生讲述准备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而在教学实践中,也没有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好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

通过对锻炼前如何做好准备活动调查,发现90%的学生回答是:踢几下球,射射门或是投篮,就是简单的技术动作重复几次,便完成了准备活动;根本不需要特别去做什么,那是浪费时间。从此可以看出,90%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根本就不了解。

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关于学生运动中损伤原因调查排列显示:因准备活动不充分或不适当,而发生运动损伤排在运动损伤原因的第三位。准备活动的结果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运动寿命;准备活动影响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准备活动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掌握,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重视体育课准备活动重要性的教育,重视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开展。

传统准备活动的内容可归纳为:课堂常规练习;队列练习,各种变化形式的慢跑,运动量较小的游戏;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全身都要活动,身体的各部位都要照顾到,通常有徒手操,包括定位,行进间的单人、双人或多人一组的体操和游戏等。

笔者根据准备活动的要求,结合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制定出实验班准备活动内容,如表2,可列举的练习内容很多,在此仅以篮球、足球为例。

通过试验班和对照班调查发现,实验班有98%的学生喜欢现在的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他们认为以球类练习替代传统的准备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选择练习内容包含了全面的身体素质,即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练习,使身体各部分能进行全面的活动,练习节律、强度容易控制。球类活动替代传统的准备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方法各异,避免了准备活动的机械化、公式化,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对照班有90%的人不喜欢现在的体育课准备活动。他们认为,传统的准备活动,与中小学的体育课教学相同,内容枯燥,毫无新意,方法简单,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迫切要求体育教师能够改进体育课准备部分的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对比发现,实验班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结合了学生的身心特点、生理特点,使学生身体的各部位都要照顾到,让学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昂,有利于基本部分教学内容的开展。对照班的准备活动相对单调,缺少新颖,与数十年来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一致,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

3.3熟悉的球类运动做为准备活动内容,对学生很有吸引力。

大一新生在刚刚摆脱高考的紧张情绪,跨入大学门坎,他们普遍存在加强体育锻炼的心理倾向,同时对大学的体育课有着较高层次的要求,都希望大学体育课比初、高中体育课有一个质的飞跃和变化。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1年级开设的体育课,除课的时间加长以外,其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均基本与初、高中相同,特别是准备部分中常规的走跑、徒手操和游戏,更与初、高中相差无几。这显然不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难免使他们产生厌烦情绪。实验中,为了摆脱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每次课准备部分,用具体的、学生感兴趣的、多种特性的球类基本技术,以及技术对抗练习,代替常规的准备活动,使课的内容以综合性组织形式出现,激发了学生课上和课后练习的积极性,增强了身体素质,促进了体育课成绩的提高,同时也陪养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球类运动有它独特的体育魅力,对运动者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大学生具有组织和参与集体活动的强烈愿望,所以学生之间的各种球类比赛比较多,为球类活动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需要球类技术、战术的指导,需要有强有力的体魄,因此在每次的体育课的教学中穿插球类的练习,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受学生的欢迎。相反,维持过去的那种准备活动的教学模式,会遭到学生的反对,不利于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相反会形成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改革意识,使体育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好的锻炼习惯,科学地进行锻炼。

4.结论

合理地选择学生熟悉的球类运动项目技术练习,替换常规准备活动中一般准备活动的内容,以及改传统的新授、复习和考核等课的类型均为综合课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对提高体育课成绩与身体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的养成。

总之,体育课准备活动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富有实效性。同时体育课准备活动要有新颖性,要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之情,尽快地将求知欲导入课堂,使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感受中完成任务。另外,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要有趣味性,要多样化,要教育学生发扬团结合作、协调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高燕华.让准备部分成为学生施展才能的地方[J].体育师友,2001.5:24-25.

[2]茆飞霞.对健美操教学中准备活动的探讨[J].体育师友,2002.1:23-24.

[3]杨连岗,宁淑平.试论大专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1).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中职体育课 准备活动 内容 形式 时间 强度

中图分类号:G8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87-01

准备活动是在体育课开始阶段或比赛前有目的的进行的一系列肌肉活动,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做好承受计划负荷的准备,缩短机体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有利于迅速投入课堂的学习中去。本文从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的作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为相关学校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职学校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专业书籍等,通过查阅以上相关文献了解当前国内其他中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开展的情况以及影响其开展因素。

1.2.2访谈法。对中职学校体育老师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了解这些学校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实施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 对准备活动的作用的分析

在现今的中职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准备活动这一原本非常重要的环节往往被忽视,长久以来也没有得到过大的改变。在我市各中职学校体育课授课过程中,体育教师所组织的准备活动基本都是简单枯燥的慢跑,三年一套的徒手操,让学生感到十分乏味、厌烦。走过场般的准备活动让学生对这一重要环节思想上远远不够重视,毫无积极性可言。教师也没有深入了解准备活动的作用,存在轻视准备活动的现象,有的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

教师与学生只有了解并重视准备活动的作用,才能真正积极得参与到准备活动中去,才能完整,高质量得完成一节体育课。

2.2 对准备活动内容的分析

中职体育课准备活动一般分为课堂常规练习,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

2.2.1课堂常规练习是指教师迅速地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比如队列、队形练习,负荷较小的游戏等,预热学生身心,这样可以让后面的教学内容能够快速顺利地进行。

2.2.2 一般性准备活动是使身体各主要的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伸展。形式内容可以多样化。如手持器械的练习,游戏等。做这些练习要求动作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动作进行练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体态和正确的身体姿势。

2.2.3专门性准备活动是为完成学习目标所做的专门性练习。体育教师应在某些学生较难掌握的体育技能的课程上多采用这种联系,为掌握所要学习的特定技术动作创造条件,以保证体育课的效率、质量。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我市各中职学校体育课准备活动练习内容,最多采用的是跑步;较多采用的是徒手操;很少采用的是游戏。体育课准备活动部分练习内容的一成不变,如从小学做到中学,使学生对准备活动提不起兴趣。因此,体育课准备活动练习内容单调,是学生反感准备活动又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方面我市各中职学校体育教师一般都只采用简单的走跑练习,缺乏变化与创新。如现代体育教学中新兴的体育舞蹈,虽各学校都有配乐使用等条件,但是基本上没有采用过这种新兴的准备活动形式。

2.3 对准备活动组织的分析

准备活动的组织教法一般采用集体形式进行,也可分组进行,既可定位做,也可以行进间做。准备活动的内容既要有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走、跑练习,又要有保持学生正确体态、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练习。我市各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所教授的准备活动存在盲目,呆板等问题,并且很多时候没有根据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来确定准备活动的负荷量。

2.3.1 诱导性准备活动。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如“跳高”学习之前的原地起跳练习,就是跳高的诱导性准备活动。它可以降低动作的难度,增强学生的信心,加快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2.3.2 兴趣性准备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围绕主要学习内容,以游戏、循环练习、竞赛的形式安排的准备活动。兴趣性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运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运用时,要注意控制运动负荷。

2.4 对准备活动教学设计的分析

2.4.1 常规的准备活动的教学设计

常规的准备活动都是教师带,学生跟着做,这样的准备需要在组织形式和内容上作一定的创新。

2.4.1.1增加游戏,活跃气氛。

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强,乐于尝试新的身心体验,游戏也是一种身体练习,许多体育项目又起源于民间游戏,本人采用游戏做准备部分有两个意图,即代替了枯燥的慢跑,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拓宽知识面。如在篮球场内线,两篮球架间进行足球(交通规则)的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足球如何运动,便于欣赏。从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比较喜欢身体的直接对抗,而且效果较好。

2.4.1.2形式多样的准备操。

做好准备操的目的在于活动关节,并非要掌握动作。所以,在准备操的内容上要多样,非固定化,要更多地采纳韵律操动作,注意克服刻板陈旧的做操方式,丰富准备操的队形变化。

2.4.1.3增加知识教学。

在进行常规准备活动前,进行诸如体育知识抢答,调节课堂气氛等。

2.4.2以学生为主的准备活动的教学设计。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开展探究性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然而在准备活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却是始终如一,即:教师讲解、示范、口令,学生练习。而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设计一些准备活动,或让学生带准备活动操的教学却不多见。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教师都怕学生带不好准备活动操,或者不放心让学生设计的准备活动质量。在准备活动的设计中比较缺乏学生主体参与。学生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以及将来从事身体锻炼,都要做准备活动。所从教会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是很有意义的,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项锻炼身体的方法,是我们体育教学的一项任务。

2.4.3 采用多种的新的准备活动的形式

2.4.3.1是队形的变化。变化队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分队走、合队走、蛇形走、交叉跑等,使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感觉中完成走跑任务。做操的队形可采用圆形、半圆形、矩形、菱形、双圆形等队形,使学生觉得新颖、有趣。

2.4.3.2是口令的变化。在一套操中采用多种形式口令效果较好。如集中喊口令,小组喊口令,师生接口令,音乐、哨音代口令等等,这样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喊口令的能力。

2.4.3.3是动作的变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身体姿势、动作的方向、幅度、路线、速度、节奏等方面不断进行变化,同时渗透美感教育。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妙趣横生,活力无穷。

3.结论

3、1 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可将锻炼者的心理状态调整到体育锻炼的情景中来,同时接通各运动中枢间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处于最佳的兴奋状态,投身于体育锻炼之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准备活动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准备活动的目的不只是提高机体对剧烈运动的适应性,还应包括心理准备(兴奋、兴趣),为上好课做好充分身心准备。

参考文献

1、王步标,华明,邓树勋《人体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05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准备活动;教学效果;运动损伤

前言

准备活动是体育训练和比赛之前有意识有目的地做各部分身体活动练习。当肌肉进行紧张的运动时,有机物的强烈分解和能量的释放,需要大大加强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而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是由呼吸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来执行的。因此,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激烈运动时,内脏器官的机能不能适应肌肉运动的要求,不仅运动成绩下降,而且还会出现不良的生理反应,如头晕、恶习、呕吐、甚至休克等现象,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损害。在高校体育基础教育中发现,教学效果好坏除了共同有的身体素质外,同学们对准备活动的认识程度也是他们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据调查体育课中所有的受伤,85%来自于准备活动的不充分。通过对我院部分公体学生的调查,95%的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前没有认真做准备活动,只有近5%左右的学生在认真的做。所以,如何安排好高校体育公共课每节课的准备活动,是保证上好每节课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

一、高校公共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的意义

在绝大部分人的思想意识里,有一个误区,认为准备活动仅仅是热热身,也就是使身体发热就可以了。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使学习运动技术效率低,锻炼效果不理想,最直接的是导致身体受伤、致残、甚至危急生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运动锻炼之前的准备活动。其意义有很多,我们列举几点主要的进行分析与探讨。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脑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使各组织器官较快地发挥较高的工作效率,适应运动的需要。准备活动可以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升高体温。有的人在一有较强的运动就感觉头晕目眩,肚子疼,其实就是内脏器官不适应引起的疼痛。准备活动做了,并有一定强度,这些症状就会减轻甚至不出现。

准备活动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改善心肺器官功能。趣味多样的准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这些功能的改善,能较快使学习运动者进入状态,提高学习效率,锻炼效果更佳;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肌肉收缩的粘滞性,可以预防因大强度的运动而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的损伤。所有的准备活动,在这一点上是最直接、最常见和最多的。

二、准备活动的安排和注意事项

准备活动分一般性和专门性两种。

一般性准备活动:徒手或持轻器械的练习,包括单人、双人徒手操,武术操,棍操,绳操等;走跑练习,包括各种形式的走、慢跑练习;队列队形和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游戏,可根据教材、学生情况,自编或参考游戏类书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时问不宜长,最好同徒手操结合使用;舞蹈,这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一个新特点,最好配乐使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专门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包括一些模仿练习、诱导练习或辅助练习,应与教材结构节律强度栩类似。如:教材是掷铅球可以先做掷沙包等练习,教材是鱼跃前滚翻,可先做前滚翻。

准备活动的时间安排:准备活动是为上好一节课的基本部分做准备的,基本活动时间一般在20—25分钟,心律控制在每秒90~110次左右。根据季节的变化,冬天时间要长些,夏天应短些。运动过大,学生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疲劳,影响教学效果。运动量过小,则失去准备活动的意义。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13篇

论文摘 要: 在大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开展生动有趣的健美操,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精神饱满,心情愉快,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是一种可行的准备活动练习方法。

近些年来,学校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思想影响下,对教学内容及准备活动模式进行了改革,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体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社会体育发展的热点优势,把健美操科学地融入准备活动练习中,使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进一步丰富。

据了解,现在许多中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内容依然陈旧,长期采用列队、跑步、做广播操等形式,对于学生来说,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准备活动始终是一个模式,他们对内容不变的活动难以保持长时间的兴趣,早已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有的同学认为,有老师的压力不得不勉强应付。在这种情况下,动作质量难以保证,达不到做准备活动的目的,从而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而健美操动作优美,强劲有力,针对练习效果明显,不过多受场地、器材等条件的约束,易于掌握,其动作的难易和强度的大小可因人而自控,整套动作在优雅的音乐中和谐完成,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一、健美操在准备活动中运用的优点

1.用健美操做准备活动,符合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最大且最持久的动力来源莫过于兴趣,学生常常以兴趣来决定自己的努力程度。现在学生学习的科目多,任务繁重,长期的伏案苦读,影响了学生形体的发育,而学生都有强烈的追求美的体态的愿望,用健美操做准备活动,恰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健康愿望,学生上体育课兴趣倍增,迟到和请假现象明显减少,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体态和动作姿势,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通过动、静交替和动、静结合的训练,培养学生形体美、姿势美、动作美,从而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2.用健美操做准备活动,符合生理规律,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健美操融体操与舞蹈于一体,具有健美性、韵律性、柔韧性、时代性等特点。健美操可使身体各关节得到充分活动,各部分肌肉得到均衡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大幅度的踢腿、摆臂能够充分拉伸韧带,增加关节的灵活性,提高柔韧素质;上下肢、髋部及躯体的协同运动能提高人体的协调性;各方向不同方式的跳跃、挥臂能提高腿部及肩带力量,使胸、臂等各部位的肌纤维增粗,还有利于提高肢体的控制能力;动作的节奏、力度标志着人体各部位肌肉的伸缩速度、灵敏性;练习时间与强度的变化能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及氧运输能力。因选用了街舞、泰搏、体育舞蹈的动作,再配上强而快、节奏鲜明的乐曲,符合当代学生爱美、追求美的要求,所以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3.用健美操做准备活动,合乎时代潮流,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提高。健美操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多人进行舞蹈,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生活接触面,有利于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由于健美操动作优美,简单易学,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它不仅能发展学生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各项素质,而且通过长期的训练,还可以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加强乐感培养。

4.用健美操做准备活动,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有利于教师广泛才能的培养。做准备活动的健美操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编排、更新、提高,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完成动作的素质,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体育理论知识、美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客观上促进了教师自我修养的提高。

5.在健美操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外,还可以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准备活动的时间非常短暂,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尽快掌握动作,就必须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观察力、模仿力、记忆力等方面的能力。对学习动作的渴望,促使学生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参加活动。同时还可以在情绪热烈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展示学生自身基本素质的水平,锻炼意志。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正确评价自己,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体育课中如何科学运用健美操

1.青少年身体发展有其特点,大学阶段其骨骼、肌肉发展较快,但持久工作能力差。所以,在教授健美操时,第一学期,动作应较简单,节数不宜多;运用幅度可以小些;转动范围不超过180度;采用一些形象动作练习,便于学生模仿记忆;强度不宜大,跳跃部分节数一般1—2节,否则易导致基本部分学习时过早疲劳,影响教学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感觉、知觉得到发展,第二学期动作难度可加大,增加同向或反向动作,提高协调性;动作幅度加大;动作做法加大力度和弹性;动作速度由慢到快,运动量由小到大,但跳跃部分仍不宜太多;增加放松练习,调整全身各部分。

2.音乐选择上,教师应根据青少年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能力在逐步发展的特点,第一学期,可选择学生熟悉、节奏较快、节拍明显、强弱分明的乐曲,一般一拍一动或二拍一动,这样便于学生跟上节奏,提高练习兴趣。到了第二学期,可选择节奏分明、韵律感强、富有朝气的乐曲,如爵士、迪斯科曲子。在一拍一动,二拍一动基础上增加一拍二动,以振奋精神,激发学生的练习情绪,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健美操的动作美、韵律美。

3.教师在教授健美操时,示范动作要舒展大方,造型优美,充满朝气,富有感染力,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并要采用完整法和分解法来教授动作,这样既不影响动作结构和动作连接技术,又能把复杂动作简单化,从而掌握动作细节,增强掌握动作的信心。

4.语言上要生动,多描绘出日常生活中所了解的美的自然景物和生物的姿态,使其由感性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联想到动作的方法要求,加快动作学习的进程。

5.在体育教学中教授健美操,增加体育课的多样化,丰富课的内容,并在准备活动和结束部分中应用,从而提高准备活动的质量和有氧代谢能力,也能更好地促进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恢复。

传统的准备活动方法,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号召力,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使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质量下降。采用健美操练习法,能加大健美操普及面,满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个体塑造的需求。由此看来,健美操在体育准备活动中不仅注重学生的美育教育,而且能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很好地加以运用,打破旧的模式和框架,并不断地改革、创新,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阳慧萍.健美体操在体育课中应用的探讨.体育师友,2000,(4).

[2]宋进文,吕伯东.高校体育课准备活动开展健身操教学的实验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00,(4).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14篇

1.对准备活动认识不足

运动生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避免运动损伤。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教师存在轻视或盲目地压缩其时间的现象;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

2.准备活动缺乏年龄特点

中小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中小学的准备活动应各具特点。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小学成人化,中学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中学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相对运动量较大,在准备活动时,既要有一般性练习,又要有专门性练习,并要根据男女生生长发育的明显差异,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3.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

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主感到乏味、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

4.只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

许多人认为准备活动就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专门性练习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我们知道,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活动。它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这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只有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才能保证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

5.准备活动的组织、编排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准备活动在组织和编排上往往俗套、呆板。一个队形、一个位置、一种形式、一套徒手操,长期下去,学生兴趣索然。要提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要有集体形式,同时也适当采用分组进行。基本操有徒手、有器械,活动有定位,也要有行进间的。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变换运用。在编排上应根据人体机能的生理规律,合理安排一套操的顺序,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四肢到躯干再全身。专门性准备活动可安排在一般性准备活动之后,使其与基本部分自然衔接起来,在准备活动中,整理或放松活动不宜安排。在组织指导上应根据目的、任务、场地、气候和学生年龄特点及水平有选择地合理安排。

6.对准备活动的质量重视不够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15篇

摘 要 如果能在体育课的开始阶段,导入热身性体育游戏,代替传统的慢跑热身,徒手体操等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很投入;另一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化、时代化转变。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课 游戏性准备活动 练习模式

一、研究现状与目的

中小学阶段准备活动从传统形式到现在的游戏形式,进行了很大的改变,但对游戏性准备活动与主教材的关联性的研究较少,由于这一问题研究起来比较麻烦,比较琐碎,整理起来有困难,再加上游戏性准备活动的创新性不够,与主教材的相关性不足,导致了这方面的研究进程处于缓慢的状态。

如果能在体育课的开始阶段,导入热身性体育游戏,代替传统的慢跑热身,徒手体操等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很投入;另一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化、时代化转变。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使得体育课堂变的更有趣、更高效。形成一定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在全校组内教师间进行推广,形成校本课程文化特色。

二、尝试设计模式

相对于枯燥乏味的慢跑、行进操、定位操等一般准备活动,运用游戏做准备活动效果会更好些。因为体育游戏不仅有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进入运动状态,便于组织教学。实践中发现,对准备活动中体育游戏的选择,应考虑以下问题:

(一)学生参与的普遍性

准备活动中的游戏应力求让所有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适度的运动,因此,可选用“找朋友”、“抢滩登陆”、“跳绳接龙”之类的游戏,而不应该选用诸如“丢手绢”、“钻山洞”之类的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在进行时只有少数人处于运动状态,大多数人仍处于相对安静状态,达不到做准备活动的目的。

(二)游戏内容的针对性

准备活动的游戏要考虑游戏对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针对课堂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目的和要求来选定。如进行短跑教学时,可采用“高人矮人”的游戏,使腿部充分活动开;上篮球课时,可采用“抢滩登陆”的游戏来增强学生运球能力,提高运球的稳定性。[2]

(三)器材利用的一致性

准备活动游戏使用的器材,最好能与教学基本教材使用的器材一致。如基本部分教学内容是跳绳,就可用跳绳做“跳绳接龙”、“踩龙尾”的游戏;上跨栏课就可用栏架做“钻跨栏架”游戏;上跳高课,就可用跨越斜杆的方法做“钓鱼”的游戏。

(四)游戏内容的可行性

体育游戏的种类多种多样,在选用课堂游戏时,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学生体质状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游戏。在室外进行游戏时,必须准备好场地,清除杂物、尘土,根据游戏内容画好场地的固定界线,做好安全措施;在室内进行游戏时,应当在宽敞通风的房间或体育馆进行,以免碰伤;游戏器材的规格、重量应适合游戏者,游戏器材的数量应与参加人数相符合,否则会因为器材原因影响部分学生参与游戏。

三、方法或模式提炼

(一)游戏内容选择

游戏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游戏。

一般性游戏可以采用一些奔跑类的游戏。如:蛇形跑、螺旋跑、跑动中的找朋友、捕鱼达人,这些活动同样也能取得热身的效果。专门性游戏,如短跑教学课,可采用训练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游戏,如:“黄河长江”、“喊号追人”等。在篮球课的准备部分,可采用“抢滩登陆”、“传球比快”等游戏使学生熟悉球性。

(二)游戏注意事项

教学中进行游戏时,教师要先告诉学生游戏的名称、游戏的过程、规则和评价赏罚要求等。[1]其次,游戏过程中,教师亲自参与,跟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教师既能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补充说明,又能带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得游戏更富有感染力。[1]

再次,教师还要经常观察学生的身体变化,并相应调整游戏练习的强度与密度,做到适量、适度。

(三)场地与器材选择

在选择场地上,一些游戏需要移动的范围比较大,要选择比较平整、开阔的场地,。一些需要集中精力的游戏,要尽量避选择比较安静场地。在器材上,应尽量选择轻便、软硬度适中的器材,由于部分游戏在进行过程中需要对抗、竞争、追逐,如若选择错误的器械,有时会造成学生身体的伤害,甚至严重的后果。[1]

(四)强化游戏规则教育

教师在游戏中起主导的作用,使学生在玩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学习中获得游戏乐趣。而且,公平、公正的游戏是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手段,能让他们了解到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规则。

四、研究与推广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跑圈、徒手操等传统的准备活动,已经不感兴趣,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游戏性准备活动的出现,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通过游戏让学生渐渐的爱上体育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承上启下,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游戏性准备活动是针对主教材学习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设置游戏内容,既要满足学生热身的需求,又要对主教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随着游戏性准备活动的不断研究与推广,给大家提供了一定的体育教学改革思路。因为我们是本着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身心发展出发,符合体育\动的一般规律,自然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值得推广与尝试。相信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一定能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16篇

Abstract: Warming up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but the importance of this part is ofen ignored or lightly by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his artical focuses on the value of warming up as well a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warming up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various spor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e pourpose is to mak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feel important and improve the warming up in various spor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s.

关键词: 体育教学;准备活动;改革创新;价值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warming up;reform and innovation;value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265-02

1 准备活动的涵义及重要性

1.1 什么是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

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1]

1.2 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无论在体育比赛、训练或体

育课堂中,都少不了准备活动。合理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起着无法衡量的重要作用:① 在生理方面,准备活动可以使体温升高,使肌肉的粘滞性下降,提高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速度,增加肌力;可以引起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积极性变化;可以使体温升高,促使关节囊分泌更多的滑液,以减小关节的摩擦力,加大关节的灵活性,从而预防韧带和关节的损伤。[2]②在心理方面,合理的准备活动能充分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产生极大的愉悦心理,使学生在这种亢奋的精神状态下更快更好地掌握要学习的技术动作,进而提高课堂效果,快速有效的完成本次课的教学任务。

2 目前高校各体育项目教学中准备活动的形式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作者以山东省部分高校(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琴岛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等)的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准备活动部分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田径课、球类(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课程、健身类(健美操、啦啦操、瑜伽、体育舞蹈、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等)项目课程等。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师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其中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95份,无效问卷1份)等对所要阐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查阅和分析总结。

2.2 结果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作者针对体育各项目教学中的准备活动部分设置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准备活动的形式多样性、准备活动的单一枯燥性和无准备活动。

从表1可以看出,各体育项目教学中的准备活动跟体育项目的性质也有很大关系,而且准备活动的单一枯燥性主要表现为徒手操,即在班长的带领下做一些上下肢的伸展或拉伸练习。这种准备活动占据了体育课准备活动形式中的85%以上,甚至有的体育老师上班几十年,准备活动一次也没有更新过。

图1的结果显示出体育教学中项目群的特点,有些体育项目课堂中准备活动部分好组织一些,而有些体育项目则相反。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再难组织的课堂我们也应该有信心上好,当然也有个别体育教师在上课时不做准备活动,直接就进入基本部分的技术动作教学,这就直接导致了课堂中学生运动损伤的不可避免性。

3 体育各项目群教学中准备活动部分改革创新的方向及价值

3.1 田径教学中准备活动改革创新的方向 在高校中实施学生自主选课以来,田径课一直都是备受冷落,而田径课的单一枯燥无味则是大学生不喜欢的主要原因。在田径课中,老师应该多费点功夫,挖空心思去想象和组织有趣味的准备活动。举个范例:曾经一位体育老师的田径课被评为全国优质课,这位老师的田径课要讲的内容是“速度”,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课的教学任务,他在准备活动中安排了一场关于速度比赛的小游戏,“那就是在学生的胸前放一张白纸,在跑动的过程中不允许白纸掉下来,如果掉下来就算输掉本次比赛,为了不让白纸掉下来,学生们都卯足了劲往前跑。”这种准备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气氛,又能很好的阐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最终赢得了全体评委老师的喝彩。

3.2 球类项目教学中准备活动改革创新的方向 球类项目作为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一大块,它的准备活动跟田径课相比,组织起来就较为容易些。无论篮球、排球或网球等,体育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项目的特点,然后结合本次课的教学任务组织一些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尽快进入上课状态的准备活动。

3.3 健身类项目教学中准备活动改革创新的方向 健身类项目是大学生最喜欢的一类体育项目,比如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等等,这类体育项目的教学大多都在体育馆或其它室内上课,而且有音乐伴奏。它的改革方向应该朝着健身老师或体育委员的带操方向改进,作者多年从事舞蹈啦啦操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认为:目有音乐伴奏的健身类课程的准备活动,游戏和带操形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因此,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结合课堂的教学任务,遵循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规律,选择好形式多样的趣味性的练习内容和手段穿插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出发,把学生的练习的积极性、情绪得到充分调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做完准备活动,进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3]

参考文献:

[1]http:///wiki/5276036.shtml.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17篇

关键词:准备活动 再认识 方法 对策

一、体育课上准备活动不受重视的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原因

(1)大多数学生觉得准备活动做不做无所谓,只把它作为体育课的一种形式。所以,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做准备活动懒散、动作不到位的现象。这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顺利掌握运动技能的能力,而且教师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还有一种现象是,极少数学生认为做准备活动是浪费他们的时间,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平时活动根本就不做准备活动,而且身体也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即使个别学生受伤,也认为那是他们自己不小心的结果。所以,大多数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

(2)由于受到场地器材和体育教师的影响,经过几年、十几年体育课的学习,学生们经过比较,认为在体育课上,不同的体育教师设计的准备活动区别不大,长期使用几套操、几个游戏。甚至,在几年内、在同一个体育教师的教导下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在体育课上,只要体育教师一说做徒手操或一报出游戏的名称,学生们立即就会大叫:做过了,没意思,换其他的玩玩。由于体育教师已经备好了课,匆忙之下来不及调换,更有甚者根本就没有备课,就靠这几套操、几个游戏打天下,再加上个别教师运用命令的口气或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应付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们就感到乏味了,只是迫于体育教师的压力,做准备活动只能敷衍了事,根本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2.教师方面存在的主要原因

(1)准备活动的内容不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育教师们由于学历层次或分工不同,所教年级也不同,但所设计的准备活动却大同小异。学生们从小学上到初中、高中,所接触到的就是那么几套操,几个游戏。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既违反了教学规律,而且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

(2)准备活动的内容单调乏味。刚开始教师编的几套操、几个游戏在自己所教的班级使用时,学生还感到有意思,但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招,学生就感到厌烦了,觉得准备活动没什么新意,所以,一做起准备活动来就没精打采了。

(3)准备活动只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而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一般体育教师认为,准备活动就是跑两圈或做个游戏,然后把相关的关节活动一下,准备活动就做好了,就可以直接进行下面的教学内容的学习了,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准备活动对主教材的作用以及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的区别。

(4)对准备活动的质量重视不够。有些教师虽然也充分考虑到准备活动与所教基本教材之间的关系,也充分考虑到准备活动与学生年龄和水平之间的关系。但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准备活动的难度、强度、时间、次数、气候等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采取的方法及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让认真做准备活动在学生中达成共识

体育教师应利用室内体育课巧妙地把学生在体育课上或者在课外活动时遇到的一些伤害事故设计成问题,如跑步时腹痛、肌肉痉挛、脚扭伤等常见的运动损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得出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最终让学生明白准备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然后再把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做准备活动不仅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能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避免运动伤害事故发生,最主要的是把他们的身体机能调整到最佳运动状态,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学习体育技能。

2.体育教师要勇于改革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接手新的班级时,要利用机会向学生了解以前上体育课时他们的准备活动是怎么做的,从而为自己设计准备活动打下基础,尽量避免重复。并认真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等特点,从电视、资料里汲取有关经验。体育教师之间要相互协助,共同研究,努力编排出适合学生的各种准备活动。

另外,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准备活动中来。对于我们职中教师来说,教学生三到四年的体育课,如果要做到每一节课的准备活动都不相同,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恐怕这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感到头疼的事情,那么应该怎么办呢?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那么多的学生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能源库,我们为什么放着那么多的资源不利用呢?也许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也许是我们低估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信息化时代和经济比较发达的今天,要求学生按照学号去查阅体育类相关书刊,从中汲取营养,帮助并指导学生把所看、所学的东西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作有机组合起来。经过充分的准备,学生准备活动中就可能出现诸如健美操、街舞、搏击操、各种各样的小游戏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就会感觉到,学生编排出来的东西出乎你的想象,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也得到加强。同时,我们教师从中也得到不少启发,真可谓“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三、小结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有我们对准备活动重视起来,才能影响到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重视。其次,我们要把上好每一节的准备活动作为自己的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我们不断地创新、进取。另外,我们在积极研究如何做好准备活动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准备活动的强度、难度、时间、次数等与学生的实际年龄、水平、气候等之间的关系,并充分考虑到一般准备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自己要积极动脑,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重视每一节课的准备活动,为更好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而作不懈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18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3-0015-1.5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中学正是学生长身体的时候,搞好中学体育教学是我国教育培养全面社会主义发展人才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直接影响着未来祖国主人翁的整体素质。然而,学校对学生体质的关心现状却让人担忧。当今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不如前几年,究其原因,跟应试教育不无关系,学生忙于备考而忽视了对于身体的锻炼,其锻炼强度和时间均不够,我们要加强重视。

很多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轻视体育课,把体育当成副科,可有可无,体育课的教学计划形同虚设,课时也经常被用于补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有的学校九年级几乎就取消了体育课。学生锻炼身体的时间被挤占了,更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有的学校操场过狭窄,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提高操场的设施,这一切都制约着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学校的体育器材没有良好的管理,常用的体育器材破损严重,一些体育器械封起来,不让学生用,只是备检查之需,跑道也是崎岖不平,难以承受高强度的训练;中学体育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有一些教师不认真对待工作,教学计划没有,课程进度也没有,课时也不能保证完成,甚至有些青年教师思想觉悟较低,业务素质也较差,缺少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使体育课处于一种顺其自然式的状态。

二、学校改善当前教育窘况的途径

学校领导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变不重视为重视,真正地做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把每一学期的体育课都做好计划,每一节体育课的教学目标都要确定好,保证课程进度循序渐进地实行,而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师的师德培养,提高其业务素质,切实保证学生应该受到的体育技能训练和锻炼运动量;学校要加大体育学科的投入,购置一些必须具备的体育用品和体育器材,如篮球、铁饼、铅球、中一双杠等等,以让学生学习有所用。另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各种体育用品的登记、维修和保养流程,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学校要加强对于体育青年教师的培养。在思想上,学校领导要积极地培训引导,帮助其学习一些教育理论,而走出学校,去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帮助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更深刻地了解到体育教师的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其责任心。在业务上,学校要聘请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带一带青年体育教师,言传身教,让其明白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基本的教学方法,而开展一些优质课来评选出最佳青年教师,从各个方面提高其业务水平,能够尽快承担学科任务;学校在评优评先上要先考虑体育教师,提高对体育教师的待遇,激发其积极性。体育教学相比其他学科来说,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夏天在炎炎烈日下坚持上课,冬天在寒风凛冽中跟学生一起锻炼,所以学校领导一定要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关心。对那些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素质全而的教师要加以重用,使其能带动其他体育教师共同为学校的体育建设做出贡献。

三、在中学体育课前需要做准备活动

现在中学的体育课前准备活动存在一些问题,如人们在从事比较剧烈的运动之前,一定要做一些准备活动,让学生先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加快神经传导的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进入兴奋状态,那么,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中学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教师带领学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整个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完成。运动学理论表明,准备活动能够促使血液循环加快,增加氧气的吸收,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使体温略微升高,让全身肌肉的弹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避免做剧烈运动时肌肉的拉伤。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青年体育教师对准备活动认识不足,有些教师还存在着忽略准备活动的现象,这都不利于体育课程的正常展开。尤其是对一些生性活泼的学生,要对其讲明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更要让其明白它是正式上课前的准备,不能不注重视,更不能流于形式。

体育课前的准备活动内容过于单调。有的青年体育教师为了方便,每学期只教一次基本体操,一个准备活动用久了,学生肯定都会感到无趣、厌烦。其实,准备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多选择几种准备活动,力求使其灵活多样,全而丰富,不仅起到准备活动的目的,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徒手体操,也可以教具做器械体操;教师可以教学生做原地准备活动,也可以做跳跑等准备活动;教师既可以让学生做单人的体操,也可以做合作的准备活动。总之,要能达到既能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又能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的目的。

中学体育教师忽视专门性的准备活动训练。很多中学体育教师认为准备活动就是做几个游戏,练几节基本操足矣。其实不然,在学习运动技能之前,一定要做一些专门性的练习准备。做准备活动时,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使它与我们的课程相一致。只有合理地安排好一般性活动和专门性活动的比例后,才能够保证体育课程的正常进行。

中学体育教师在做准备活动时忽视中学生的特点。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其不同特点,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依据这一点来安排体育活动,不能一套体操从小学用到初中,也不能把一些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所选择的准备活动一定要符合中学生的特点,还要结合男生和女生的发育差异来灵活提出要求。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19篇

不久前,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英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尝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4)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

如何改善当前学校体育工作落后状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二、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三、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四、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工作相对辛苦,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评优、评先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

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中的几个问题

人们在从事比较剧烈运动之前,往往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学主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作为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运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

运动生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避免运动损伤。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教师存在轻视或盲目地压缩其时间的现象;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

二、准备活动缺乏中小学特点。

中小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中小学的准备活动应各具特点。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小学成人化,中学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中学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相对运动量较大,在准备活动时,既要有一般性练习,又要有专门性练习,并要根据男女生生长发育的明显差异,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

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主感到乏味、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

四、只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

许多人认为准备活动就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专门性练习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我们知道,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活动。它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这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只有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才能保证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准备活动的组织、编排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准备活动在组织和编排上往往俗套、呆板。一个队形、一个位置、一种形式、一套徒手操,长期下去,学生兴趣索然。要提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要有集体形式,同时也适当采用分组进行。基本操有徒手、有器械,活动有定位,也要有行进间的。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变换运用。在编排上应根据人体机能的生理规律,合理安排一套操的顺序,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四肢到躯干再全身。专门性准备活动可安排在一般性准备活动之后,使其与基本部分自然衔接起来,在准备活动中,整理或放松活动不宜安排。在组织指导上应根据目的、任务、场地、气候和学生年龄特点及水平有选择地合理安排。

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第20篇

关键词: 体育室外课 健康知识 “四法”

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中健康知识的内容很多,而室内理论教学的课时却不能太多,否则体育课就变成纯粹的理论课,同时学生也不愿意在室内上理论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室外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殊性,将一些健康知识及时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也是将健康知识渗透在实践课中的关键。那么在室外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健康知识呢?

一、课前渗透健康知识有准备

教师要根据上课内容,提前准备好课上涉及的健康知识,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例如:在学生练习耐久跑教学前,要向学生传授“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生理现象。明白“极点”是人体运动一段距离后,会感到腿发软、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的状况,是耐力跑练习中常出现的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这时只要稳定情绪,加深呼吸,调整跑速,“极点”即可消失,继续跑下去,身体就会感到轻松许多,呼吸正常,进入一种稳定状态,这就是“第二次呼吸”。只有在锻炼中不断克服“极点”,才能逐步提高人体的机能,提高人体的耐力素质。

二、准备活动时渗透健康知识巧安排

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做准备活动,对于准备活动的意义、价值和作用重视不够,往往敷衍了事。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反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制定适宜的准备活动,在做准备活动的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及如何科学地做准备活动。例如:准备活动一是热身,为剧烈运动打基础,让人体有一个预热和适应的过程;二是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有效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三是不同的运动项目准备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有慢跑、游戏、徒手操、队列队形练习、专项活动等)。

三、课中意外伤害事故渗透健康知识有技巧

体育室外课,比较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虽然老师精心准备,认真负责,但是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是比较常见和不可避免的,抓住这个时机,在及时处理伤害事故的同时,渗透健康教育。例如:在体育课上有学生踝关节扭伤,这时老师要抓住时机向学生传授扭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扭伤的预防: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正确掌握各种运动的动作要领;做好场地设备的检查,加强安全防护。扭伤的处理方法:扭伤多发生在四肢关节处。在扭伤当时,可以做冷敷,冷敷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毛巾沾冷水、拧干后盖在伤处,也可以有冷水淋洗伤部或者直接送到校医室处理,对于伤情严重的及时送到医院治疗;在24至48小时后进行热敷或按摩处理或者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

四、课后小结渗透健康知识有措施

课后小结渗透健康知识,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反应,及时做好健康知识的传授。例如:在体能训练课课后小结时向学生讲授肌肉酸痛现象,产生肌肉酸痛的主要原因:由于在运动中机体接受一定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刺激后肌肉内部产生过多乳酸而导致酸疼和胀痛感,这是个正常性生理现象。只要坚持锻炼,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体能也在这种机体反应的循环中得以提高。如果因为感到肌肉酸疼就停止锻炼,等到肌肉酸疼消失后再锻炼,则会削弱体育活动的健身效果。又如在夏天上体育课做课后小结时向学生传授剧烈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运动后不宜进餐、运动后不宜马上洗浴等健康知识。

在室外体育实践课中进行健康知识的教学要求教师做好准备工作,将一学期要传授的健康知识合理地分配到各课时中,在课时教案中应该体现传授健康知识的内容、时机、方法等。总之,教师抓住课堂,及时、准确地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又可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更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秀梅.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健康知识传授.中学教学参考,2012(15).

[2]毛振明.论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传授体育知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3).

[3]徐恩飞.体育课应传授一些健康知识.考试周刊,2010(28).

[4]徐冬明.中学体育健康知识传授六法.体育教学,2011(3).

[5]李伟敏.“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3(05).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