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私有化?这辈子敢想在银行里逛公园?POPS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伦敦的公园是私人的吗 公共空间私有化?这辈子敢想在银行里逛公园?POPS是什么?

公共空间私有化?这辈子敢想在银行里逛公园?POPS是什么?

2023-12-10 22: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芝加哥Merchant Mart Building,建筑面积37万2千平方米,一幢楼拥有一个独立的邮政编码,现世界最大单体建筑是 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景?走错了路,手机导航显示想去的地方就在100米远,但目的地在隔壁一条街, 面前横梗着一个巨大的小区/楼房,想要过去,抱歉没法横穿,要转来转去绕过这个巨大的体量,活生生走800米(如上图的巨型建筑)。

或是在一个暴雨的晚上, 你没有带伞,急切地想找地方避雨,却发现街边根本就没有任何可避雨的雨棚,唯一的咖啡馆已经人满为患,而且不买一个咖啡好像不好意思进去,旁边的博物馆马上就要关门保安正在向外赶人。

这时候一句古诗涌上你的心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是的,怎么回事?堂堂一座城市,这么多的楼房,难道就没有我们落脚的地方了吗?为什么除了家和公司或者要赚我钱的商店,我好像哪都进不去?(另:不好意思,没有三天内核酸报告,你连自己家小区都进不去。。。)

刺客信条:只要有东西让我抓着,我哪都能去!

人有80%的时间都花在室内空间里,按平均寿命75岁计算,我们有整整60年一甲子的时间抬头都有个天花板或屋顶。所以,我们有没有办法能进入更多的建筑内部呢?作为一个城市NPC,哪怕不像刺客信条一样哪哪都能随便去,也不能像GTA一样所有房子都是假盒子啊。。。今天要介绍的POPS,就是纽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进行的一个尝试。

私有公共空间

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

纽约Trump Tower大堂里对公众开放的POPS空间

私有公共空间 POPS(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s),这么一个拗口的名字,甚至会让人产生困扰:这到底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这样矛盾的空间是干什么的?这牵扯到一个概念:公共室内。博物馆、地铁站都是对公众开放的室内空间,它们往往是政府建设的公共或市政设施,甚至我们常去的商场也是一个公共室内空间,但它是营利性的商业私人空间。

不就是商场吗, 那POPS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在纽约的法规下,这些室内空间虽然是私人拥有的,但必须依法向公众开放。这与商场又不同,商场可以自行规定开关门时间,甚至惹急了可以闭门停业, 但POPS不行,它会有个钦定的牌牌挂在入口处,写明了几点到几点对公众开放,风雨无阻,除非房子塌了,否则你可以随时进入。

这样的一棵树的牌子会放置在每个POPS入口处,并不是所有的POPS都是24小时开放。

POPS于1961年开始出现,纽约政府给开发商提供了一个很有诱惑力的交易,开发商在建筑的临街层每建设1平方英尺广场,就可以获得额外的10平方英尺建筑面积,或是每1平方英尺公共走廊换取3平方英尺建筑面积。

要知道,在容积率限定条件下,可建设的建筑面积都有个上限,在寸土寸金的纽约,能多获得额外的建筑面积,就意味着可以多卖钱啊!所以,开发商牺牲了建筑底层空间建造了对公众开放的广场、走廊、公园、天井等休憩交通空间,并依法在指定时间向所有公众开放,而不仅仅是大楼的住户。

POPS可以是室内小广场

也可以是室外小公园

还可以是横穿建筑的室内街道

POPS也有一些硬性的设计要求,如最小面积、朝向、可达性、座椅数量、残障设施等。如今,曼哈顿岛上已有超过590个POPS空间分布在数百幢建筑物内或旁边,它们就像是街道、公园向室内的延伸,人们在城市的触及范围大大地扩展了。这些建筑可能是政府大楼、银行、公司、住宅楼等等,可能是一个建筑旁20平方米的小公园,可能是横穿建筑连接两侧街道的走廊,也可能是开放的建筑底层空间。也许就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转过街角,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公共私有/室内室外的界限

有人觉得地铁站比街道安全,有人觉得比街道危险

首先让我们扪心自问:什么是公共?什么是私人?室内还是室外?玻璃房的温室植物园是室内吗?有顶的火车站站台是室外吗?按时关门的商场是公共空间吗?卖票参观的美术馆是私人空间吗?

可以感觉到,人对于空间自有各自的感受,对于不同的空间,这些感受因人而异,也会因此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举止产生不同的影响,虽然很多时候是无法察觉的,但这样的感受确实真实存在的。所以这样对空间“公共感”、“私人感”、“室内感”、“室外感”的区分,是我们每日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

在银行,虽然是个公共空间,但人会趋向于安静沉默,而在商场,兴奋好奇又成了新的心态,室内候车室会比室外候车更令人觉得心安,公共博物馆比私人美术馆更令人觉得自在。有些人觉得人多嘈杂的地铁站感觉安全,而空无一人的公园却觉得心慌,但另一些人可能恰恰相反。

基于图底关系的地图,建筑为黑色,街道为白色

这样对公共/私人、室内/室外感受,或者说对这样一个模糊的“Public Interior”概念的探讨,其实历史悠久。1748年的Nolli Map,这个基于图底关系的罗马地图,就体现了Giambattista Nolli对公共/私人/室内/室外空间的思考。传统上建筑物被涂成黑色的体块而街道公园被涂成白色的留白。

而Nolli Map不同在于白色区域除开室外的开放空间以外,还加上了市民可以自由出入的公共建筑(如教堂等)的内部空间;也即是说,白色是由城市中公共的室外空间和公共的室内空间连接起来的。对于公众来说,室内空间也可以是公共的,室内/室外/公共/私人之间的界限被模糊了。甚至更极端地来说,我们可以无缝地从室外进入公共室内空间再到私密的私人空间,比如从街道到教堂大厅再到教堂内的办公室。

Nolli Map of Rome,1748,公共建筑的内部也被涂成了白色

公共性

Galerie of the Palais Royal - interior, 1831

当然在近代以前,这样的公共室内空间局限于教堂、市政厅等少数建筑。而随着工业革命和近现代城市概念的诞生,人们发现这样的空间越来越多,因为人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花费在室内空间的,而现代的城市生活意味着人群、活动的聚集,市场、博物馆等等都加入了公共室内空间的范畴。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们也对此进行了不断的讨论。

香港汇丰总行的底层架空是菲佣们的聚会圣地

苹果店除了是个商店,已经成为很多人逛街的歇脚点、约会的见面地

公共性“Publicity”这个词也被引入了讨论中,这里,我认为公共性并不是指空间的用途是否公共,也可能并不强调它是否特别设计地来显示开放的姿态。 而是退回到最朴素的人的感受,即使用者甚至是过路的人是否感受这种公共性。有些空间如政府大楼被设计得很开放很公共,但没有人能够或愿意在内常呆。

有些空间如咖啡馆是妥妥的营利空间,但大家很愿意去那约会相亲。有著名的例子,如香港的汇丰银行大厦的底层架空层,就成为了菲佣们聚会的圣地。 也有非著名的例子,如小区门口的麻将馆可能是最多消息聚集的八卦交换点。因此,公不公共可能并不能全由设计师们主宰,这应该来自于广大人民百姓自己的判断。

鹿特丹The Markthal,MVRDV

我最喜欢的对公共性的解释来自MVRDV的建筑师Winy Maas,他们设计了鹿特丹的网红市场Markthal, “An endlessly high level of generosity, the feeling that all are welcome and safe, the possibilities to express yourself, to influence, shape your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ize it.” 公共性是一种至高的慷慨,是一种感觉让所有人觉得收到欢迎且安全,是去表达自己、去影响、塑造个性化环境的可能性。

最后

是的,POPS或许就是为了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为人们提供这么一种慷慨,让压抑地喘不过气的大楼群里有若干放松的角落,让人们的都市漫步能不止局限在街道和公园里。希望我们能少看见大而吝啬,而看见更多的小而慷慨。毕竟,城市是属于所有人的,不是么?

后附:你可以通过这个网站查询纽约市所有的POPS位置:https://capitalplanning.nyc.gov/pops

-END-

免责提示:部分文章系网络转载,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及图片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请加微信:chenran58,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中国园林”微信公众号

广告合作请联系:

微信:chenran58

↓↓↓ 阅读原文可查看:拉脱维亚“赛博朋克”风格的药房设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