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有哪些类型(中国民居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传统建筑类型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有哪些类型(中国民居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有哪些类型(中国民居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023-03-28 09: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受各地气候、海拔、地形、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人口、经济、技术、宗教、政治、思想意识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民居的建筑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民居主要有干栏式、合院式、窑洞式、帐篷式、堡垒式等建筑类型。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有哪些类型(中国民居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1、干栏式民居

距今七千年前定居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人,建造的房屋就是干栏式建筑,体现出了远古人类的智慧。我国壮族、侗族、傣族、瑶族、苗族及汉族一些地区,因炎热、潮湿、多雨、竹木繁茂等自然环境的关系,民居多为干栏式建筑,但各地、各民族又各有特点。

“干栏”是由少数民族语言转译而来,“栏”是“屋”的意思,干栏式建筑主要以竹木为材料,用木柱或竹柱做成离地面相当高的底架,再在底架上建造房屋,用数十根柱子支撑楼体的重量,俗称竹楼、木楼。干栏多为上、下两层结构,也有三层的。干栏的上层住人,有一开间、三开间、五开间之分,下层不设围墙,或用竹片、木板简单拼围成墙,用于饲养牲畜和堆放农具、柴草、杂物,一楼多用。一般干栏都是依山傍水而建,面向田野,前景开阔,采光充足。有些村寨,家家的干栏相连,形成一个个整体群落,看上去规整、壮观。干栏式民居,过去主要是为了通风防潮、防猛兽、防偷盗而设计建造的,但是存在因人、畜距离近而不卫生的弊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民居已逐渐演变成人、畜分居的平房或楼房了,混凝土砖瓦结构代替了竹木结构,但还保留着某些干栏的形式。

干栏有各种样式,主要分为全楼居式样、半楼居式样等。全楼居式样最大的特点是立柱较高,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就属于全楼居式样,立柱高达两米左右,利于最大限度地远离潮湿的地面,竹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用于饲养牲畜和放置织布机、米臼等日常生活必需品。构筑在斜坡上或两级平台上的干栏,是半楼居式样。在湖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苗族、壮族、水族、侗族、土家族等建造居住的吊脚楼是一种典型的半楼居式样。吊脚楼一般建在斜度较大的山坡上,顺坡面挖出两级台阶式房基,上层立较矮的柱子,下层立较高的柱子,建成后的楼体前半间的楼板与后半间的地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直接立在下层房基的柱子上,构成托举支撑前半间房屋的吊脚柱,因而这种建筑被形象地称作吊脚楼。吊脚楼有两层、三层之分,三层的即两楼一底:下面一层多用作畜厩和仓库;中间一层为全家饮食起居的场所,外面设有走廊、摆放一些坐椅等;上面一层主要是卧室,也可存放一些物品。偌大一座吊脚楼,除固定椽子用少许铁钉外,其他部位全部用卯榫构筑而成,反映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2、合院式民居

汉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多是庭院式建筑,主要有四合院、三合院、东北大院和南方天井院等,还有被称作“一颗印”、“三房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民居格局。以下主要介绍北京的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及中国北方地区汉族的传统民居建筑,其历史悠久、地域分布广泛。所谓四合院,就是院子在中间,围院子四周盖房,“四”是指东、南、西、北四方,“合”是指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以轴线对称布置、封闭独立的正方形或长方形院落。一家一户,住在一个个封闭的四合院里,构成家庭院落、邻里关系、地域联络的居住及社会交往系统。四合院在设计建造格局、居室安排布置等方面都体现着中国的传统观念。

在四合院建筑中,北京四合院是最为成熟、最具特色的,是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北京的四合院星罗棋布,基本上都依胡同方向而建。北京四合院基本呈正方形,房屋和院落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布置,四周房屋有檐下走廊相连,院子外围由各座房屋的后墙所封闭,一般不对外开窗,大门多设在住宅的东南角。普通四合院的大门分为屋宇式和墙垣式两种,其中屋宇式的高级、讲究一些。大门内设一扇照壁,也称影壁,起着遮挡和美化等作用,大门一关即与外界完全封闭起来。四合院的房屋以木为梁柱加砖瓦料,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屋顶多为硬山式,一些次要房屋则用平顶或单庇顶,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或者不铺瓦,只用青灰抹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重,房屋内外地面均铺设方砖。四合院的北房是正房,南房为倒座,东房、西房为厢房。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供晚辈居住,长幼尊卑有序。正房两侧还附有耳房和小跨院,院内设厨房、杂屋和厕所。老北京人很讲究绿化,喜欢在四合院内种枣树、槐树、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等,还有盆栽的石榴、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和缸养金鱼。在四合院中,种树不能只种一棵,因为四方院中一棵树形似“困”字,不吉利。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老北京人的生活很贴切: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

四合院规模大小不一,有一家一院的,有多户一院的,贫困人家是多户合住一院,称大杂院。大四合院有二进院、三进院和东西跨院。大四合院通常是达官贵人的府邸,使用琉璃瓦、朱红门墙和金色装饰。中、小四合院一般是百姓住宅,以大面积灰青色墙面和屋顶为主,在大门、二门、走廊、影壁、墀头、屋脊等处略施色彩或稍加雕饰。

与北京四合院不同,山西、陕西一带的四合院民居的院落是南北长而东西窄的纵向长方形,四川等地的四合院的庭院又多为东西长而南北窄的横向长方形。南方许多地区的四合院的房屋多为楼房,庭院的四个拐角处以房屋相连,庭院很小,南方人将庭院形象地称为“天井”。“一颗印”就是围绕天井布置房屋,北面正房三间,东、西两侧为厢房,南面为厅房,院内东、南、西、北房屋全部相连围合,既防风又蔽日晒。由于外形酷似印鉴,故俗称“一颗印”,这种建筑形式流行于陕西、安徽、云南等地,其中在云南最为盛行。“三房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是白族、纳西族等庭院式民居的两种形态。“三房一照壁”是由主房和左右厢房“三房”,加上主房对面的“一照壁”,合起来围成一个三合院;“四合五天井”是由正房、下房和左右厢房组成的封闭式四合宅院,除中间一个大天井外,四角还有四个小天井。

图片[1]-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有哪些类型(中国民居的主要类型有哪些)-萌草酱

3、窑洞式民居

窑洞与四合院都是汉族极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据考古发现,在四千多年前,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汉族就有“挖穴而居”的习俗。直到今天,窑洞式民居还广泛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各省、自治区,比较集中的地区是河南西部、山西中部、陕西北部和甘肃东部。人们依当地的地势,选择向阳、近水、土地坚实的地方开凿窑洞,主要分为靠崖窑、地坑院和锢窑三种构造形式。

1.靠崖窑

靠崖窑是最普遍的窑居形式,顾名思义,就是在垂直的崖面上挖成的土窑。窑纵深可达20米,一门一窑是“单窑”;若向两侧挖掘,形成并列的窑洞,称“套窑”;还可以向上发展形成层叠的窑洞,称作“天窑”或“悬窑”。分层的窑洞,搭木梯上下。窑洞内呈拱形,有门洞、过道、住房等。在靠崖窑前面可建地面建筑和围墙,从而形成庭院。

2.地坑院

地坑院又称“天井窑”、“地窑”,是在平坦的山冈上开凿的窑洞。在没有垂直崖面的地区,选在黄土高岗向下凿挖深坑,挖下去的深坑就形成了一个庭院,然后在庭院四周的人工崖面上开凿与靠崖窑相似的窑洞。地坑的大小和形状根据地形和需要确定,一般坑深5米,在地坑周围筑上矮墙作为标志,坑的平面分为正方形、长方形、丁字形等几种。

3.锢窑

锢窑又称平顶式窑洞,即直接在平地上用土坯、砖石砌筑而成的窑洞式房屋,房顶为拱形,布局像其他房屋一样展开。锢窑有一层的、两层的,也可以构成合院。

窑洞从建筑材料上分为土窑、砖窑和石窑三种。窑洞不占耕地,不破坏地形地貌,有利于生态平衡;就地取材,便于施工,节省材料;洞内冬暖夏凉,浑然天成。其优势显而易见,是非常适合华北、西北黄土高原一带地理、气候条件的民居建筑。

4、帐篷式民居

帐篷,古称“穹闾”、“苍穹”。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徙,帐篷式建筑是他们根据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特点创造的一种民居形式,被形象地称作“可以移动的房子”。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帐篷式民居就是蒙古包。

蒙古语中“包”是家、屋的意思。蒙古包又叫“毡帐”、“毡包”,是蒙古族的民居住宅。蒙古包呈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高4米,结构简单,用木栅做支撑加盖白毛毡构成。其周围的木栅用红柳枝搭成斜方格形,称作“编壁”,可以折叠,一块块编壁组成活动式围墙,支撑起蒙古包的圆形空间,外面用白毛毡包裹,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固定;圆形顶棚上开一扇直径约80厘米的天窗,上面覆盖一块可以移动的毛毡,白天打开采光通风,晚上和雨雪天就遮盖起来;一般朝东或朝南开一扇高80厘米、宽150厘米左右的小门,避免北风直吹。

蒙古包分移动和固定两种,前者在牧区使用,后者在半农半牧区使用,二者外观相仿。蒙古包的规格大小由编壁的数量而定,由6~8块编壁搭建的是中小型蒙古包,大型的要十几块编壁。蒙古包的外形看似较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很大。包内中央放置炊饮和取暖用的炉灶,烟筒从包顶的天窗伸出,炉灶周围铺牛皮、毛毡或地毯,正面和西侧为长辈的起居处,东面为晚辈的起居处,摆设的家具主要有长方矮桌、大小衣箱、柜橱,还有水桶、奶桶等。蒙古包的特点是小巧玲珑、占地少、方便挪动、不易损坏。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搭建时将折叠的栅栏拉开便成了圆形的围墙,拆卸时折叠起来即可,搬迁时一顶蒙古包只需用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仅用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非常适合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族居住。为了蒙古包内的空气流通,除天窗外,底部还有一圈围毡,夏天可掀开通风,冬天则可放下保暖,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但蒙古包不像一般房屋那样有坚实的地基和稳定的墙壁,所以不宜倚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蒙古包的结构、材料、包内陈设等也在不断改善,如出现了钢架结构的蒙古包,包的前后分别加开窗户,优化了采光和通风性能,包内还添置了床、电视机等各种现代化生活用品。

除蒙古包这种典型、规整的帐篷式民居外,哈萨克等民族的整体呈圆弧形的“毡房”,藏族的三面用篷布固定、一面开敞的“帐房”,鄂伦春族搭建的圆锥形帐篷“仙人柱”等,也属于帐篷式民居及其变异形式。

5、堡垒式民居

堡垒式民居建筑共同的特点是历史上形成的极强的防卫功能。堡垒式民居主要包括客家土楼、羌族碉楼和藏族碉房等。

1.客家土楼

土楼是客家民居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由生土夯筑而成,建筑布局是北方古代城堡和四合院住宅的组合,当地人俗称“围楼”,有方形和圆形之分,非常坚固。起初围楼的建造主要是起强化防卫作用,外形模仿古代城堡,四面有高大厚实的泥土围墙环绕,四角建角楼,又称箭楼或炮楼;围墙上布满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形状各异的瞭望孔和射击孔,用于监视围楼外动态和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器抗击围攻侵犯者。围楼一般至少建三层,一层作为厨房和餐厅,二层主要用于储物,三层以上是卧室。圆形土楼又称“圆楼”、“圆寨”,大多是一环楼,也有二环甚至三环的,内低外高,环环相套,组成同心圆楼,俗称“围龙屋”。一般围楼有二三十间房屋,可住七八十人;多则七八十间房屋,可住二百多人;甚至还有四五百间房屋、可住四五百人的大围楼。围楼的“心脏”是供有列祖列宗的正堂,也叫祖堂,是族人最重要的集体活动场所,各种祭祀、红白喜事的仪式均在此举行。

土楼的聚族而居的形态及其建造特色,均与客家人的迁徙历史密切相关。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每到一处,本姓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因惧怕当地人的侵扰,客家人便建造了这种防御性极强的城堡式住宅。客家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清两代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土楼依山就势,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布局合理、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功能齐全,适应聚族而居及防御的要求,而且造型具有高度审美价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生土高层民居建筑杰作。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典型代表是福建永定的土楼。客家工匠建造的一些土楼已历经四五百年沧桑,至今仍齐整、坚固。有一首民谣:“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里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说的就是建造于清代、号称“福建土楼王”的承启楼。2008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羌族碉楼

《后汉书·西南夷传》中有羌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说的就是羌族富有特色的民居碉楼。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上因各种原因由西北迁移到了西藏和青海一带,现今的羌族主要居住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碉楼是羌族旅游的标志物。

碉楼也称碉堡房,是用石、泥、木、麻等砌成的平顶房,有用黏土夯筑而成的黄泥土碉,有用石块砌筑而成的石碉。碉楼有家碉和寨碉之分:家碉多数为三层,层高3米多;寨碉高达十三四层,多建于地势险峻、视线开阔的地方。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状,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略向内倾斜。出于防御的目的,还有羌族关于不能与太阳相斗、大门不能朝向东方的信仰,碉楼只在底层朝南或朝北开一个门,四周楼体上也不开窗户,只在靠近楼层的位置开几个气孔采光通风。碉楼的大门都设在离地面几米高的地方,门前放置一根活动的独木梯供人出入,若有人侵犯就抽走独木梯,侵扰者难以进入碉楼。碉楼的造型结构坚固,建造工艺精湛,材料结实耐腐,素有“百年碉不倒”的美誉。

川西高原上的藏羌碉群,分布密集,错落有致,巍然挺立,自成奇观。可以说这种古碉建筑是世界最杰出的建筑之一,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现在羌族地区新修了一些碉楼,多用于旅游观赏。在一些保存完好的原始山寨,还在使用的碉楼一般仅是作为羌族民居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储存粮物。有人将碉楼比喻为一部“石头写成的历史”,它默默展示着羌族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极高的欣赏价值和历史价值。

3.藏族碉房

藏族的碉房一般用石块砌成平顶形状,门窗上端用斗拱作檐;也有比较高大的楼房,底层养牲畜或作厨房、库房,楼上住人,在楼顶的平台上晒晾粮食。碉房的屋顶插经幡,旁边有转经筒,室内一般都供有神龛、经书,摆放木柜、矮桌、火盆、炊具等家具物品。碉房内通常不设床铺和椅凳,坐卧都是在布或毛制的垫子上。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