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概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会宁风景区有哪些地方景点名称和介绍 会宁概述

会宁概述

2024-07-11 21: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总流域面积6439平方千米,共辖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38个社区、2070个村民小组,全县户籍人口56.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62万人),常住人口40.08万人,有汉、回、东乡等13个民族。会宁属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5度24分-36度26分、东经104度29分-105度34分之间,县内海拔1400-2200米,县城海拔1723米,年平均气温7.9℃,年平均降水量437毫米、蒸发量1800毫米,是全省人口和地域大县。

会宁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素有“秦陇锁钥”之称,是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现有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齐家文化的牛门洞新石器遗址,以及以汉墓群为代表的古人类墓葬20多处。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置祖厉县,距今已有2138年建县历史,全县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42个,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牛门洞遗址、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5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项(会宁剪纸),省级非遗保护项目4项(皮影戏、会宁民歌、曹氏中医正骨法、会宁石磨炒面制作技艺),1997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会宁是三军会师圣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9位元帅、8位大将、46位上将、127位中将、1200位少将都在会宁留下了光辉的足迹,铸就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会师精神。会师期间,在会宁发生的较大以上战斗6次,留落战斗遗址20多处、革命文物1000多件,现存国家A级旅游景区4处、国家级烈士陵园2处(会宁大墩梁红军烈士陵园、慢牛坡红军烈士陵园),与出发点瑞金、转折点遵义、落脚点延安一道,是红军长征历史上重要节点城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红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红色旅游示范城市”等称号,有“甘肃红色旅游第一县”的美誉。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被评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会师楼被评为“大国印记:1949-2009中国60大地标”之一。

会宁有西北教育名县盛誉。自古崇文修德、尊师重教,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20名、文武举人115名,贡生396名,1906年,甘肃首批公派5名留学生中会宁占到2名。自恢复高考以来,累计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毕业生16万余人,其中博士学位1500多人、硕士学位6000多人,考入清华、北大158人,形成了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有西北“状元县”“教育名县”美誉。

会宁有独具特色的绿色产业。 全县共有耕地390.48万亩(会宁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是全省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等农作物主产区和“肉羊产业大县”“生猪调出大县”,被确定为全国“畜牧绿色发展示范县”,现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19个,入选“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2个(会宁小杂粮、会宁胡麻油),荞麦米和良谷米被农业部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会宁小扁豆”“会宁苦荞麦”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肉羊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亚麻籽之乡”。

会宁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境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自然条件严酷,1982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将会宁列入国家“三西”建设范围,1986年被列为国扶贫困县,2002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被列为陕甘宁革命老区县。2013年底,全县贫困发生率为31.44%,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截至2020年,全县累计退出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6.94万人,成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2021年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打印】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