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奉为神:历史传说与民间信仰中的伍子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伍子胥图片 敬奉为神:历史传说与民间信仰中的伍子胥

敬奉为神:历史传说与民间信仰中的伍子胥

2024-05-09 13: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楚国图 图源:晋国博物馆

好色的楚平王照做了。自此,费无忌成了楚平王心腹。他怕太子建将来报复他,所以让平王将其贬去镇守边关,又想斩草除根,在平王面前诬陷太子建谋反。楚平王这时候总算想起来问问伍奢。伍奢其人心直口快,把楚平王和费无忌一起骂了,说您怎么能听小人的话而不信自己亲生儿子的呢?

伍奢被囚禁在了宫中,费无忌建议楚平王斩草除根,将伍奢及其两个儿子一并杀掉。于是楚平王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让伍奢给家中传信,告诉他的两个儿子:你们来,我就能活;你们不来,平王会杀了我。

楚王邵戈 春秋 吴文化博物馆藏

伍子胥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性格中狠的一面在少年时代就有了轮廓。《史记》当中描写这一回合几人之间的博弈,可谓精妙绝伦。伍奢了解自己的儿子,他说,我的大儿子伍尚为人仁义,一定一叫就来,但小儿子伍员(伍子胥)为人狠厉而能忍,他么,你是叫不来的。果然,结局如他所言,兄弟二人奔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伍尚明知有去无回,仍然选择面见楚平王,与其父一同赴死;而伍子胥携太子建之子熊胜逃出了楚国,一路逃至文昭关。

伍尚死前叹息:“楚国君臣,且苦兵矣!”他过于了解自己的小儿子,知道他是一个狠而能忍、有仇必报的人。父兄为楚平王所害,日后伍子胥成人,必将会十倍百倍地讨回来,楚之一国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伍子胥传》之《过昭关》手捏戏文 当代 南京博物院藏

知子莫若父。伍子胥带着太子建的儿子,连夜逃过了文昭关,须发皆白。他逃到吴国时,公子光正欲夺取王位,于是伍子胥向公子光推荐了专诸,以刺杀吴王僚,后来果然一举成功。于是公子光登上了吴王的位子,是为吴王阖闾。

数年后,楚国进犯吴国,阖闾让伍子胥迎敌,果然大破楚军。又过了三年,吴国打到楚国的国都郢,此时楚平王已经死去多年,即位的是其子楚昭王。昭王出逃,伍子胥到处搜寻,想要杀掉昭王为自己的父兄报仇,未果。于是,伍子胥去掘了楚平王的墓,并鞭尸三百,终于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吴文化博物馆“大邦之争”展项实景(局部)

伍子胥早年在楚国时,与大夫申包胥是好友。郢都城破后,申包胥逃往山中,痛斥伍子胥以故臣之身鞭笞旧君遗体,“无天道之极”,而伍子胥说,自己“日暮途穷”,因此“倒行逆施”。因为天已将暮而路途还有很远,只好用非常的方法赶路,这个比喻也足以见出伍子胥的心性,在他心中,为父兄报仇已经成为人生的终极目的,至于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流离颠沛,不过是在赶路罢了。

楚途盉 苏州何山墓出土 春秋时期 青铜 吴文化博物馆藏

报了家仇后,伍子胥一腔热血又用在了为吴国尽忠上,以报吴王之恩,而他做事做绝的心性丝毫未改。阖闾死后,伍子胥继续辅佐他的儿子夫差。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谏,反而重用佞臣伯嚭,伍子胥预知到了危险,把自己的儿子送去齐国的好友那里,而自己留在吴国,依旧死谏夫差,最终落得一个被赐剑自杀的下场。他留下的遗言是,让家人将他的眼睛剜出来,悬挂在吴国城门上,他要亲眼看着吴国灭亡。

《伍子胥传》之《赐剑自尽》手捏戏文 当代 南京博物院藏

后来,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果然发兵灭了吴国。而伍子胥几次三番进言,却未被吴王夫差采纳的建议正是——早日杀掉勾践。正因如此,伍子胥才预见到了吴国必然灭亡的命运。

这是《史记》中记载的伍子胥的故事。

二、民间信仰中的伍子胥

伍子胥绝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士大夫。他更像是一个侠客,有恩必报,有仇必报,报恩报仇都舍生忘死,甚至不惜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民众敬他的气节,也畏他的狠绝,因此伍子胥才能够成为一种文化意象,成为民间信仰中的一种神灵。在中国的文化里,能让人死之后化灵化鬼的,正是深切的执念。

月冈芳年(1839年~1892年)《月百姿》之《伍子胥/淮水月》1889 木刻版画 大英博物馆藏

伍子胥长期在江南的民间信仰体系中拥有一席之地。东汉时期成书的《吴越春秋》中已经可以窥见这种现象的源头。这是一部民间文人撰写的杂史,采信了许多传说、神异的内容,其中描写伍子胥的死亡,用了一种近乎浪漫的笔调:“乃弃其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而越王灭吴时,“望吴南城,见伍子胥巨若车轮,目若耀电,须发四张,射于十里。”可见早在整理吴越旧史的东汉文人笔下,就有了将伍子胥神格化的倾向。因为他的尸身被投于江水中,因此民众自然将其与江河联系起来,长江沿岸频遭水患的居民奉其为神,多设伍员庙祭祀,也就是不难理解的事了。

《伍子胥传》之《立碑祭拜》手捏戏文 当代南京博物院藏

传说伍子胥坟在吴中胥山,但全国各地都有伍员庙,以长江中下游为多,人们拜他祈求水域安宁。他又被民间敬奉为河神、雨神,一说端午节也是因祭祀伍子胥而设。六朝的《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端午节龙舟竞渡“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

相比而言,伍子胥的确比屈原更契合端午节的气质。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祛禳、消灾性质的节日,伍子胥的传说更容易让人们形成祭祀的文化惯性,表达对神灵的敬畏,以保佑自己的生活。在隋唐之际,祭祀其的祭品中甚至一定要有牛和酒,可见伍子胥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到了宋代之后,伍子胥被视作吴地的保护神,由此甚至衍生出了供奉伍子胥的土地庙。王安石也曾为伍子胥庙写过铭文,从他的《伍子胥庙铭记》中,我们还能一窥千年前祭祀伍子胥的盛况:“叹吴亡千有余年。事之兴坏废革者不可胜数,独子胥之祠不徙不绝,何其盛也!岂独神之事吴之所兴,盖亦子胥之节有以动后世,而爱尤在于吴也。后九年,乐安蒋公为杭使,其州人力而新之,余与为铭也。”

苏州胥王庙内主建筑申胥阁 图源:新华社(戚振林摄)

宋代距离吴亡已经过去了千余年,而千年之后的杭州百姓仍然会自发地翻新伍子胥庙,这份庙铭中,也见出了宋代的江南百姓对于伍子胥的崇敬。

三、伍子胥形象的流变

同样是先秦时期的忠臣,同样投水而死,屈原与伍子胥在民间信仰中的身份形成了非常有意思的对比——屈原称圣,而伍子胥化神。屈原是古代文人理想化人格的化身,他的忠是九死而不悔,是一种无害于他人的内在人格的悲剧。而伍子胥不同,伍子胥的性格中就带着巨大的破坏性。同样是死谏的忠臣,他人格的底色不是苦,而是睚眦必报的狠。“倒行逆施”与“日暮途穷”这两个算不上好词的成语,都是他的自况之语。

陈洪绶《屈子行吟图》木刻版画

明末清初 上海图书馆藏

为报恩报仇、尽孝尽忠,不惜为一杀百,生灵涂炭,这样的狠辣气魄是伍子胥的事迹能广为传播的原因之一。封建社会的民众深受上位者压迫,常常会陷入一种渴望复仇而不能的境地。因此人们对伍子胥是有着隐秘的向往和渴望的。渴望有这样的力量,渴望能够报复,渴望像他一样,不顾老父,不念幼子,为了达到报恩报仇的目的不在乎任何事,这种不在乎才能催生最强大的力量。

影视剧中的伍子胥 图源网络

而儒家文化是惧怕这种力量的,因此伍子胥的文化意象在后世也一直发生着隐秘的迁移。唐代的《伍子胥变文》中,尚在夸大伍子胥报恩报仇的事迹,甚至虚构了种种精怪鬼神之事,渲染其复仇的壮烈。但到了明清的文学作品中,伍子胥忠勇直谏的一面被日益放大,甚至成为了诗文中的一个忠臣意象,而其恩仇必报的一面却被淡化。他为吴国尽心竭力的动机被简化为一个“忠”字,这显然是一个有些戏剧性的论断——如果按后世的忠君观念论,楚国才应当是伍子胥的故国,他弃楚事吴,原本应算逃国之臣,又怎能以“忠”来概括他的一生行迹呢?

后世的创作者显然也注意到了这种矛盾,因此也在采取各种方式试图弥合这种割裂感。例如孟称舜所作明传奇《二胥记》中,着重渲染申包胥、伍子胥这一对好友的冲突,用各为其主的价值观差异淡化伍子胥的狠戾;梁辰鱼的《浣纱记》则聚焦吴越兴亡之中伍子胥后半生的故事,略去了他弃楚奔吴一段,以此来塑造一个符合后世儒家道德规范的忠臣形象。

四、结 语

费孝通曾说,中国传统的社会关系是“差序格局”,人们的价值观倾向于为了集体牺牲个人,为了大集体牺牲小集体——为家可以牺牲个人,为国可以牺牲家,反过来则不行。但伍子胥似乎恰如他所言,是“倒行逆施”,恰恰反其道而行之的。他所作一切事情的动机都是为了报杀父之仇,报仇之后又报吴王之恩,为了这一仇一恩,他捐弃了生命中的一切,包括亲人、故国、安稳的生活、以及士大夫的道德标准。

苏州伍子胥像 图源:中国江苏网

在中国的历史中,似乎很难找到第二个这样的人物。能与之勉强一比的,大概也只有杀子的程婴了。而程婴也只赔上了自己儿子的性命,伍子胥的复仇,则牵连着几个国家的命运。他在士大夫的体系中,以一种游侠的态度生存,这也正是伍子胥传说的迷人之处。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中,讲述悲剧的审美机制时说:“(悲剧)始终渗透着深刻的命运感,然而从不畏缩和颓丧;它赞扬艰苦的努力和英勇的反抗。它恰恰在描绘人的渺小无力的同时,表现人的伟大和崇高。”这段话仿佛恰好能够成为伍子胥故事的注脚。

苏州胥门 图源:中国江苏网

如今伍子胥传说已成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其发生发展与苏州山水城池高度相关,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极具文化历史价值;这些传说虽为野史,亦可作正史的补充,同时也是苏州民俗民风、人文地理、精神世界的记录,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也是今天发展吴地旅游业的宝贵资源,具有开发利用的文旅发展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兆琦译注.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 2010.04.

[2](东汉)赵晔. 吴越春秋[M]. 北京:中华书局, 2023.02.

[3] 虞海娜. 试论伍子胥文化意象[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 尤岩. 伍子胥与吴地端午风物习俗[J]. 江苏地方志, 2006(03)

[5] 戈春源. 端午节起源于伍子胥考[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

[6] 张志娟. 伍子胥传说研究[D].北京大学,2011.

声明:本馆原创文章转载,须经馆方授权。公益原创文章插图,图片版权归属于收藏地或创作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