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感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伊豆的舞女舞女的形象是什么 《伊豆的舞女》感想

《伊豆的舞女》感想

2024-07-04 08: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昨晚听了卓伯乐作业点评之后,方觉的自己的拙文《爬楼》完全不能体现作业的初衷。老师尽管肯定了我动作细节刻画还不错,但和心灵写作就沾不上什么边了。

这恐怕源于我对心灵写作概念的不理解。我认为心灵写作无非是在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将自己融入文中的角色,塑造人物,直抒内心。而老师的解释却是“进行更多的心理描写,强调内心感情的细节表达。

讲座之后,老师紧接着布置了作业,读《伊豆的舞女》,并对几个片段给出自己的理解。

我认为这篇文一定是细节心灵写作的范文。读第一遍,我是一头雾水,竟不知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读第二遍,明白许多,之后,又上网搜索些相关资料,对作品有了更深的体悟。

故事里的“我”,一位20岁大学预科生,为了排解内心的忧郁和苦闷,独自来到伊豆旅行。在途中偶遇了巡回艺人一行,伊豆的舞女“熏子”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熏子过早地承担生活的重担,饱经颠沛流离之苦。虽然年仅14岁,为了维持生计,需要背着比书包还重的鼓和鼓架,不管严寒酷暑,跋山涉水,四处卖艺。作者通过自身的情感变化以及对舞女的细节描述, 描写了一段在伊豆的青山秀水间,一名青年学生邂逅一位少年舞女的纯净初恋故事。

下面我选中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景物细节描写,以景托物,用象征的手法表达心情

山路变得弯弯曲曲,快到天城岭了。这时,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杉林,从山麓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制帽,身穿藏青碎白花纹上衣和裙裤,肩挎一个学生书包。我独自到伊豆旅行,已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歇了一宿,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蹬着高齿木屐爬上了天城山。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一派秋色,实在让人目不暇接。可是,我的心房却在猛烈跳动。因为一个希望在催促我赶路。这时候,大粒的雨点开始敲打着我。我跑步登上曲折而陡峭的山坡,好不容易爬到了天城岭,来到了北口的一家茶馆前,吁了一口气,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我完全如愿以偿了,因为巡回艺人一行正在那里小憩。

这是文章的开头一段。作者没有像一般人那样,直接交代主人公的信息,但是用一段独白,也应该叫着心灵描写,交待出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如何而来。就如同我们在阅读英文故事时,作者要把who,when,where,what,why,how等信息,通过细节的陈述呈现给读者。

二。形象细节描写,人物栩栩如生

这个房间里装有地炉,打开拉门,一股很强的热气便扑面而来。我站在门槛边踟蹰不前。只见一位老大爷盘腿坐在炉边。他浑身青肿,活像个溺死的人。他那两只连瞳孔都黄浊的、像是腐烂了的眼睛,倦怠地朝我这边瞧着。身边的旧信和纸袋堆积如山。说他是被埋在这些故纸堆里,也不过分。我呆呆地只顾望着这个山中怪物,怎么也想象不出他还是个活人。

这一段的描写我曾经提出疑问,为何在这个老人身上着墨如此之多,后来我明白了,这是为了给读者一个强烈的对比:如此邋遢的一对老夫妻竟然也对舞女轻蔑有加。

三。动作细节,人物性格特征突出

在以下两段文字中,作者把舞女的羞涩,通过献茶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把场面刻画得淋漓尽致。野浴的画面感极强,一个清纯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我和大家一起登上客店的二楼,把行李卸下来。榻榻米和隔扇又旧又脏。舞女从楼下端茶上来。她刚在我的面前跪坐下来,脸就臊红了,手不停地颤抖,茶碗险些从茶碟上掉下来,于是她就势把它放在榻榻米上。茶碗虽没落下,茶却洒了一地。看见她那副羞涩柔媚的表情,我都惊呆了。一个裸体女子忽然从昏暗的浴场里首先跑了出来,站在更衣处伸展出去的地方,做出一副要向河岸下方跳去的姿势。她赤条条的一丝不挂,伸展双臂,喊叫着什么。她,就是那舞女。洁白的裸体,修长的双腿,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小梧桐。我看到这幅景象,仿佛有一股清泉荡涤着我的心。我深深地吁了一口气,扑哧一声笑了。她还是个孩子呢。她发现我们,满心喜悦,就这么赤裸裸地跑到日光底下,踮起足尖,伸直了身子。她还是个孩子呢。我更是快活兴奋,又嘻嘻地笑了起来。脑子清晰得好像被冲刷过一样。脸上始终漾出一丝丝微笑。

四。细腻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同深受

暴雨声中,远处隐约传来了咚咚的鼓声。我几乎要把挡雨板抓破似的打开它,把身子探了出去。鼓声迫近了。风雨敲打着我的头。我闭目聆听,想弄清那鼓声是从什么地方传来,又是怎样传来的。良久,又传来了三弦琴声,还有女人的尖叫声、嬉闹的欢笑声。我明白了,艺人们被召到小客店对面的饭馆,在宴会上演出。可以辨出两三个女人的声音和三四个男人的声音。我期待着那边结束之后,她们会到这边来。但是,那边的筵席热闹非凡,看来要一直闹腾下去。女人刺耳的尖叫声像一道道闪电,不时地划破黑魆魆的夜空。我心情紧张,一直敞开门扉,惘然呆坐着。每次听见鼓声,心胸就豁然开朗。

作者川端康成曾说:我是怀着对爱情的感谢之情来写的。在《伊豆的舞女》中,“我”和熏子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关于爱的话,但是这种似恋非恋的氛围和情愫始终萦绕在两人之间,清新,纯真而哀愁,结局又充满遗憾、无奈和叹息。

我想这就应该是心灵写作的精髓所在吧。

读完这篇文,卓伯乐的细节写作的概念在我脑中由浑沌到朦胧,由朦胧到逐渐清晰。

但在实践中能写出好的作品并非是一蹴而就,这就需要自己日后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感悟,多练笔,且永远记住细节描写才是心灵描写的基础。

今天读到这样一段话:细节所到之处,都会显现人内心的微妙情感,这些情感才是真正拨动你心弦的。心灵书写之所以会让人共情,就是因为没有让你放过任何细节,哪怕你觉得这个细节毫无意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