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吊桥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是吊桥实验 感受大吊桥的力量

感受大吊桥的力量

2024-07-16 22: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键概念

力 

压力

拉力

简介

你是否曾经思考过,为何桥梁在重力、气候和繁重交通负担下仍能屹立不倒?感觉上,建造一座大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也是基于我们日常经历的简单的力学。你有没有试过踩在一个空的易拉罐上?或者参与拔河比赛?如果你了解这些,那么你一定也对吊桥工程有所了解!

“压缩”和“拉伸”是这世界上可以感觉和看见的两种力。你能从哪儿找到压力(提示:空的易拉罐)和拉力(提示:拔河比赛)的例子呢?

通过大量的数学计算,土木工程师把吊桥中承受压力和拉力分散到合理的位置,保证它们共同合作、一起承担起世界上最长的跨度。找一个伙伴,准备几件常用的家居物件,你就可以知道吊桥是如何工作的了。并且,你还可以比较吊桥和梁石桥,到底哪个更坚固。

背景

6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跨越河流和运河建造吊桥。今天,你仍然能够在偏远丛林深处和大多数主要城市里发现吊桥。在美国,最著名的两个吊桥要数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和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大桥。

吊桥的主要部分为桥塔、悬索、桥面和锚锭。你也许能猜到,长长的悬索是吊桥上最独特的部分。悬索的两头分别锚在桥的两岸,然后绕过高塔的顶端,渐渐下降,将桥面(道路或者人行道)吊起来。

材料

一个伙伴

三根秸秆:一根作为桥塔,另两根作为桥板。

剪刀

一段绳子,四尺长,用于吊桥缆绳

纸胶带

大号回形针

簸箕(纸盒、外卖盒也行)

比较重的坚果、螺钉或者其他体积小重量大的物品,用作桥面的负重。

尺子

准备工作

1.将两把一样高的椅子,以相隔7英寸的间距摆放起来

2.小心地把一根秸秆截成两端,制成两座桥塔

3.在这两段秸秆的顶部划出一个小缝,用于插入细线

4.剪出一段4英寸长的细线

5.把胶带放在手边

实验步骤

1.你可以亲身体验一下支撑吊桥的力是什么样的。首先站起来,面对你的搭档。

2.握住搭档的手,小心地慢慢向后靠,千万别放手!你能感觉到一股被拽着的力吗?这与哪一种力相关?这其实是拉力,也就是吊桥缆绳所利用的力。

3.再次面向你的搭档,把手掌对着你的搭档的手。现在,小心地慢慢靠向他。你现在感觉的什么力呢?这个是压力,桥塔就承受着这样的力。

4.现在你知道拉力和压力的感觉了,我们可以建造两种桥,比较它们的强度。我们先从做模型开始。把一根半截的秸秆(桥塔)用胶带粘一只椅子的顶上,含切割缝的一端在上,缝的开口正对着另一把椅子。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半秸秆站在另一把椅子上。两条切割缝应该能连成一条平行于地面的线,秸秆的距离保持为7英寸。

5.用4英尺的线的中间部分,在一根完整的秸秆缠绕两圈,这就是我们的“桥面”。

6.把这个秸秆的两端,分别粘到两座秸秆塔的底部,将两座塔连接起来。

7.将系在桥面上的细线的一头,穿过秸秆塔的顶部的细缝至另一端。为了锚固桥面,把线头绑到椅子上。线的另一头也按相同的方法穿过另一座桥塔顶部的小缝,并拴在椅子上,一座吊桥就诞生啦!

8.在“桥面”秸秆上别一个大号回形针,用于悬挂空簸箕或饭盒。往篮子里放入重物,记录你放入物件的数量,直到桥垮掉。(如果秸秆弯曲,或者折断,桥就算垮了~)

9.现在我们将要建造梁式桥。解下上面的绳子,并小心地把秸秆塔切成两半。

10.把一根秸秆塔粘到椅子边上,同样地,把第二根塔粘到第二把椅子的同一高度。

11.将两座塔以相隔七英寸的距离摆放在一起。

12.现在,把一根长秸秆粘到两根短秸秆的底端。这个就是你的“梁”,上面可以铺就公路、小道或者火车轨道等。你已经造出了一座梁式桥!你认为梁式桥能够承受的重量,比吊桥更多还是更少?为什么?

13.把篮子挂在桥面上,重新进行测试,一次添加一个重物。

14.哪种桥更加坚固?桥会在哪些地方发生坍塌?桥的哪些位置最为薄弱?

附加实验:设计一座跨度更大的桥。看看你能否设计出跨度为上面桥梁2倍(14英寸),而且能承受同样重量的桥。你需要改变桥梁的哪个部分?(提示:你可能需要加强桥塔与椅子之间的粘结强度、把线在甲板上多绕几圈,或者把锚定的位置向后移。)

观察与结果

哪种桥将能够承载更大的重量?你为什么这样觉得?

当所有的材料与环境都相同的时候,吊桥可以比梁式桥拥有更大的跨度。这是因为,吊桥的桥面或者道路,是由缆绳的拉力和塔的压力共同承担的,而不仅是靠桥的基座。而且,吊桥刚性较低,可以更好的承受外力,比如地震横波的侧向力。你是否曾经穿越过梁式桥或吊桥? 看看在你周围的环境,哪里能找到这种桥。

清理实验工具

1. 丢掉秸秆,绳子和胶带

2. 将重物放回原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