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簧管的前世今生之按键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是单簧管乐器 第一章:单簧管的前世今生之按键系统

第一章:单簧管的前世今生之按键系统

#第一章:单簧管的前世今生之按键系统|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左边为法式右边为德式名称:

单簧管、竖笛、黑管、夏卢摩笛(法语:Chalumeau,英语称Clarinet,意大利语为Clarinetto,西班牙语为Clarinete,法语为Clarinette,德语为Klarinette)

历史:

【单簧管出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的阿夫洛斯管(Aulos),是现代管乐的始祖,阿夫洛斯管是簧管乐器,将簧片插入木制或骨质的管中作吹口,管底不封口,管侧身有指孔,两根管排成V字型。源于小亚细亚,是象征酒神的乐器。古希腊管乐器。哨片为双簧。管上开孔4个(早期)至15个(晚期)不等。一般在吹奏时使用双管,即两支管的哨片同时置于口内,双手各持一管演奏。学者们对两管的作用,至今尚不能肯定。【图一为演奏阿夫洛斯】

图一演奏阿夫洛斯管

【单簧管童年】(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

【中世纪早期】由于中世纪长达千年的宗教统治,早期认为宗教信仰把宇宙声音分为自然声、人声、器乐声,认为器乐声是低级的声音,所以十分排斥乐器声,推崇人声(教堂声乐合唱得到极大发展),所以单簧管的童年被严重压制在宗教里(不仅压制乐器,对人的思想、行为等各方面都严重压制),几乎没有任何发展。

【中世纪后期】直到中世纪后期宗教教会力量的减弱,代表新世俗文化力量逐渐繁荣,出现了一些器乐体裁,乐器种类也增多了,现代交响乐团的大多数乐器都在这个时候出现雏形,所以单簧管的祖祖祖爷爷:竖笛(recorder)【图二为竖笛】也出现在其中。

图二竖笛

【单簧管少年】(公元15世纪到公元17世纪末)

竖笛渐渐演变成了单簧管唯一的直系祖先——沙吕莫管(就是法语发音的Chalumeau)【图三图四为沙吕莫管】

PS:沙吕莫管只有现代单簧管的基础音区,至于这个过程,实在找不到资料,如何给竖笛加上笛头,谁加的都无从考证,如果有大佬有资料可以给我参考非常感谢

图四沙吕莫管

【单簧管的青春期】公元18世纪

第一个改革这种乐器的人是德国的一位长笛制造师,名叫约翰·克里斯托弗 戴内(Johann Christoph Denner 1655-1707)。约在1700年左右,他在乐器管上安装上了两个键子(第一个是由左手食指控制的a1音键,一个是由左手拇指控制的十二度泛音键,后者和今天作用不同、泛音键与a1键同时按下后得到b1音)和一个喇叭口,这就是最早由戴内改革发明的两个键子的单簧管。【图五】【图六】【图七】

图五a1和泛音键的单簧管

图六a1和泛音键的单簧管

图七a1和泛音键的单簧管PS:哨片位置向上

第二个改造者巴托尔特将乐器管身延长,并增加第三个键子(低音e、打开十二度泛音键后得到b1音,此时泛音键开孔位置也更靠下,与前方a1键同时按下后得到降b1音)【图八】

图八加第三个键的单簧管

第三个改造者是德国乐派创始人约瑟夫·比尔(Joseph Beer 1744-1811),在乐器上安装了第四个和第五个键子,增加了四个音(低音升f,降a,十二度泛音为升c2,降e2)【图九】【图十】

图九加了四五键以后的单簧管图十加了四五键后的单簧管

第四个改造者1791年由法国单簧管演奏家巴黎音乐学院第一批器乐教授格扎维埃·勒费福尔(Jean Xavier Lefèvre 1766-1829)给这一乐器增添到第六个键子(升c1,这是欧洲大陆的情况,但在英国为一个由右手食指控制的侧键,起到a1和b1之间的颤音作用)。【图十一】【图十二】【图十三】

图十一左中为8键单簧管,右为5键单簧管图十二9键单簧管(没有右手食指颤音键,多加了左手#d和右手内测不明确键)

PS:大家可能发现了6键之后的改造的记录者十分模糊不清晰,UP个人查询原因分析结果:时间为1800年前后,欧洲在进行拿破仑战争,并且英国在进行工业革命,动荡的社会背景是导致信息难以查询和准确记载的原因。目前查不到资料如果您有信息提供给我,对我讲非常有帮助。

【单簧管青年】公元19世纪

1801年,单簧管演奏家缪勒(Iwan Mueller 1786-1854)的潜心研究,成功的研制出能够演奏各种调式的十三键单簧管,他不断尝试新的按键类型来改善单簧管。当时的单簧管使用扁平黄铜板覆盖音孔,用柔软的皮革当垫子,皮革材料气密性不理想会有漏气,为了减少漏气必须将按键的数量保持在最低限度,意味着单簧管转调和演奏升降音必须通过复杂的指法来进行,这些指法很难快速演奏,而且很少调准。因此单簧管有五个或六个键,这是获得良好性能可接受的最低限度。Müller的解决方案是填充垫子,填充垫是给皮革中填充垫子。这些垫子将“凸出”,从而与音孔更加吻合,将键孔封闭得更加严丝合缝,所以也可以开发使用更多数量的键子。除了指法系统和毡垫之外,Müller也是金属卡子的发明者(取代了过去使用的麻线,细绳和金属丝,如今仍在德系或者古乐器使用),他也是最早采用哨片朝下,与下唇接触法演奏家之一,在这之前都采用哨片朝上并且上唇接触法演奏。这种新结构的单簧管使演奏者在技巧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深受人们的赞誉。【图十三】(PS:缪勒体系是现代所有单簧管系统的先驱,衍生出后世知名的Albert(阿尔伯特)体系、Oehler(欧勒)体系、Boehm(波姆体系))。

图十三伊万缪勒单簧管【Albert(阿尔伯特)体系】

欧仁·艾伯特(EugèneAlbert)(1816年4月26日至1890年5月11日)是比利时的木管乐器制造商,主要以其单簧管而闻名,总部设在布鲁塞尔。1839年,他对伊万·穆勒( IwanMüller)的13键单簧管进行了改进,尽管该模型与IwanMüller的13键乐器基本相同, 他在下节处增加了两个圆形环键或透明膜(PS:brille(glasses)不知道怎么翻译)。这就是13键/ 2环的单簧管。同年,基于Müller的修改和阿道夫萨克斯(Adolphe Sax)的圆形环键,阿尔伯特在上节增加了两个圆形环键,从而形成了13键/ 4环的单簧管。据报道,他的乐器“比当时的Bohem系统具有更好的音色和音准”。他的乐器几乎都是调音A=452,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很少有专业的首席吹奏者演奏他的乐器。他的儿子(EJ Albert)制作了很多A'= 440的单簧管,所以他的名声和乐器一直演奏到20世纪末。后来又经Oskar Oehler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使之更加精巧,并形成了欧勒体系(Oehler system),并且逐渐取代阿尔伯特系统。目前仍然使用Albert系统,主要由演奏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和土耳其 民间音乐,Klezmer和Dixieland风格的单簧管演奏家使用。这些音乐家经常喜欢阿尔伯特(Albert)系统,因为它易于敲打无键音孔发出声音。

图十三阿尔伯特13键系统【Oehler(欧勒)体系】

欧勒体系是由奥斯卡欧勒(Oskar Oehler)开发。该系统基于Müller系统,增加了音孔并且纠正音准和声学缺陷,尤其是下节交替使用的音符B♭和F。该系统比Böhem系统具有更多的按键,在Voll-Oehler系统中多达27个(全Oehler系统),它也更窄和更长,更小的笛头和哨片,从而导致声音略有不同。它主要在德国和奥地利使用。主要发展包括专利C♯键,低音E,F校正,F / B♭校正和B♭校正。【图十四】奥斯卡·奥勒(Oskar Oehler)有三个学生:F. Arthur Uebel(雨博),Ludwig Warschewski和KF Todt。

图十四欧勒系统单簧管【Boehm(波姆体系)】

Boehm(波姆体系)的灵感来源于德国西奥博尔德 贝姆(Theobald Bohem)的系统为长笛,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因为单簧管超吹是十二度而不是长笛的八度。勃姆本人并未参与其研发,由巴黎音乐学院教授亚森特 克洛泽(Hyacinthe Klose)和奥古斯特 布菲 吉恩(Auguste Buffet jeune)一起研发,Klosé和Buffet做了标准的高音单簧管,改装了指环和轴键系统,以纠正乐器上下节的严重音准问题,并为左右小指增加了重复键,简化了整个乐器范围内中的一些困难发音的指法,创制了十七键/六圈的单簧管。Boehm为他的长笛创建的环形键为其他乐器发明者提供了设计逻辑指法系统的方法,该系统可以提高物理灵活性。环形键和指针弹簧是为Klosé和Buffet的新设计的两个主要功能。但是,他们没有采用Boehm的封闭按键理念。环形按键实际上消除了交叉指法的问题。这些环绕音孔,以便当手指覆盖音孔时,还会将金属环向下按压至与孔顶部齐平的高度。圆环依次连接到长轴(直接从Boehm的长笛上借鉴),然后使位于乐器其他位置的另一个孔被填充键覆盖(可以理解为机械联动)。作为单簧管活动圆环的发明,Buffet把针形弹簧安装在长轴上的控制打开和关闭(按压和回弹)。针形弹簧安装在直接嵌入单簧管木头主体的柱子上,并用于除具有极短枢轴的那些键以外的所有其他键,这些键继续使用Boehm之前的木管乐器上操作键的方法:沿纵向安装在每个独立键底侧的简易簧针。Boehm单簧管在法国的发展是最成功的,在1870年代,它开始取代了阿尔伯特系统单簧管及比利时,意大利和美国的地区的后续单簧管,到20世纪初,德国,奥地利和俄罗斯以外的表演者几乎所有使用的单簧管都是Boehm系统或其衍生产品之一。克洛泽和布菲的单簧管的唯一变化BUFFET在1870年代引入的Full Boehm系统单簧管。

【(Full Boehm)全波姆系统单簧管】

Klosé和Buffet的1843年之后唯一被广泛接受的设计,尽管它增加的结构复杂性,但是重量和成本使其无法完全取代。它具有四项改进,创建了更简单的指法系统。第一个改进是在乐器上增加了第七个环键。在该范围内增加了一个指叉颤音的E b/ B b,非常类似于现代萨克斯风。接下来,添加了一个铰接的C#'/ G#'键;允许B / C#的'和F#/ G#颤音以接近完美的音高和更简单的指法完成。还添加了一个低音Eb键,因为它是以前的单簧管中不存在的音符,某些作曲家需要它。当必须将A单簧管零件移到Bb乐器上时,增加Eb也很方便,这样前者的最低音符为E可以作为Eb在后者上演奏。最后,为左手无名指添加了另一个``Ab / E b''键,可以更有效地替代。

【(Reform Boehm system)改良版波姆系统】

最初的改革仅由Fritz Wurlitzer制造,后来由其儿子Herbert Wurlitzer制造,随后由德国的其他制造商(例如Leitner&Kraus,Wolfgang Dietz,HaraldHüyng)和日本(Yamaha)制造。法国大型乐器生产商对这种单簧管类型没有兴趣。PS:这些改良乐器主要德奥地区使用,法式单簧管和德式单簧管的声音理念应该是导致分道扬镳的直接原因,法式与德式现在运用不同的钻孔、内膛、指法系统和按键结构。

左为增加滚轮设计右为泛音键与降b键修正的改进正常键低音E/F改进上节第三环和c#/g#的键和右手食指延长键20键/7环的改良勃姆单簧管【其他系统单簧管】

尽管进行了许多其他尝试,基于Boehm系统创建新的单簧管按键系统。尽管一些音乐家在使用某些特制乐器,但没有一个乐器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Mazzeo系统】Mazzeo系统是由发明罗萨里奥·马泽奥在20世纪50年代。它的主要特征是由任何一个右手无名指操作的联动装置,该联动装置打开了第三个右手食指颤音键以演奏中音B音,而不是使用标准键,从而避免了音准。来自使用微小的孔键为B音排气。

【麦金太尔系统(Mclntyre system)】

是由罗伯特和托马斯·麦金太尔在1959年获得康涅狄格州专利诺格塔克,他们开发了一种仅使用左手环来控制音(Ab,A和Bb)的新机制,从而可以演奏这些音而无需移动左手的位置。对于右手第一只手指,只有三个颤音键,而不是标准的Boehm系统的四个。否则,指法与标准Boehm系统中的指法相同。麦金太尔公司在销售它方面临挑战。因为单簧管演奏者需要学习新的指法外,该系统的主要缺点是该机制的重量和复杂性。由于缺乏用于改进的金,McIntyres试图吸引一家大型单簧管制造商的兴趣,但未能达成协议,该仪器的生产停止了。

【NX系统 】

由声学专家和单簧管亚瑟贝纳德(Arthur Benade)从20世纪70年代开发直到他去世1987  所述的NX单簧管具有不同的孔的形状。此外,与标准Boehm系统的区别还包括:Bb开单独孔,由单个左手拇指键通过联动操作;消除了一些多余的音孔,使指法发生了一些变化;并修改音孔间距,音孔深度和键垫高度,以最大程度减少钻孔中的漏气。加拿大单簧管制造商斯蒂芬·福克斯(Stephen Fox)沿Benade的产品线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在提供定制的NX系统单簧管进行销售。

up主:整理这些资料,可能会有遗漏或者错误,如有任何问题欢迎讨论和提出意见,包括我前面的疑惑,你有答案都可以告诉我以完善信息,非常感谢,我会努力改正!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