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菩提心?为何不发菩提心就不能成佛?菩提心教言集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是佛果 什么是菩提心?为何不发菩提心就不能成佛?菩提心教言集萃

什么是菩提心?为何不发菩提心就不能成佛?菩提心教言集萃

2024-06-04 15: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菩提心教言集萃

作者:古今高僧大德

发四无量心偈: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 我心喜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 住平等舍  

(以上就是发起菩提心的基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发菩提心偈: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众生愿成佛!

菩提心如末劫火 刹那能毁诸重罪

作者:藏传佛教噶举派大德 太桥旦曾堪布(贡噶雪山贡噶寺住持)

皈依大乘佛法之后,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是大乘菩萨行者了?还不够,只有领受了菩提心戒,也称为菩萨戒,才算真正步入了大乘之门。要想领受菩提心戒,首先要了解菩提心,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了解:

一、菩提心的本质

菩提心的本质是利益众生。首先就要舍弃“伤害众生”的心念。

二、菩提心的对境

菩提心有两个对境,一个是众生,一个是佛陀。

看到众生的苦痛,急切地想要救度众生脱离轮回,这属于世俗菩提心;看到佛陀的殊胜,想要开启与佛陀同样的空性智慧,这属于胜义菩提心。

如果对境是佛陀,所有修行者都会重视;如果对境是众生,很多修行者往往会忽视。实际上,对于一位大乘修行者来说,众生和佛陀同样重要。如《华严经》所说:

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关于众生,我们要建立起三种观念:

第一,无一众生不曾为自己的父母。

第二,所有众生都具足佛性。

第三,根据密法,一切众生都是勇父勇母的化现。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看到众生的种种过失而生起烦恼,实际上,这是源于我们自心的烦恼。在佛陀的心续中已经没有烦恼,所以佛陀视一切众生毫无过失。因此,当我们看到他人的过失时,首先要意识到这是由自心的烦恼引发的。然后,要努力改正这个坏习惯,尽量去看他人的优点,这样才能逐渐生起菩提心。

三、菩提心的动机

动机有两种:一是希望众生离苦得乐,一是希望众生获得佛果。

四、修持菩提心的根器

根器有三种,可以用三个比喻来表达:

第一种是国王式的发心,意思是让自己先当上国王,再去为百姓谋求福祉。比喻修行者发愿自己先成佛,再去救度其他众生。

第二种是摆渡者的发心。就像一位船夫摆渡旅客,在旅客到达彼岸的同时,自己也到达了对岸。意思是说发愿自己和众生同时成佛。

第三种是牧童式的发心,牧童在放牧时,都会把羊群赶到前面,自己走在最后。意思是说,修行者发愿:先救度一切众生成佛,自己最后成佛。

这三种根器,以牧童式的发心最为可贵,当然也是最困难的。因为这种发心必须修行六度波罗蜜,直到所缘的众生度尽为止。要经历漫长而众多的苦行,需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所以这种发心最为殊胜。

五、菩提心的分类

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其中的世俗菩提心又分为两类,如《入行论》中说:

菩提心,即觉醒的心,可简要归纳为两种:

一是愿菩提心,二是行菩提行。

心中发愿要去往某地,这相当于愿菩提心;已经动身上路,这相当于行菩提心。二者有先后之别。具体来说,愿菩提心是指“为了将如母众生安置于佛果,自己发愿证果”的愿力;行菩提心是指“为了将如母众生安置于佛果,自己要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波罗蜜”的行动。

了解了菩提心的这些内涵,于是发愿要修持菩提心,这时就可以到一位上师或善知识面前去领受菩提心戒。也可以自己在清净之处,观想对面虚空中充满了诸佛、菩萨、圣者,向他们领受菩提心戒。只有领受了菩提心戒,才意味着真正步入了大乘之门,成为了一名大乘菩萨行者。

——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让众生成佛,只是在做“早该做好的分内事”

作者:藏传佛教宁玛派大成就者 阿秋法王

由于自己有一颗高高低低的心,故难将一切摄为自己悲心利用的对象。 因为在生生世世的养育过程里,我们的父母为了儿女一念的欢喜做下永溺恶道的行为。 他们以非理造业的方式滋养了我们,使我们有余力去接触善知识并亲近善法。所以,我们会一世比一世善良并前进,有更好到最好的善乐机会接近成佛。而他们,却由于恶因的积累,会不断遭遇恶缘,然后使得他们一世比一世糟糕,乃至堕入魔道。 所以,当我们现见诸多恶人,并伺察他们的过失时,应当先生起无量无边的惭愧与痛苦——“你是为了我才变成今天这副模样的啊,我的爸爸妈妈!” 而且,众生越是丑恶,便越是自己未孝、未利益他们的最好证明。 所以,我们见众生的过失,是对自己过失的最大提醒。 众生,是为了我们,才变得这般失损,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追谴与声讨众生的过失呢? 由此,我们应当明了:让众生成佛,并非自己无限高尚。这只不过是在做一件“早该做好的份内的事情”而已啊。(出处:普闻天鼓网站) 

堪布贡噶旺秋仁波切说过:『我是个年纪很大、行将就木的人,心中总是想着:「若是我明天就要死亡,今天多少再讲一些佛法,对众生多少也有一些帮助。」』堪布贡噶旺秋就是这样一个大慈悲的人。如果说诸佛、菩萨的大愿在我们这些佛子心中是如须弥山般高远的话,那么堪布贡噶旺秋仁波切在狱中每天念诵的转恶缘为道发愿文,更让人感到一种可以触摸到的慈悲。以下为仁波切在狱中每天念诵的发愿文,让人震撼、自省。

转恶缘为道发愿文 

皈依上师三宝!

以慈心、悲心、菩提心,对迷惑不知自己本来面目而生轮回幻相的如母众生,发此善愿:

愿我的身体、受用、语言、心意和三世所造善根,都成为无量众生从轮回中解脱、证圆满菩提的因。

有些人因我而生信心,有些人因我而生贪心,更有些人因我而生瞋心,不管他们生的什么心,跟我结什么缘,只要跟我结上缘的众生,愿他们都因此而成佛,使此缘富有意义。

虽然我并没造恶,但他人却生瞋心视我为杀父仇人的屠夫。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我,愿有天我能以法让他满足。以喂养猪狗般地供给我衣食卧具,怒目打骂、凌辱毁谤、揭发我过失等,愿这些令人心生畏惧的一切行为,都成为成佛的因,因往昔我造业伤害他人,今日我受业果遭他伤害,愿此成为善因,将来无害于他。

身体是轮回中一切伤害的因,深知自取的身体让自己受苦之后,愿所受的苦成为菩提道的助伴,因我的善及清净的增上意乐力,愿以父母兄弟姐妹为首之慈爱亲人和一切有缘者,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愿无吝惜施我衣食、药物、金银等财物之男女檀越,圆满布施,令佛欢喜。愿供给坐卧寝具、生计资具,疾病时给予慈爱照顾且对我恭敬之服侍者,持戒圆满得相好之身。

众生多生为我父母,我却无慈爱心、无珍惜的役使骑乘、驮运、吃喝其血肉及奶,愿他们圆满忍辱尽速成佛。

总之,愿所有与我有缘之众生永不堕恶道,生生世世值佛出世,闻佛说法、发菩提心成佛。愿我日后一旦如文殊、普贤、观音等菩萨时,如所发愿般,成为等虚空众生的怙主。因上师三宝的慈悲以及业果无欺的真实力,愿我热忱所发之愿都达成。

学佛不考虑利益众生,这是很可怕的

发菩提心的第一个条件,是发愿度众生;第二个条件,是要有为度化众生而发誓成佛的决心。在此,我不得不再次提醒大家,请回头看一看,自己在学佛后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所作所为是不是根本不考虑自身的解脱,而只关心如何利益众生?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从来都没有想过,相应的行动就更不要说了,那么,我们就不是大乘的修行人。即使每天念诵受菩萨戒的仪轨,如果没有“我要为度化众生而成佛”的决心,则念得再多、再动听,对我们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仅是形式而已,这是很可怕的。

——喇荣五明佛学院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一:三个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没有菩提心能不能得菩萨戒?

现在汉传佛教里面,授戒的时候就授三坛大戒。三坛大戒其中一个是菩萨戒。这些受的人不一定每个人都有菩提心。这种情况下受这个戒,能不能得到一个真实的戒呢?不能得到一个真实的戒。但是过去的祖师大德考虑到,没有菩提心的这些人在受三坛大戒的时候,虽然得不到这个菩萨戒,但是通过受菩萨戒,至少可以在他的心里播下一个大乘佛教的受菩萨戒的种子,对他们也是有利的。就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大家可以受菩萨戒。实际上那个时候到底有没有得到菩萨戒,还是要看自己有没有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是受不到的。所以受菩萨戒的话,首先是要做好菩提心的准备,然后再去受就可以得到菩萨戒。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问道(1)发掘生命的吉光片羽:证悟才是真正的开始]

问:堪布,您刚才讲到了菩萨戒的问题。我们有时候,比如说共修或者是自己读经文之前,会念到菩萨戒的仪轨。但是实际上心里没有做好准备要去受菩萨戒,那么会因为念了仪轨就受菩萨戒吗? 

慈诚罗珠堪布答:不会。受菩萨戒必须要在心里做好准备,主要是心里下定决心我要受菩萨戒,而且知道什么是受菩萨戒。因为光是想我要受菩萨戒也不行,什么是菩萨戒,怎么样去受,这些都要明白,然后再去念仪轨才会得到菩萨戒。如果心里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只是念一下这个仪轨,那就根本不需要害怕,什么也得不到。

《大般涅槃经》大阿罗汉迦叶尊者对佛说:

 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

(毕竟,指究竟佛果,佛果难成,发菩提心更难,因为,为什么要成佛?凭什么要利他?极难被一般众生理解或相信)

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

初发已为人天师,胜出声闻及缘觉。

(即阿罗汉、辟支佛等自取解脱,永不轮回的小乘圣人,因小乘圣者不能如菩萨般生生世世广行利他事业,虽未证初地的凡夫位菩萨,也能教化众多众生成佛,故小圣不及大凡。)

如是发心过三界,是故得名最无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言: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发菩提心,即名初发心菩萨。以菩提心,受持菩萨三聚净戒,广修菩萨六度万行,才能成就具足三身之圆满佛果。)

何谓菩提心?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一心为众生着想的人,早已成佛,得到了究竟的智慧和解脱;而处处为自己打算的人,却还在无明和痛苦中流转。

——《入菩萨行论》作者 古印度寂天菩萨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净土宗第十一祖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愿生西方,须以菩提心为本,则可冀高登上品。若只有愿生心,无菩提心,则功德微劣,难登上品。

——净土宗第十三祖 印光大师

什么是菩提心呢?简单讲解就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修法是为了下化众生,而不是为了自了。

——印心宗第三祖 元音老人

证得空性,就是有了智慧;起现大悲,就是有了福德。

广度众生、为众生服务,才有福德。如果只有智慧,没有福德,或者福德资粮不够,是不能成佛的。因为佛是“两足尊”,智慧具足、福德具足。

所以,我们要福慧双修,只是修慧、修空,不修福,不为众生做事,福德不圆满,就不能圆成佛果。

阿罗汉发心小,只顾自度,不度众生,不为众生服务,只是智慧具足,而福德不具足,故不能成佛,他必然会“回小向大”的。

“如是与福德资粮合作”,资是资本,粮是道粮,成道的资粮就像旅行的路费一样,必不可少。所以一定要发大心、发菩提心,福慧双修,才能圆成佛果。

大菩萨初发心就是为了广度众生而发,他说:我学佛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而学的。比如众生在大海里快要淹死了,我要去救他,但我不会游泳、不会救生术,那怎么救啊!我学佛自度就是先学游泳、学救生术。学会之后,本领大了,我就去度众生。

自度只是手段,度生才是目的。

学佛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这就是大心菩萨。如果发小心,只为自己跳出生死轮回,那就只能成就阿罗汉果,不能说是菩萨。这是大乘菩萨与小乘圣者的区别。

证得智慧空性,与广度众生的福德资粮合作,“广为利他之行”。广为,就是要多多地做,而不是少做。利他之行,就是有利于众生的事情,要多多地做有利于众生的事。

做一件好事倒是容易,长久地做就难了,天天不间断地做更难。比如观照,观照于一时,很容易,但要时时不忘,那就很难了。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菩提心包含了两个面向,一是缘众生的悲心,一是缘佛果的智慧。也就是为了利益无量的如母众生,我愿意好好修持而成就佛果,这就是菩提心,这包含了自利和利他两部分。

——索南达杰仁波切

菩提心,更近於一种强烈的动机,而不光只是一种希望与祝福,光只是愿一切眾生获得快乐,愿一切眾生远离痛苦,这都还是无量的慈心与悲心。所以,世俗谛的菩提心,或者说,相对境界的菩提心,它的定义就是:「我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要让一切众生成就佛果,因此我要成就佛道,为了这个目的,因此我要禅修、要修行。」

上两句,代表了愿菩提心,下两句,代表了行菩提心。

在做每一个修持功课,每一个善行善业之前,都应该要发起一下世俗谛的菩提心。

我们目前能升起的菩提心,以世俗菩提心为主,只要能生起这菩提心,一切的修持功德,善行善心,都将不会减损漏失,都能成为成就佛道的因。

——咏给·明就仁波切《菩提心更是一种动机》

真正的“菩萨行”,不在于做的有多大、多了不起,而是应该不放弃任何微小、简单的善行。

——噶玛巴讲《菩提道灯论》

假使有一个众生头痛,你仅仅想一想,要使他病好,以这样子利益众生的心,这个得到的福报已经无量无边了,何况一切有情你要把他一切苦难除掉,乃至使他们都成就佛的功德,那么你这个心发起来的话,那你这个功德,假如有形量的话,虚空都容纳不下!菩提心的功德是极大的,假使菩提心的功德有形色的话,尽虚空遍法界都纳不下,我们真正发了菩提心呢,一举一动的功德都是无量无边的

——近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大德 智敏上师《三主要道讲记》

皈依和发心,是佛教经典当中非常重视的部份。皈依是判断是否为佛教徒的标准;发心则是判断是否为大乘佛教徒的标准,意思是心中如果具有世俗菩提心,就是大乘佛教徒。所以这两个部分极为重要,可以说是佛教的根本。

 — 噶玛巴《慈悲的力量》

人生转瞬即逝,如今是归纳精华要义的时候。

那么,该如何归纳精华要义呢?

阿底峡尊者归纳了四点:

“一、对等同虚空界的一切众生,修慈悲、菩提心;

二、为了他们而勤奋努力,积集二种资粮;(福德、智慧二资粮,福德资粮从以大悲心为利众生而广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中来,智慧资粮从修般若度来,五度当伴随般若度,否则不能圆满。)

三、将由此所产生的一切善根,回向所有众生,愿与一切有情同获圆满菩提;

四、在作上述修行的同时,了知这一切的自性为空,显现之相如梦如幻。”

这就是窍诀!这四点就是精华要义。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成就者 华智仁波切《大圆满前行 普贤上师言教》

菩提心和慈悲心对我们修行人来说最为重要。你们既不要扰乱其他众生的心;也不要动摇自己的决心。这就是集合内外密一切奥义、功德的殊胜法门。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

大家知道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大乘佛法的修行者吗?是不是站在大乘行者的行列里就算是了?是不是穿上大乘的法衣就算是了?是不是阅读大乘经典就算是了?都不是的。只有发起了菩提心才算是一位大乘行者。菩提心分为胜义菩提心(胜义谛上的菩提心:证悟空性,佛菩萨智慧与大悲双运的境界。有智慧而无大悲绝没有证悟真正的空性。《入中论》中说:只有一地菩萨以上,才得名为胜义菩提心的佛子。)和世俗菩提心(世俗谛上的菩提心,是证得胜义菩提心的基础。),世俗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愿菩提心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让一切众生都安住于佛果,我们发誓成佛。这样的心态叫愿菩提心。

为了实现这个誓愿,我们要付诸实际行动——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叫行菩提心。

——塔公佛学院 曲佩敦敦上师开示

大小乘的原则是不一样的。小乘戒律制定得清清楚楚,只要超越了这个范围,不谈什么对众生有利或是无利,不允许的就是不允许,因此在每一个言行举止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而大乘佛法的重点,就是利益众生,只要没有任何自私心,纯粹为了利益众生,无论是戒律也好,做任何一件事情也罢,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宽松,都留有余地。不过,这个宽松度需要有菩提心做基础,有了稳固的菩提心基础,做起事情来,从表面上看无论是善还是恶,实际上都是大乘佛法。尽管如此,这个余地我们一定要清楚,不是说大乘佛法不需要戒律,而是强调它需要有菩提心的基础。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第五册《饶益有情九观察》

生死狱中囚,

若生菩提心,

即刻名佛子,

人天应礼敬。

——古印度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

系缚在生死牢狱中的苦难众生,只要能生起一刹那的世俗菩提心,在名誉上,立刻可被尊称为“诸佛之子”;在意义上,世间的人天都应该向他顶礼。

——太桥旦曾堪布

当我们怀着菩提心去做功德,在享受功德所产生的福报之时,功德会像如意树的果实般不断增长;而如果并没怀着菩提心去做善行、积功德,情况只会像普通的香蕉树,砍掉多少香蕉就会少多少香蕉,果实将越来越少。

——太桥旦曾堪布

虽然菩提心是究竟佛果之根本,但菩提心也非是无缘无故地自然生起,而是具足慈悲心的基础才能产生。

若不具足慈悲心,菩提心无法可言。

同样的道理,若不具足善良真诚之心,慈悲心也无法建立。

连一个真诚善良之心都不具备的话,还想修行菩提心,就是好高骛远,这确实有一点不太现实。

 ——太桥旦曾堪布

萨迦派有一位祖师叫贡嘎宁波,他曾亲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告诉他四句话:

若执着此生,则非修行者;

若执着轮回,则无出离心;

若执着自私,则无菩提心;

执着心生起,则失正见地。

——太桥旦曾堪布

“从佛法的基本理论,到具体实践,从初发菩提心,到彻证佛果,整个过程的目的就是自利利他,就是要完善自身的人格,净化身口意,帮助众生,利乐有情。成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彻底地利益众生,帮助众生。 

——藏传佛教萨迦派大成就者 秋英多杰仁波切

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但如果你能把生命经验,顺境、逆境,是苦、是乐,用于巩固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见解,这才是修行。大概只有这个时候,你才可以说:一切都是上师的加持。否则,对多数人而言,经历、遭遇不过循业流转,轮回如是,怎会都是上师的加持?

——希阿荣博堪布

正信心,是皈依的根本;

出离心,是解脱的根本;

慈悲心,菩提心的根本;

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

虔敬心,是加持的根本;

空性见,是证悟的根本。

——太桥旦曾堪布

《菩提心释》中说过:“利他虽无能,常存此意乐,怀此意乐者,即是行利他。”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

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大,力量相当强,《入菩萨行论大疏》中说:一刹那间生起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无边,所以即使你的罪业再大,一旦有了菩提心,就像一点盐融入大海一样,盐味马上就会被大海隐没,同样,自己以前所造的杀生偷盗等罪业,依靠菩提心不可思议的力量,全部能被摧毁无余。《涅槃经》中也说:“何人一刹那,观修菩提心,彼之诸福德,佛陀不能量。”暂且不说其他罪业,光是在吃饭问题上,有些人就吃了很多众生的肉,甚至还专门点活的来吃。你如果活了二十岁,这二十年中要吃了多少生命?假如现在没有以菩提心来好好忏悔,你的来世将以什么样的方式一个一个赔偿?要知道,生命的赔偿并不是一般的赔偿,如果能用财产代替的话,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家产赔给它们,但因果是不会错乱的,生命必须要用生命才能偿还,这一点确实非常可怕。按理来讲,世界上的每个众生都有生存权,但我们人类非常可怕、非常残忍野蛮,为了自己瞬间的口腹之欲,杀害了多少生命?如果没有好好地修持菩提心,没有好好地忏悔回向,以后有没有解脱的机会?你们每个人回顾一生,都应该会知道的。

——索达吉堪布《入菩萨行论讲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