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讨厌行为”排名第一是顶嘴?为什么孩子喜欢犟嘴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叫犟嘴 “父母最讨厌行为”排名第一是顶嘴?为什么孩子喜欢犟嘴呢?

“父母最讨厌行为”排名第一是顶嘴?为什么孩子喜欢犟嘴呢?

2023-05-28 22: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记得网上曾有项调查:

孩子长大后,你最讨厌孩子的行为是什么?

近80%的父母都选择了顶嘴。

顶嘴,似乎是每个孩子的标配,或早或迟,也是大部分父母难以忍受的行为。

大部分父母会把孩子顶嘴,当作是一种叛逆、不听话的表现。然后想方设法想要帮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轻则口头警告,重则动用武力。

家长们有没有思考过:孩子为什么会顶嘴?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孩子“顶嘴”有三个高峰期:

01

2-4岁 希望得到更多关爱:

他们会通过“不”、“我不要”“才不是”等语言来表达自己初期形成的主观意识;特别是性格中带逆思的宝贝,如果你不懂他,他最喜欢说的话就是“我不要”。

02

7-9岁 渴望得到尊重:

他们开始有较强的独立意识,经常对外界的各种规则不满,有时甚至有点不讲道理;

03

12-17岁 渴望追求独立:

他们正值青春期,对个体的独立、自由的追求更甚,讨厌一切束缚。

在这3个阶段,孩子会显得特别难管、难沟通。父母会明显感觉到孩子不那么“听话”了,亲子之间“不舒服”了!

其实这份“不舒服”,是父母和孩子都必须经历的,否则,孩子就没法离开父母的庇护,独立健康长大。

很多时候,孩子顶嘴不是“不听话”、“没教养”或“故意作对”,而是在自我思考,自我表达,捍卫权利,表达诉求,用语言的形式与父母对抗,寻找自我,建立自我的个性。

经历过这几个叛逆期,孩子的自我意识才会快速发展,成长为一个独立而自主的个体,而“顶嘴”,正是孩子在这过程中释放的成长信号。

作为家长,你是否收到孩子的这个信号呢?

● 图片来源网络

02

允许顶嘴 是一种智慧

德国心理学专家曾说过:能够同长辈进行真正争辩的孩子,往往在成长中都更具潜质。

在《爸爸去哪儿》第5季第一期里,陈小春的儿子Jasper因为忽略了别人讲话惹怒了陈小春,随后爸爸一直摆臭脸,可怜Jasper委屈巴巴的一言不发跟在爸爸身后。在前行了一段路之后,Jasper拿着扩音喇叭,朝着发脾气的陈小春“顶嘴”:“Can you stop angry now?(你可以停止生气了吗)”

● 图片来源网络

陈小春显然吃了一惊,随后忍不住露出笑意,说,“好,对不起。”Jasper也在爸爸道歉后深情表白,“I love you daddy ”

网友纷纷称赞Jasper懂事、情商高,没有自觉委屈胡乱发脾气,而是勇敢直接的向爸爸表达自己的不满,希望爸爸停止生气!

● 图片来源网络

事后陈小春接受采访说,“哇!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个对答,我想我一辈子都没法忘记这段对话。”

对孩子来说,敢于遵循内心,捍卫立场,表达自己的意见,今后遇事才不会胆怯,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家长来说,允许孩子跟父母顶嘴,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胸襟。

03

敢于顶嘴的孩子更有出息

弗吉尼亚大学曾跟踪调研过150个13岁的孩子,最终发现:

那些在家跟爸妈经常争论的小孩,更能轻松应对外界的意见分歧,更能冷静承受压力,职场上的表现也更优秀。

爱顶嘴的孩子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更强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

将2岁至5岁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平时喜欢顶嘴,反抗性较强,另一组平时乖顺,反抗性较弱。

最终结果发现,反抗性较强的孩子里,80%的人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较弱的孩子中,只有24%的长大以后能够独立行事,但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较弱,经常需要依赖别人。

也就是说,越爱顶嘴的孩子,越有主见,独立思考能力也更强,这难道不是我们希望孩子所具备的能力吗?

反过来说,爱顶嘴的娃没点儿真本事,如何应对“唇枪舌战”的场面!

● 图片来源网络

爱顶嘴的孩子性格会更健康

当孩子表现乖巧时,有可能是对周遭环境的不信任,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不愿触犯他们底线。

顶嘴的孩子直接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而从来不顶嘴的孩子,不是不会,更多的是不敢,因为不被允许、被压制、被控制。

敢于质疑、争辩、顶嘴,恰恰是孩子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表现。

听话照做从来不是一个好孩子必备的品质,独立思考才是。

● 图片来源网络

04

父母对待孩子顶嘴的方式 藏着孩子未来的样子

允许孩子顶嘴,并不是允许孩子放肆、无礼。孩子的思维并不成熟,无礼、危险的事,必须坚定地跟孩子说“不”。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心有戒尺,行有所止。

而教会孩子用文明、理性的方式顶嘴或争辩,是父母的责任。如何把顶嘴当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训练?有四个方法,家长们可以试试!

1)克制情绪

不要跟孩子对骂,这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想要生气前,想想心理学上的《十二秒效应》,即:人被某件事情引起暴怒的时间只有12秒。很多人会被这12秒控制,说出或做出后悔的事,过了这段时间就会恢复平静。

当我们真正克制住情绪并放松下来时,就能接纳孩子的“顶嘴”,孩子就不至于下意识自我防卫,为了反抗而反抗了。

2)设立底线

如果孩子的“顶嘴”确实很无礼、让人很不爽,建议对不同性格的孩子用不同的话语引导。

比如,对认知型孩子,“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你可以用你的道理说服我。”

对模仿型孩子,“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换一种语气说吗?”

对逆思型孩子,“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好吗?”

对完美型孩子,“宝贝,等你想清楚我们再好好沟通好吗?”

对整合型孩子,“你可以换个说法跟妈妈说吗?”

对开放型孩子,“我尊重你的想法,你可以慢慢跟妈妈说清楚。”

● 图片来源一赋一涵

3)给孩子话语权

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安慰方式,就是先听他把话说完。所以,尝试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有机会把心里话说出来。

“你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想呢?”

通过询问,去倾听孩子,尝试了解事情的经过,再陪孩子去寻找具体的解决办法。

4)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做好言语示范

对认知型不要说:你是我的孩子,就该听我的。

而应该说: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

对整合型不要说:你这样以后能有什么出息?真是没救了!

而应该说:显然你遇到了困难,需要妈妈为你做什么?

对模仿型不要说:你这样跟我说话像什么样子!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对得起我吗?

而应该说:你这样做,让我很难过。

对逆思型宝宝不要说:反了你了!

而应该说:你说的也许有道理,咱们好好聊聊,看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好吗?

父母如果能够懂得孩子的性格类型,再身教言传的用心平气和的方式跟孩子平等说话,孩子就能学到更合理、更有分寸的表达。

● 图片来源一赋一涵

做父母的,总有不对的时候;而孩子,也不总是错的。

只有放下“我是父母,我一定对”的执念,孩子才有机会变得更好。孩子要长大,少不了质疑和反抗。

正如作家倪匡所说:“人类之所以有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总之,家庭教育没有简单的,而家庭教育,却可以因为“懂”而变得更简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