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叫本币结算业务 中国外汇网

中国外汇网

2024-05-24 22: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及金融合作不断深化,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实现较快发展,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保持稳步增长。202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达49120.3亿元,较2019年翻一番。展望未来,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实施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全面推进等助推下,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支付、计价、投融资、储备等货币功能方面获得进一步提升。

人民币在东盟国家总体使用情况

总量规模: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保持高速增长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显著成效。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7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占比达到3.06%,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地区分布看,在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以及RCEP生效实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民币在东盟国家跨境使用金额迎来高速增长——2019—2022年,人民币东盟国家跨境收付总额从2.4万亿元增长至4.9万亿元(见表1),在全球的占比保持在11%以上,是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重要区域之一。

Snipaste_2023-10-11_13-42-09.jpg

结构分布:经常项目稳步增长 资本项目占据主导

经常项目下,随着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双边贸易量持续提升,以及RCEP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增强,东盟国家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呈现出较快增长,2019—2022年,人民币东盟国家经常项目收付总额从7265.9亿元增长到15452.4亿元(见表2)。其中,2022年以来,随着外贸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以规避汇率风险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东盟国家经常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同比增长60.7%,高出经常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总体增速28.8个百分点。从收支差额方向看,2022年东盟国家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突出特点表现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项下净流入大幅增长,其中,货物贸易项下由2021年同期净流出46.1亿元转为净流入1863.4亿元,服务贸易项下资金净流入同比增长193.5%。

Snipaste_2023-10-11_13-42-15.jpg

资本和金融项目下,2019—2022年,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从16821.2亿元增长至33667.9亿元,增长超1倍。其中,得益于境内金融市场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2019—2022年,东盟国家证券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占资本和金融项目的比重保持在74%以上。相关研究显示,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人民币成为部分东盟国家货币的主要锚货币,是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最主要锚货币,是新加坡元、印度尼西亚卢比和泰国泰铢的主要锚货币,地位仅次于欧元。在市场机构对人民币资产投资热度上升的同时,人民币可投资价值也逐步得到东盟国家的官方认可,带动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末,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菲律宾这6个东盟国家已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市场投资者和官方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认可,反映了人民币在东盟国家投融资功能的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尽管东盟国家人民币直接投资绝对规模尚不大,但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双边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近年来东盟国家直接投资项下人民币收付总额保持稳步增长。2022年,东盟国家直接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达6913.2亿元,同比增长13.44%,高出直接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总体增速2.39个百分点。

国别分布:双边经贸、金融联系是主要驱动因素

从国别分布看,东盟各国的人民币跨境结算量和该国与中国的经贸、金融联系密切相关,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国。其中,马来西亚、印尼的跨境人民币收付主要集中在贸易和直接投资项下,原因是中国是这些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和投资来源地,双边市场主体在资本金、设备和原材料采购等方面有较强的人民币结算意愿。

而新加坡依托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第三大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地位,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量长期占据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量的70%~80%,是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量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跨境人民币收付主要集中在证券投资项下。相较其他东盟国家,新加坡在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设施建设上起步较早,在离岸人民币产品体系搭建上具有相对优势。2009年,新加坡正式启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服务。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2013年至2022年末,新加坡人民币清算业务交易量超5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为满足国际投资者需求,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提供人民币计价证券挂牌、报价、交易、清算、结算服务及离岸人民币债券挂牌服务,2013年以来陆续推出人民币债券托收、人民币期货合约交易、美元/离岸人民币弹性外汇期货交易等服务和产品。在离岸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近年来新加坡人民存款余额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见图)。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新加坡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020亿元。

Snipaste_2023-10-11_13-42-55.jpg

中国—东盟货币合作情况

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的扩大,既有双方经贸关系不断加强的影响,同时也离不开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双边本币结算、本币互换、货币挂牌交易以及人民币清算等方面日趋紧密的合作。

双边本币结算方面,自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与越南国家银行签署《关于结算与合作的协定》以来,截至2022年末,东盟国家中已有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等国家与中国签订双边本币结算协议,允许双边在放开的项目和地区范围内的贸易和直接投资使用本币结算,有效提升本币使用水平,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双边本币互换方面,截至2022年末,中国与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签署(包括续签)了累计额度约80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力促进了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维护了金融市场稳定。

货币挂牌交易方面,为帮助市场主体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中国积极推进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挂牌交易,探索形成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直接汇率。在银行间市场,截至2022年末,新加坡元、马来西亚林吉特、泰铢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直接挂牌交易,柬埔寨瑞尔、印度尼西亚卢比在银行间区域交易市场挂牌交易;在柜台市场,截至2022年末,中国的商业银行已推出泰铢、菲律宾比索、新加坡元、马来西亚林吉特、越南盾、印度尼西亚卢比、柬埔寨瑞尔、老挝基普、缅甸元、文莱元等10个东盟国家货币的银行柜台挂牌交易业务。

人民币清算方面,为进一步畅通跨境人民币清算渠道、向当地提供人民币流动性支持,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菲律宾、老挝、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地授权中国银行或中国工商银行在当地的分支机构设立人民币清算行,这些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可按规定为境外参加行提供货物贸易结算项下的人民币购售服务,相应人民币头寸可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可以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拆入和拆出资金,可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投资,并从其总行(母行)或其总行(母行)指定的中国境内分行获取人民币流动性。在未建立人民币清算行的东盟国家,由中银香港在文莱、印尼、缅甸等地的分支机构通过境内境外联动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提供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业务、人民币清算交易服务、人民币直汇服务等。除了人民币清算行建设的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在东南亚的覆盖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截至2022年末,东盟10国共有103家金融机构成为CIPS参与者,其中7家为直接参与者,96家为间接参与者。2022年,CIPS共处理中国与东盟国家跨境人民币业务37.2万笔,同比增长42.6%,金额2.86万亿元。此外,2022年,第二代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RCPMIS)正式运行,跨境创新服务终端机推广进展良好,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升级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在中国与东盟双边本币合作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融机构加强业务合作与创新,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均在中国设立了外资金融机构,超过250家东盟国家的商业银行与中国境内商业银行建立了人民币结算代理行关系。

东盟国家人民币使用政策

总体而言,东盟国家的人民币使用政策主要取决于该国自身的外汇管理体制。从外汇管理政策的松紧度来看,东盟各国对人民币使用的政策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柬埔寨、老挝,这些国家的外汇管制相对宽松,因而人民币使用环境也相对宽松。当地居民和非居民基本可在境内开立人民币账户,账户可跨境收付人民币资金,在当地遵循统一的外币管理规定。

另一类是越南、缅甸。这两个国家对人民币使用相对其他外币具有管理限制。在越南,人民币结算仅限于谅山、广宁、河江、莱州、老街、高平、奠边这七个与中国接壤的边境地区,边境地区的企业、边民可在边境地区具有外汇经营资质的银行开立人民币账户,用于出口收款、进口付款、支取现金、缴存现金、账户间转账、人民币购售等,并且非居民不能在越南开立人民币账户。在缅甸,允许中缅边境贸易直接使用人民币支付结算。只有持外汇经营许可的银行可以开立人民币账户。所有资本项目(包括人民币)的进出均需批准,进口企业如需从银行以官方价购买外汇需逐笔得到批准。

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趋势展望

当前,在RCEP全面实施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全面推进等助推下,中国—东盟产业互补优势充分发挥,经贸联系更加紧密,区域内本币使用意识提升,这些积极因素都将有力促进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

一是人民币计价结算货币功能将进一步增强。其一,随着RCEP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各国经贸往来有望更加密切,双方贸易领域的拓宽、贸易规模的扩大以及贸易结构的优化,都将为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的进一步增长创造良好条件。其二,随着东盟国家的金融机构持续拓展人民币业务,预计将有更多市场主体在贸易合同签订和交易、资金划拨等环节倾向于选择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其三,随着国际产业分工调整,中国与东盟产业链供应链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老泰铁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及中马、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有序推进,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东盟国家更多领域、更宽范围使用。

二是人民币投融资货币功能将进一步提升。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的恢复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人民币资产投资属性和避险属性凸显,人民币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将更加凸显,有望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认可和接受人民币的投融资货币功能,进一步促进东盟国家投资者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合作。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金融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区域经济蓬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民币业务模式,广西、云南、重庆成功落地多项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东盟国家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和便利性有望得到显著提高,人民币投融资货币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三是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将进一步显现。随着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包括东盟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外汇储备的多元化。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持续优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的吸引力将逐步提升,推动东盟各国央行和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储备资产的意愿不断增强,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人民币的储备货币功能。

四是双边金融合作将进一步深化。通过加强双边本币投资、结算以及更深层次的货币合作,可以帮助双边居民、企业家降低汇率成本、规避汇率风险,这一点已成为我国与东盟国家在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等层面的广泛共识。为顺应经贸关系加强所带来的本币结算需求,中国与东盟国家将持续优化双边本币使用环境,推动双边贸易和投资更多使用本币结算,持续推进中国—东盟双边货币合作纵深发展。此外,数字人民币应用程序(APP)的正式上架、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等也将推动央行数字货币探索取得新进展,为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增添活力。

推动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的思考与建议

在看到人民币东盟国家使用未来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要认识到,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仍将面临一定挑战。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冲突风险持续外溢,“逆全球化”思潮加剧,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分化风险;另一方面,部分东盟国家对人民币使用仍有政策限制、双边本币直接交易机制仍待完善、离岸人民币投资渠道不足等因素都将影响人民币在东盟国家使用的深化。为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助推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笔者有以下思考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强化与东盟双边货币合作,逐步扩大双边本币结算机制的覆盖范围,完善双边货币直接交易机制,不断满足市场主体在贸易投资中使用本币的需求。

二是深化外汇便利化改革,不断优化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有序推动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同时引导银行创新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加快境内金融市场开放,逐步放宽外资准入门槛和条件,为国际投资者打造更为便利、高效、低成本的人民币投资通道。

三是探索CIPS与东盟国家支付系统对接,推动搭建安全、高效、便捷的区域性支付清算网络,支持金融机构持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效能,便利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居民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本币进行跨境交易。

四是加强与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机构的务实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金融规则、标准的磋商与制定,推动中国与东盟在金融领域的规则对接与交流,促进跨境人民币使用和投融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务更优、风险更少。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局局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