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分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会写诗的孩子,不砸玻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生第一次上舞台的感触作文 豆瓣9.2分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会写诗的孩子,不砸玻璃

豆瓣9.2分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会写诗的孩子,不砸玻璃

#豆瓣9.2分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会写诗的孩子,不砸玻璃|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这里,孩子们的父母大多为了生计,离开大山。从小没有父母陪伴,这些孩子早早学会沉默与孤独。

漭水中学的校长说:“这里的孩子懂事早,就连爸妈离开他们去遥远的地方打工,他们都不会哭,也不会闹。 这样的孩子,太安静了。”

01

施应锁,12岁

家住云南省漭水镇明华村水拉河,一家六口,家中最贵的财产是山腰的一所房子,以及一头牛——这头小牛是小锁最好的朋友。

小锁要到镇上读初中了,因为山路遥远,只能住校。从来都是一个人放牛的小锁,完全想象不出集体生活是什么样的。

第一次诗歌户外采风课,老师让同学们把树叶卷起来,透过小孔,重新观察大自然和自己的家乡,然后写下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第一次接触诗歌的小锁,依然有些沉默,直到采风结束,也没有写出他的第一首诗。

家里不通大巴车,周末回家,小锁独自走过狭长的山路,一回到家,又领着他的小牛出门了。

上完诗歌课,再回到大山,小锁觉得有些不一样。

伴随着山里的风声、摇曳的树影、流动的小溪,他心里的锁,一点点被打开。

小锁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

闭上眼睛的时候

我看到了绿色的风

它抚绿了山林树木

烫金了我的小牛

亲吻了家里的白墙

染黄了阿爹的苞谷

但我不会把风变色的秘密

告诉你

原本安静的小锁, 通过诗歌,找到了情感表达的密码。

正如诗人树才所说:“心情心情,心里才能生出情感来,而情感各色各样,千变万化,喜怒哀乐……诗却能把它们捕捉到,形象地表达出来。”

那些从前只能跟小牛说的话,那些曾藏在心里无从诉说的情感与力量,通过写诗,终于找到了出口。

02

穆庆云,12岁

父亲在她4岁时车祸去世,母亲为了供两个女儿读书,去到广州打工,常年不能回家,姐姐考上了免费师范,在楚雄读大学。所以两年前开始,小云就一个人生活了。

“十年之后的你会成为什么样的爸爸或者妈妈?”晚风拂过,篝火旁,这次诗歌课的题目让小云想起自己的妈妈。

小云说:“我希望做一个自私的妈妈,我会教会我的孩子,把自己的爱留给自己的孩子。”

晚上回家,小云通过视频给妈妈读了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孩子》:

小鸟是大鸟的孩子

白云是蓝天的孩子

路灯是黑夜的孩子

母亲去广东的时候

我把我的鞋放在母亲鞋的旁边

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

读完诗,两个人都哭了。

小云和妈妈约定,以后每个星期都给妈妈读一首自己写的诗。

03

对于孩子来说,诗歌是什么呢?

其实诗歌并不能够改变什么。

它不能让小锁的家庭状况有所好转,也不能让小云的妈妈回家陪伴她,更改变不了他们未来的人生。

在漭水中学的校长看来,这里的孩子不是每一个都能走出大山,他们当中的一半人甚至无法继续读高中,最终都会回到当地生活。

因此,这些考不出去的孩子才是这里未来的主人。他们可能会种茶、干农活、外出打工。

但他希望诗歌能给这些孩子的人生带来一些光,至少“会写诗的孩子不砸玻璃”。

诗歌就像是一个翻译器,当孩子有感情的时候,他们就能够通过诗歌表达出来。

过去沉默孤独的孩子,开始用写诗的方式与大山对话;想念妈妈的孩子,学会把诗当成信,读给妈妈听;而那些 从前不懂如何表达,只会用砸玻璃的行为宣泄情绪的孩子,开始学会用一首愤怒的小诗释放内心的力量。

发怒的枪

涂宇轩(9岁)

今天我带着我发怒的枪去集市

有人逗它

我发怒的枪砰的给了他一枪

有人笑话它

我发怒的枪砰又给他一枪

如果有人愿意

请买走我这把发怒的枪

这首收录在诗人、儿童诗歌教育倡导者树才老师给孩子的诗歌课读本《写诗真好玩》中的小诗,就展现了孩子是如何通过写诗和自己的情绪相处。

树才老师认为,这首诗展现了一个小男孩脑海里想象的游戏。“发怒的枪”很可能是他的坏情绪或者坏脾气,他非常想要控制它,但是总免不了“擦枪走火”,所以他才想要到集市上“卖掉”它。

其实,孩子们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开心时想要分享,难过时需要发泄,只是对于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表达对世界的感悟,他们还不得其法。我们的爸爸妈妈时常觉得孩子调皮、不听话,甚至胡乱发脾气,可能只是他们想要交流却不会表达。父母不耐烦时的哄逗、敷衍或训斥,只会让孩子更加封闭自己的内心。

树才老师说,实际上,孩子们也许不懂事,但他们绝对懂诗;他们也许有时不听大人的话,但绝对听自己心里的话。 心里话是什么?就是诗。

这时,我们不如给孩子一支笔,学习用诗去记下那些感觉到的、捕捉到的、却又时常说不出来的东西。

04

写诗不像写作文,需要完整的结构、思路与具有逻辑性的表达。

现代诗是最为自由活泼的,是充满想象的。孩子童心浑然,他们的语言天然就充满想象,生动鲜活。

因此,树才老师认为, 孩子比大人离诗更近,他们有直觉的认知力。反倒是我们这些大人,常常被知识和社会搞复杂了,心里怎么想嘴上不敢直接说。而孩子们想什么就说什么,怎么想就怎么说。这就是诗最需要的真诚—— 纯真的真,诚实的诚。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疑惑。写诗,就是鼓励孩子开始运用语言,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描述和探索,就是 让孩子学会用诗表达内心,表达对世界的发现。

正如那些大山里的孩子们,通过学习写诗,发现生活点滴中的美好,愿意打开自己的心,学会表达。他们把对父母的思念和对大自然的感情都写进自己的诗里,这是孩子创造的最原始、最纯粹的艺术。

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法国教育骑士勋章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树才,自2014年起给孩子们讲诗,教孩子们写诗,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无数孩子在他的启发下写了人生的第一首诗。在30多年诗歌写作经验和与孩子们实地互动的基础上,他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教孩子写诗的方法。

在本书中,他精选约40首中外经典现代诗, 采用一诗一讲的方式,引导孩子打开感受与想象,体味语言的无穷创造性。从诗歌阅读到赏析再到写出自己的诗句,让每个孩子都能走进诗歌的美妙国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