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疆建设兵团?一个兵团人告诉你答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井冈山的红米饭可以加工成白米饭吗视频介绍 什么是新疆建设兵团?一个兵团人告诉你答案!

什么是新疆建设兵团?一个兵团人告诉你答案!

#什么是新疆建设兵团?一个兵团人告诉你答案!|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2008年刚学会上网,那时对通过屏幕认识外面的人和事很好奇,每天打开电脑登上QQ浏览空间,是件很惬意的事情,在空间与好友互动,在文字中了解好友,常常在空间里流连忘返。

当有些内地网友得知我是新疆人,他们对我们遥远的新疆充满好奇,询问我是不是大眼睛 长辫子的少数民族,我跟他们说: 我不是,我是兵团人。有些年轻人就问了什么是兵团?我觉得很奇怪,我们兵团这么大的一个团体,又为新疆建设立过汗马功劳,怎么还会有这么内地人不知道的呢?

于是,我就萌发了要把我们新疆兵团介绍给我的年轻的网友们的想法。尽管我的拙笔表达很有限,但在空间还是引起了不少网友的震撼,文字被当时的知名网站松涛阁在线转载,有不少网友反馈,他们是第一次知道新疆还有这么一个让人敬佩的群体!

以下是10年前的文字,修改后搬到美篇里,让更多不了解兵团人的网友们认识我们这支特殊的部队。

我今天是想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子、独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世界上唯一一支没有军费的部队)介绍给各位朋友。

说我们新疆兵团是共和国"长子",是因为新疆兵团成立于建国初期的1954年,是全国第一也是世界唯一的一个不拿军饷的部队。

说我们新疆兵团是共和国"独子",是因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祖国的边境地区又陆续建成了许多兵团,但在七十年代兵团又相继撤销,唯独新疆在八十年代初又恢复了兵团。因此,我们新疆兵团既是共和国的"长子",又是共和国的"独子"!

我是生长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3团加工厂的"疆二代"也有人称"兵二代"。

十年前,我刚学会上网 上QQ,那时会上网的大多是年轻人,像我这样的年纪在网上聊QQ逛空间的不是太多。每当我介绍自己是兵团人时,就会有不少内地年轻的网友不解地问:"什么是兵团?"。也难怪,近几十年来我们是全国唯一的一个群体,又是生活在遥远的新疆,了解的人自然就少了。我想借助网络这个大平台,把我知道的和我了解的我们兵团的概况讲给网友们听,把我们的父辈们是怎么样徒步走遍天山南北 又怎样靠着一双手把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开垦建设出一个个绿洲的故事讲不了解兵团的网友们听。

我们新疆占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长居民族13个,现已发展到47个民族,是一个民族最多的一个自治区,有着5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在西汉时,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屯垦戍边。

1949年5月,随着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北沿线一路捷报,新疆解放指日可待。

在新中国的礼炮即将奏响的时刻,原国民党将军陶峙岳将军在新疆率部下全部起义,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时间是1949年9月25日。因此,这部分兵就有了另外一个名字"老九"或"9.25的"。我的父亲、我的公公和绝大部分兵,都是当年被国民党抓的壮丁,能转为解放军,自然是他们的心愿。就这样,他们跟随王震将军开始了解放军的新生活。一边剿匪,一边长途跋涉到新疆各地。那个时候,没有路,没有车,大家用爬犁拉着行装和口粮,所谓的口粮,就是炒小麦,一口雪一口炒麦,在艰苦的环境里安营扎寨。

部队本着不与民争地的原则,所到之处都是人迹罕至的大漠 戈壁荒滩,把星星之火播在了天山南北没有人烟的地方。

这支部队中有一个团,在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徒步行军半个多月,行程1580公里,走到和田地区 ,官兵们硬是用双脚征服了"死亡之海",这一壮举创造出了人间奇迹。

热播的电视剧《沙海老兵》,讲述的就是这个团进军沙海扎根戈壁的故事。

我父亲所在的那支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步兵第九军二十五师,他们北上行军,遇到土匪就打,没有土匪就行军,人拉爬犁走了几百多公里,在荒无人迹的戈壁滩安营扎寨,开荒种地。后又继续北上,来到可大面积开垦的地方,具体位置是位于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车排子,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出生地和至今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当年是没有人迹的荒漠,只有一个不知是哪个年代留下的一个残破车棑子而得名。图片上的几颗老胡杨树谁也不知道她们的年龄,这就是当年那个放置破车排子的地方,是父亲那支部队的营寨。

我父亲他们放下行装,开始安营扎寨,所谓的营寨就是在地上挖个坑,坑里留一排平台,那就是床铺,坑的上面放上树木,再盖上芦苇摸上泥巴,一间冬暖夏凉的地窝子就成了。我感觉这地窝子应该是父辈们的专利吧?

这样的地窝子我刚参加工作时还真住过,还别说,刚住进地窝子时感觉挺好玩的,远远的看上去,光秃秃的没人,开饭的钟声一响,那才叫壮观呢,跟耍魔术似的,一下子从地底下冒出那么多人,打完饭各自又回到"洞"里,地面又回复了平静。可住的时间长了就不舒服了,地窝子里面阴暗潮湿,白天进到地窝子里面眼前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要适应一会眼睛才能看清东西。

遇到大雪,外面的人找不到"洞"口,里面的人出不了"洞",不熟悉地形的人,会一脚踏空掉进洞口被雪埋住,没有外面人的帮助里面的人出门都困难。

这是地窝子里面的构造,一平台就是大家的床铺。

王震将军有一首诗:生在井冈山,转战南泥湾,戍边建兵团,安家戈壁滩!这就是王震将军的那支部队的一生!

父辈们安顿下来以后,就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粮食问题。

全国刚解放,一切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况,光吃饭就是一个头等难题,从内地运粮,那是不可能的;那时候的火车,只通到兰州,父辈们几乎都是步行从兰州走到达新疆的,这是运输方面的大难题;另一方面,内地的粮食也是相当奇缺,而当地的民族人,种植方式很原始,他们骑着马,撒下麦种,就不管了,能长多少就收多少,粮食还不够他们自己吃的。因此,要解决二十多万人的吃饭,必须向土地要粮,父辈们开展了一个凭着自己的双手开垦荒地种粮的大运动。

父亲说:他们是清一色的男兵,洗洗补补的活都是自己动手做。新疆的冬天零下四十多度,常冻坏手脚,他们就把筷子插在洋芋萝卜上捻线,自己织手套袜子,他们部队有很多男兵会织袜子。

知识分子出生的张仲瀚将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出生入死,进军新疆后,是新疆军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张将军一生未娶、无儿无女,孑然一身,病逝时才65岁。张将军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长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说起王震将军,老一辈的人们就会想起解放前陕甘宁边区大生产的南泥湾,当时就是王震将军带领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种地,如今这支部队又跟随王震将军来到新疆,和陶峙岳将军的部下组成了一支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兵团的前身就是这支部队。

王震将军命令战士,发扬南泥湾的精神,在新疆辽阔的土地上、在茫茫的戈壁里开垦土地,自己种粮。那个时候可没有任何机械化工具,唯一的工具,就是坎土曼,内地的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坎土曼,坎土曼是新疆民族人种地的专用工具,有盆地哪么大的钢铁片,再安个把就行了,既能当锹又能翻地。这些战士们一边守卫疆土,一边开荒,他们不分白天黑夜,拼着命的开荒。

听父亲说,他们开荒的时候,都是比赛开荒,看谁开垦的最多,常常是日夜奋战在荒漠中,蚊子多就用泥巴涂抹全身防蚊咬,还要时时防备野狼的侵袭。没日没夜的劳作让他们多么希望能美美的睡一觉。父亲说,他们常常在走路时能睡着、吃饭时能睡着、连上厕所都能睡着。

为了节省服装,战士们赤裸裸地战斗在开荒的土地上(那个时候团级一下,清一色光棍),新疆的夏日最高温度40多度,战士们不知晒脱了多少层皮,不知累倒多少次,最艰难的是哪么多官兵断粮近40天,但他们仍没有停止开荒,最快的是一天挖地两亩六分,人均开荒8分地,我们团当年开荒造田1.3万亩,收获粮食250多万公斤,可供全团人马吃一年多,部队当年就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在茫茫戈壁上开出万亩良田。在戈壁滩上收获了小麦,结束了戈壁滩上不能长庄稼的历史。他们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开垦、收获,不仅实现了粮食自足,并开始运往内地。

水,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人类和万物生存的源泉。新疆幅员辽阔,雨水稀少,天山南北的人畜植物依赖的是天山的雪水而生存。雪水的流域毕竟有限,怎样把雪水引导兵团的各个垦荒地呢?修水渠 修水库成了兵团战士们的大会战中战场!那时可没有挖掘机 铲车 装卸车啥的,全是人工一锹一锹挖出来,又一筐一筐挑出来,现在的人们想都不敢想,这么大的工程是怎样凭着双手和双肩干出来的。在修水渠水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人物。

解放初期的新疆,几乎没有任何工业,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发展新疆的工业,父辈们硬是三年没领过一分钱的军饷、没有领过一套军服,部队只发牙膏肥皂,他们把所以的军饷和军服钱全部捐给了当地政府,建设了新疆第一批大型企业。知道为什么新疆的不少厂名叫: 十月拖拉机厂 八一糖厂 八一钢铁厂 八一毛纺厂等等吗?那是用我们的父辈们省吃俭用的血汗钱建起来的工厂,地方政府为了让人们记住人民解放军的无私奉献而起的特殊厂名!

父亲说,那几年里他们的单衣露着肉皮,棉衣露着棉絮,整整三年,大家都没有一件不烂的军服。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那时的衣服全是棉布的,没有一丝耐磨的纤维材质,纯棉布衣服不经穿,尤其是穿在强体力劳动者的身上,没穿多久,衣裤就磨烂了。

这些大型企业都是老兵们节衣缩食用三年军饷建设出来的。

吃饭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让这二十多万官兵安心屯垦戍边,扎根边疆?当时部队上包括团长以下的官兵都是2、30岁以上的单身汉,要想留住这些官兵,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在新疆安家。

当时,新疆地广人稀,又是民族自治区,上哪里找这么多汉族姑娘嫁给这些官兵呢?

五十年代初,王震将军征得中央领导的同意,开始在内地招募女兵,王震将军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家乡的"湘妹子"。当时,王震将军给湖南省委发电报,大概内容:是让省委招些女的,只要是未婚的都要,让她们在新疆繁衍子孙!省长一看"在新疆繁衍子孙",那还不把姑娘们都吓跑,谁还敢去呢?王震将军说:不管怎样,只要能把姑娘送到新疆就行。当地政府号召女青年女学生们去新疆当兵,这便是当时轰动全国的"八千湘女进新疆",九千山东女进新疆。就这样,这片光棍汉的土地上,有了女兵们的身影。

女兵的到来,给戈壁滩带来了无限生机,她们一方面同男兵一样,参加开荒种地的大会战,一方面被组织介绍给立功多、年龄大的官兵组成家庭,"繁衍子孙"。

后来又从山东招了几批女兵(九千山东姑娘),传说山东女兵们到达兵营后,看到眼前荒凉情景,哭着不愿意下汽车,没办法,首长就跑到食堂,抱了一大捆大葱,放在汽车旁,才把女兵们哄下车。也难怪,从山东到新疆路程经历了一个多月,那时的火车只通到西安,余下的路程是坐着卡车来到新疆的。大家都知道山东人喜欢吃大葱,这么长时间没吃上大葱,女兵们看见大葱还能不下车吃大葱吗!

就这样,这片寂静的戈壁荒漠中,有了母亲,就有了孩子们欢笑声。

女子拖拉机班全体合影

七十年代初,我们全家人随着父亲下放到123团14连,我经常看见有位面色苍白不能行走的姨姨天天坐在一排家属房的门前晒太阳,这位姨尽管不能行走,但精神挺好。当时不解她年纪不老怎么就不能走路了呢(那时好像没有脑梗心梗致残的病人),后来才听大人们说,她是山东女兵,在生理期跳进冰凉的是水渠抢险而瘫痪终生,也一生未嫁!

还记得第三套人民币一元币上的女拖拉机手吗?有人说这个女拖拉机手是东北新中国第一位拖拉机手梁军老人,但也有人说是兵团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的金茂芳老人,人民币上的那台拖拉机就是金茂芳开的那台,至今保存在兵团博物馆里。

当年英姿飒爽的女拖拉机手,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但如今金茂芳老人端起方向盘是不是还有当年的英姿?

1955年,农一师青年突击队进入喀拉库勒开荒

老兵和女兵们通过组织介绍或自由恋爱,戈壁荒漠中组建起了一个个家庭。那时的地窝子也没有多余的,用地窝子做婚房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洞房"。就这样的婚房还不是私有的,是结过婚的共同"洞房",几个家庭轮流住进私人空间,其他时间要住回各自的集体地窝子里。

这些女兵远远不够这么多官兵们娶的,王震将军就号召大家回家找媳妇,路费由部队出,只要能领会女的,就安排成家。

王震将军直到晚年,还说起他一辈子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解决了这么多光棍汉的问题,为新疆增加了这么多的孩子!

就这样,这片寂静的戈壁滩中,有了母亲的身影,就出现了我们这些兵二代孩子们的欢笑声。

1954年10月1日,新疆的这支部队就地转业,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兵团,是共和国的"长子"!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军队!

1956年,兵团又迎来了六万多河南支边青年。我的母亲就是其中之一,听母亲说,他们坐火车到甘肃的张掖,下了火车上卡车,路途可不是现在这样平展的大马路,一路颠簸尘土飞杨了十几天才到达今天的123团。他们下车后,带队的在地面上画了几条框框,说这就是你们连队你们的家!让大家拿着铁锹挖出地窝子,这便是他们梦想中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家,是他们开荒种地生活的地方。

这批河南青年里,有许多姑娘,被领导介绍给老战士们结婚。对组织介绍结婚一事,可能有些年轻人不理解是怎么回事?老兵们是经历过战争,年龄大立过功,于是,组织上就优先考虑老兵们的婚事,只要老兵看上谁,组织上就会想尽办法把他们撮合到一起组成家庭,什么爱情呀 年龄呀那都是婚后的事情。所以,我们兵团很多父亲们都比母亲们大十几岁左右。

借此机会,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刚参加工作的那个连队,有一位特有亲和力爱唱歌跳舞的副连长,当年是个"九二五"老兵文教,他看上了一位河南支边姑娘,可这位姑娘和同来疆一位青年谈对象。领导知道后,就把她的对象,派到很远很远的一个水晶矿上开采水晶,那时交通不方便,也不许离开岗位,她也从没收到过他的信,领导就开始给女青年做思想工作,介绍这位老兵是如何如何的好,工作直做到她同意和老兵文教结婚为止。婚后才把男青年写给女青年的信原封不动地交给女青年,一年后,男青年从矿山回来,一切都结束了。在那个特殊年代里,像这样的故事有很多,虽然他们没有爱情基础就组成了家庭,但在婚后的生活中他们建立起浓厚的情感,是责任是义务把两个互不相识的人紧紧拧在了一起,而且,他们离婚的也极少。这就是那个年代人们的家庭观,即便是生活再苦再难再委屈,只要牵手,就会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白头到老。

在对家庭的责任上,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是要好好学习他们。如今有些年轻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惜毁掉自己的家庭,甚至抛弃自己的孩子,真的是不应该。

到了五十年代中后期,兵团的队伍不断扩大,组建的家庭越来越多,出生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医院 托儿所 学校也都相继成立。有了锅碗瓢勺的音符,有了孩子们嬉戏打闹,戈壁荒滩已不再寂寞,父母们早已把兵团当成了自己的家,而出生在兵团的我们也把兵团当成了自己的故乡。

兵团最初的医院。

兵团从成立以来,无私奉献就成了部队的精神!

说到无私奉献、吃苦耐劳,我再插点自家的小故事:那是在文革中期,我父亲因当年在国民党部队呆过,被批斗后,下放到14连劳动改造。父亲在连队里放牛,我们全家也跟着搬到连队,那里没有电,吃水要到很远的渠道里挑水,我不满12岁,就开始了挑水做饭。因为我是在团部长大的孩子,和连队的孩子相比,做家务算是比较晚的孩子了。那时粮食不够吃,我每天贴苞谷面饼,都要算好全家人的饭量,尽量限制弟妹们的饭量,让爸妈多吃点,每月月底还能剩下几公斤包谷面。那个时候腹中油水少消化好特能吃,我们这些长个子的孩子能美美地吃一顿苞谷馍都是件很幸福的事,可父母却经常要捐出几公斤面粉。因为,有些人家比我们还困难,一个月的面粉半月光,那个时候,我很不理解父母的这种做法。

我们从小在学校、在家里,接受的都是兵团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教育,没有索取的渴求。现在想想,我们当年的生活真的很艰苦,苦到什么程度?我再讲个我自己的经历,大家就知道了。

我十八岁高中毕业参加工作,没有坐过汽车、没有见过柏油路。刚工作时,我跟我们排的姚排长说起自己还没见过柏油路,问柏油路是白色的吗?姚排长就给我要了一个连队派人去外团参观学习的名额,说是让我出去见见世面,我很激动,和老职工一起坐在拖拉机车厢板上,迎着尘土出了我们团的石头子公路(当时是我们123团唯一的一条最好的公路),走到61上了柏油路,第一次见这么平坦的路,很是惊喜,就趴在拖拉机车厢板看柏油路,没想到三、四十度的高温,把晒化的沥青甩了我一身,到了目的地,在小水渠旁用水照照自己,别提有多狼狈了,石子路上的尘土 柏油路上沥青,把自己弄的蓬头垢面,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柏油路。我当时还以为就我自己长这么大傻乎乎没见过世面,后来才了解到20多岁没有出过门没有坐过火车的人还真不少呢!

为什么呢?因为,父母们要劳动要工作,根本就没有时间带孩子们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不怕大家笑话,我20岁那年,我随父亲回老家,那是我第一次坐汽车 第一次坐火车,在郑州国营水果店看见那么多我没见过的水果,好想美美的尝尝鲜,父亲先给我买了几个石榴,从没见过石榴的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石榴用手绢擦擦干净狠狠地咬了一大口(那个时代的水果不用担心农药污染,擦掉泥土就能吃),柜台内所有营业员都瞪着眼睛像是在看天外来客,问我们是哪里人?怎么会没吃过石榴?

尽管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活环境很艰苦,但也习惯了这种条件,没有抱怨,在艰苦的环境中玩出我们儿时的快乐。

如果说父辈们是戈壁荒漠中的胡杨,母亲们就是戈壁沙漠中的一潭清泉,胡杨树有了甘泉的滋润,根扎的更深,而我们这群出生在荒漠里的孩子就像胡杨树上的枝条树叶,在恒古荒原中站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看见这个滑滑梯了吗?我记得那可是我们123团托儿所最先进 最高档的玩具。我还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的一幕: 记不清自己当时是几岁,我爬上滑滑梯的顶部,眼巴巴的看着家长来托儿所的方向,当我看到远远的父亲身影,来不及往下滑便从阶梯上跑下来,扑到父亲的怀里,爸爸抱着我回家。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小小的年纪怎么会记住这一幕,而且还刻在了脑海一辈子。或许是一个星期 十几天没有见过父母的原因吧(那时父母他们一般都是过大礼拜,就是十天休息一天)! 正是这么久不见爸妈的原因,我弟弟直到上小学,当着爸妈的面喊不出爸爸、妈妈。 兵团的父母们工作太忙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照看他们孩子们,条件好点的父母从老家接来老人照看孩子,家里没有老人的上托儿所,没条件上托儿所的就大孩带小孩。

虽然条件艰苦,但还是很讲卫生的,托儿所阿姨给孩子们洗澡。

在我们兵二代中有不少人的名字很有特点: 建新 建疆 建国 湘冀 鲁兵 鲁豫 新豫 新疆 新建 豫新等等,男孩女孩名字中带"新"字的特别多,那是因为我们出生在新疆,有些名字一看就知道是父母家乡的简称。

人非草木 谁能无情,父母们那是把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他们亲手建设出的新家的眷恋揉进了孩子们的名字里。

我们的父母来自五湖四海,东南西北各省的口音都有。哪个师团某省的人多,那这个地方的二代孩子们说话的口音就以这个省为主。我们第七师是河南人多,我们二代说话就以河南口音为主、普通话为辅还夹杂点甘肃、山东、四川味。直到兵三代的孩子们才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如果你没有参与过新疆大漠的开垦建设,如果你没有目睹过我们的父母们__第一代老军垦们在恶劣环境里开垦出片片绿洲的事迹,就不会理解我们兵二代为什么看着这片土地 想起父辈们会两眼含着泪花。

部队老兵们在战争年代一路征战,大多都是穷苦出身,没有文化,后来的女兵们也大多不认字,处处可见认字学文化的人们。

六十年代初随着上海 北京 武汉等大城市知识青年的到来,兵团人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团校和各连队学校都能听见知青老师们带着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知青们为这片土地洒下汗水的同时,把城市里的文明也带到这片土地上,并把他们的知识传授给了这里的孩子们。

再后来内地大批复员军人集体转业到兵团,转业军人们的到来,他们不仅为建设兵团出力流汗,也把部队的军纪军风带到了兵团。

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各大城市的知识青年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他们的到来为兵团增加了新鲜血液,活跃了团场的气氛,使兵团人的文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一肩扛枪,保卫祖国,一肩扛锹,建设新家园!

这些大城市来的知青,先不说劳动的事情,他们能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住下,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挑战!这些俊俏稚嫩的知青们,当时也才是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从灯火通明 条件优越的大城市来到这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的戈壁大漠,那是多么的不易,他们从吃白米饭过度到吃包谷蛋子馍(那时的包谷面可没现在的包谷面那么细,包谷面没怎么脱皮,用手可以摸出粗粒粒子),那是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是什么魔力让这些城市的知青变成一个个名副其实的军垦战士?是兵团老兵的言传身教让他们变得坚强能干!

我家在14连的时候,特崇拜一位上海女知青,她叫李凤英,是副连长,人长漂亮,特能干,泼辣,在她身上看不出是大上海来的女学生,那时的干部可真是干出来的,能当副连长,让人打心眼里佩服!

从地窝子里搬出来住的是这样一排排的房子,我记得那时每月的肉票很少,家家都把肉票攒到冬天多买些肉,挂在门口的墙壁上,留着过年吃。尽管那时家家缺肉缺粮,但挂在门外墙壁上的肉绝对不会有人偷。

因为种种原因,有些老兵一生未娶,在和田地区的那些老兵,从徒步穿越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后,就从未出过大沙漠。在2002年一位兵团的领导去看望这些80岁左右的独身老人时,曾问他们有什么要求,他们说:我们什么要求都没有,只想坐坐火车,看看乌鲁木齐!

多么低的要求 多么朴实的话 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兵啊!当我看到老兵们的这句话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因为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他也是这样一生不给组织添麻烦 不给儿女一丁点麻烦的老兵,就在他去世的前三天很平静的告诉我:

送我去医院吧,我不能死在家里,你们会害怕的(父亲怕麻烦我一直拒绝住院),我死了火葬吧(94年父亲去世时,我们这里还没有流行火葬),骨灰想留就留,不想留就撒了吧,土葬太麻烦,每年清明十月一都是阴雨天,6连的坟地是泥窝子,不能让你们走在泥泞的坟地里上坟。我哽咽的说:爸,发电报让3个弟妹从内地回来吧?父亲看了看我说:算了吧,那么远,他们回来一趟也不容易。可我明明感觉父亲的目光里是带着一丝的渴望。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默默无闻只知道为国为家付出一生而没有任何索取的父亲,连死后都不愿麻烦儿女。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老兵父亲有很多很多,他们一生只有奉献,没有索取,在和平年代里,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兵团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大批内地吃不上饭的人,并安排在兵团各个连上班,成为正式的兵团人。

六十年代里,内地大批劳改人员迁入兵团,刑满后集体留下兵团,后妻室子女们也来到兵团,他们也成为成为兵团一员。

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边疆 献给了兵团,他们把子孙也献给了这片土地上,他们把自己的终身献给了不是家乡的家园!

前几年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的电视剧《戈壁母亲》,编剧是我们师126团上海知青韩天航,当时全国各地方台都进行反复播放,反响很大。后来韩天航又出巨作《热血兵团》,还有反映山东女兵嫁新疆的电视剧《远方的花儿》,让更多知道在兵团有这么一批伟大的母亲。央视一套黄金档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沙海老兵》,讲的就是那群徒步征服死亡之海的老兵们的悲壮故事。这些年通过电视剧的热播,相信会有更多内地人认识兵团 了解兵团。

兵团是部队编制,子女们从小接受的是老一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传统教育。兵团人既有城市人文明、求知欲强的一面,又有农村人吃苦耐劳的一面,具有城市人和农村人的优良品质。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人说兵团人傻、兵团子女笨,其实我们什么都明白,是父母们的言传身教告诫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父母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给了我们。

兵团人因父母来自五湖四海有遥远的血缘而后代相貌智商都不差(我是很一般般),每年高考的录取率都比较高。

目前,兵团的二代、三代在内地工作生活的人还真不少,但兵团的子女们不管走到哪里,兵团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就带到那里。

我再想: 我们父母们的籍贯是山南海北,再过几代,也许我们的后代们都不知道自己的祖籍到底是哪里了吧?

人说成都美女多,其实我们兵团的男女优秀的更多,1米8以上的男人随处可见,著名导演陆川,是我们师的,瞧他的个子,随便找一群。著名歌手王宏伟,是我们临师的,长的很帅吧,他只是个代表,高挑美女随处可见。就连来我们这里定居的个子不是很高的四川打工者的儿女们也各个高挑英俊,我曾问他们: 假如你们仍然在四川生活,孩子们不会长成一米七八的高个子吧?他们点头称是,还是你们这里的水土养人!

兵团的第一批老兵们,现在只有极少数老兵还健在,绝大多数老兵早已作古了,为了开垦这块土地 为了建设新家园,他们太辛苦了太劳累了,他们没有睡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中,而是长眠在了他们亲手开垦建设出来的第二故乡。就像最初的那样,父辈们在这块土地上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扎下了根,而今这块土地中有了自己的亲人安葬于此,这块土地就成了子孙们魂牵梦绕地方。

我们五十年代出生的第一批兵二代,已经进入了花甲之年,有些兵二代也长眠在了这块土地中,与作古的父辈们永远守侯着这片热土。

从1950年老兵踏上车排子这块土地到2018年整整68年!68年,在岁月的长河中一瞬间,68年在我们兵团就是一部伟大的、艰苦创业史。

123团第一任副团长、后任团长、再后任师长的王云龙老兵,带领部下开荒创业走过车排子的每一块土地,最后按老团长的临终遗愿葬在了他亲手开垦的123团的土地中。

兵团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战斗队,对新疆的稳定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兵团农闲时青壮年男同志军训,,农忙时节是田地里的好把式。

毛泽东主席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题词:"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

邓小平同志为兵团题词:"是新疆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是安定团结的重要力量!是巩固边防的重要力量!"

江泽民同志题词:"生产建设的模范!安定团结的模范!民族团结的模范!稳定新疆巩固边防的模范!"

胡锦涛同志的题词是:兵团起着"建设大军的作用!中流砥柱的作用!铜墙铁壁的作用!"

热爱祖国是兵团人的核心与灵魂;无私奉献是兵团人的无私境界和永恒;艰苦创业是兵团基础的奠基石;开拓进取体现了兵团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这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地名,是兵团三代人用辛勤的汗水描绘出来的。一个团扩充到两个 三个 四个或更多的团场,一个师发现成两个师到现在的十四个师,从20万人到270多万人,兵团人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当年的大漠戈壁,如今布满了一个个绿色小城镇。

当年的地窝子,如今已是高楼林立的小镇了。从地窝子到土坯平房到砖瓦房再到楼房,兵团三代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奋斗!

学校漂亮的塑胶跑道替代了尘土飞杨的体育场地。

霓虹灯把团场的黑夜照的五光十色。

采棉机取代繁重的人工劳作。

小桥流水 楼阁亭台已不是江南水乡的专利了。

能看出这里是沙漠的边缘吗?

象征戈壁母亲和车排子的雕塑。

我们团现在已开垦可耕土地近20万亩,农业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薄膜覆盖、加压滴灌、微机自动调控土壤水分、采棉机和各种农业采收机等先进农业,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并有一整套国内先进的棉花加工厂、食用油加工厂等等,如今已不再是那个戈壁荒滩了!这是兵团三代人艰苦创业的丰硕成果!

只是我的文字功底太低,没有把父辈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描写出来,只能用我这稚嫩的文笔、贫乏的词汇、粗糙的语言来描述我们兵团的发展经过,把中华唯一、世界独一无二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介绍给网友们,让更多的人知道,在祖国的大西北有这么一批无名英雄,用自己毕生尽力开创了一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团场!我们的父辈们大都已作古了,他们带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永远的走了,他们没有亲眼目睹现在的发展,也没有享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们!新疆人民不会忘记您们!您们默默奉献的精神 您们留下的军垦魂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兵团后来人!谢谢大家关注!

欢迎留言评论、并给小编指错,喜欢请右下角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