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华经》的道德思想特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乘人和三乘人是什么 论《法华经》的道德思想特色

论《法华经》的道德思想特色

2023-09-20 15: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妙法莲华经》(略称《法华经》)是大乘佛教的著名经典,也是中国佛教非常推崇的经典之一,此经体现的伦理道德思想在大乘佛教伦理道德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佛教伦理道德思想的建构也有极大影响。本文着重探讨其最具特色性的佛教道德思想,笔者认为,这些特色至少可以概括为如下几方面:道德教育论之方便法门,道德修行论之四安乐行,常不轻菩萨之恭敬德行,观世音菩萨之慈悲美德。

一、以方便为特色的道德教育方法论

方便施设是佛教的重要的教学手段,《法华经》于此更有突出的运用,此经在揭示一佛乘的佛知见之理时,特别强调依方便法开为三乘,使得方便施设成为此经显现的道德教育方法的重要特色。《法华经》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开示悟入佛知见,具体形式表现为三周说法,方法论的核心在于方便法门。

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为诸佛出世的一个大事因缘,也作为道德教育之目的,这在《法华经》经中开篇就表达得非常清楚,“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1]所谓佛知见,是诸佛了知并照见诸法实相的最高智慧和见解。佛觉悟者,也代表着佛教道德理想的实现者,佛知见从道德层面看,属于最高的道德智慧。众生如何才能具有此佛知见?必须经历开、示、悟、入四个阶段。

开即开发,破除人们的内心障碍,开出实相之理,揭示众生佛性之理。示即显示,一旦破除障碍,世界的真实相状、众生清净本觉的本性就如实呈现出来。悟即觉悟,证悟,进入认识和修行阶段,并开始有所觉悟。入即完全证入实相,证得理想的圆满之境,这也是道德之境。依《大乘起信论》对人的本觉、不觉、始觉和究竟觉的四阶段分析看,开的阶段,就是针对众生的不觉,而开示其本觉,示的阶段,是本觉之性的真实显现,悟是始觉阶段,入是究竟觉,圆满的彻底的觉悟。依天台宗智顗的四位之释,开示悟入分别相当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之四位[2]。

佛如何向众生开示佛知见?具体的教学形式称为三周说法,即法说周、譬喻周和缩世因缘周。

法说周是专对上根众生而说,直接宣说诸法实相,即十如是之理,“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3]并指出诸佛出世之目的,以及三乘和一乘和关系。关于这种关系,佛教将佛法的层次分为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或一佛乘,此三乘也是佛教道德的三个层次。入声闻乘者了知佛教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入缘觉乘者了知由无明至老死因果联系的十二因缘之理,入一佛乘者了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的六度之理,修六度万行。佛对上根人直接说一乘之理,说明三乘是权,一乘是实,从本质上说,只有一佛乘,无二乘三乘之类,之所以演说三乘法,是以方便说法显示一佛乘之理。经中的《方便品》即说此周。

譬喻周专为中根之人而说,中根人不能理解法说周中的直接开示,特别是不能明了三乘是权,一乘是实之理,佛于是作一个著名的譬喻,即三车之喻,以羊车、鹿车、牛车三车比作声闻乘、缘觉乘、一佛乘之三乘,以大白牛车比作一佛乘。三车是权,大白牛车是实。以此说明,佛“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4]。经中的《譬喻品》即说此周。

宿世因缘周专为下根人而说,下根人不能领悟法说周和譬喻周所说之理,佛于是说释尊在过去世中大通智胜佛时就种下成佛之种,以此经历启发下根人开悟。经中《化城喻品》即说此周。

这种当根对机的三周说法,本质上是方便法门。这里的方便指教学方法上的权巧施设,这种教学智慧称为权智。

对人而言,这种方便法门体现为当根对机,因材施教,即根据不同的对象而相应施以不同的教育。根机是佛教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人的基本的资质或能力,特别是认识和行为的能力,相似的说法又有根性、根器。佛教将人依根机的浅深不同分为三类,即下根众生、中根众生和上根众生。《法华经》对于这三类众生施设的不同教化,即是三周说法。对法而言,方便所说的三周法是三乘法,“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5]

《法华经》中方便说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善用譬喻,“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众生演说诸法。”[6]有七种著名的譬喻[7],比如,火宅喻以起火的大宅喻三界之苦,必须出离,所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8]与此相关的是三车喻。宅主人的几个孩子不知火宅之苦而不思出离,为了诱使其离开火宅,宅主在大门外施设三车,诸子纷纷乘三车而出,最后其父又给诸子以大白牛车。又如药草喻,或称云雨喻,小药草、中药草、大药三种药草,同受一雨,都能生长,但其状态又有差别。三草喻三乘之人。又如化城喻,在往远处的珍宝之所时,众人懈怠难行,导师在途中每隔一段化现出一座城池,使众人看到理想之境的希望,通过这种阶段性的过渡,最终到达目的地。通过这些譬喻,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有可能最终使“诸有知者以譬喻得解”。[9]

二、以安乐行为特色的道德修行论

修行论是道德哲学中的重要内容,《法华经》对于佛教道德的修行方法,提出一个比较广泛的内容①,比如主张信解、受持佛语、修行六度、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刻画并供养佛像、以欢喜心呗颂佛德、口称南无,并强调对于《法华经》本身的受持、读诵、书写、修习等,从修行层次上讲,《法华经》谈到回小入大的修行方法,修菩萨行的方法,得佛果的方法②,但最具特色的是修菩萨行的四安乐行。

安乐行,是得到安乐的修行方法,何谓安乐?从身心修养的角度看,身安心乐为安乐,如智顗所说,“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12]四安乐行的内容,《法华经》分别表述为: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若口宣说《法华》时,远离说过、怨嫌、叹毁等恶行;受持读诵时,无怀嫉妒、谄诳等心;发菩萨行之誓愿,愿于得无上菩提时,以神通智慧力引导众生。智顗概括为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和誓愿安乐行③。这实际上涉及到《法华经》在身、口、意三方面提出的规范,再加上发愿一行,而成四行。这四法是特为人们指出如何宣说《法华经》的基本原则,也是具有更为广泛适应性的道德修行方法。

身安乐行,行为应当以菩萨为效法的典范,以菩萨行处、亲近处为效法的标准。菩萨行处的表现,“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14]菩萨能行忍辱,并观诸法实相。身安乐行,也应当如此修造。菩萨亲近处,首先是初亲近处,指菩萨修行中不得接触的十类对象,包括豪门权贵、神人邪法、凶险嬉戏、诸杀生者、求二乘者、欲想女者、五种不男、危害之处、讥嫌之事、畜养男童。其次是第二亲近处,应当观一切法空如实相。身安乐行的基本精神是强调智慧、离执。

口安乐行,提出修行者在语言方面的道德规范,第一不说他人之过,不说经典之过。第二,不轻慢他人,第三,不赞叹诋毁声闻乘人,第四,不怨嫌他人。口安乐行的基本精神是强调转小乘入大乘。

意安乐行,内心必须注意远离四种不应有的想法,嫉妒谄诳之心、轻骂他人之心、诃骂小行人之心、争竞戏论之心。而应当对众生起大悲心、见如来生慈父心(视如来为慈父)、见菩萨生大师心(以菩萨为大师)、对大菩萨起恭敬礼拜心、对一切众生起平等心。意安乐行的基本精神是心无嫉妒,敬善知识。由此而得内心的安乐。

誓愿安乐行,对于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法华经》的人,能发慈悲心,以神通和智慧力量引导其安住此经。这要求有自觉的弘法利生之自觉和决心,誓愿安乐行的基本精神是强调慈悲之德。

三、以恭敬为特色的常不轻德行

从美德伦理的角度看,《法华经》谈到了佛教的多种美德,其中两种是经中特别提出的,一是恭敬之德,二是慈悲之德。此处先述恭敬之德。更全面地说,恭敬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修行方法,所以此处以德(美德)行(修行)概括之。作为美德,恭敬是佛教的一种基本美德,作为修行方法,则是重要的修行方法。此经虽然普遍地谈及恭敬,但在《常不轻菩萨品》中更有集中的叙述。恭敬虽然是佛教的一种基本美德,但常不轻菩萨突出地实践这种美德。恭敬的内在依据是佛性论,行为和德性的具体表达为恭敬和忍辱等,直接体现为礼拜、赞叹。

常不轻之名,“常”有三义:一是佛性之常,此义体现出《法华经》的佛性论思想;二是修恭敬行之常,由此显现出常不轻的精进、无懈怠之心;三是持恭敬德之常,由此体现常不轻的无骄慢之心、无嫉之心。“不轻”即不轻视、轻慢众生,恭敬众生。窥基概括说:“观他四众具佛性因,劝他修行,必得作佛。三业恒时虔恭敬仰,故名常不轻。”[15]

佛性论是常不轻菩萨持常不轻德行的深层原因。《法华经》不像《涅槃经》那样专门讨论佛性问题,但包含了佛性论的基本观点,这就是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16]这里有三点需要讨论,一是佛性本有或当有,二是众生能否成佛,三是恶人有无佛性。

对于佛性的本有或当有,《法华经》持本有的观点。本有是本来具有,当有是成佛以后才具有佛性,或称始有。本有论的观点在《法华经》的一些譬喻中有充分的说明,比如衣珠喻,有人衣内有无价宝珠而不知,却为了求衣食而备受艰难。此喻众生本有佛性而不觉,流浪生死。

对于众生能否成佛,《法华经》明确地肯定,众生必定会成佛,“当得作佛”。如果只说众生本有佛性,涉及到众生成佛的可能性,这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明确众生能否真正成佛,强调成佛的必然性。这是世俗伦理和宗教伦理的区别之处。法律讲不应当做什么,伦理道德强调应当做什么,但对能否达到应当的要求境界,能否实现应当,不作承诺。宗教伦理既强调不应当如何,也提倡应当如何,更明确承诺能够实现最高道德要求的应当。

恶人有无佛性,《法华经》持肯定的观点。对此吉藏有过具体的分析。他区分两种恶人,谤方等人和一阐提人,“保执小乘,拒逆大乘,是谤方等人。又,执小人不信大乘,于大乘无信,是一阐提人,即是极恶人。”结论是,“此品正辨恶人有佛性义。”[17]从《法华经》的思路看,恶人不但有佛性,也同其他众生一样必能成佛。

常不轻菩萨的恭敬之德体现在具体的恭敬之行中,具体的过程,包括对众生深怀敬意、说赞叹之言、礼拜,“是比丘凡有所见,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18]他不专门读诵经典,只行礼拜,甚至远远看见四众弟子,都专门赶去赞叹、礼拜。智顗将此概括为三业慈悲,并和四安乐行中的第四誓愿安乐行相联系,“深敬是意业,不轻之说是口业,故往礼拜是身业。此三与慈悲俱,即誓愿安乐行也。”[19]

常不轻的恭敬之行之德,又体现为永不懈怠的精进心,以慈悲为基础的忍辱心。常不轻多年修此行持此德不断,遇到轻贱,也不停止。有些四众弟子心生不净,对常不轻恶口相骂,称他的“当得作佛”之言是“虚妄授记”。常不轻就这样多年挨骂,但心中不生瞋恚。众人更以杖木瓦石击打他,他边躲避边说恭敬之语,这些人于是称其为“常不轻”,这是个带有轻视性的绰号。常不轻的这种忍辱精神,也是大乘佛教伦理的基本美德,大乘佛教视之为六度之一。

四、以慈悲为特色的观世音美德

《法华经》突出的佛教美德之二是慈悲。经中专门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谈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之德。此经普遍地论及慈悲之德,但在此品中更有集中的揭示。慈悲是大乘佛教伦理的基本美德,但观世音菩萨更有独特的体现。观世音能观众生身口意三业,使众生三业趋善。又能拔众生世间身苦、心苦、无嗣之苦,与众生世间乐和出世间乐。

观世音(又译观自在)菩萨的特点是能够应求而施救,拔除众生之苦,施与众生之乐。“世间有情起音声以归念,菩萨以大悲慧,俯观随救,名观世音。正义应云观自在。”[20]观世音菩萨观众生颠倒苦恼,“既观是已,即起慈悲,誓拔苦与乐。”[21]因此,慈悲是观世音的根本美德。

慈悲之意,与乐曰慈,拔苦曰悲。“悲名愍伤,慈名爱念。愍故拔苦,念故与乐。”[22]此种慈悲心须以弘誓加持坚固,四弘誓中,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这两愿从大悲心而生起。法门无边誓愿知,无上佛道誓愿成,此两愿从大慈心生起。佛教中常称为大慈大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23]这种慈悲又称同体慈悲,菩萨以众生与自身同体,以众生之苦为己苦,而起拔苦与乐之心。

观世音即具有此种美德,“所化众生但有苦无乐,能化菩萨有大慈大悲。”[24]能化菩萨在此就是指观世音菩萨。虽然慈悲是大乘佛教伦理的普遍美德,但唯独观世音菩萨被称为大悲菩萨,其慈悲之德更有独特之处,智顗认为,这和“普门”相联系,“始自人天,终至菩萨,皆有慈悲,然有普有不普。”[25]“普”,就是指的普门。普门的含义,如吉藏所言,“普以周普为义,门是开通无滞之名。”[26]亦如窥基所说,“普者平等遍满义,门者入出之由处。诸三业归依,必六通垂救,平等示此出苦入乐所由处所,故名普门。”[27]普门表示普遍和无限之道,此处指观音慈悲的广泛性,普救一切众生而无所遗漏。有的释经者以观世音普门释大慈大悲,“观世音者,大悲拔苦。……普门者,大慈与乐。”[28]“观音谓大悲拔苦,普门即大慈与乐。”[29]观世音的慈悲,称无缘慈悲,因为观世音菩萨可以任运地拔苦与乐,是慈悲中的最高境界,其思想基础是毕竟空之理。

《法华经》中,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之体现,先以大悲拔苦,后以大慈与乐,体现出“有求必应”的利他之德。

先拔众生身所受苦难。众生所受的身难,包括七种外在自然灾难(无情难)和人为灾难(有情难),火难、水难、风难、刀杖难、罗刹难、枷锁难、盗贼难。受七难者可以向观世音求救,“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声音,皆得解脱。”[30]这种“称名”是众生的口业之善,观世音通过观众生称名之音而知其苦难,救其出离。

次拔众生心所受之苦难。众生所受的心难,指内在的淫瞋痴三毒障碍之难,受此难煎敖者,可以向观世音求救,以“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而得解脱,“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便得离痴。”[31]这种常念、恭敬是众生的意业之善,观世音观众生的意业而知其苦难,救其出离。

又拔众生意所受苦难。众生所受的意难,是无难,无嗣之难,受此难者,也可以向观世音菩萨祈求,如果想生一个男孩,或女孩,只要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便生端正有相之女。”[32]这种礼拜、供养是众生的身业之善,观世音通过观众生此身业而知其苦难,救其出离。

观世音救众生之苦,通过观世人之音、意、身而救,体现其自在特征,所以称为观自在菩萨。观世音不但救众生苦,更与众生与乐,其方法是使众生行善业而生乐,观世人之音而救七难,使众生能生口业之善,观世人之意而除三毒,使众生能生意业之善,观世人之身而满足二求,使众生能生身业之善。由此三善而生三乐。此种乐为世间之乐。

观世音与众生出世间之乐,以三十三身说法④,与众生出世间之乐。观世音“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34]这既是观音的方便和神通力的体现,也是普门的体现。

五、结语

对《法华经》的伦理道德思想的探讨当然还有更多方面的内容,但上文所述是笔者认为最有此经特点的。这些思想既有其历史影响,在当代也不失其指导性意义。

方便施设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要实现有效性的具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这是一个重要的经验,其中必须承认的是,每个人都是可以进行道德教育的,道德理想的实践对于不同特质的人来说,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是一时顿成的,也可以渐次递进成就。道德理论的结构是有层次性的,但不同层次的道德,都以达到最高境界为目标,都是实践最高境界的途径。

四安乐行作为《法华经》最有代表性的菩萨行修行方法,要求立意高远(立求大乘志),同时强调智慧和慈悲的意义。天台宗人对此非常重视,慧思专门撰有《法华经安乐行义》一卷专释四安乐行,阐发天台宗的修行观。

在中国佛教中,常不轻菩萨似乎没有四大菩萨影响大,没有形成如同观音崇拜那样的常不轻菩萨崇拜,但常不轻菩萨的恭敬德行,反映了佛性论的深层原理,由此体现众生平行的意识,尊重他人的意识,精进努力的意识,这对培养人们的内在美德极有意义。在历史上,常不轻菩萨的恭敬精神对于中国佛教也产生一定影响,三阶教的信行就是依此常不轻行而修。

观世音的这种慈悲美德,是佛教的根本之德,所谓慈悲为怀即是此意。《法华经》对观世音美德的倡导,是导致中国佛教形成观世音崇拜的重要原因,这种崇拜中的观世音形象,又有多种的类型。观世音崇拜应该避免这样的倾向,即只知向观世音索求,而忽视学习其慈悲之德。同时,由于观世音崇拜反映出道德修行中的他力拯救特色,应该避免只注重依观世音之力而忽视培养自力的倾向。

【注释】

①“根据统计所知,《法华经》的修行方法,在全经二十八品之中,共有六十个项目。”释圣严:《中国佛教以法华经为基础的修行方法》,《中华佛学学报》第七期。

②此依三论宗吉藏的分析,“佛教声闻凡有三事:一令回小入大发菩提心,是上三周说是也。二令修菩萨行,则四安乐行是也,三令得佛果,后《寿量》文是也。”见吉藏:《法华义疏》卷十,《大正藏》第34卷第594页上。

③《法华经》本身没有这样的概括,在多家释《法华》四安乐行的不同概括中,一般采此智顗说,见《法华文句》卷十下,《大正藏》第4卷第148页下。

④或十九身说法,数目的差别在于对有些身作了概括,即: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四众身(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妇女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妇女身)、童男童女身、天龙八部身(天龙身、夜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侯罗伽身人非人身)与执金刚身。

【参考文献】

[1]《法华经》卷1,《大正藏》第9卷第7页上。

[2]智顗:《法华文句》卷四上,《大正藏》第34卷第51页中。

[3]《法华经》卷1,《大正藏》第9卷第5页下。

[4]《法华经》卷2,《大正藏》第9卷第13页下。

[5][6]《法华经》卷1,《大正藏》第9卷第7页中。

[7]火宅喻、穷子喻、药草喻、化城喻、衣珠喻、髻珠喻和医子喻,称“法华七喻”。

[8]《法华经》卷2,《大正藏》第9卷第14页下。

[9]《法华经》卷2,《大正藏》第9卷第12页中。

[12]智顗:《法华文句》卷八下,《大正藏》第34卷第118页上。

[14]《法华经》卷五,《大正藏》第9卷第37页上。

[15]窥基:《法华玄赞》卷10本,《大正藏》第34卷第839页中。

[16]《法华经》卷6,《大正藏》第9卷第50页下。

[17]吉藏:《法华义疏》卷11,《大正藏》第34卷第616页中。

[18]《法华经》卷6,《大正藏》第9卷第50页下。

[19]智顗:《法华文句》卷10上,《大正藏》第34卷,第141页上。

[20]窥基:《法华玄赞》卷10末,《大正藏》第34卷846第页下。

[21]智顗:《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第34卷第877页中。

[22]智顗:《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第34卷第879页上。

[23]《大智度论》卷27,《大正藏》第25卷第256页中。

[24]吉藏:《法华义疏》卷12,《大正藏》第34卷第624页上。

[25]《法华经文句》卷10下,《大正藏》第34卷第145页中。

[26]吉藏:《法华义疏》卷12,《大正藏》第34卷第624页下。

[27]窥基:《法华玄赞》卷10末,《大正藏》第34卷第846页下。

[28]智顗:《法华经文句》卷10下,《大正藏》第34卷第145页上。

[29]吉藏:《法华义疏》卷12,《大正藏》第34卷第624页上。

[30]《法华经》卷7,《大正藏》第9卷第56页下。

[31][32]《法华经》卷7,《大正藏》第9卷第57页上。

[33]《法华经》卷7,《大正藏》第9卷第57页中。

(原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录入编辑:红珊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