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时代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浅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智慧物流时代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浅析

智慧物流时代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浅析

2024-07-12 22: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随着智慧物流技术成为引导新一轮经济和产业变革的动力,物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由于物流行业的产业特点,导致物流专业人才流失越来越多,因此,在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优化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详细分析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智慧物流;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核心员工

  前言

  现代物流业融合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流通加工、包装和物流信息为一体,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现在已经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物流业已然成为就业增长最快行业,目前我国物流岗位从业人员数超过5000万。近年来,我国物流业迅速发展,在物流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传统物流企业正在向现代物流企业迅速转型,其中智慧物流技术成为推动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将智慧物流上升到了“引导新一轮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动力”的高度,标志着智慧物流时代的到来。智慧物流技术在现代物流企业的应用使物流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发生变化,物流企业将有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现代物流人才,很多物流企业原有的粗放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将逐渐不再适用智慧物流时代的物流从业人员。因此,现代物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构建合适的人力资源激励模式,有效激励员工,以此来不断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一、智慧物流时代物流行业特征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现代服务业。目前,中国物流业总规模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中国物流企业相比国外先进同行,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这主要是多年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过快,企业一直是依赖低成本的劳动力,对物流技术的运用和精益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物流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和人力资本激励瓶颈已经严重制约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传统物流经营管理模式必须转型为智慧物流经营管理模式。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出台《“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明确了智慧物流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智慧物流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将条形码、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无人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仓储、包装、分拣、装卸、运输以及加工配送等物流环节,实现全面感知、实时跟踪、智能决策、科学预测和自我学习等功能的现代综合性物流系统。智慧物流强调信息流与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全面融合,是智慧供应链的延伸,能实现物流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化、跟踪与智能控制,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随着信息产业加速经济全球化发展,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智慧物流成为推动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二、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现代物流业容纳着多层次的专业人才与技工,物流企业在运营中需要大批基层员工从事仓储、分拣、配送、运输等物流工作。但是智慧物流技术正在打破传统物流业的粗放式发展,基层岗位也包含大量的技术工作。目前很多物流企业对于物流设备和技术的应用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对相关岗位员工的招育用留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不能达到期望的效益。智慧物流时代,物流企业员工需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来提高运营效率。物流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要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和引进大批的既懂物流管理又掌握最新物流技术的人才,构建高效的激励机制。

  1.目前物流行业人力资源素质有待提高

  作为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物流企业不同岗位层次对员工的受教育层次和技能要求差异较大,但当前很多物流企业,有智慧物流理念和技术的运营管理人才和综合性人才非常缺乏。低配置的人才结构导致很多物流企业战略意识不强,难以适应智慧物流时代对行业人才提出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要求。

  2.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意识不强

  在很多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上,被赋予简单的如招聘安排、绩效考核、薪酬发放、档案管理、培训安排等职能性的角色,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在物流企业发展战略层面所扮演的角色,却明显没有受到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对物流企业整体战略的支持和推动,对企业组织绩效的贡献并没有充分展现出来。因此,在智慧物流时代,首先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地位,系统地对人力资源各种部署和活动进行计划和管理,从战略的高度,主动分析和诊断人力资源现状,制定具体的人力资源行动计划,支持企业经营目标执行和实现。

  3.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的大部份物流企业,实行的薪酬模式差异性很大,但是整体上在精神激励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具体表现为物流企业薪酬结构形式单一又缺少精神上对员工的情感关怀。特别是90后员工,精神激励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人力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缺乏与时俱进的激励机制,使得物流行业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在中小物流企业员工流失情况更为严峻。无论是初级水平的物流人员,还是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物流技术人才在中小物流企业的流失率较高,严重制约了中小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4.忽视核心员工的职业规划

  物流企业员工最大的特点在于层次分层较为明显,主要为企业核心的技术员工,普通的知识型储备员工以及一线普通员工。由于物流企业发展较为迅速,且主要依赖于一线物流人员进行物流运营、品牌形象的建立与维护,相对于核心员工,对于具有较低文化水平的物流员工来说,物质激励是最大的工作动力。很多中小物流公司不重视核心员工更高需要层次的特征,忽视员工的精神激励,如果物流企业运用单一的物质激励模式,会使核心员工看不到自身价值所在,产生不公平感,造成工作懈怠。

  三、智慧物流时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总之,智慧物流时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将发生巨大变化,物流企业必须树立人本主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对员工要从控制到激励,从激励到赋能。尊重人的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从而激活团队,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赢目标。

  1.构建多层次的激励机制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到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员工在不同岗位层级对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需求差异性很大。现代物流企业具有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等特点,具体来说就是不同层次员工的学历、技能结构差异性很大。就目前大多数中小型物流企业而言,企业的员工中只有少量的运营管理和技术员工,但更多的是技能和工作经验丰富但学历和知识水平较低的操作工人,所以需要建设分层次的绩效考核标准和对应的激励机制。

  2.运用多种非物质激励手段

  非物质激励指物流要企业采取物质薪酬以外的方式来激励员工。物流行业工作强度高,员工精神压力比较大,物流企业要根据员工能力结合员工对薪酬期望、自我发展规划、企业发展目标等指标将员工分级管理,充分利用带薪休假、职业发展、工作激励、培训激励、荣誉激励等非物质激励方式。特别是90后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要加强与其的感情沟通,使员工不增加额外工作的前提下使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化,激发员工在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产生工作成就感。

  3.物流企业要以人为本,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智慧物流时代,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在企业能满足员工职业发展的空间非常重要。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体系是做为员工精神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根据企业需求并结合员工自我发展规划,确立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企业要根据员工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和企业经营需要为员工制定出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

  4.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功能,对员工进行精神激励

  企业文化激励是人力资源激励的最高层次的激励方式,企业文化激励是一种组织和员工的心理契约,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可能促使员工无私奉献、努力工作。智慧物流时代,物流企业员工不仅需要物质薪酬需要合理公平的回报,更需要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和尊重,企业内部要建立一种学习型、开放型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物流企业文化意识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宣传和建设,让员工对企业形成一种最佳雇主品牌的形象,并使员工发自内心认同企业文化,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

  5.加强培训管理,多方面、多层次发展员工

  智慧物流技术发展迅速,企业要及时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素质,产生更大的人力资本效益,同时又能满足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加快智能物流建设,制定智慧物流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建立智慧物流人才储备库,定期举行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四、小结

  智慧物流时代下的物流企业,随着员工智力资本的含量越来越高,员工需要的激励方式和内容越来越多样,使得物流企业必须在激励机制建设中不仅重视物质薪酬制度的设计也要高度重视精神层面激励机制的设计。现代物流企业要通过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设,使员工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自己的需求,在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同时促进企业更好地成长。C

  (作者单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利梅.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边际递减效用的优化策略探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 (1) :20-23

  2、李冰,续亚萍.激励机制在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物流技术,2013(6): 37-38

  3、王帅,林坦.智慧物流发展的动因、架构和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2019 (1):35-42.

  4、张成考,大数据背景下物流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82-85.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