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香三八征文获奖作品 “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

“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

#“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家的孝顺之风。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顺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必备的传统美德,在家里,我孝顺我的爸爸妈妈,每天,我会在课余时间帮他们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晚上给他们捶背,倒点热水泡泡脚。我孝敬我的爸爸妈妈是因为他们言传身教。爷爷去世的较早,剩下奶奶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多少年来,爸爸妈妈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奶奶。记得奶奶去年茶季生病住院时,爸爸妈妈放下每天上百元的收入,每天都会轮流去医院照顾奶奶,也没有告诉姑姑等人。我有些不解,妈妈认真的对我说:“姑姑也忙,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就自己做吧。挣钱就是为了用在该花费的地方。把奶奶的病养好了,可以在家照看家里,我出去做事就不要锁门了。所以,现在去医院照顾奶奶也是挣钱。”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好感动,才明白我为什么一直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家庭之中。

我家的勤俭之风。我们家的勤俭的宗旨是: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花,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多花。我要买学习用具或者课外书籍时,妈妈总是给我充足的钱,让我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在我看见同学新买的玩具流露出羡慕的眼神时,妈妈教育我:“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些钱可以给你买几箱书了,别和同学比吃穿玩的,要比比学习。”难怪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集中精力学习,因为有一个善于开导我的妈妈。我骄傲,我生活在这样的家风里。如春雨,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我的心灵。我自豪,我生活在这样的家风里。如花香,悄然静绽放,伴情沁入我的心脾。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 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优良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主动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搞对象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等现象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让好家风成为无言的教诲。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家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家规,而这些家规是家庭的道德 标准和行为规范,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家规作为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是一个家族立世做人的风范。而家风则是一个家族或家庭在世代繁衍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与处世之道的综合体,知礼仪、重家风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和灵魂。家风正,则人心正,良好的家规家风是培育子孙为人、处事、向善、廉洁的“孵化器”,也是优化社会风气、提升国民道德素养的“助推器”。诚然,如今的家庭模式与历史传统已相去甚远,不管是家庭结构、行为方式还是现实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今天我们所推崇和坚守的家规家风,也正是那些不因时间流逝而失去现实价值的家规家风,好家风成为无言的教诲。它们折射我国古代家庭孝义治家的价值和作用,蕴含着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优秀文化积淀。《颜氏家训》、《诫子书》、《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在民间广为流传。“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等传世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仅利于自我鞭策,也利于教育子女,更有利于家庭和睦,也无形中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晚清重臣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颇具影响的人物,其家风甚严。当年无论公务多么繁忙,他都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给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在曾家,男子“看、读、写、作”缺一不可;女子“食事、衣事、细工、粗工”须样样精通。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让大家都来关注家庭文明建设,让好家风成为无言的教诲,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学步,梦想及其他

作者:邢红霞

单位:邯山区教育体育局

(二等奖)

听娘说,我蹒跚学步是在2岁半左右。“那时呀,看你摇晃着身子,胳膊一抻一抻的,跟个小鸭子一样。”当娘跟我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满眼里都是笑意。我也在脑海里穷尽想象,上映那副“鸭子一样”的画面。

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我问娘,我属于同龄人中学步早还是晚的。娘不认识几个字,却无意运用了我们所说的“迂回”。“走了多少年了,你不走得挺好的吗?”娘口中没有形容词,她只会用“好”或“不好”来定性她眼中的事物。凭着与生俱来的敏感,我读懂了娘话中的潜台词:我比同龄的孩子走得晚。

即使晚,毕竟是学会了。

余下的日子里,在生命之路上,我一直在蹒跚学步。

现在想来,那时的我心中肯定藏着一个叫“梦想”的东西,只不过,当时的我太过幼稚,不能确定,或者以我当时的水平,并不能把它准确概括为一个具体的词语。

这个梦想和文学有关。

上小学时,我常常倒栽葱般,趴在一个比我高不了多少的箱子里翻捡那些散发着霉味的书。那些书,是父亲上学时用过的,大多是课本,偶尔有几本文学类的书籍。记得那个厚厚的、纸张发黄的课本上有一篇《罗文应的故事》,罗文应是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他的故事与我当时的生活高度吻合,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党的好女儿向秀丽》,同样是纸张发黄、薄薄的样子,因为是不多的故事书其中之一,所以已读过好几遍。我小学生涯的首篇作文即取材于此,结构上采用了传统的“三段式”。在那个闭塞的小村庄,父辈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哪里有机会接触课外读物,更别说养成读书的习惯了。因此当漂亮的女教师读到我的作文时,用疑惑的目光盯着我:“这是你写的?”我避开她的目光,像做了错了什么事,低着头“嗯”了一声。

我的出生与“书香”毫无关联。爷爷早年家贫,靠做些小买卖维持生计,那个年代的穷苦人家,读过书的孩子寥寥无几。父亲作为家里众多孩子中唯一的男孩儿,爷爷由着其他姐妹的辍学,供着他上到了初中。聪慧的父亲竟也成了三乡五里的文化名人。可惜,骄纵任性惯了的父亲,竟未能抵挡住那场饿殍遍地的大灾难,从五里之外的学校走走歇歇回了家,提前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涯。带回家的那半箱子书却成了我的精神食粮,营养了我孤寂的童年。

八十年代初期,我在距家五华里的一所中学上学。在枯燥的学业之余,我接触到了《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故事会》等书籍。但凡班里传阅一本书,我是必要想办法看到的。记得有一本小说之类的杂志,是我排了号,焦灼等待了很长时间才拿到手的,那情景宛然一个苦等在戏台下,盼望开演的观众。从那本书上,我第一次读到了铁凝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红衣少女》的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那一抹耀眼的红色惊艳了我灰色的少年时光。费尽力气从学校那个比我还高的借书窗口借到了一本巴金的《家》,以我十二、三岁的年纪,应当是读不懂的。那时,在村里做小会计的父亲,不时有到距家约十五公里的邯郸市公干的机会,在那辆二八型红旗自行车的把上常垂挂着一个闪着油量光泽的黑色人造革皮包,这在当时可是个时尚的物件儿,每从邯郸市回来,那里肯定会藏着几件稀罕的东西,有时是一块方正的香皂,有时是一块漂亮的布料,还有时是几块香甜的点心。此时,差不了几岁的我们四姐弟一拥而上,抢过提包,找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也是,喜欢好吃的东西,还喜欢书。曾经在家里读到过一本前无头,后无尾的书,那个叫“高大泉”的主人公曾被我暗暗倾慕。若干年后才知道,那是浩然的《金光大道》。

那时读书,就是看热闹,并没有人从旁指导,纯粹是跟着感觉走。同时,我还把优美句子摘抄到一个横幅的本上。那时,除了作业本之外,用得最多的就是这种封皮上印有“工作与学习”的软皮本。那是一次语文竞赛,学校发给的奖品。时间长了,密密麻麻,抄了一页又一页。内容多为歌颂老师,赞颂母爱以及规规矩矩的学生作文。现在想来,以当时的年龄及环境,很少有人具有“摘抄”的意识。三年下来,抄满了整整三个“工作与学习”。其中有一本,在我参加工作当班主任时,给学生办板报找素材,遗憾地弄丢了,另两本,还完好保存,至今已35年了。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大约就是那个叫“梦想”的小芽儿吧!

八十年代末期,我步入了师范学校。我多愁善感,敏感孤独,完全失却了一个青春期女孩子该有的阳光和朝气。

自然,我必须找到一个和世界对话的方式,于是,我还是选择了与书为伴。每天晚自习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来到图书馆,占据一个角落,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琼瑶的言情小说,在我的眼前展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我知道了在单调的日常之外,还有另一种新鲜刺激的生活。一本老鬼的《血色黄昏》,让未曾经历知青岁月的我了解了那一代人的悲惨遭遇和疯狂岁月的畸形人格。我徜徉在一本本或缠绵或浪漫或粗犷的文学作品里,经营着一个敏感自卑的少女玫瑰色的梦。当然,也摘录了一本本的笔记,写下了一本本属于青春期的呓语般的文字。

仿佛是自然而然,我无意而又明确地朝着一个目标蹒跚前行。

我走上家乡小村庄的讲台时,正是诗歌盛行的年代,我也正值诗歌般多情的年龄。地域的偏僻,精神的贫乏,我活在自己孤独而绝艳的梦里。一个偶然机会,一个叫“五味子”的文学闯进了我的梦里,虽然它在距我15公里的邯郸市,我还是像蝶儿之于花朵一般,奋不顾身地扑上去。那个年龄,青涩、自卑,与人交往的陌生,加之社会组织的松散,我好像并无从中受到多少教益。也曾拿着自己涂抹的一些稚嫩小文,虔诚地向一些现在想起来很邋遢的文友请教,文学社主办的一份小报上,还曾发表过我的一篇“豆腐块儿”。这件发生在1992年8月17日的事被我记录在一本日记本上,至今还安卧在我的书橱中。当时没有通讯设备,只靠着一辆自行车出出进进,不久,我便和“组织”失去了联系。

《读者》、《青年文摘》等心灵鸡汤类的杂志,排遣着青春期的骚动和空虚。这时,灵感似一个圣洁的仙女翩然飞来。那是无数个平常夜晚中的一个,在似睡非睡时,一行行文字如电子屏幕掠过我的脑际,似真如幻。第二天,我循着来路,把那些文字记录下来,稍加润色,寄给了《小学生必读》杂志社。无意插柳,柳却成荫。不久,6元的稿费也翩跹而至。还记得那篇《积累好句子,作文上层楼》的“豆腐块儿”,被刊登在“我的金钥匙”栏目。这件新鲜事儿,被当时的老师和领导们津津乐道。毕竟,在那个偏僻的乡村小学,是史无前例的。在那个爱做梦的年龄,我居然真的做了一个美美的梦。

进入二十世纪的第十个年头,我所在的学校要组织一场元旦联欢,我受命在几天之内为晚会创作一个反映职业学生生活的小品。在十天之后的舞台上,我创作导演的小品《咱家这点事儿》准时亮相,博得了一片掌声。第二年的元旦联欢舞台上,我创作的群口快板以歌身边人,记身边事令人亲切。内心潜藏的一些东西,一旦有机会,她又会如春风中的小草,悄悄冒出芽来,即使已被埋藏了将近二十年。

这时,我把目光投向了外面的世界。在2013年那场晚来的雪翩然而降时,我第一次在一家市级报纸上见到了自己的名字,那篇《舞者无言》的小文使那个冷冰冰的冬天生发出一丝暖意。

此后,我喜欢上了散文创作。阅读方向集中,在新启用的图书馆里办理了借书卡。放置散文书籍的那几排书架留下了我时时驻足的身影。余秋雨、季羡林、汪曾祺、梁衡等散文大家的文集几乎都被我借阅过。这本不错,那本也不赖,爱不释手,便像约会情人般地盼望着下一次。索性,挪用家人的借书证,把相中的几本书一股脑儿“据为己有”。

有一段时间,我被余秋雨那充满灵性和智慧的文字深深地吸引,就频频从图书馆借来他的书读。《文化苦旅》》《何谓文化》《千年一叹》等所有能借到的文集,无一幸免。兴之所至,还会把自己的阅读感悟写下来,有几篇“豆腐块儿”,还被本市报纸和某微信平台采用。

也就在此时,我有缘迈进邯郸市散文沙龙的门槛。在这里,我遇见了一群和我一样痴迷于文字的人。他们都是邯郸散文界的佼佼者,他们都是缪斯的忠实信徒。在这里,懵懵懂懂的我幸运地得到了他们的口传身授,我一点点地吮吸,消化、直至变成自身的营养。

选择与文字为伍,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我没有精力出入美容院,没有时间逛商场,没有功夫追剧,没有工夫聚众“唱戏”。

选择与文字为伍,使我的人生丰富而有意义。

几年前,我有幸成为全市百姓的代言人。在这个岗位上,多年来养成的阅读习惯,再一次使我受益。同时,我又发挥写作上的优势,把平时搜集到的社情民意,付诸笔端,写出了一篇篇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我的一份关于“文化建设”的建议引起媒体记者的关注,并被全程跟拍,图文并茂,在本市主流报纸“一个代表的一天”栏目被整版报道。

对于阅读写作的偏好,便有了与人分享的冲动。我为基层教师做关于读书写作的公益讲座,与他们分享书目《苏东坡传》《简爱》等书目。

与文字为伍的执念,让我的人生有了一份与众不同的体味和感悟。

近几年,爱做梦的我的梦境中几乎是同一个画面:残阳如血,田野里的庄稼红了脸,漫漫路上,我拖着长长的影子,蹒跚而行。

迈进天命的门槛儿,女儿“教育”我生活要有仪式感。那天,当我在吹灭蜡烛前,默默许愿时,忽然瞥见女儿诡秘的眼神,她冲我一乐:“妈,祝你早日梦想成真,到时候我要签名版的哦!”

Trip

我家的红枣树

作者:胡宇婵

单位: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炼铁部电气车间

(二等奖)

在我乡下奶奶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很大很大的红枣树,由于它种得太靠墙根了,为了不影响邻居家采光,就把它靠墙的一面砍去了。红枣树于是就弯着身子,伸着枝干,努力地向院子里伸展,遮住了大半个院子,秋天又红又脆的枣子泛着诱人的光,在绿叶的陪衬下低低的长满了一院,随便一伸手就可以摘下来,弯曲的红枣树像极了驼着背、拖着僵直的腿还在努力劳作的爷爷奶奶。枣树一般饱经沧桑的两位老人年纪大了,眼神不好,行动不方便,但他们坚持不拖累孩子们,他们总说:“你们忙去吧,我们能行”。直到奶奶生命中最后的日子被病痛折磨的如枣树一般瘦骨嶙峋,她还是强忍着说:“没事,我挺得住”,每每想到这一幕,一家人都忍不住泪如雨下,心痛不已。其实,哪位老人不希望儿孙绕膝,怡享天伦之乐呢,每回我们回家时,老远就看到奶奶站在枣树下,和枣树站成一样的姿势,盼着孩子们归来,见到我们他们脸上乐开了花,忙不迭跌地把好吃的一股脑都端出来,还一把把我拉进怀里问长问短,有时候我常常想起那句歌词:“是不是我们不长大你们就不会变老?”

年老的爷爷奶奶尽管行动不很方便,却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爷爷在枣树下开辟了一个小花园,围上白色的花篱笆,花园里牡丹,芍药,海棠,绣球,竞相绽放,姹紫嫣红,把个枣树下的小院打扮的生机盎然。小院的一角埋在地下有个破的水缸,爷爷在里面装上水,种上荷花,大朵的荷花一辦辦展开,仿佛画一般,不,比画还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样的花园若要是在城市在公园出自园丁手中也不算什么,但爷爷全是靠自己一点点观察摸索出来的,花种也是东拼西凑的。爷爷俯身仔细研究这些花,心无旁骛,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着花园,花朵们也像孩子一样给爷爷灿烂的笑。长辈们的品行如春风花雨般影响着儿孙,每当我遇到困难,心神不宁时,想起爷爷种花的情景就信心倍增,更加努力。

谦卑恭让的红枣树是很早就弯曲的,而谦卑恭让的爷爷奶奶,早年却一点都不驼背,年轻时的他们挺拔又勤奋,为了养活五个年幼的孩子,照顾他们的弟弟妹妹们,他们总是忙忙碌碌,起早贪黑,下地干活也是披星戴月。据我姑姑说,她小时候,家里没人管,总是自己玩,有一回天黑了,自己困了就靠着枣树睡着了,爷爷奶奶回来后把她抱起来,那时候,她醒了,却闭着眼睛装睡,她说:“我不敢睁眼,我怕一醒了,就没人抱了”……这和整天养尊处优的我们这些独生子女相比是多大反差啊!而那时的爷爷奶奶又何尝不想抱抱自己的孩子呢,那是有比抱孩子更重要的事要忙啊!而艰苦岁月里一起走过来的一家人都特别有感情,姑姑叔叔们像爷爷奶奶一样勤奋又体贴,尽管爷爷奶奶总是说不用照顾,孩子们还是无微不至地奉养老人,爷爷奶奶腿脚不好,孩子们光是膏药就买了一箱子,他们换着班地给老人看病按摩,端茶倒水。

谦卑恭让的爷爷奶奶也有严厉的时候,叔叔小时候逃学,藏到小屋桌子下,奶奶一把拽出来,狠狠地扇巴掌,然后怒斥道:“不上学,有多受罪你知道吗?我说什么也不会依你!”如今功成名就的叔叔被提起当年的往事,仍像小孩似的依偎在爷爷奶奶身边羞涩地说:“多亏你那时候打的巴掌!”

如今奶奶离开了我们,往事历历在目,红枣树依旧弯着腰沧桑且葱茏,风中摆动着它的红枣绿叶,仿佛拨开树枝,奶奶就会蹒跚着走来,院子里红枣树依旧弯曲着枝干努力地开花结果,致敬勤劳慈爱的老人,表达儿孙们的思念与感恩。

我的母亲

作者:李军艳

单位:邯郸市第十七中学

(二等奖)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用柔弱的双肩、勤劳的双手和乐观的信念支撑起了我们这个家,更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化带领我们兄妹三人走进了大学的殿堂,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母亲出生于1951年,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她能够熟读或背诵毛泽东主席很多语录和篇章,并经常用这些朴素的道理来教导和要求我们。记得那时姐姐刚上小学一年级,回家后母亲就问今天学了什么?一连三天,姐姐老是回答“a,o,e”,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到了第四天,母亲就严厉地说:“拿出你的课本,给我指指哪个是a, 哪个是o,哪个是e!”姐姐蒙了,结结巴巴,半天也回答不上来。母亲一脸严肃,朗声说道:“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学习是不能囫囵吞枣的,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认真怎么能记住呢?以后每天从学校回来你都要跟我讲讲老师课堂上讲过的内容。”从此,我也懂得了“认真”二字的重要性,把“认真”二字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正是因为母亲的严格要求和点滴教化,我才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县一中,考上了师范大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如今,我也谨遵母亲的教诲,认真学习,认真工作,十几年如一日,努力做“四有好老师”,将继续秉承这份“认真”,让更多的孩子们带着“认真”二字实现自己的梦想!

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劳不辍。母亲从不串门,也从不睡懒觉。每天总是把并不宽裕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每次放学回家,总能闻到母亲为我们做好的香喷喷的饭菜。母亲勤快,也从不纵容我们懒惰。即使是周末,我们也从未睡过懒觉;每次到农忙时节,母亲会带着我们一块儿去地里忙农活,她深知一丝一缕、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经常当着我们三个兄妹吟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并将之渗透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所用的铅笔总是用到小手抓不住了才能找母亲换新的;练习本正反面都写完了才能买新的;上学时穿的衣服除了校服外总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吃饭时我们的饭碗里不允许剩下一粒米饭——母亲更是对自己“扣门”到了极致:衣服总是洗了一水又一水,缝缝补补又一年。但她对我们上学交学费、购买学习用品和书籍却从不吝啬,别人有的,我们一定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一套《英汉大词典》我们家里就有五六种不同的版本和样式!也许我们物质享受比不上别人,但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富有的!在当今人们追逐金钱和享受的社会里,母亲的节俭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母亲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坚强乐观更是给了我们无畏的勇气和责任的担当!我上小学四年级时,父亲的腿骨折了,住进了医院。伤筋动骨一百天啊,即使出了院,父亲也只能躺在病床上,住院费花去了家里多年的收入,还要供养三个子女上学,里里外外都得靠母亲一个人照料打理。母亲并没有悲观,也没有怨天尤人,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种地维持生计,更让人佩服的是开办了我们村的第一家幼儿园。良好的家教、高尚的人品,吸引了众多邻里乡亲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我们家,坚信母亲能把他们的孩子教育好。即使后来村里又出现了几个幼儿园,但是我们家办得最兴盛、人气最旺。从我家幼儿园出来的孩子,有许多考上了县重点中学,有许多考了有名气的大学。母亲无声的资源得到了众乡亲的认可。是母亲的“品牌”效应支撑我们家闯过了难关,并取得了社会的认可!参加工作之后,每当我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我会回家跟母亲倾诉,母亲总能把我逗得哈哈大笑;我患病期间,心情低落,母亲会给我唱歌;是母亲的乐观给了我不惧困难的勇气,给了我蓬勃向上的朝气。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主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我想,我的家庭不就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吗?我的母亲不就是良好家风的一个传承者吗?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勤劳节俭、乐观坚强、守望相助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永远不能丢弃的。唯愿母亲身体健康、安度晚年,唯愿祖国日益强盛、社会和谐平安!

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

作者:霍颖

单位:邯郸市丛台区逸夫艺术小学

(二等奖)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世界闻名,悠悠五千年传承至今。俗话说的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家有国训,家中有家训。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都有所不同,在我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我一定要孝顺老人,在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并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所以“孝顺、勤俭、诚实、守信”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我们家的家风家训了。在我看来,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家风家训的熏陶中成长。

在我的成长记忆中,父母一直秉承着“百事孝为先”的古训,对双方的老人都是把“孝”字放在第一位。我的姥姥身体不太好,在一次重病后,医生要求两年内不能吃太多的盐,要慢慢地调养身体。从那以后,父母在做菜时都是以姥姥的口味为主,姥姥想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而且每一道菜都特别清淡,几乎都没有放盐。而我的父母就这样吃了两年之久,从来都没有一声的怨言,还时常地对我说:“姥姥年轻时受过苦,年纪大了要多孝顺她,让她好好地享福。”无论姥姥有什么事情,我的父母都会第一时间去解决。父母对姥姥无微不至地照顾,体现在了一个“孝”字上,这将如影随形地跟着我的一生,让我继续传承下去。

“饭前洗手,坐在桌前不许翘腿,不许敲碗敲筷,家中长辈开吃后,小辈儿才能动筷……”这些小小的规矩、基本的家规礼仪,都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已经深深地体现在我的家庭中了。这些小规矩不仅包含着礼仪的文明,更是对长者的尊重。“勤劳是立家之本,节俭是持家之道。”每每看到孩子吃东西时,吃一半撒一半的浪费行为,母亲总是一边责备一边捡起,饼渣渣、小颗粒、糖豆豆统统放在嘴里,能捡起的全都捡起来。家里的床单被褥有破洞了,从来不会扔掉,母亲会在缝纫机上辛勤操作,缝缝补补之后,让我们继续使用。这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这也是父母从小就教育我的内容。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不能出尔反尔,这对我一生的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也时常教育她要以”孝”为先,学会尊重和孝顺长辈,学会勤俭节约,并告知孩子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们要把这样的家风和家训发扬光大,并一直传承下去。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我们的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孝老敬亲,大都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所以无论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子女,传承好培育好自己的家风变得尤为重要。家风让整个家庭与子女都会受益,父母传承培育好自己的家风,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它是中华传统美德和理念在现代社会的积淀、传承和弘扬。所以,一定要传承培育好家风,因为社会进步发展、文明程度与家风息息相关。

好的家风家训,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因为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作为平凡而普通的我们,要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引领我们和下一辈们健康成长!

▍编辑:女工部

▍审核:雷春光 刘伟民 刘 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