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将夜》里的书院在历史上的真实样子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院是私人创办的吗 你知道《将夜》里的书院在历史上的真实样子吗

你知道《将夜》里的书院在历史上的真实样子吗

2024-06-02 19: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络剧《将夜》在腾讯视频目前的播放超过50次,由此可见它的欢迎程度。《将夜》是由猫腻同名网络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十三的成长史,以及书院 道门佛宗魔宗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书院众人的实力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你知道历史上真实的书院是什么样子的吗?

几大势力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分别代表儒家,道家、佛家。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被钦定为官方正统学说,一直有超然的地位。

中国书院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至少有一千多年。最早的书院始于唐朝开元年间,在洛阳创办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那时的书院只是负责收集校正图书,有点类似于皇家图书馆,并没有讲学功能。

黄巢起义之后天下大乱,饱学之士多隐居山林,慢慢发展为招收学生讲学,常以书院来命名讲学场所。

在北宋庆历新政之后,书院盛极一时,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它们分别是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元明清三代有繁荣,阳明心学横空出世,心学信徒在全国各地建立书院,传播新学说,有衰落,大明朝廷害怕这股倡导个性自由的讲学之风,捣毁了很多学院。

到了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建立西式学堂,书院才彻底衰落。

在书院传承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前后建立了多少书院呢 ?史书上没有精确的统计。估计至少有数千,因为仅福建省就有750所,四川有394所,湖北也有243所。

两宋时期,是我国书院的巅峰时期,不仅数量剧增, 而且还创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据史料记载前后主持岳麓书院的山长共有55位,他们大多名震一方的当世大儒。如周式、张栻等。岳麓书院总共培养出了17000人,其中杰出人才多如牛毛,如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蔡锷等。

那么这些书院组织架构是什么样的呢

书院在早期比较简单,一般人数较少,主持人既要负责日常管理,又要负责讲学答疑。古代的书院类似于现在的大学,而私塾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大学的最高管理者是校长。在书院主持人历代都称呼不同,常见的有洞主,山长、堂长、院长。

其中山长用的最普遍,最长久。山长最早被使用可以追溯到五代,“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岳,受业者号为山长”《荆湘近事》。

后来规模较大的书院,除了山长,还设有副山长、副讲、助教等职位。清康熙年间所修《白鹿洞志》记录当时的书院有以下人员:

1、主洞: 聘请海内名儒,崇正学,黜异端,道高德厚,明体达用这主之,无则不妨暂缺;

2、副讲:主批阅文字,辨析讲义;聘本省通五经、笃行谊者为之;

3、堂长:主督视课业勤惰,由主洞、副讲择学徒中之优者为之,不称职则更易;

4、管干一人,副管干二人:专管洞内一切收支、出纳、米盐琐碎、修整部署诸务,即于洞中择有才而诚实者为之,不称职则更易;

5、典谒二人:专管接待宾客及四方来自学者,择洞中言貌娴雅者冲之,按季更易;

6、经长五人:经义斋五经各设一经长;

7、学长七人:治事斋七事各设一学长,七事包括礼乐御书数历律;

8、引赞二人:主谒圣引礼,择 声音洪亮,进退疾徐中节者充之;

9、火夫一人;

10、采樵二人;

11、门斗一人,司启闭、洒扫、每夜提铃巡守轮值;

全院管理人员二十余人,除去山长和副讲由当世著名学者担任外,其余各职位由学生担任。由此可见书院组织结构相对简单,管理人员很少,学生参与日常书院管理,与当今的学校治理大不相同;

书院的学生平时都学习什么内容呢?

四书五经为历代各家书院通用的基本教材。宋明理学大师的著作、讲义、语录、注疏,也是重要读物。比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朱熹的《小学集注》、《近思录》、《朱子语录》。阳明书院的学生则重点学习阳明的《传习录》。

书院教学方式为学者讲学+学生自学。书院更注重指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研习经典。朱熹曾提出六项读书原则: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学生如果按照朱熹的方法切实去做,学问会有大精进。

程端礼制定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为各书院制定自己课程体系时所参考。每个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任务。

8岁前读 性理自训;

8岁入学后,依次读 小学 大学 论语 子 中庸 孝经 易 尚书 诗经 仪礼 周礼 春秋 三传;

15岁~20岁读 大学章句 论语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章句 论语或问 孟子或问 周易抄读 尚书抄读 诗抄读 礼记抄读 春秋钞读;读完晚上看 通鉴 韩文 楚辞;

20~22 岁学习科举文字。读看近经问文字九日,作一日;读看近经义文字九日,作一日;读看古赋文字九日,作一日;读看制诰章表九日,作一日;读看策九日,作一日,早饭前温习四书。

同时书院对学生的日常待人接物和言行举止都有详细规定

书院的学规受佛教禅林制度的启发和影响。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学规有如下细则:

凡学于此者,必严朔望之仪;谨晨昏之令。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一,写字笔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修业有余功,游艺有适性,使人庄以恕,而必传所听。从学规可以窥见书院更重视学生品德的养成。

书院最有特色的是其讲会制度,这种自由讨论的学风领先于西方现代大学数百年。

这种讲会制度起源于南宋的朱熹白鹿洞书院。当时朱熹邀请陆九渊主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开了不同学派在书院讲学先河。后来朱陆二人又在鹅湖寺进行了激烈辩论,史称鹅湖之会。

讲会有宗旨、有组织、有规定的日期和隆重的仪式。比如历史上的紫阳讲会的宗旨就是:驳斥阳明学说,倡导恢复程朱理学。

讲会一般设置有会宗、会长、会正、会赞、会通职务。按照举行日期分 月会 和大会 两种。月会在每月初八、二十三举行、巳时开讲,申时散会。大会是每年九月十五日朱熹生日举行。无论月会还是大会都是举办三天。仪式由释菜典礼、祭孔子以及宋代理学大儒。会讲内容是四书五经。理学家著述等

讲会的开讲仪式非常隆重。

开讲前由山长、副讲亲自带领全体学生到大成殿向先师神位四拜,然后到讲堂,由引赞喊“登讲席”,山长、副讲登上讲席后,引赞喊“三肃揖”。礼毕后山长、副讲喝茶。喝茶后引赞喊“鸣讲鼓”,击鼓三通,各位学生安静听山长、副讲 讲解四书五经中某一章。讲解的同时有堂长在旁记录。讲完后再次上茶,各位学生感谢山长教诲,引赞喊 “三肃揖”,山长等回房休息。

平日学生有问题,先问学长,再问堂长,次问副讲,最后问山长。

书院的运营经费从哪里来呢

书院的经费收支主要有两种:有官府拨给的,也有私人捐献的。 其运营主要靠田租。以顺治年间白鹿洞为例子 ,预算大致如下:山长每月9两,年108两;副讲每月4两5钱,年54两;学生10名,每年7两2前,共72两;还有修理房屋、复印材料等。全年约800两,大部分费用用于教学和学术活动,其他费用很少。

书院能延续千年自有其特色,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样呢?

1、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书院主持人多为一方有名的学者,讲的内容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如黄宗羲讲学于浙江山阴证人书院 ,颜元讲学于直隶肥乡漳南书院, 戴震讲学于山西寿阳学院。

2、允许不同学派互相讲学,建立讲会制度,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 朱熹与陆九渊鹅湖之争; 王阳明与湛若水对心学有不同的理解。

3、听讲者不受地域和门派限制,不仅受到欢迎,还给予安排照顾 ,非常有利于学术交流。当年王阳明在江西濂溪书院讲学时,四方学者不远千里来听,多达千人,整个厅堂都容纳不下。

4、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自学能力,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老师会指导读什么书,先读什么书, 后读什么书,如何提高学习效果。 朱熹强调读书须有疑,否则学问会止步不前。

5、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陆象山讲学五年,四方学士云集,听讲者过千,死后灵柩运回家乡,弟子门生上门奔丧者近千人。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对曾经的辉煌书院教育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吧。

胡适曾指出:“一千年以来,书院实在占教育上一个 重要位置……所可惜的,就是光绪变政,把一千年来 书院制完全推翻,而以形式一律的学堂代替教育…… 要知道我国书院的程度,足可以媲美外国大学的研究院……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 以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了。书院是真正属于我国教育的国粹,其整套办学理念超前世界研究型大学数百年。 我们必须把这块丢弃的瑰宝重新拾起来,擦洗一 新,让她在新时代再现耀眼光辉!”

当下的中国经济上逐步崛起,文化自信也要逐步树立起来,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不能丢,在新的时代要发扬光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