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反思(《七子之歌》教学反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乡愁演唱分析与感悟 乡愁教学反思(《七子之歌》教学反思)

乡愁教学反思(《七子之歌》教学反思)

2023-04-24 03: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七子之歌》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七子之歌》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子之歌》教学反思1

一、感悟与质疑和谐相生。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舍得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疑问。在本课的学习中,在读通顺诗歌的基础上,我给予学生质疑的时间:“在诗歌的内容上,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不解与疑惑。提倡让学生质疑,并不意味着让学生的疑问左右课堂,把阅读课上成质疑问难课。我紧紧把握好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对课堂教学的目的进程做到了心中有数,将有价值的疑问因势利导,纳入自己的教学思路中,如学生提出的为什么称为“妈港”?掳去肉体是什么意思?对学生提出的枝节问题如生词的意思,我灵活处理,让学生互相解决,从而牢牢把握课文的中心。二、想像入手,读中悟情。想像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像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及时切入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像到的画面通过朗读再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想像,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更深的体会了感情,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又通过朗读,进一步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现了语文特点。如我引导学生想像在澳门被侵略者掳去的究竟是什么?让学生体会不仅仅是生命、是财富,更重要的是尊严、是主权……在此基础上我追问:“作为一个澳门人,看到自己家乡的土地被占,资源被抢走,没有做人的尊严,他会怎样?”使学生不由的产生与当时澳门民众一样的悲愤之情,一样的伤心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中悟境,读中悟情,使文中的事和物活化,这样的朗读才会“有声有色”,这样的朗读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作者生生流动着的感情。

  三、创设情境,激趣生情。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导入新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因为这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因此,我十分注重它的吸引力,在悠扬、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门》音乐声中,我开始了这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这首歌的背景音乐下,充分谈谈对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的了解,任何角度、任何方面都可以,因为课前有预习,因为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很兴趣高昂,为后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我和学生一起学习过了课文内容,了解了广大民众渴望回归的迫切愿望之后,在音乐声中,在一幅幅洋溢着回归的喜悦的图片中,我声情并茂的讲述了1999年12月20日澳门这个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的那一幕。人民的欢声笑语,人民的喜极而舞深深感染了学生,使得学生在后来的朗读中是那样的入情入境。

  创设情境能将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寓教于乐式教学进一步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在教学中,只要我们留心找情(情即教材中的一些因素),精心设境(境即特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情引境,因情化境,做到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就会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子之歌》教学反思2

  这节课通过课前预备到上课、总结,使我受益匪浅。我所上的课是七年级一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澳门》。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学唱歌曲以及艺术创作,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与海峡两岸同胞心连心、手拉手的深情厚谊。

  《七子之歌——澳门》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组诗,是根据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的主题改编而成的,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李海鹰作曲。《七子之歌——澳门》的教学内容贯穿着一个教育主题——早日实现统一祖国的大业,教学中应避免说教,寓教育内涵于艺术实践活动之中,重视对学生情感陶冶。

  在课堂上,我主动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演唱、一起创造,课堂气氛和谐,教学效果明显。总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非常乐意创设有利于学生欣赏音乐的机会,提供更多更加广泛的资源,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发现音乐的美。

《七子之歌》教学反思3

  【1】这节课是《七子之歌》的第一课时,我注重了信息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及课文背景的资料,实际就是让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激情,从而为准确体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使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在悠扬、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门》音乐声中,开始了这堂课的学习。

  在本课的学习中,在读通顺诗歌的基础上,我给予学生质疑的时间:“在诗歌的内容上,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不解与疑惑。我紧紧把握好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对课堂教学的目的进程做到了心中有数,将有价值的疑问因势利导,纳入自己的教学思路中,如学生提出的为什么称为“妈港”?掳去肉体是什么意思?对学生提出的枝节问题如生词的意思,我灵活处理,让学生互相解决,从而牢牢把握课文的中心。 在这节课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教师激情不够,课堂气氛低沉,学生兴趣不够高。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力去克服。

  【2】一、感悟与质疑和谐相生。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舍得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疑问。在本课的学习中,在读通顺诗歌的基础上,我给予学生质疑的时间:“在诗歌的内容上,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不解与疑惑。提倡让学生质疑,并不意味着让学生的疑问左右课堂,把阅读课上成质疑问难课。我紧紧把握好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对课堂教学的目的进程做到了心中有数,将有价值的疑问因势利导,纳入自己的教学思路中,如学生提出的为什么称为“妈港”?掳去肉体是什么意思?对学生提出的枝节问题如生词的意思,我灵活处理,让学生互相解决,从而牢牢把握课文的中心。

《七子之歌》教学反思4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的作品。《七子之歌》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共七首。课文只节选了《澳门》《香港》两首。另外五首首分别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

  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及课文背景的资料,实际就是让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激情,从而为准确体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使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在悠扬、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门》音乐声中,开始了这堂课的学习。通过预习,孩子们都知道“七子”指的是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和旅顺大连这七个地方。这七个地方在哪里?孩子们脑子里没什么印象,于是,借助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用红色字标出这七个地方,让孩子们对这七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有所了解。

  这七个地方如同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们曾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当中。教到这里时,要孩子们设想一下,你是离开祖国妈妈的孩子,当你受尽欺凌时,最渴望的是什么?这样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真正的去理解一个离开母亲的孩子的心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质疑时,有学生问:“诗人为什么要把香港比作黄豹呢?”我要他回想一下第一课时时看过的地图,想一想香港的地理位置,他马上就明白了。还有,“啖”字和“嗍”字虽说不是这一课的生字,但是,为了说明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特别板书了这两个字,要孩子们边读边想动作,一股悲愤之情、伤心之情油然而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激荡在字里行间的爱国之情。

  本课教学,重在朗读,一遍又一遍地读,老师就像导演一样,当孩子们的感情没有到位时,就停下来点拨、启发,激发学生的情感。

  拓展时,课件出示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时的图片和日期,假如,闻一多先生还健在,当他看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他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教这篇课文,孩子们的感情起伏较大,最开始是平静,因为没有融入感情;接着是悲愤、伤心,因为此刻他们是祖国离散的孩子;最后是欣喜,因为看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

  以前教人教版教材时,没有这篇课文。我设想:如果在97年以前教这篇课文,应有一些不同。衷心希望祖国日益强大,台湾早日回归祖国。

《七子之歌》教学反思5

  这节课通过课前预备到上课、总结,使我受益匪浅。我所上的课是七年级一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澳门》。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学唱歌曲以及艺术创作,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与海峡两岸同胞心连心、手拉手的深情厚谊。

  《七子之歌——澳门》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组诗,是根据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的主题改编而成的,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李海鹰作曲。《七子之歌——澳门》的教学内容贯穿着一个教育主题——早日实现统一祖国的大业,教学中应避免说教,寓教育内涵于艺术实践活动之中,重视对学生情感陶冶。

  在课堂上,我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良好的导入会使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有了良好的导入以后,我还注重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过程,主动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演唱、一起创造,课堂气氛和谐,教学效果明显。音乐课要生动活泼,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不断地引领学生参与到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课中我还加入了节奏模仿环节,节奏模仿的好处在于能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们希望准确地模仿老师的节奏,以便炫耀自己的反应能力,因此他们会很安静地听老师的示范。节奏模仿的好处还在于可以解决歌唱中的节奏难点。教师把歌曲中的复杂节奏拿来拍一拍,学生通过模仿,对节奏进一步熟悉,歌唱中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总之,在唱歌教学中,我们要摒弃长期形成的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同时,要创设有利于学生欣赏音乐的机会,提供更多更加广泛的资源。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唱歌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得到发展。

《七子之歌》教学反思6

  这节课通过课前预备到上课、总结,使我受益匪浅。我所上的课是七年级一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澳门》。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学唱歌曲以及艺术创作,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与海峡两岸同胞心连心、手拉手的深情厚谊。 《七子之歌——澳门》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组诗,是根据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的主题改编而成的,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李海鹰作曲。《七子之歌——澳门》的教学内容贯穿着一个教育主题——早日实现统一祖国的大业,教学中应避免说教,寓教育内涵于艺术实践活动之中,重视对学生情感陶冶。 在课堂上,我主动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演唱、一起创造,课堂气氛和谐,教学效果明显。总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非常乐意创设有利于学生欣赏音乐的机会,提供更多更加广泛的资源,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发现音乐的美。

《七子之歌》教学反思7

  一.浓厚的情感是诗歌学习的主要旋律

  回顾本课,依然心潮澎湃,课堂上师生朗读的声音依旧在耳边回荡。好课是要上到师生心里去的,能够在师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的。特级教师王崧舟说:“当语文的本体价值被工具性压倒的时候,学生可能在机械操练中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是却失掉了学习语文的全部兴趣、全部激情、全部灵性。得到的东西我们看到了,失去的东西我们并未觉察。得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失去的却是冰山的根基。”

  没有情感的注入,语文课堂将缺少一半的生机与活力,这样的语文课堂是机械生硬的,缺乏触动灵魂的力量。尤其是感情充沛的诗歌教学,课堂更要激荡情感的味道,抓准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课堂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

  二.文化的传承是汉字教学的独特魅力

  “语文本身就带有文化传承的使命,传承的应该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中的瑰宝。”中国的汉字就是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就是文化中的瑰宝。一个简简单单的“乳”字仅有八笔,却蕴含着母亲哺育儿女的艰辛与不易,厚重的情感藏在古人造字的智慧里。

  横竖撇捺在学生眼里不再是简单的笔画,汉字不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拥有鲜活生命的。当学生用深情写下这些汉字的时候,一种民族自豪感将会根植于灵魂的深处。

  三.丰富的拓展是课程内容的最佳补白

  本课教学将闻一多先生的爱国诗句与古往今来的思乡思亲佳句融合在一起。意在让学生体会虽然诗人生活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时期,有各自不同的人生阅历,但是心中的情怀不曾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失去色彩。引入学生耳熟能详的《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及学生不曾接触过的余光中的诗《乡愁》,让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去看待语文学习,走向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此后,在某一个月朗星稀的时刻,学生远离家乡或者远离祖国,他或许会想起闻一多先生的诗句,想起余光中先生的诗句,想起李白、王维等诗人心中澎湃着的旋律。在诸多的诗句中,学生读懂了乡愁,理解了思念,懂得了感恩,从更深的层次体会了自己当下的思乡情感。这是语文应该给予学生的一份丰厚的精神大礼,多年之后留下的陈酿。

古诗《次北固山下》教学反思

  《次北固山下》教学反思一

  这节课为了体现课程标准改革精神,主要围绕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进行设计,全面考虑了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接受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案体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以生为本”的课改思想。

  2、积极实施教学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习惯。

  3、创设的诗歌学习情景,增强感悟。

  4、合理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注重对诗歌进行感悟教学,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为一体。

  本次学习活动前后,结合课标,我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思考。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1.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资源整合的过程。语文学习,应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活动的设计应体现语文课标学习的“开放性”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以“乡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则是挖掘了更为广泛的教学资源,使课堂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窗口。

  2.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引导学生猎获信息的.过程,——这是信息整合的前提。上网、读书看报、看电影电视可以获取信息,与人交谈也是获得信息的一种方法。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有“放眼宇宙,吞吐日月”的气度与胸怀,这是语文课标“资源整合”提出的要求。我想,这也应是我以后教学与人生努力的方向。

  《次北固山下》教学反思

  1、内容上,“意象”这个概念可以不提出,只讲“事物”即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也可不讲,否则就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仗这个律诗的要求要讲清,这是讲课时遗漏的。

  2、次序上,我先指明本问是表现了乡愁,然后让学生找出句子中表现出来的乡愁,这是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做法,应通过朗读分析,指导学生从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词语上,对重点词语,如“风正一帆悬”中的“一帆悬”解毒不够,没有没有在特定的景中渲染出特定的情。

  4、提问上,集体回答较多,个别提问较少,没有很好地顾及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同学。

  5、板书设计上,字不够端正,而且较乱。

  总得来说,这堂课基本达到了我预定的教学效果,但也反映出了很多的问题,这是需要我在今后工作中再接再厉的。

 

高中语文《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第一篇

  课前我利用早读课组织学生朗读全文,一气呵成的长句断句成为学生朗读的障碍,“雨下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学生读的错误百出。这个“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的余光中让“雨”在他的笔下时空交替,纵横交错,蒋捷、李清照的诗句化用,跳跃的诗化语言,情感凝练。在文中,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趣在被赋予生命的冷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更借冷雨抒情,将自己身处台湾,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情绪娓娓倾诉。“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赤子拳拳之心感人至深。但要引领一群出生90成长于漫画、青春小说中的高一学生去理解感情如此厚重的美文的确有很大的困难。经过漫长的阅读、理解、设计规划,最终将教学过程设置如下:

  一、导入,用余光中的一首本文联系密切的诗。

  《乡愁》: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简介余光中:

  余光中,台湾作家、诗人、评论家,祖籍福建,自称“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他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曾有很多时间在欧美和香港游历。他的著名诗歌《乡愁》传遍华人世界,还有《望乡的牧神》《民歌》等,散文有《沙田山居》《听听那冷雨》等。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自己“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当年离开内地,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 在余光中的灵魂里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情结。为学生理解他本文中思想感情作奠定基础。

  三、分析“听雨”

  (一)自渎提问,讨论解答:

  1、找到写听雨的段落。

  “听到雨”第5、6、7、8、9、10段;“听不到雨”第11、12段;

  2、听雨的地点、内容。

  “听雨大陆秋,回首人生”, “听屋瓦雨乐,品柔和情韵”,“听雨日式古屋中,感秋意,思故园”;“听雨在公寓时代,雨乐成绝响”。

  3、作者在听雨过程中联想到哪些内容,寄寓着怎样的情感?

  (二)品读最喜爱的文句:

  1、化用蒋捷的诗词的理解。

  (1)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诗人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请分别将它们写出来。

  1)“少年听雨”: “少年听雨”的画面,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着力渲染的正是 “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而又枯槁的身心 2)“壮年听雨”: “壮年听雨”的画面,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 心境。3)“而今听雨”: “而今听雨”的画面,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 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

  (2)余光中为什么要引用蒋捷的这首词呢?结合选段谈谈你的看法。

  作者处境与蒋捷相似,都是“饱经风霜”,都是面对萧萧秋雨,想到自己的一生,自然发出“悲欢离合总无情”的感慨。

  2、第五小节开头“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这里面的寓意深刻,能否指出来一些?

   雨可嗅,有故乡的泥土气息,觉得温馨;雨可观,可以产生无尽的灵感,让人心动;雨可听,能听出灵感,听出美丽的故乡的神韵--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没有乡情,就会凄凉、凄清、凄楚、凄迷,做什么都神不守舍……

  3、作者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感受雨的?

  明确: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描写雨的词语。

  三、分析其他段落:

  1、作者全是在写听雨吗?

  不是,文章开头写雨引起的联想 ,第2节写雨的汉字,第3节写嗅雨,第4节写观雨。

  2、作者从那些角度写雨?

  美国--大陆--台北 --横的地域感

  太初有字、亡宋之痛、公寓时代 --纵的历史感

  3、集体讨论难懂句子:

  1)前尘隔海:因原离大陆、远离民族文化而发出的悲叹;

  2)古屋不再:因年华流逝或传统的承载不复存在而发出的沉重叹息;

  3)听听那冷雨:煎熬中,只能在记忆的雨声里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寻找安慰。

  四、整体欣赏:

  (一)语言特点:读读品品

  1、找出富有“诗味”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2、文言的使用,找出例句,分析作用

  3、叠词

  4、长短句交错使用

  小结:1、句式长短参差,文言口语和欧化语言穿插,自如而连贯。2、大量使用叠音词,节奏和韵律感强,描写细腻。3、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有力烘托了思想情绪

  (二) 品味情思

  作者通过冷雨向我们传达了思乡之情,思念故土之情,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请简要分析

  例如:①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想入非非。想这样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这样下着雨的。

  ② 第一段,“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安慰孺慕之情。”中,要抓住“久违”、“牵连”、“分担”、“孺慕”等关键性的词语进行点拨。并点明这是直接抒情的句子

  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必然长在。

  ④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⑤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

  ⑥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 (通过第十段,体会借景抒情这种间接抒情的方式。)

  ⑦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五、总结:作为一个中国人,余光中不管走到哪里都时刻不忘自己是黄河的儿子。即便在美国的落杉矶,看着那蓝天,白云,雪峰,想到的仍然是“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情趣”。住在台湾厦门街的20年,他在梦里寻根寻了20年。他总说自己是厦门人,是江南人,他日夜思念的--那杏花春雨的江南哟!在冷雨中,作者畅想江南,“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可是,作者终究无法回去。于是,“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只得“听听那冷雨”以解乡愁。

  本文教学结束后,我还是心有余悸,总觉得研读行家里手之作,自己的古典文化修养的底蕴显得鄙薄、肤浅,应有许多遗漏之处,惟有抓住:1、内容上的重点及难点的理解:如对“听雨”、“冷”、文化情结和游子乡情等的把握和理解;2、品读语言与情丝。“慢慢走,欣赏啊”。散文的阅读能力提升的点拨在课内,能力培养的训练在课外。引导学生课余多去读读本文,多看看余光中的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在这喧闹凡尘俗世停住匆忙的脚步,找个安静的角落,读点安慰我们灵魂的书也不乏是件乐事。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第二篇

  听听那一阵冷雨,想想那一方土地。阵阵的凄迷冷雨从余光中的笔端流泻而出,久违的家园故土在余光中的心中萦绕不绝,是雨的凄清与凄楚的氛围,勾起了余光中内心深处对祖国深深的眷恋,更是雨的绵延不绝的雨线,形象的传达了余光中绵绵悠长的乡愁。曾经爱过,就永远爱过,曾经依恋过,就永远依恋过。家国故土的依恋,是无论怎样的沧海桑田也涂抹不掉的。

  《听听那冷雨》感情真挚而细腻,如同百眼泉水,汩汩不断涌现,到处都是思念的味道,乡愁的滋味,不可遏制的迎面而来,让读者也包容其中。太有情,味太浓,不敢讲,怕一讲,情散了,味淡了。学生没有故土相离,也没有家国之思,一切的讲解都是惨白的,认识也是肤浅的,没有切身的体会,仅仅靠感悟得来的能有多深刻呢?让学生听录音,让学生自己去诵读吧!或许日后的他们,远离故土,漂洋过海,那时偶尔的一场凄雨,能唤起他们深深的共鸣,能体会到余光中眼中、耳中、心中的冷雨的味道。

  附:在导入时,我讲解了余光中的生平经历,展示了一些余光中的语段,其中有一句“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自己“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当时并没在意,课下有个学生问我“为什么余光中说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我不是很理解,但当时勉强解答了,对学生说老师也是推测,虽然我解答的和之后查找的资料很贴近,但我还是惭愧自己上课准备不足,有愧,比起大师上一节课,却要备十万字的资料,差距太大啊!

  现在把查找的相关资料录入如下:

  蓝墨水,代表文人骚客,汨罗江代表屈原,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屈原的洁志芳行的推崇。

  汨罗江是一条美丽的江,但为什么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它是蓝墨水的上游? 1999年的秋日,余光中来到汨罗江畔。他说:“我想我的聪明,像所有中国作家的聪明一样,都是从汨罗江开始的。”

  文艺评论家龚旭东说:自古生活于三湘之地而对中国历史文化直接影响至大者,首推屈原。当年屈原远离庙堂,浪迹山野,与湖湘山水草民相亲近,是最早的也最具草根性与创造性的大诗人。

  汨罗江流淌的是激情浪漫和忧国忧民的诗魂,有多少诗人想要饮一口汨罗江的水?

  西汉,贾谊来到汨罗江边,写下充满愤世嫉俗的《吊屈原赋》。“乌乎哀哉兮,逢时不祥……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大诗人杜甫一生漂流,最终也选择在汨罗江上游的平江县大桥乡小田村天井湖长眠,他是否想和屈原对话?

  汨罗江畔的平江起义和有“将军县”之称的平江告诉我们这条江不屈的血性,而江边汨罗长乐故事会又用彩车和高跷继续演绎着屈原的浪漫情怀。

  2005年,岳阳市委市政府举办了盛大的“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邀请赛”。不仅将龙舟竞渡的主会场从岳阳的南湖之滨迁来汨罗江畔,与屈原更加遗踪相接,呼吸相闻,场面也更加壮阔;而且从台湾请来名诗人余光中主祭,由他领诵他特地为此次龙舟节写的新作《汨罗江神》:

  烈士的终站就是诗人的起点? 昔日你问天, 今日我问河 而河不答, 只悲风吹来水面, 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 所有的河水,滔滔,都向东 你的清波却反向而行 举世皆合流,唯你患了洁癖; 众人皆酣睡,唯你独醒。 逆风而飞是高昂的令旗, 逆流而泳是矫健的龙舟。 急鼓齐催,千桨竞发, 两千年后,你仍然待救吗? 不,你已成江神,不再是水鬼, 待救的是岸上沦落的我们; 百舸争渡,追踪你的英烈, 要找回失传已久的清芬, 旗号纷纷,追你的不仅是 三湘的子弟,九洲的选手, 不仅李白与苏轼的后人, 更有惠特曼与雪莱的子孙。 投江的烈士,抱恨的诗人, 长发飘风的渺渺背影, 回一回头吧,挥一挥手, 在浪间等一等我们。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雨说》是九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诗歌,它清新活泼,明朗而耐读,轻美如音乐。读来给人以美得享受,结合自己所上的课,特反思以下几点:

诗歌的教学中在读,是训练朗诵的最佳时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朗诵加以评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学会朗读,喜欢朗读。书读百遍,其自见,更何况是有感情地朗读,品味式地朗读呢。要多读诗,读好诗。这是写给儿童的一首诗应该读的亲切,自然,充满爱心,这是关键。

把握诗歌内容,整体领悟诗意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精神活动。整体把握其实是对诗歌的解读,要认真阅读,理解诗歌的写作思路。既然是《雨说》,那么就要让学生明确“雨”说了什么。并品味它的语言魅力。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自己的感受。与文本对话,理解感受诗歌丰富的意境,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通过诗歌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理性的光辉,通过感性的文字加以表现,从雨的角度来看,学生体会到善良的内心、博大的胸襟,给别人带来快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从“少年儿童”的角度来看,则会看到,人的一生不论遇到何种坎坷,都要勇敢、乐观的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无疑会是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老师要将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避免空洞的说教。在品味诗歌感情的过程中,自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一来,便达到了诗歌教学的目的。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我在一节公开课上遇到了这样的尴尬。在教学目标,内容,思路,教法,学法等的设计上,自认为从学生角度的思考还是比较多的: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考虑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材的内容,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和知识积累,以及自我的教育教学经验等诸因素,并尽量依照《课标》规定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制定的。我想以多样性丰富行为为前提的教学过程,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提供极大的可能性,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设空间,搭建平台。如执教《孔已己》:学生在回答孔乙己两次出场哪一次给自己印象深的问题时,有说第一次的,也有说第二次的,且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并自圆其说;在对孔乙己语言的赏析时,各抒己见,发言非常精彩。

在教学内容上,经反复研读课文,我把这节课定位为:力争有开放,拓展的特点。从整体上说,这节课问题的设置一环连一环,层次感较强,有一定的深度,条理清晰。

在教学方法上,这节课定位为:不一味追求“热闹”,不是需要的就不使用多媒体技术。教法上: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点拨法”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沉入文本”“读”懂文本,让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从而实现对小说主人公较全面的认识和鉴赏。

学法上:课堂上着力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人物的方法:圈划、朗读、比较、感悟、联想、表达。另外,还设置了一个学生自由寻找文章内其他赏析点的环节,使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深化并会运用。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评价上,倾向于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

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思路,不可谓没有竭力考虑到学生,不可谓没有精心,精细。然而,当一个学生在回答“你读了‘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句话有何感受?”时,非常激动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感到很冷!……”好一个“冷”字!我心里一惊,虽禁不住赞叹,但是我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从容的,按自己的设计去完成这节课的“任务”。本应拍手叫绝的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本应是一次美丽的智慧火花就此一闪而过!如果此刻抛开“我”的“设计”,按学生的思路做调整,就一定会是一次精彩的对话!

由此,我想了许多。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日常教学中屡屡发生的类似的现象,已经到了反省和必须改变的时候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是有弹性的,留有“空白”的。语文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矛盾的统一体。中国画的“留白”和书法的“飞白”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具有了独特的写意的美。这是西洋画所无法比拟的。这正如一篇好的文章可以有实写,也应有虚写,有实笔也应有虚笔一样。实与虚的互补,映照才是完美的境地。语文课又何尝不应该是这样呢?语文学科的确定性的一面我们应该重视,但是她的不确定的一面更不容“忽悠”。语文学科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首抒情诗,在教学上我尽量体现其诗意。

1、在教学环节的命名上体现诗意。“走近余光中——读《乡愁》,感觉诗的音乐美——品《乡愁》,体会诗的情感美——说‘乡愁’,展现诗的神韵美”。

2、在教学语言上体现诗意。

课堂上,尽量去掉不必要的口头禅,多用散文化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呈现出一种美感,。如在介绍余光中的生活经历时,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他在南京生活了近十年,紫金山的风光,夫子庙的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抗战期间辗转于重庆读书,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将他浸润。他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中华文化早已根植于他的心中,因此,对中华民族的眷恋与深情便化作他心灵深处的一缕缕乡愁。

3、在朗读中体现诗意。这节课,我设计了四次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得字正腔圆;第二次读,要求把握节奏,读得抑扬顿挫;第三次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充满深情地读。第四次读是美读,分男女声部来读。这样的朗读,是小步轻迈,使朗读技巧及情感能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朗读中一步步感受诗意。

二、课堂教学效果

这一节课并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效果,虽然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落实,但上完后总感觉少了什么,原来缺少的是一种感染力。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朗读缺乏情感。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确实,我们的学生才十几岁,对这些离愁别绪并没有一种痛入心肺的感受。在课堂上我又没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因此学生在朗读时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深情哀伤的情感基调。

2、不必要的紧张使这节课上得很拘谨。情绪紧张使课堂少了些许灵动的东西,缺乏教学的机智,更少了一种教学的激情。由于这种紧张情绪的干扰,使课堂出现两处明显的失误,一是产生错觉,提前下课。二是收束本节课的配乐朗诵,本来是由老师朗诵的,因口误,多说了一句“让我们一起朗诵”,学生便一起朗诵了。学生参与朗诵,情感的表达未能恰到好处,使配乐朗诵缺乏感染力。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以往的初三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我们至少能够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方面要大力改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资料、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

课内阅读教学中决定了语文课文的经典性、基础性和示范性。课文应当是精品,文质兼美,在思想资料上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文风等方面有务必的典范性。因而课文也就成了知识、潜力、思想教育和审美情趣的载体,为重要的是课文能够使学生掌握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知识和潜力,使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举一反三,更好地在课外进行其它类似文章的学习阅读。阅读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二者务必相互结合,互补互助。

课文阅读教学是基础,对课外阅读起着指导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文的阅读学习。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当前应当重视的是,课堂上,个性是低年级课堂上,过于注意形式,表面上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用超多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光,结果快乐有余,收效不大,没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至于课外语文活动,有的目的不明,组织不利,时光花了不少,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收获不大。这就需要加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要切实可行,讲求实效。

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潜力。因此,我们务必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潜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仅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这是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的。培养创新潜力,核心是独立思考潜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呢?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潜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潜力,激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说真实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观察,鼓励发现,提倡写个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

当前我们教师应当警惕的是,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存在盲目追求新异的现象。个性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一样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我的话,表达自我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中考在即,反思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有些教训尤为深刻,必须及时总结。

反思一、对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选择什么样的时间段进行。

对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语文学习的要点,使学生应付考试更加得心应手。对这一点毋庸质疑,讲究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才好。从学生一无所知,毫无积累就开始,还是有所积累后开始系统讲解比较好?我在复习中通常选择后者。如“古诗鉴赏”这一块学生普遍感到困难,一开始得分率很低,五分钟只能得一两分的大有人在,学生很着急,经常问做这两题有什么章法。

在学生对古诗鉴赏没有一定的积累前,我坚持不传授方法。因为当他们的脑子对某一种知识一片空白时,讲方法等于白讲,只有当他们对这类题型有足够的积累时,哪怕是错误的,他才会根据你所讲的方法,对他的知识进行梳理,矫正,体会到以前错在什么地方。

反思二、教师在复习时考虑周到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不要因此而束缚住学生的思考。

一个细致周到,思维严谨的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复习时少走很多弯路,所以在复习时要尽量考虑周到些,但人无完人,总有疏忽之处。如去年中考试题中出现的文学常识填空,这一多年没考的题型,在复习要点中有这一考点,而老师却凭借所谓多年中考的经验将它明确划出复习范围之外,以至于学生考后会质问,为什么这题没给他们复习到,却不责问自己如此简单的文学常识题为什么还不会做。

所以老师不要把自己对知识点的梳理或者取舍束缚住学生的思考才好,千万别以为自己的考虑是天衣无缝的,最忌讳对学生说:“除了我讲的这些,再也不可能考别的了。”中考是考学生,不是考老师,不要把都压在自己身上。那样不仅自己会很被动,也是对学生不负责任。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1、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在合作学习时,教师注意了指导和参与。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但并意味着“放任自流”。合作应该是在教师引导的前提下的合作。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学习方式。同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之中,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实效性。

   2、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了教学活动。

  “竞争”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习的需要。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喜欢竞争的。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这是教学组织的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师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种需要,以评选擂主的形式,展开朗读比赛,同时用激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的参与,调动每一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既面向了全体又照顾了个性的差异,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朗读竞赛中,教师还注意了读中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

   3、探究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是打开思维、唤起想象的钥匙,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问题意识。传统的教学是教师问学生答,串讲串问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我们现代教学主张把问题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相互的融汇。

  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来解决,最好的方式是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不追求答案的统一。本片断教学,教师在鼓励学生问的基础上,也不乏教师的问,教师的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思考的价值。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在教学课文《爱莲说》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把握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遇自己身处污浊环境,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正直不阿,豁然大度的生活态度,我组织了学生展开大讨论,后来我提出:学习这篇文章有没有现实意义呢?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有的说:“做人要随和,要亲和,否则会被社会淘汰,因为社会需要的是胸怀大志,无私奉献,能与人和睦相处,诚实敬业的人。”有的人说:“本文在当今生活中还教育和鼓励人们在浮躁的现实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还有的说:“我认为有意义,但很难做到。坚守独立的人格,需要有坚强的毅力。”

  当大学生们争先恐后讨论到此,我就告诉他们:“是的,我们在学习知识时,一定要保持宁静,挥别浮躁,否则学到的知识就不扎实。

  你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有好的,有差的,有的可能暂时生活在‘污泥’中,但文章告诉我们,不管现实社会怎样,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有独立的人格,有崇高的追求,绝不能随波逐流,要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做一名坚强、自信、自尊、自爱的人,在逆境中同样健康成长!”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语文,因情感的滋润而变得春意盎然。在语文教学中,触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对文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景油然而生热爱、向往、追求的欲望,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这堂课,我想构筑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情感化生活化的语文课堂,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教师充满情感的教学中始终处于愤悱状态,从而和文本和作者和教师激起情感共鸣。

  在本课教学中,我认为最成功的一点就是用情境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尝春酒——品春酒——回味春酒”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环环相扣,逐步引领着学生体悟文章的情感。首先,在舒缓的“思乡”主题音乐中,学生通过深情的朗读,能很快融入课文特定的情境,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

  其次,在品春酒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我喜欢_____因为_____。”的句式,让学生活动起来,真正从课文之中去发掘去品去味体悟作者浓浓的乡愁之情。第三,回味春酒,介绍作者生平时,我把它放在学生已体验了蕴涵在春酒中这些美好丰富的情感后,已品尝了这充满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后,希望作者思乡难回的感伤情绪能弥漫在他们的心间,让故乡一步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为了加强学生对故乡情结的进一步的感悟,我泛读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在感伤的旋律中,让情感的渲染达到了一个高潮。最后,拓展训练中,让学生仿写“故乡的情节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回顾整节课,虽然完成了教学内容,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让我对这节课的教学有了一些反思:

  一、教学环节的衔接处理不够自然。课堂环节的紧凑、自然,更能突出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凸显教师扎实的教学能力。在课堂中,我忽视了教学环节的衔接,处理略显生硬。

  二、教学中,学生朗读不够充分。语文课堂少不了读书声,有了朗朗读书声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由于学生的朗读不足,才导致了在后面环节中学生的活动虽热烈却不够深入。

  三、课堂活动中,学生对文本的发掘不够充分。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悟那份故乡情结是蕴涵在春酒中的另一种滋味,它让春酒的味道变得更醇厚,而生活中任何一个细节如果蕴藏着一份美好的情感都是一杯香甜的“春酒”,让这些蕴涵其中的美好情感真正地成为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活水。而在本节课的活动中,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仅能把握语言的文本意味,对于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意蕴体会不够,这主要基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不足。

  浅陋的思考但却是我最真实的心声。恳请得到各位同行的热情指教,同时对给予我鼓励、支持和指点的教师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我知道这些言辞已化为一束温暖的光,照亮我执着前行。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上主要围绕“父疼子”“子爱父”这两方面展开教学。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所以,我通过反复朗读、圈划,引导学生体会了父亲无微不至的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讲课时,我花费了大量时间,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细细品味四次写背影的文字,同时,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自我反省的文字,了解作者的心理是前后不同的,起初对父亲的不理解,相反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甚至暗笑他的.迂,及到看见他的背影,这才良心发现,作为儿子,在父亲面前自以为是是不对的。

  引导学生注意调整心态,体会家庭亲情,然后让学生用心去体会自己的父亲举手投足间的父爱。对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谈自己父亲的哪些细节令人难忘。学生表现较好,参与度较高,也真实可感地表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父亲的故事。

  我也在想,只要触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即便是寡言的学生也是能说出自己内心的故事的,关键在于老师如何触动学生的心弦。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老王》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而本次所用的学生是刚刚步入七年的学生。因此,我们必须考虑这节课要向学生传递什么。

  课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首先,我觉得本节课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表述准确,操作性强,便于检测。

  2.向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传授合适的内容,由于所用的是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八年级的学生还有差异,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认为文章的主旨解读的不易过深,只要学生能体会到关爱弱势群体,体会到"善"即可。而本文平淡简洁的语言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本单元的训练的重点,也是编者的意图,同时也符合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第二个目标,我设计了从遣词造句的角度,赏析文章的语言。

  3.注意引导学生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这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节课我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时,而是耐心的提示或搭台阶,直到学生回答正确为止,这样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过,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集中在教学评一致性。

  1.在第二个阶段品析文章的语言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的评价不到位,不准确,比如第在第一位同学发言后说:"很好,有文采。"这样的评价和课堂目标是不相符的,会让学生不知道往哪里走。

  2.在品析文章语言时没有给出明确的标准,这就会造成学生在课堂上迷茫,没有发挥出评价的引领作用,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品析语言,学生在课堂上"迷路"了。

  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多。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身心发展水平,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年龄段学生要求掌握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一篇文章之前,要首先看课标,在这个年龄段要向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培养什么样的能力,然后再定教什么。

  2.教学评的一致性,教什么,怎么教,评什么,怎么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想这次同课异构给了我答案。教什么就要评什么,这样才能看出本节课的目标是不是都达到了。只有完成了既定的目标的课,才能算是一节成功的课。

  3.评价的引领作用,评价对调控整个课堂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比如我这节课上在白板上没有出示语言赏析的评价标准,但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评价学生的回答,引领学生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去走,这样才能发挥出评价的引领作用。

  这些也是我在以后教学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经过这次历练,希望自己的课堂能越来越高效。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一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但是我在第一课时中把它分解了,让学生分段,但其实对于这篇散文来讲,分法是比较多的,所以我觉得不分会更好,还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去体会课文。

  在第二课时中,主要让学生通过一些语句去掌握鉴赏意境的方法。我先解释“意境”的含义,再罗列分析意境美的方法,最后再进行操练。应该说,这样的模式是很不错的,只是在进行操练的时候,选取的范围太广了。应该把范围缩小到几段,而不是整篇课文。如果是选取几段,学生应该能比较细致具体地感悟意境美,也能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鉴赏这几段中的这几句语句,体悟到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美,同时也能更加明确鉴赏意境美的方法。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二

  走上讲台半年多,也陆陆续续接触了很多文体,但是对于散文,我总觉得自己不能教好。散文,在我看来是给予了作者许多细腻情感的文体,教好它首先自己要有很充分的情感体会,而这个情感体会对于我来说,有时候不是那么容易。

  执教《听听那冷雨》时,我把重点是定位在对课文这种文化乡愁的把握。但是文化乡愁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太遥远太模糊,他们根本不知道何为文化乡愁。于是我很困惑,怎样能够通过我一堂课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余光中的这种惆怅与凄迷呢?

  首先我想到的是从修辞入手。本文通感以及叠词修辞的运用是一大特色,于是我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修辞的美妙之处。不过紧接着我又发现一个问题:学生能知道修辞的妙处,但却不知这些言语和文章的感情有何联系。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从字词入手,分析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发现,教师提问题的时候不能将问题设置的太复杂,一来学生要费时间揣摩问题,二来有些学生可能听不大清楚。所以我就非常直接简单地提出我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终于学生们发现了文章蕴含的乡愁,但他们也就仅仅解读到乡愁。关于文化乡愁,我又顺势进行了一番讲解与引导。

  但这节课留下了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把散文上得生动,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因为这一堂课而有所收获。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三

  课前我利用早读课组织学生朗读全文,一气呵成的长句断句成为学生朗读的障碍,“雨下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学生读的错误百出。这个“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的余光中让“雨”在他的笔下时空交替,纵横交错,蒋捷、李清照的诗句化用,跳跃的诗化语言,情感凝练。在文中,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趣在被赋予生命的冷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更借冷雨抒情,将自己身处台湾,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情绪娓娓倾诉。“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赤子拳拳之心感人至深。但要引领一群出生90成长于漫画、青春小说中的高一学生去理解感情如此厚重的美文的确有很大的困难。经过漫长的阅读、理解、设计规划,最终将教学过程设置如下:

  一、导入,用余光中的一首本文联系密切的诗。

  《乡愁》: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简介余光中:

  余光中,台湾作家、诗人、评论家,祖籍福建,自称“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他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曾有很多时间在欧美和香港游历。他的著名诗歌《乡愁》传遍华人世界,还有《望乡的牧神》《民歌》等,散文有《沙田山居》《听听那冷雨》等。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自己“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当年离开内地,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 在余光中的灵魂里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情结。为学生理解他本文中思想感情作奠定基础。

  三、分析“听雨”

  (一)自渎提问,讨论解答:

  1、找到写听雨的段落。

  “听到雨”第5、6、7、8、9、10段;“听不到雨”第11、12段;

  2、听雨的地点、内容。

  “听雨大陆秋,回首人生”, “听屋瓦雨乐,品柔和情韵”,“听雨日式古屋中,感秋意,思故园”;“听雨在公寓时代,雨乐成绝响”。

  3、作者在听雨过程中联想到哪些内容,寄寓着怎样的情感?

  (二)品读最喜爱的文句:

  1、化用蒋捷的诗词的理解。

  (1)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诗人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请分别将它们写出来。

  1)“少年听雨”: “少年听雨”的画面,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着力渲染的正是 “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而又枯槁的身心 2)“壮年听雨”: “壮年听雨”的画面,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 心境。3)“而今听雨”: “而今听雨”的画面,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 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

  (2)余光中为什么要引用蒋捷的这首词呢?结合选段谈谈你的看法。

  作者处境与蒋捷相似,都是“饱经风霜”,都是面对萧萧秋雨,想到自己的一生,自然发出“悲欢离合总无情”的感慨。

  2、第五小节开头“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这里面的寓意深刻,能否指出来一些?

   雨可嗅,有故乡的泥土气息,觉得温馨;雨可观,可以产生无尽的灵感,让人心动;雨可听,能听出灵感,听出美丽的故乡的神韵——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没有乡情,就会凄凉、凄清、凄楚、凄迷,做什么都神不守舍……

  3、作者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感受雨的?

  明确: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描写雨的词语。

  三、分析其他段落:

  1、作者全是在写听雨吗?

  不是,文章开头写雨引起的联想 ,第2节写雨的汉字,第3节写嗅雨,第4节写观雨。

  2、作者从那些角度写雨?

  美国——大陆——台北 ——横的地域感

  太初有字、亡宋之痛、公寓时代 ——纵的历史感

  3、集体讨论难懂句子:

  1)前尘隔海:因原离大陆、远离民族文化而发出的悲叹;

  2)古屋不再:因年华流逝或传统的承载不复存在而发出的沉重叹息;

  3)听听那冷雨:煎熬中,只能在记忆的雨声里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寻找安慰。

  四、整体欣赏:

  (一)语言特点:读读品品

  1、找出富有“诗味”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2、文言的使用,找出例句,分析作用

  3、叠词

  4、长短句交错使用

  小结:1、句式长短参差,文言口语和欧化语言穿插,自如而连贯。2、大量使用叠音词,节奏和韵律感强,描写细腻。3、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有力烘托了思想情绪

  (二) 品味情思

  作者通过冷雨向我们传达了思乡之情,思念故土之情,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请简要分析

  例如:①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想入非非。想这样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这样下着雨的。

  ② 第一段,“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安慰孺慕之情。”中,要抓住“久违”、“牵连”、“分担”、“孺慕”等关键性的词语进行点拨。并点明这是直接抒情的句子

  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必然长在。

  ④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⑤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

  ⑥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 (通过第十段,体会借景抒情这种间接抒情的方式。)

  ⑦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五、总结:作为一个中国人,余光中不管走到哪里都时刻不忘自己是黄河的儿子。即便在美国的落杉矶,看着那蓝天,白云,雪峰,想到的仍然是“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情趣”。住在台湾厦门街的20年,他在梦里寻根寻了20年。他总说自己是厦门人,是江南人,他日夜思念的——那杏花春雨的江南哟!在冷雨中,作者畅想江南,“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可是,作者终究无法回去。于是,“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只得“听听那冷雨”以解乡愁。

  本文教学结束后,我还是心有余悸,总觉得研读行家里手之作,自己的古典文化修养的底蕴显得鄙薄、肤浅,应有许多遗漏之处,惟有抓住:1、内容上的重点及难点的理解:如对“听雨”、“冷”、文化情结和游子乡情等的把握和理解;2、品读语言与情丝。“慢慢走,欣赏啊”。散文的阅读能力提升的点拨在课内,能力培养的训练在课外。引导学生课余多去读读本文,多看看余光中的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在这喧闹凡尘俗世停住匆忙的脚步,找个安静的角落,读点安慰我们灵魂的书也不乏是件乐事。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