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九年级下册人教版词四首原文图片大全及解释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2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2

2024-07-10 22: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致敬先贤 明辨经典—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设计背景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选择与坚守”,所选的古诗文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以其精妙的比喻告诉世人,在“义”与“利”冲突时要做到“舍生取义”,其体现的“贤者本心”一直光耀千古;选自《战国策》的《唐雎不辱使命》以文学的笔法,塑造了大义凛然的“士子”形象,其“威武不屈”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传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作者现身说法,展示了一代大儒的人生风采,其立志于学、“贫贱不移”其志的风范,一直昭示着后学之辈勤奋向学;《词四首》的作者范仲淹、苏东坡、辛弃疾以及秋瑾,虽所处朝代不同、经历不同、性别不同,但其报国之心、豪放之情却毫无二致。阅读这些古圣先贤的华美诗文,探寻他们的人生选择,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人无论面对怎样的生活处境,面对怎样的世事艰难,他们都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都堪称是中华民族的“大丈夫”。本单元要求,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善于汲取思想精华,获得情感的激励,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和坚守。同时学习本单元要注重把握古诗文的意蕴,领悟作者情感,能够运用历史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还要注意在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积累常见文言词语。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班级举办一场主题为“致敬经典”的演讲比赛。这一核心任务最终指向于对优秀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具体要求是从本单元中任选一位作家或一篇作品,从人物风采、作品内容、艺术手法等角度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思想内涵,审视作品当代意义,进而达到向经典致敬的目的。从思想内容来说,无论是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的思想,还是唐雎表现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无论是宋濂彰显的“勤奋好学”的品质,还是苏轼、辛弃疾等人抒发的“真切悲壮”的情怀,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另外,《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选取生活中的小事,运用比喻、对比进行论述说理的方法;《唐雎不辱使命》和《送东阳马生序》两篇文章中,运用对比以及人物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再现人物风采的方法;以及《词四首》中,词人借助典故表达情感的方法,都显示了这些作品的不朽价值和永恒魅力。这些诗文的学习也为我们最终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保障。学习流程共分为四个课段。第一课段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晰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理解词句含义,积累文言词语。第二课段是梳理文章思路,把握论证或叙述的层次;学习对比等方法在表现作品思想、观点、情感等方面的作用。第三课段是走进词作,把握古诗词意蕴,赏析词句,体会作者情感。第四课段是在前三课段学习的基础上,举办“致敬经典”演讲比赛。四个课段从文本理解到方法学习,从精神汲取到批判传承,层层递进,逐步推进任务的完成。学习需要分析一、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为文言文单元,在语言的形式上契合“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表达的内容上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并“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时,“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根据语境,借助工具书,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正确理解汉字的意思”,“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并“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优秀的文言作品时,应关注文言梳理、表现手法、情感主题三个方面的内容。二、学情研判1.诊断测试请从《孟子》《战国策》《宋词三百首》中任意选取一篇(首),从主要内容、表现手法、情感主旨等方面向同学推介这篇(首)文章(词)。2.数据分析(参与测试的为两个教学班,共计90位学生)(1)文言梳理:25%的学生无法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内容。(2)表现手法:70%的学生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解析其表现手法。(3)主题意义:88%的学生无法解读出主题意义,对如何探究古诗文的时代意义缺乏理解和方法。3.前测分析根据前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语感,但在疏通长难文言文的大意上,部分同学依然存在困难;更无法结合内容深入解析文言作品的表现手法和主题意义。具体情况如下:23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25%)几乎读不懂文章内容,63位学生(占测试人数的70%)对所阅读的古诗文也只停留在表意理解上,无法解析表现手法,79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88%)对如何探究古代作品的主题意义缺乏方法。三、学习内容确定依据前测反馈的情况可知,学生在阅读古诗文方面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掌握阅读古诗文的方法、审视古代作品的当代意义需要进一步引领、加强。因此,积累重要实词并掌握其意义、了解古代诗文中常见表现手法以及审视作品的主题意义,是本专题设计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一、语言目标1.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其意义、用法;以诵读的方式体会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2.了解古代诗文中常见的艺术表现方式,如对比、用典等,体会这些方式在作品表情达意等方面的作用。二、思维目标1.运用历史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下意义,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2.运用思维导图等形式,梳理文章的论证或叙述思路,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三、价值目标学习本单元的经典作品,汲取思想精华,能够立足当代社会,在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与坚守。【核心任务】班级举办一场主题为“致敬经典”的演讲比赛。教学实施第一课时文从字顺,“读”领风骚核心任务:分层诵读,提交配乐视频。一、学习任务1.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清节奏;2.理解并掌握重点字词解释、积累文言词语,读通全文;3.明辨文体特点,感受作品风格。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学习资源《鱼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词四首》推荐资源:著名播音艺术家方明朗诵:《鱼我所欲也》《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四、完成任务(一)初读诗文,读准字音。初读本单元的几篇诗文,注意参照书下注释,看看哪些字音发生了变化,还有哪些字音读不准,可以查工具书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二)积累词语,疏通文意。1.参考书下注释,理解几篇文章中重点字词的含义,仿照《鱼我所欲也》阅读积累卡片,完成其它几篇文章积累卡片的制作。2. 同桌合作,借助整理的阅读积累卡片,共同完成文章翻译,并对包含重点字词的句子进行相互提问。示例:(三)明辨文体,感受风格。1.请你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小贴士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边的思维导图。2.听教师或名家范读,结合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感受本单元诗文的不同风格特点。(四)美文美读,录制视频。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任选一篇诗文,进行诵读视频录制。诵读时要注意节奏、语气、重音,情感饱满,要充分体现文本风格和作者的真挚情感。五、学习评价第二课时列纲明法,彰显文色核心任务:制作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写作特色。一、学习任务1.通读《鱼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三篇文章,制作思维导图,梳理三篇文章的行文思路;2.理解对比等手法在古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学习资源《鱼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四、完成任务小贴士1:《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中独立成篇的一小节,可以看作是孟子独白式的演说,教学中要把这篇文章当作“小论文”来读,分析其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唐雎不辱使命》不是正史的传记,具有历史故事的传奇色彩,可以把它当作小说来读,教学重点要放在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上。《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作者讲述了自己求学的艰苦和所得,是一篇劝学之作。(一)梳理思路1.默读《鱼我所欲也》,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完成思维导图。2.默读《唐雎不辱使命》,找出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说说秦王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3.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想一想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完成下边的思维导图,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二)明晰写法1.美美与共——通读文章,提炼对比手法,完成学习任务单一。2.各美其美——这几篇文章除了共同使用对比的写法外,还各有特色。通读这几篇文章,完成学习任务单二。五、学习评价完成上述思维导图和任务单的补充填写,并将学习单内容融合补充到对应的思维导图中。第三课时赏词明典,情自文出核心任务:把握古诗词意蕴,赏析词句,体会作者情感。一、学习任务1.赏读四首词,结合作者生平或创作背景,把握古诗文意蕴,领悟作者思想感情;2.明晰典故对表达主题的作用,并完成学习任务单。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资源《词四首》《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版《辛弃疾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版)《竞雄女侠传:秋瑾》(群言出版社2017年版)四、完成任务(一)知人论世。课外搜集四位作者的生平事迹,了解创作背景及相关文化常识。小贴士1:《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所作,他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所理解的征夫之情。《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期间所作,由于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几年来接连被贬,不得重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遭到主和派排斥,被迫退居江西上饶时所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壮志难酬的辛酸。《满江红》是秋瑾寓居北京时所写,当时国家混乱不堪,自己的婚姻又出现破裂,词人不禁感慨万端,这些情绪在词里都有流露。(二)研读词意。参照注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读这几首词,说说每首词都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赏读品评。仿照示例,从课文中另选几处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点评。示例:“塞下秋来风景异”一句,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我的发现:富有表现力的词句:___________ 点评:___________(三)巧用典故,以典达情。小贴士3:运用典故传达情感,是古代诗词创作常用的一种手法。典故运用得当,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情感内涵,不仅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而且使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五、学习评价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最喜欢哪首词?课外搜集相关作家作品,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位词人及其作品的看法。第四课时致敬先贤,演说经典核心任务:举办“致敬经典”演讲比赛,汲取先贤思想精华,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一、学习任务1.通读文章,结合作者生平或创作背景,把握古诗文意蕴,领悟作者思想感情;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主题为“致敬经典”的班级演讲比赛。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学习资源《鱼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词四首》四、完成任务(一)演讲前准备。小贴士1:《鱼我所欲也》是孟子论述人性的重要篇章,在文中孟子将利与义的冲突置于一个两难抉择的境地,从而阐明了“舍生取义”的道理。这篇文章所体现的向善的伦理主张,“舍生取义”的倡言,与孟子所推崇的大丈夫气概,所高扬的“浩然之气”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 魏策》的最后一篇,记述了唐雎在安陵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出使秦国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虽然一直存疑,但是唐雎身上所体现出的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精神,一直为后世所称道。《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开国文臣宋濂的一篇劝学之作。作者把自己的求学之苦,学习之乐娓娓道来,劝勉后辈乡人刻苦学习,进德修业,彰显了一代大儒的风范。《词四首》都属于豪放之作,虽然四位词人有的镇守边塞、有的被贬荒僻、有的无奈归隐、有的寓居京华,但是无论身处何方,拳拳爱国之心一直不曾改变1.结合文章内容和小贴士,梳理本单元各篇文章蕴含的主要思想内涵,谈谈他们在人生征途中有怎样“选择与坚守”?2.请从本单元中任选一篇,提取主要观点,仿照下列示例,拟写演讲提纲。(二)演讲中。基于以上拟写的演讲提纲,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参加以“致敬经典”为主题的班级演讲比赛。五、学习评价单元整体评价一、单元设计反思本单元所选的三篇文章和四首词,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有的论述人生的理性选择与坚守,有的讲述不畏强暴的故事,有的自述少年时求学的艰辛,有的抒发人生的壮志豪情。学习这些作品,应该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激励,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这些作品的当下意义,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和坚守。在教学推进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缺乏“读”的训练。这里的“读”不只是指数量上的“读”,而是有层次、有深度的“读”。古文学习重在“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因此教学时,要引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进行阅读。如,古文阅读时,先要提示学生注意疑难字、通假字的读音,做到读准;再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做到读顺;最后在把握作品思想情感、艺术风格之后,做到读出感情。通过这样有层次地阅读文本,学生才能真正进入文本、学习文本。二是对内容的理解容易浮于表面。对古诗文的学习不仅要学习文言知识,更要让学生感受文学魅力,受到文化熏陶。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演讲等活动时,不能只追求表面的热闹,要深入文本,切实体会文本的思想内涵。因此在各课段设计中,既要明确单课段的核心任务,又要注意课段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设计第一课段重在文言基础与文言语感的培养,这是学习古诗文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项能力;第二课段由文本内容上升到文章结构和写法,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示例梳理出文章行文思路,并发现文章写法的特色与共性;第三课段则是情感体悟,通过赏析句子、分析典故,明晰作者情感内涵;第四课段在整合前三个课段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将古诗文与当代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批判传承的能力,最终使得学生在每个课段都能有所获。

二、测试反馈(一)必做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一些文言词汇和语法知识,也一定深受几首词的熏陶感染。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任务。(任选其一)1.就最近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创作一篇文言文,注意叙事清楚,能阐明一定事理。100字左右即可。2.初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过去百感交集,展望未来信心满满。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词,抒发自己的情感或志向。词牌自选。(二)选做题《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劝学”名篇,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样作为 “劝学”之作的《孙权劝学》也令后人叹为观止。请从内容表述、劝说方式、人物特点等方面比较这两篇文章的异同。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