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怎么理解经典名著《透明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九宫格关键词是什么意思啊怎么读 214. 怎么理解经典名著《透明性》?

214. 怎么理解经典名著《透明性》?

2024-07-11 18: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王孟永:见字起义式(类似这两天在批评的“空间的生产”这种在大陆学者中的“见字起义”)的生拉硬扯,不是什么理论,都是凑论文、凑字数罢了。

余斡寒:我最近写论文发明了一个词——“汉语解释视域”,不过倒也不是说这种现象,有点挨边。

王孟永:以前看过一本“中国美学”的书,几位美术大家写不同的中国文化脉络中有关美学观念的,对其中一些中国文化中的空间概念也涉及,讲得也不错。散点透视,其实是为了跟西方的美学理论对接,而借用西方美学中概念解释中国山水绘画,其实是貌合而神离的。

余斡寒:确实。这本书大概也是这意思。还有一本《古典诗的现代性》,连同《透明性》,我大概都是那个夏天到秋天看的。本来也是乱看,现在忽然觉得也还是有点相通。

王孟永:游于观,还是观于游……不好说啊。

余斡寒:我胡乱看看,看一大半觉得差不多就没看完。我导师倒是研究美术史的,听我提起,撇撇嘴没搭理。我也是,当年的案头书,工作累了,就看看这些书,换换思维。

王韬:太厉害,我都是看美剧日剧换思路。

王孟永:哈哈,余老师的导师估计觉得太浅显。美剧、日剧没落下,昨天看完权力的游戏,又看了经典二战片《从海地出击》,5小时版本,有时候不管多忙,也要“穷极无聊”一下。

刘涤宇:那本游观我觉得是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看了一点儿,觉得不够好。沈括批仰画飞檐就是觉得整个画面取俯视视角、飞檐用仰视视角导致视觉失真,看着别扭,他主张的“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不过是认为山水楼阁所取视角应该统一为俯视。这本书把一个简单问题搞那么复杂,最后也没说明白。

魏皓严:我转述一个朋友的看法哈,TA要求匿名。

风格派同现代建筑的关联经常被用这张图说明,前面是凡•杜斯堡的图,后面是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从形式上看,后者就像前者的直接翻版。两者的特点都是通过平面、图块的穿插形成了丰富的形式感觉。然而,斯拉茨基和柯林罗认为这种丰富性并不高级。首先,这种形式感的丰富性必须通过倾斜的视角来呈现出来。接下来,所有形式元素之间呈现一种固定的关系,其解读是单一的,初看很丰富,再继续看下去,却没更多的意思了。简单说就只能是这样了。

这一组第一张是风格派另一个成员,蒙德里安的画,第二张是柯布的加歇别墅立面,第三张是特拉尼的法西斯宫。柯林罗他们认为,这两个建筑的形式原理同蒙德里安的画一脉相承。所有的形式全部正面呈现,画中元素被创造出多个背景层,各种形式元素的位置和深度都是模棱两可的,存在着无数种构图解释,变化无穷,含蓄多义,充满着不可言喻的深度阅读的可能性。大一做立体构成的时候,会觉得柯布的建筑形式很丰富,但这个丰富性到底是怎么出来的?分析起来,都是这个规律:正面性与分层。柯林罗他们这个分析是让人信服的。再几张特拉尼的。

就文章来说,他们讨论的透明性是很具体的,其生成机制也是很明确的。我放的那几张图就能说清楚。他们没说必须要透明性才是好的,密斯就不玩透明性。他们写这个文章就是为了能够很具体,通过视觉例证就能阐明柯布建筑形式同立体派绘画的关联,而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想当然的、像吉迪恩那类的阐释。不过,如果从一个更大的意向层面来理解,透明性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含蓄多义、耐人寻味的特质——这个几乎可以用来判断各种艺术的质量。现象的,对应的是字面的,任何好的艺术都不可能是理论或者现实的、字面的、直接的翻译。就像一个小说,如果只是写了现实的事情而已,那一定不会是好的小说,好的小说一定有更多的东西。

王孟永:所谓“正面性”,其实就是浅空间的概念转译。

魏皓严:我没搞懂什么是浅空间

王孟永:分层+正面性的解读就是“浅空间的逻辑叠加”。这倒是一种对现象透明性的阐述性解读,使得枯燥乏味的透明性理论变得容易理解些。格罗庇乌斯的包豪斯,被认为是“物理透明性”,是可见的“透明”。或者说形式(形态)转译的透明。一望可知,两者之间可以物理关联的。

魏皓严:金秋野和王又佳翻译的《透明性》第25页里有这么一段话:

透明性意味着同时对一系列不同的空间位置进行感知。在连续运动中,空间不仅在后退,也在变动。透明的图形的位置是模棱两可的,人们同时看到一组交叠图形中的每一个,对于近处的图形如此,远处的也是如此。

根据这一定义,透明性不再是毫无瑕疵的明白,而是明明白白的不太明白。

我自己以前有一天和朋友聊天时说的是:从(听起来可能玄,其实一点也不玄的)终极(幸福感)上讲——透明性或许反应了人对于(空间的)多重意味的追求——感觉自己在与一个广大的世界连接——既是A,也是B,还是C……——从这个角度看,透明性甚至能与空间句法/连通性/连接性联系起来,扯远了,打住。空了继续做功课。

王孟永:“现象的”,对应的应该是“物理的”。

魏皓严:为什么是正面性而非侧面性呢?物理透明性很好懂

王孟永:正面性这个词我并不太认同。只是说刚才那段话里“正面性+分层”大概相当于“浅空间”。

魏皓严:哦~那能换个切确的词来解释吗?

王孟永:浅空间相对准确一些。

魏皓严:空间怎么浅?就是小进深吗?

王孟永:我自己觉得是。

魏皓严:那这下好懂了~

王孟永:立体主义绘画,打碎原物体,改变透视法,重新以体积组织,在不同层之间有着类似“正面摄像”的焦距之间的层次。所以很多地方称之为正面性。但我更关注这里面的空间关系,所以更倾向于“浅空间”。

魏皓严:为什么立体主义要搞这种“类似“正面摄像”的“焦距之间的层次”呢?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王孟永:我觉得没必要阐述这个“为什么”。不需要把立体主义绘画的理论、原理、源流在这里解释一遍。

魏皓严:嗯,我扯远了。下去自己了解吧~柯林罗的老师好像是研究艺术史的,所以他会理所当然地使用这些词。

王孟永:相对于透明性的理论阐述和应用,我更关心“透明性”这个理论出现的时机,以及在现代主义、功能主义被广泛批评的时机,在“形式”被“后现代主义”批判的时机,对“形式探索”的再度关注。

匿名朋友:有朋友反问说,如果柯林罗只是寻找建筑设计与立体主义绘画的关系的话,有什么意思呢?——对现在而言,回答这个问题比回答透明性本身是什么更重要。需要回到当时的背景,那时候在美国(建筑教育界)占主导的是格罗皮乌斯的哈佛教学模式,强调对现实问题进行客观研究。不再将历史学习视为设计课不可分割的部分,将现代建筑从之前的建筑历史中割裂开去,这使得任何针对于罗马、哥特、文艺复兴或巴洛克建筑的批评性分析都无法应用于现代建筑。由此,虽然“现代风格”被越来越多学生所喜欢和运用,但“其大部分形式内容和先例依然未得到详尽研究”,换句话说,现代建筑在当时依然“超出于批评和自觉的客观检视”状态。柯林罗要做的事情,就是试图确切而清楚地揭示出现代建筑独特的构图原则和形式内涵,从而重新修订“现代建筑”。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如何确立思考的范畴与视角?应用怎样的批评术语和方法?如何建立价值判断标准?等等,所有一切都没有现成答案,它就像一个新建的王国,全部法律和规则都有待重新起草。柯林罗的选择同他的教育和知识背景相关。其中最为重要的源泉有两个,一个是鲍扎(编按:也常被译作“布扎”),另一个就是艺术史。“透明性”系列和“手法主义”都属于后者,希望通过探索相通于当代视觉艺术中的美学概念、视觉现象和形式组织方法,重新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视觉遗产,并为建筑学之后的发展提供动力。不过他对于立体主义和手法主义的理解也局限于当时艺术史研究的一些特定视角和方法,后来这些都在不断更新,这也是有人觉得柯林罗过时的原因之一。

王孟永:理解“透明性”简单一些的话,就是理解柯林罗提到的关键词:浅景深、逐步知觉空间深度、平行透视、压缩景深、收缩空间、斜线与直线网格、周边发展以及“分析立体主义”。之前提到的第一副画,实际上应该算是综合立体主义的了。在建筑上,体积、空间、相互渗透、深度控制、彼此平行的分层秩序、双重界面、第三重界面的观察线索、唤起的感觉……

匿名朋友:关于柯林•罗的工作,我们可能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他的形式分析是建立在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视觉材料之上,它们同经济、技术、政治等内容无关,其分析过程是理性、视觉上可见、经验上可证的,读者不需要过多特殊的知识,只需要按照他的提示进行“观看”即可,这无疑是一种容易接近的,可以称得上民主的方法。另一方面,柯林•罗的形式分析是同对历史先例的回顾关联在一起的。在柯林•罗看来,“思想”不是抽象的、自我指涉性的东西,必须要有背景和历史才能产生意义。总的来说,柯林•罗发展出了一套建筑学自律的方法和话语,它们不仅可以对建筑形式的逻辑、质量和内在意义进行分析与评价,还建立起一些线索,使建筑同历史先例以及分散的艺术作品和现象联系起来,进而构建出一种可推演,可转化的连续性叙事。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柯林•罗将对建筑的敏感性、想象力、感受力、洞察力同思想和历史整合到了一起,从而为建筑学科搭建起了一个可以发展的基础框架。

王孟永:上面这段话评价“理想别墅的数学”还比较好,跟透明性关联度不大吧。寻找历史文脉的形式逻辑以及自我指涉,是“理想别墅的数学”的,套用到透明性并不恰当。如果不去读原著,尤其是与相关理论背景有关的原著,了解相关理论出现的时代,仅仅是简单地看一本译著,要理解柯林罗这种建筑评论家的书,真的太难。所以,这个题目,可能就真的是研究生题目了。透明性也就简单知道这么多,我跑步去了。

匿名朋友:要理解透明性,可以同 手法主义与现代建筑,挑衅性立面:正面性和对立平衡,拉图雷特等文章一起看,一脉相承。柯林罗认为柯布参照的历史先例不只是建筑,绘画、雕塑等都是源泉。我说的是柯林罗的工作,不只是《透明性》一篇文章。

魏皓严:这位朋友绝对读了柯林罗的原著的,几乎把能弄到的都读了。

王孟永:把柯林罗的很多东西揉合在一起,就更复杂了,不是么?能把透明性说清楚就已经很难了。

王灏:拼贴多了,都具备透明性。

魏皓严:别人专心研究柯林罗,不行吗?问的是透明性,谈谈作者之一柯林罗的事情,没什么问题吧?我觉得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挺好的,但总是随时一把刺的话就没什么意思了。搞清楚作者是怎么回事儿,对于理解他的著作就很有帮助了。

李翔宁:其实只是作者一家之言,要想有普适性帮助是不可能的。

俞挺:这位同学是听说《透明性》是很牛的设计理论,于是去读的。显然平时的知识储备不够,读来痛苦不堪,于是想放弃,又担心被人笑话,所以抛出这个透明性没啥用处的试探性问题挖个坑。所以诸位认真回答没啥意思的。

魏皓严:认真回答当然有意思了。

王孟永:不要激动。我的意思是围绕着作者、作者对透明性进行阐释的背景说事儿就行了。柯林罗的东西很杂,他别的东西对这些其实没什么帮助。把复杂的东西复杂化,没必要。

俞挺:发问题者基本知识储备不够,诸位的认真回答他是不会认真看的,他倒会认真发现对他有用的回答来方便自己下一步背书。实话说,我不觉得透明性有啥好讨论的。

魏皓严:答题不只是为了提问者吧?

王孟永:我只是觉得讨论一件事是为了说清楚,不是为了说不清楚。

魏皓严:在把事情说清楚这件事上,语言表述是有很多种方式的。

王孟永:透明性也算有点儿意思吧。形式问题以及形式探索一直是建筑师、评论家持续不断关注的重点。作为这方面很重要的一个文本和一个评论家,聊聊无妨。当然,真的懂他,我觉得在中国这个环境里,很难了。失去了语境,也就是一个研究样本吧。

俞挺:好的,一个设计理论如果不能在思考范式上有所创新并由此激发一系列深刻的行业变化,或者能够具体指导实际的形式操作,都是多余的,都是概念论述概念,语言的多余形式而已。建筑学的思考范式的确需要创新了。

王孟永:在透明性出现的当时,面临现代主义式微的末端,算是对现代主义进行总结的一个很重要的文本。对我们现在理解现代主义的出现、发展以及它的形式探索的路径,还是有价值的。

魏皓严:我自己觉得透明性挺有价值的,不流行不代表没有价值,而是没有被发现其价值。实用主义论调也只是一种论调。

俞挺:我在群中多次说过,我持有的是复杂系统思考范式,以这个看,没啥意思,这不是实用主义观点。

王孟永:是的。我之前说“发展类似理论,解释中国文化中有关观念空间和真实空间之间的理论关联”也是这个意思。透明性以及它所研究和阐述的现代主义设计已经过去了。可以继续发展当代建筑设计的阐释性理论,为当代设计做注脚。

魏皓严:复杂系统要是作为建筑学思考范式的话,得写一部严谨的学术书出来才有说服力,自己说说无妨,拿来作为学术讨论的话就有点太轻巧了。

俞挺: 这倒不是轻巧,我在多次场合的演讲以及自己的实践中都是以这个思考范式来做的,严谨的学术著作正在撰写。作为一个实践建筑师,利用业余时间做这个写作的确很有挑战。不过你们会看到的,争取18年完稿。我以前写的建筑的游标卡尺就已经有了这个写作的雏形。

王孟永:建议还是不要用“复杂”作为自己设计体系的理论名称,不然人人都提一个“复杂系统”。

魏皓严:我开始看成了要用18年来完成,顿时肃然起敬。

俞挺:所以请诸位先去稍稍了解一下复杂系统的知识。

王孟永:就好像有人提三观、三性、本土设计,在地设计啥的作为自己的设计理论,结果不太容易被人辨识。普适名词最好不要做自己的理论专有词。

俞挺:这个复杂系统在科学界有严格定义的,不会人人都提的,请不要望文生义。

魏皓严: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可以随便提,用作理论建立的话,就得有学源上的讲究了。

俞挺:没事,你们可以挑毛病,本来也应该是大学老师的工作。复杂系统是思考范式,并不是我具体的设计理论,是我设计理论的基石之一。

魏皓严:我还以为大学老师主要是给学生充气的……嗯,等书出来了,看看就明白了

俞挺:不一定额。

魏皓严:就像《透明性》?哈哈~

俞挺:因为我发现群里有些朋友还没有简单的了解,其实这并不难。

魏皓严:我以前接触过点皮毛,仿佛记得有自组织、小世界、无标度现象、混沌、耦合什么的。

王灏:那叫三生万物~

王孟永:设计界谈科学理论,我觉得是鸡同鸭讲,互相不通的。谈谈自己的独特性所在和所以,倒是蛮有意思~

俞挺:那设计界为啥谈理论呢?理论的写作原则和科学理论的写作原则不是相同的吗?要么索性抛开理论的枷锁,不是更自由?

王孟永:抱歉,我听到“复杂系统”这个词,唯一的联想是“放不到一个框里”。

徐苗:请先把毕加索这些人的代表作、生平及画风演变经历刷一遍,把柯布西耶和格罗皮乌斯的生平及不同时期代表作刷一遍,再来看这本书吧。《透明性》这种书是非常个人化的literature review,如果没有literature打底,如何能看懂review?

魏皓严:嗯,做些学习方法与知识积累上的建议,这个点子不错。

俞挺:我刷过了,看了这本书还真觉得一般。

刘克成:《透明性》的本质是谈空间修辞。在建筑学理论体系中,真正属于建筑本体的理论并不多,透明性是其中唯数不多的经典之一。透明性的重点在于讨论空间品质,透明性的提出超越了功能论、结构论、材料论、文化论等一系列陈词烂调,使建筑学有了真正属于自已的空间研究范畴,使现代建筑学有了可以比拟古典建筑学诸如比例、尺度、对称、均衡等空间研究范畴的、独立的研究观念。就此而言,《透明性》的贡献并不输于现代建筑的创始人。对于建筑学生来说懂得透明性才进入了现代建筑学习的高级阶段,就像懂得修辞才进入了文学的高级阶段一样,透明性是学习现代建筑空间修辞的一步阶梯。

魏皓严:我觉得《透明性》是很难超越的经典。

刘克成:非常遗憾,自透明性提出以后关于现代建筑空间修辞学没有太多新进展。我们的问题是:现代建筑空间修辞除了透明性还有什么?

杨震:有个疑问:如果说透明性是现代建筑空间理论的进阶,似乎不论是建筑教育还是建筑实践,提及此的都不多,拓展文献也少见,为何?

龙灏:因为——曲高和寡。

魏皓严:哈哈哈,同意。

杨震:我的理解,透明性是一种建筑空间修辞的解释性理论,作者化色彩明显,但并非是一种指导实践的理论,正如研究文学和写作文其实不是一码事儿。

唐克扬:作为在中文系呆过的人,我觉得这种说法有局限性。文学理论当然也可以是文学啊。

魏皓严:其实我没搞懂什么是空间修辞学。

杨震:或者可以这么说,文学理论不等同于文学创作,也不必然影响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可以是相对独立的形而上。建筑学也如此。

刘克成:从"度娘"上拷一段话:

“修辞”从概念讲,有三重含义:一指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即“修辞手段”);二指说话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活动(即“修辞活动”);三指修辞学或修辞著作。三种含义既不完全相同,但又有密切的联系。即修辞规律存在于修辞活动中,修辞规律和修辞活动都同是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修辞的这三个含义表现在话语中就是: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应该用什么修辞才好呢?(修辞方法)

我最不会修辞,你别问我。(修辞活动)

李老师是专门研究修辞的。(修辞学)

小张买了一本《修辞》。(修辞著作)

唐克扬:就看我们怎么理解理论的意义,不妨想想制造原子武器的理论和实践。短时段之内,一种理论不一定有直接的后果。从长远的时间跨度来想,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具体。有争议的只是两者互相作用的方式。我的看法是理论必然和实践有关,两者不可互相脱离。我们现在讲的修辞显然不是百度的跑火车。应该去讨论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

刘克成:愿闻其详。

唐克扬:如果我们讨论的是透明性,修辞学几句话真是讲不清,下次当面跟您讨论~

杨震:部分同意。我的理解是:没有具体就没有抽象,有些抽象带来具体,但是有些抽象未必就一定有具体。我说的是相对独立,不否认相关的“必然”。

唐克扬:长时段而言,有因必然有果。不管是抽象的因还是具象的因——事实上,因并不分抽象还是具象。建筑师们往往觉得自己的设计来自具体、当下、技术的驱动,但是一切其实往往有着“更大的情境”,理论只是这种情境被剥离出的产物。把理论和实践对立二元地看待,其实是我们过往教育的一种特点,最后产生“兜圈子”的问题。比如我注意到上面不少人对“解释”之解释的看法,隐含着解释是多余的意思,但是阐释学大概不这么看。

杨震:解释不是多余。实际上在社会学领域,包括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一部分,很多理论的主要作用是对既有现象的解释,但并不对具体问题给出解决答案。尤其在地理方向,很多理论是指向why,而不是how

唐克扬:科学理论和形式理论、艺术理论是不一样的。

杨震:当然理解了why,也许可以让人明白这样更好地去how,但没有人把建筑学理论完全归纳到形式或者艺术理论的范畴啊。我的观点前面已经说了,透明性是一种解释性理论。

唐克扬:为什么它本身不是构造建筑的一种方式呢?

杨震:那它给出了构造的原则和技术路径了吗?

唐克扬:大量的实例都存在,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是一个小众的理论。不能一对一的像技术手册那样使用,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提供实际的路径。如果是讨论空间层面的构造,是;如果是讨论我们前10年说的那种狭义的构造,不是。可是空间层面的构造难道还不是建筑学或者建筑设计的核心话题吗?另外还有感受层面的问题,如此具体的讨论空间感受,当然已经是建筑设计的实践问题。

杨震:愿闻其详,我本人没有见过相关的实例,盼po一点资料学习一下

唐克扬:书里的案例都是啊,有谁能把这本书贴上来算了~

杨震:不能以作者的书来自证。还有,我说它是解释性理论,没说它是小众啊~

唐克扬:预感到已经打不住了,明天早上7:00要起床出门……

杨震:很好玩~改天再聊!

魏皓严:大量的实例都存在,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是一个小众的理论。不能一对一的像技术手册那样使用,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提供实际的路径——这段好精彩,我很同意。仔细看《透明性》的话,里面其实包含了对设计方法和身体体验的(详细)讨论,是可以进行转化与举一反三地学习和使用的。同样期待继续讨论。

而柯林罗他们后来的教学(德州骑警与在ETH做的事儿)似乎就是对这一研究成果的实质性运用与推进(比如九宫格问题和双格网叠加等)。他们使用艺术研究/美术史的方法研究建筑,或许术语与思维模式对于不了解这些的人来说比较陌生和晦涩,但是讨论到建筑本身的时候,很多可资学习的分析角度、观点与方法在闪现。

方晓风:透明性的理解可以朴素一点,透明即可以透过表层看到内部的意思,因此透明也有交叠的意味。现象透明性可以理解为不同现象交叠的效果。透明性理论反映了建筑史上的一个争论,即建筑的外表需不需要反映内部的状况。在西方的建筑传统里,很长一段时间内,建筑的内外其实是分离的,立面归立面做在实践上也没什么问题。但同时也有一批建筑师试图实现更为整体的艺术效果,像柯布的建筑,在外观上已经能看出内部的空间组织逻辑和效果,并把这种空间形体的组合直接作为形式语言,就有了一种抽象意义上的“透明”。这种透明性区别于直接玻璃幕墙的视觉透明,故名之现象透明性。在实践中,所谓现象透明性的理解是较为宽泛的,牵涉到建筑空间内外的定义,同时现代建筑对内外边界的模糊也可以理解为对透明性的应用。很多建筑现象可能用多种理论都能解释,也不必定于一尊。自己哪方面更有感觉,可以多看看这方面的,不必硬要接受某种理论。理论不比实践高或低,是另一种类型的实践,理论都是假说,在一定范围内的自圆其说即可。至于理论是否指导实践,也不是理论的真正目的,理论更多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象。

杨震:玻璃幕墙的透明,称为物理透明性,和现象透明性相对。确实,某种程度上只是理论作者观念的自洽。柯布落笔做设计的时候未必在考虑这个。但把它们提升为一种理论进行总体解释也是有意义的。

魏皓严:不过就柯林罗分析的加歇别墅来看,他所说的现象透明性要更加复杂,似乎不是立面/外表反应内部那么简单的,甚至在很多方面,立面所暗示的内部与实际的内部是不一致的。再说到柯布参赛的国联大厦,则已经是在建筑组群的层面讨论透明性问题了。不少于两个体系的叠置或者说层叠结构,好像是现象透明性的精华所在。

杨震:是,类似于立体绘画,从建筑的一个维度感知所有维度,这种感知包含了错觉,甚至其精妙就在于错觉。就像看毕加索的画一样,区别于透过玻璃幕墙一目了然的透明正确。

方晓风:其实在讨论透明性之前需要讨论“透明”的价值何以成立,这个比较复杂。

魏皓严:是的,多重暧昧的价值,多义的价值,等等

方晓风:现在就用“信息”来诠释。

杨震:我看过一些评论,把妹岛、隈研吾的实践都以“透明性”来解读。但你若去问建筑师本人,他可能觉得莫名其妙。他们没有给自己贴这些理论标签,也不守其束缚。

魏皓严:是的,评论和分析没有义务获得作者的认同,否则也就没有独立价值了。理论本身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给他们贴标签。

杨震:所以我的观点就是透明性是一种解释性理论。如果说它是一种实践,也更多是一种作者化的理论实践。

魏皓严:解释性理论、描述性理论、规范性理论,这又是一个大话题了。

( 责任编辑:冯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