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九七式坦克大解析,这可能是最适合日军的坦克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九七式骑兵战车的作用 二战日军九七式坦克大解析,这可能是最适合日军的坦克了

二战日军九七式坦克大解析,这可能是最适合日军的坦克了

2024-07-06 19: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貌似是日本陆军战车学校设计的“chi-ha”原型车,一辆采用的是三菱的发动机,一辆采用的是池贝的发动机,不过最后的量产型号采用的是三菱的发动机

然而这种原地踏步的方案遭到了陆军战车学校的大力反对,研发新坦克的原因就是八九式已经越来越落后,日本陆军需要一种更加先进的坦克,而陆军省的方案相较于八九式在性能上并没有太大的提高。于是他们推出了自己的新坦克研制方案,该坦克重量应在15吨左右,装备一门威力更加强大的57毫米坦克炮,最大装甲厚度为30毫米,发动机的最低马力不应该低于200匹。不过这样一来该坦克的造价也会大幅增加,鉴于各大兵工厂和陆军之间的关系,陆军战车学校将自己的原型车交给了民营的三菱重工。最终在1937年6月份,新坦克的两辆原型车也相继下线,在此后的试验中陆军战车学校设计的15吨级坦克在机动、火力方面都更胜一筹,尤其是双人炮塔,彻底的解放了车长(陆军省的方案为单人炮塔,车长除了指挥外还要兼任装填手和炮手),实战型更强。可就在双方正打算进行耐力性和可靠性的比拼时,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受到战争的刺激,日军军费足足翻了三倍之多,在有足够钱的情况下,陆军省放弃了自己的方案,转而采购更加先进的15吨级新坦克,也就是后来的九七式中型坦克。

▲除了日本,意大利人也喜欢用铆接技术

日本坦克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铆接,九七式也不例外,整个车体使用的是表面渗碳的装甲钢,在车底等一些要求密封性极高的部位采用的是铆接和熔接相结合的方法,铆接制成的坦克在遭遇高爆弹的打击时,在巨大冲击力的作用下装甲容易解体,铆钉也会四处飞溅,对车内和车外的人员形成二次杀伤,所以二战各国基本就不用这种方式了。该车采用动力后置的设计,战斗室和动力舱之间有一层加入耐火等特殊材料的防火板,该车的发动机冷却装置非常奇葩,考虑到会在严寒地区作战,九七式坦克最终采用了风冷的方式,不过这样一来在严寒天气下发动机启动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最坑爹的还是发动机冷却排气口和吸气口都在坦克后部上方,排出去的热气往往会被重复吸进去,冷却效率十分低下。

▲日本九七式坦克的混合悬挂结构,末尾两端的负重轮用的是独立弹簧,类似于梅卡瓦1和2的独立弹簧结构,中间四个负重轮两两为一组成为了一个大的平衡式结构,类似于早期M4的水平弹簧平衡式悬挂系统,中间的筒状结构里面装的是水平弹簧,压缩和舒张都可以

在悬挂方面九七式中型坦克采用的是压板式独立加平衡混合式悬挂,每侧一共有6个直径为534毫米的双轮缘挂胶负重轮,拖带轮为两大夹一小。第一对负重轮和最后一对负重轮通过曲轴和一个独立的弹簧连接起来,为独立悬挂。中间的四个负重轮两两为一组,通过两个叉形轮架连接起来,然后两个叉形轮架的中心轴和中部平衡轴连接在一起,平衡轴再连接一个水平的螺旋弹簧就可以。这样一来中间四个负重轮的上下摆动就可以通过各种的曲轴转换为横向左右的摆动。这种悬挂系统一直是日军在二战的标准悬挂,从描述中就可以看出这种悬挂非常复杂,维修保养难度大,占据的底盘空间也不少,而且性能也很一般。

▲罕见的日军装甲集群,貌似是在太平洋地区

再来看看九七式中型坦克的火力,主炮为一门18.4口径比的57毫米坦克炮,该炮改自八九式坦克的90式57毫米炮,炮口初速为420米每秒,因为其执行的是支援步兵的任务,所以该炮并不具备反装甲能力。在装甲防护能力方面九七式同样很一般,据日本老兵的回忆录显示,在用缴获的德制Pak36 37毫米反坦克炮进行测试时,在300米的距离上基本上是怎么打怎么穿。此外该坦克的机动性优秀,小巧的身板也非常适合远距离运输,再加之各侵略国几乎没有反坦克能力,战争初期基本上就是无敌的存在(当然不包括诺门坎)。

九七改式中型坦克一式75毫米自走炮

说起这两款改进型就不得不提一下诺门坎战役了,在这次战役中苏军五个机械化师和日军的唯一一个战车团直接交锋,虽然在此次战役中,九七式中型坦克的参战数量并不在多,但是在80多辆重量为28吨的T-28中型坦克组成的装甲集群面前,日军战车团(87辆八九式和九五式,34辆九四式,九七式只有4辆)被吊打,有些九五式轻型坦克直接就是被T-28碾过去的。这次战役让日军第一次意识到了自己的战车和主流之间的差别。不过随着日军的战略调整为“南下”,研制新坦克就显得不是很必要了,于是日军马上就对现有的九七式中型坦克开始了升级,为其装备了一门反坦克能力更强的47毫米坦克炮并换装了新炮塔,同时安装了新式的射击瞄准设备,这样九七改式中型坦克就有了一定的反甲能力。

▲著名的“功臣号”就是一辆九七改式中型坦克,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主炮了

除此之外苏联装备的SU-12型75毫米轮式自行火炮也给日本人留下了深刻影响,在苏日两国签订停战协议后,日军就马不停蹄的开始研制起了自己的自行火炮。日军对于自行火炮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弱化了机动和防护,加强了火力的战车。鉴于90式75毫米野战炮超快的射速以及九七式中型坦克的改造潜力,日军计划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将九七式中型坦克的炮塔和机枪去除,然后将90式野战炮炮架以上部分放上去,就诞生了一式75毫米自走炮,后来开炮后扬起的尘土容易遮挡视野,设计师又为自走炮安装了炮盾。由于制造能力有限,以及资源向战舰和战机的转移,一式75毫米自走炮只制造了100多辆(有说124辆的还有说138和155辆的)。

▲一式75毫米自走炮,就是野战炮和九七式底盘的简单结合,此外还有105炮和150炮版本的,只不过数量极其稀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