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椅:美国人心中"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其设计师竟是个丹麦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丹麦设计师谁的作品是丹麦走向成熟的信息标志 中国椅:美国人心中"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其设计师竟是个丹麦人

中国椅:美国人心中"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其设计师竟是个丹麦人

2023-12-27 22: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英国收藏家、水松石山房主人 Hugu Moss 的书房

明式家具将素雅古朴的文人情怀紧密地融合在工匠精湛的技艺之中。

国际亚洲古典艺术专家、古董商兼收藏家、学者安思远府邸中的收藏

它反映了天人合一的自然之趣,更饱含了深藏不露的建筑天工和超越时空的生活美学。

黄花梨高靠背南官帽椅

从中国古代的建筑工艺承袭而来的中国家具独特的榫卯结构,使明式家具在功能及纯粹的层面上出神入化。

粽角榫结构 王世襄手绘

这种完全摒弃钉和胶的组装结构,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一个巨大贡献。

黄花梨高靠背大四出头官帽椅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明式家具不事雕琢的造型与线条,对西方现代家具的极简风格极具启蒙价值。

圈椅是明朝家具三种主要椅型之一。

这种中国家具 独 有的圈形弯孤扶手设计,启发了二十世纪家具设计

而说到明式家具在现代的发展和创新,我们必须要提到一个外国人,他于半个多世纪以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将中明式家具的创新推向了又一个巅峰。

这个人,就是丹麦家具设计大师——汉斯·威格纳。

汉斯·威格纳

记得有人说过:

“凡说到中式传统设计,明椅是一个巅峰,此后至今,本土再无花开,开在丹麦”。

的确,很少有人能像汉斯·威格纳一样如此成功地赋予中国明式审美以现代气息。

汉斯·威格纳

1914年,威格纳出生于丹麦的小镇岑讷,父亲是一位鞋匠。

汉斯·威格纳的老家

他14-17岁师从H·F·斯塔尔伯格。 威格纳的天分与生俱来,除了着迷于切割与雕刻外,他对设计有着深切的感受,15岁时就设计了出他的第一把椅子。

汉斯·威格纳的全家福,最右侧为威格纳

凭借出色的天赋, 威格纳很快就出师并成为了一名技术纯熟的细木工匠,那时的他 深深地渴望创造出漂亮而又实用的家具。

20岁时,他迁往哥本哈根定居,并于1936至1938年在哥本哈根美术与工艺学校学习建筑学,师从奥拉・缪尔加德・尼尔森。

毕业后威格纳成为了一名建筑师,并被雅各布森和莫勒邀请去为奥尔胡斯城市政厅设计室内陈设品和装饰物。

1946年,他在哥本哈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威格纳为奥尔胡斯市政厅设计的家具

奥尔胡斯市政厅内部

上世纪20 年代的包豪斯风格兴起后,几乎影响了西方所有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丹麦也不例外,但当生冷的德国线条遇到人性化的丹麦思想后就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当时的丹麦人的家里充斥着文艺复兴式的古典家具和旧样式的仿制品,这些笨重的“大家伙”在狭小的居室里拥挤不堪。丹麦设计师们急需整理出“一个整洁的空间”。

威格纳也开始为繁复拆分,他认为一张座椅可以简约到“四条腿、一个座位、椅圈和扶手”。

在阅读了威尔汉姆· 温彻尔(Vilhelm Wancher)的书籍后,他受书中 《坐在明代椅上的丹麦商人》 画作的启发,于1944年打造了第一把“中国椅”(Chinese Chair )。

汉斯·威格纳 中国椅

在此后的几年中,威格纳依旧着迷于造型简洁优雅、材料工艺考究的明椅,他不断思考如何将明式圈椅改造成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的生活用椅,同时还要融入丹麦元素。

第一张“中国椅”上的脚踏、扶手和椅座也都被他进行了各种修改和调整。

终于他终于打造出了最后版本的“中国椅”,并在丹麦和北美市场大获成功。

汉斯 威格纳设计的各种“中国明式椅”

之所以将其命名为“中国椅”,是威格纳在丹麦工艺博物馆见到中国圈椅后得到的灵感。

可以看出,它似乎就是明式圈椅的简化版。

半圆形椅背与扶手相连,靠背板贴合人体背部曲线,腿足部分由四根管脚枨互相牵制。

唯一明显的不同是下半部分,没有了中国圈椅的鼓腿彭牙、踏脚枨等部件,符合其一贯的简约自然风格。

这把椅子在之后也推出各种不同的版本,包含了不同的颜色和其它材质的坐垫等。

1949年 汉斯·J·威格纳 为 Carl Hansen 设计的 The Wishbone Chair,也叫 The Y-Chair 是另一把传奇性的椅子, Y 形支撑背板是其最大的标志。

1950年在 Carl Hansen 生产,代号为 CH24。

Y形椅在简洁轻盈、富有吸引力的同时,也是异常的坚固与合理,舒适的单椅与Y字支撑背板为其最大的亮点。

直到今天,它仍是世界各地的餐厅、咖啡厅和私宅中的必备品,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经典”。

如今的 Y 椅有很多颜色外观供选择,是 Carl Hansen 的主打作品。

而另一把“世界上最美丽的椅子”,是威格纳1949 年的作品 The Round Chair(圈椅)。

这件作品周身圆润流畅,优雅亲切,美国《室内设计》杂志评价其为“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

它的扶手由几块实木拼接而成,其间融合了中国的榫卯结构,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节省木料,而且比西方惯用的曲木技术更完整地保留木头原本的自然品质。

因为它在尼克松和肯尼迪1960 年的总统竞选电视评论上出现,一下子迷倒了美国观众,从此便被叫作 The Chair ——“椅子”,以示其独一无二的地位。

肯尼迪竞选电视节目时坐的圈椅

The Chair 打开了威格纳的国际知名度,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这把椅子被丹麦皇室用来接待外宾,并曾作为国家礼物赠送给美国总统克林顿。

1990 年丹麦政府为了表彰他对丹麦现代设计的贡献,更特别推出《The Chair》邮票,足见其重要性。

时至今日,它仍是各路名流的心爱之物。而在各种国际重量级会晤中,也总少不了“椅子”的身影。

2007 年1 月26 日,92 岁高龄的丹麦家具设计大师汉斯·威格纳颓然而逝,他的无数经典设计则静静地躺在纽约联合国大厦、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华盛顿世界银行、丹麦驻各国大使馆以及世界各地的设计博物馆之中。

一起来看看纪念Hans J. Wegner 诞辰100周年视频吧:

威格纳语录:

“人的身体永远不会静止、不会安分。好的椅子应该能够允许人们在它上面自由调整姿势,并保持血液的长期流畅。”

“一张好的椅子必须能够耐用50年。”

“你最好先将一件家具翻过来看看,如果底部看起来能让人满意,那么其余部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我试图剥去这些旧式椅子中所有外在的风格,让它们呈现最纯粹和原始的结构。”

“一张椅子的设计和制造,直到有人坐上它的那一天才算真正完成。”

在威格纳一生共设计了500 余件座椅作品,它们体现了并不单一的价值,在全球无数经典案例中宁静地唱响着一首首木质奏鸣曲。

最让我们难忘的是:威格纳除了将丹麦现代主义设计推向全世界外,也将中国的明椅进化到一种新的境界。

从第一把中国椅诞生后,在他的设计生涯里,几乎处处有北欧版的中国元素。

据统计,其一生至今为止有的近500多种设计中有1/3与“中国椅”的主题相关。

无疑,中国明式家具的功能、构造、以及藏在外观之下美学观念深深地吸引了威格纳,他与中国明椅彼此成就。

站在时代巨变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现代人的居家生活里看到这位沟通东西文化、让明椅在现代主义背景下重生的伟大设计师的影子。

他的设计永久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在以记住一个朋友的方式永远地记住他。

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凡注明为其他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微信赞同其观点及其真实性负责。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