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从“中国水都”到“中国水上运动之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丹江口大坝旅游区地图位置图片 丹江口:从“中国水都”到“中国水上运动之都”

丹江口:从“中国水都”到“中国水上运动之都”

2024-07-14 19: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集

图为航拍中国丹江口“武当大明峰杯”亚洲摩托艇公开赛现场。新华网 闵任之摄

  历史的选择与担当:南水北调成就“中国水都”美名

  打开中国地图,北纬32度纬线穿过丹江口市,这是一个靠近地球上最为神秘的区域。众所周知,北纬30度线附近,是地球上众多神秘自然现象集中发生的区域,被全球地理学家誉为“地球与人类的密码”。金字塔群、巴比伦“空中花园”、百慕大、玛雅文明、西安兵马俑、三星堆等世界诸多著名自然之谜及古文明,都出现或发祥于这一纬度区域。北半球的几条著名的大河,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等,都在北纬30度附近入海。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也在北纬30度附近。

  丹江口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似乎也决定了她历史的不同凡响。

  丹江口市古称“均州”,其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逶迤千里的汉江在这里与其支流丹江汇合,神秘的沧浪之水,共同涵养了华夏文明中的楚文化。相传,均州是中国武当道教的原生地,真武大帝的诞生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也曾放逐汉江,唱诵过“沧浪之歌”。在丹江口库区沿岸,至今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群;在库区周边的山脉上,还留存有古代楚长城的遗址。除了物质性文化遗产,这里还保存了大量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伍家沟民间故事、官山吕家河民歌及唐朝流放文化与移民文化的代表盐池河唐将山坡锣鼓等。特别是以古均州城为代表的汉水民俗文化,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为代表的武当道教文化,不仅是楚文化的奇葩,而且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明源起,莫不都与水有着不解之缘。

  新中国成立后,同样因为水的缘由,丹江口人民在半个多世纪里,先后经历两次大规模移民搬迁,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

  1952年,开国领袖毛泽东提出了“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这项国字号工程随后便确定在丹江口实施。“治汉江水患”、“为三峡练兵”、“向北方调水”成为丹江口水利枢纽的重要历史使命。

  1958年,丹江口大坝破土动工。湖北、河南两省17个县10万民工以部队模式建制,挑着干粮和工具汇集丹江口工地,参与“腰斩汉江”大会战。在这些建设民工大军里,来自丹江口的建设者达万人。而在丹江口水利工程建设中,库区周边湖北、河南两省共需移民34余万人,其中仅丹江口市就有16万居民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甘忍痛苦和艰辛,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移民。

  丹江口大坝蓄水后,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均州城和有武当“九宫”之首称誉的净乐宫也一同被淹没在水底。

  2002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2005年4月,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加高工程得到批复。根据批复规划,丹江口水库大坝高程将从原来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高程,新增淹没面积305平方千米。这意味着,包括丹江口在内的库区周边,将有约35万人再次迁徙,其中涉及丹江口有10万人。这是继三峡移民之后中国又一个大规模的移民工程,也是丹江口库区居民时隔半个世纪后的第二次大迁徙。

  为了南水北调工程,为了让北方人民早日喝上一池清水,10万丹江口新移民手捧故土再次背井离乡。众多库区渔民也在政府的帮助下洗脚上岸。

  大坝加高后,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达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90.5亿立方米,成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湖,被誉为“亚洲天池”。自2014年12月12日至今,丹江口水库已累计向京津冀豫四省市20多座大中城市送水100多亿立方米,惠及1亿多人。丹江口市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水都”。

  上善若水。有人说,武当道教文化对当地人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水无争而滋万物”,造就了丹江口人服从大局、坚韧、包容的豁达个性。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这一世纪工程的顺利完工,离不开丹江口市人民的无私奉献和历史担当!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1 【纠错】 责任编辑: 毛丽菲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