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与共识】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方案与注射方案专家共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临床颅部横断面扫描多用 【规范与共识】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方案与注射方案专家共识

【规范与共识】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方案与注射方案专家共识

2024-05-10 22: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规范与共识】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方案与注射方案专家共识

文章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9,53(2) : 81-87

作者: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文章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9,53(2) : 81-87

作者: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摘要

CTA具有无创、费用低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头颈部CTA是目前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观察血管解剖和血管病变以外疾病血供来源的重要影像方法,已经成为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及长期随访的首选无创影像检查方法,制定头颈部CTA专家共识对指导日常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组织专家在参照2015年美国放射学院、美国神经放射学会、儿科放射学会最新版本头颈部CTA应用指南的基础上,参阅大量中、英文文献,并结合我国实际,形成了国内头颈部CTA扫描方案与对比剂注射方案专家共识,旨在为放射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医师、技师及护士提供参考,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共识包括头颈部CTA检查前准备、头颈部CTA扫描方案、头颈部CTA对比剂注射方案、头颈部CTA图像后处理及临床应用、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估等主要内容。

CTA与介入性血管造影相比,具有无创、费用低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头颈部CTA是目前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观察血管解剖和血管病变以外疾病血供来源的重要影像方法。随着多层螺旋CT特别是64层CT在全国的普及,头颈部CTA技术已经成为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及长期随访的首选无创影像检查方法。

因此,制定头颈部CTA专家共识对日常临床工作至关重要。2015年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美国神经放射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Neuroradiology, ASNR)、儿科放射学会(Society of Pediatrics Radiology,SPR)联合发布了最新版本的头颈部CTA应用指南,这一指南的不断修订和完善,对CT从业人员起到了规范化作用。在参阅大量中、英文文献及相关专家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国内头颈部CTA扫描方案与对比剂注射方案专家共识,旨在为放射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医师、技师及护士提供参考,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

头颈部CTA检查前准备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头部CTA适应证:

(1)缺血性脑卒中、动脉血管痉挛及血栓栓塞;(2)颅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及阻塞性疾病;(3)颅内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及静脉曲张;(4)颅内血管畸形、血管瘘及血管变异;(5)血管炎及胶原血管病;(6)创伤性血管损伤;(7)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行静脉CT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venography,CTV);(8)血管介入手术的评估及随访;(9)颅脑及面部肿瘤血供来源判断;(10)头颈部外科术前血管情况评估。

2.颈部CTA适应证:

(1)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及阻塞性疾病;(2)颈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及夹层;(3)颈血管畸形、血管瘘及血管变异;(4)血管炎及胶原血管病;(5)创伤性血管损伤;(6)血管介入手术的评估及随访;(7)颈部肿瘤血供来源判断;(8)外科术前血管情况评估。

3.绝对禁忌证:

(1)碘对比剂过敏史[1,2];(2)过敏体质,特别是对海产品或奶制品过敏[1];(3)哮喘病史[1,2,3];(4)肾功能不全[4];(5)严重心血管疾病,包括症状性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大动脉狭窄、肺动脉高压及心肌病;(6)恶液质患者。

4.相对禁忌证:

(1)高蛋白血症、多发骨髓瘤可能会加剧肾功能不全;(2)新生儿血容量低、渗透性高,容易导致不良心脏事件;(3)长期使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都会增加,并且降低肾上腺素在治疗不良反应中的作用[4];(4)镰状细胞贫血者,易导致病情加重[5];(5)部分嗜铬细胞瘤患者注射对比剂后,出现一过性儿茶酚胺释放、血压升高、高血压危象[6];(6)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其他甲状腺疾病患者使用含碘对比剂4~6周后出现碘甲状腺功能亢进,但通常可以自愈;(7)131I治疗的患者在使用碘对比剂后1周内出现碘摄取率下降,影响治疗效果,几周之内可恢复;(8)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加重其临床症状[7]。以上情况并非使用对比剂的绝对禁忌证,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二、碘对比剂的应用

静脉注射碘对比剂的方法和风险参见对比剂使用指南[8]。

三、扫描前准备

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详细询问受检者是否有过敏史;签署对比剂知情同意书;去除扫描区域表面所有金属物与饰物;嘱受检者扫描时保持体位不动,不配合患者可适当镇静;认真向受检者解释检查事宜,告知扫描所需时间,消除受检者紧张心理,以配合检查。

展开全文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头部CTA适应证:

(1)缺血性脑卒中、动脉血管痉挛及血栓栓塞;(2)颅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及阻塞性疾病;(3)颅内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及静脉曲张;(4)颅内血管畸形、血管瘘及血管变异;(5)血管炎及胶原血管病;(6)创伤性血管损伤;(7)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行静脉CT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venography,CTV);(8)血管介入手术的评估及随访;(9)颅脑及面部肿瘤血供来源判断;(10)头颈部外科术前血管情况评估。

2.颈部CTA适应证:

(1)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及阻塞性疾病;(2)颈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及夹层;(3)颈血管畸形、血管瘘及血管变异;(4)血管炎及胶原血管病;(5)创伤性血管损伤;(6)血管介入手术的评估及随访;(7)颈部肿瘤血供来源判断;(8)外科术前血管情况评估。

3.绝对禁忌证:

(1)碘对比剂过敏史[1,2];(2)过敏体质,特别是对海产品或奶制品过敏[1];(3)哮喘病史[1,2,3];(4)肾功能不全[4];(5)严重心血管疾病,包括症状性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大动脉狭窄、肺动脉高压及心肌病;(6)恶液质患者。

4.相对禁忌证:

(1)高蛋白血症、多发骨髓瘤可能会加剧肾功能不全;(2)新生儿血容量低、渗透性高,容易导致不良心脏事件;(3)长期使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都会增加,并且降低肾上腺素在治疗不良反应中的作用[4];(4)镰状细胞贫血者,易导致病情加重[5];(5)部分嗜铬细胞瘤患者注射对比剂后,出现一过性儿茶酚胺释放、血压升高、高血压危象[6];(6)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其他甲状腺疾病患者使用含碘对比剂4~6周后出现碘甲状腺功能亢进,但通常可以自愈;(7)131I治疗的患者在使用碘对比剂后1周内出现碘摄取率下降,影响治疗效果,几周之内可恢复;(8)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加重其临床症状[7]。以上情况并非使用对比剂的绝对禁忌证,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二、碘对比剂的应用

静脉注射碘对比剂的方法和风险参见对比剂使用指南[8]。

三、扫描前准备

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详细询问受检者是否有过敏史;签署对比剂知情同意书;去除扫描区域表面所有金属物与饰物;嘱受检者扫描时保持体位不动,不配合患者可适当镇静;认真向受检者解释检查事宜,告知扫描所需时间,消除受检者紧张心理,以配合检查。

头颈部CTA扫描方案

一、头部CTA扫描方案

采用64层或以上的CT扫描仪行CTA成像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高,能客观显示增强后血管结构的优势。

(一)常规CTA检查方案

患者采用仰卧位,头先进;用压束带固定好头部和下颌,保持头颈部静止不动及平静呼吸,避免吞咽及眨眼动作。

1.扫描范围方法:

扫描范围从颅顶至下颌水平,以C3~C4为基准线。先行正位定位像,而后根据定位像确定扫描范围执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平扫目的用于观察脑实质病变、脑出血、血管钙化和ROI的解剖位置。有些情况平扫不是必需的,例如治疗效果复查,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宽度≥8 cm的探测器设备,采用轴面扫描模式;宽度3 mm的动脉瘤诊断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高达83%~100%和79%~100%[9,10],而在瘤颈≤3 mm的动脉瘤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51%~98%和79%~100%[11,12],且其检查方便、禁忌少、费用低。因此,临床上推荐将头颅CTA作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之一。常规头部CTA检查颅内动脉瘤存在一定不足。首先,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较大;其次,邻近骨质周围的动脉瘤不能很好显示,但数字减影CTA通过自动去骨技术,可显示骨质周围血管及其异常情况[12,13]。部分动脉瘤颈部狭长,内有钙化、血栓形成,造成对比剂通过速度降低,瘤体内对比剂浓度降低,容易出现假阴性。在图像重组后处理时,对可疑微小动脉瘤要以原始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多种图像重组方法进行分析,可减少小动脉瘤漏诊率。(2)术后评估:目前,头部CTA作为动脉瘤栓塞术和夹闭术后主要随访检查之一,用于评价弹簧圈与残存动脉的关系。不仅可以评价手术效果,而且可以作为长期随访手段,监测动脉瘤复发。因植入弹簧圈或金属夹的线束硬化伪影干扰,使得其术后评价效果不稳定。最新的二次迭代重建算法可以有效减少金属线束硬化伪影所带来的干扰。

2.动静脉畸形CTA检查:

动静脉畸形分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CTA不仅可以诊断动静脉畸形,还可以显示病变空间结构信息。VR技术可以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结构及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3.颅脑肿瘤CTA检查:

对于头颅富血供肿瘤,如脑膜瘤、血管母细胞瘤及颈静脉球瘤等,头部CTA及CTV可以清晰显示肿瘤与血管关系,为诊断肿瘤及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依据;对于与颅底关系密切的颅内肿瘤,如脑膜瘤、垂体瘤等,头颅CTA可用于肿瘤的术前评估,可以显示肿瘤与邻近骨质及血管之间关系,降低手术风险。

4.静脉窦血栓CTV检查:

脑静脉窦血栓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脑血管疾病,CTV常用于静脉窦血栓诊断,一般表现为Delta征(空三角征),CTV可清晰、完整显示脑静脉及静脉窦内充盈缺损情况,多角度MIP、MPR可直接显示静脉窦血栓的有无及范围。

(四)头部CTA的低剂量扫描方案

根据放射防护最低的合理辐射(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ALARA)原则,低剂量扫描技术从机器本身性能出发,优化扫描参数,在满足诊断的基础上来控制辐射剂量,从而保护了受检者的健康。目前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有[14,15]:(1)降低管电流:降低管电流是目前降低辐射剂量的主要方式,也是低剂量CT检查的主要方法。(2)降低管电压:不仅辐射剂量下降,而且降低X线质量,从而降低X线穿透力,使吸收的辐射比例增加,因此在低剂量CT扫描中要考虑图像质量与射线剂量之间的平衡。有报道,与常规使用120 kV的扫描参数相比,使用80 kV管电压对于显示动脉血管的强化效果及对微细小动脉血管的显示率基本相同,且可以降低40%以上的射线辐射剂量[16]。(3)使用迭代算法重建:以迭代算法代替以往的常规滤波反投影算法,既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也可抑制噪声,从而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数据。婴幼儿和儿童参照ALARA原则,使用和患者相匹配的检查技术参数。(4)双能量CT虚拟平扫技术:此技术也可以降低辐射剂量。

二、颈部CTA扫描方案

(一)常规颈部CTA扫描方案

1.扫描体位及范围:

受检者采取头先进、仰卧位,头置于头托架内、下颌上抬,头尽量后仰,两肩尽量下垂、双上肢置于体部两侧,头颈部正中矢状面与纵向激光定位线重合,眉间线与横向定位线平行。扫描范围自胸骨角水平至外耳道平面。

2.定位像扫描:

一般采用侧位定位像,必要时可扫描正、侧位定位像。扫描参数:管电压100~120 kVp,管电流10~35 mA,由头向足侧扫描,扫描长度400 mm。

3.颈部CTA扫描参数:

采用螺旋扫描方式,扫描方向为从足侧向头侧扫描,常规扫描管电压采用100~120 kVp,管电流200~300 mA,X线管旋转时间0.27~0.50 s/周,螺距1.0~1.5,FOV为(200.00~250.00)mm×(200.00~250.00)mm,窗宽600 HU、窗位300 HU,采集层厚0.50~1.00 mm,重建间隔0.45~0.75 mm,重建矩阵512×512,准直器宽度建议选择最宽。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扫描技术,监测层面为主动脉弓,触发阈值80~120 HU,标准重建算法Standard/B30。不同探测器的CT扫描速度不同,探测器≤40排、64排、>64排的速度分别为≥40、≥60、≥100 mm/s。

(二)颈部CTA双能量或能谱扫描方案

颈部CTA双能量及能谱扫描可以去除钙化及骨骼,有利于观察不稳定性斑块及去除椎体等骨骼对于血管观察的影响,提高图像质量。在设备性能允许的前提下,颈部CTA尽量选择能量减影的CTA扫描模式。双能量扫描CTA两个X线管的管电压分别是80 kVp和140 kVp,能谱CTA扫描采用单X线管80 kVp和140 kVp切换,其余扫描参数与常规CTA基本相同。

(三)颈部常见疾病的个性化扫描及重建方案

1.支架术后CTA检查:

需要明确支架的位置和数量。颈动脉支架通常宽度较宽(≥3 mm),比较容易显示。如果为了更好显示支架,可以增加1个锐利算法的薄层图像,这有利于观察支架内是否出现再狭窄。

2.人工血管术后CTA检查:

人工血管术后的患者需要明确人工血管的起始位置和连接位置,在平扫的时候观察图像是否将整个人工血管扫描完整,如不完整可以补充扫描范围,确保增强图像包括整个人工血管。

3.肿瘤CTA检查:

对于颈部肿瘤的CTA可加扫静脉期,明确肿瘤的范围、血供、强化程度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等。

(四)颈部CTA的低剂量扫描方案

甲状腺为辐射敏感腺体,颈部扫描可使用铋屏蔽进行防护。降低颈部CTA辐射剂量的方法有:(1)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2)低电压技术,80、70 kVp的扫描电压;(3)有条件可使用铋屏蔽防护措施;(4)使用迭代算法,推荐自动管电流技术联合低电压以及迭代算法进行颈CTA的低剂量扫描方案。

一、头部CTA扫描方案

采用64层或以上的CT扫描仪行CTA成像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高,能客观显示增强后血管结构的优势。

(一)常规CTA检查方案

患者采用仰卧位,头先进;用压束带固定好头部和下颌,保持头颈部静止不动及平静呼吸,避免吞咽及眨眼动作。

1.扫描范围方法:

扫描范围从颅顶至下颌水平,以C3~C4为基准线。先行正位定位像,而后根据定位像确定扫描范围执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平扫目的用于观察脑实质病变、脑出血、血管钙化和ROI的解剖位置。有些情况平扫不是必需的,例如治疗效果复查,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宽度≥8 cm的探测器设备,采用轴面扫描模式;宽度3 mm的动脉瘤诊断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高达83%~100%和79%~100%[9,10],而在瘤颈≤3 mm的动脉瘤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51%~98%和79%~100%[11,12],且其检查方便、禁忌少、费用低。因此,临床上推荐将头颅CTA作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之一。常规头部CTA检查颅内动脉瘤存在一定不足。首先,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较大;其次,邻近骨质周围的动脉瘤不能很好显示,但数字减影CTA通过自动去骨技术,可显示骨质周围血管及其异常情况[12,13]。部分动脉瘤颈部狭长,内有钙化、血栓形成,造成对比剂通过速度降低,瘤体内对比剂浓度降低,容易出现假阴性。在图像重组后处理时,对可疑微小动脉瘤要以原始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多种图像重组方法进行分析,可减少小动脉瘤漏诊率。(2)术后评估:目前,头部CTA作为动脉瘤栓塞术和夹闭术后主要随访检查之一,用于评价弹簧圈与残存动脉的关系。不仅可以评价手术效果,而且可以作为长期随访手段,监测动脉瘤复发。因植入弹簧圈或金属夹的线束硬化伪影干扰,使得其术后评价效果不稳定。最新的二次迭代重建算法可以有效减少金属线束硬化伪影所带来的干扰。

2.动静脉畸形CTA检查:

动静脉畸形分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CTA不仅可以诊断动静脉畸形,还可以显示病变空间结构信息。VR技术可以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结构及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3.颅脑肿瘤CTA检查:

对于头颅富血供肿瘤,如脑膜瘤、血管母细胞瘤及颈静脉球瘤等,头部CTA及CTV可以清晰显示肿瘤与血管关系,为诊断肿瘤及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依据;对于与颅底关系密切的颅内肿瘤,如脑膜瘤、垂体瘤等,头颅CTA可用于肿瘤的术前评估,可以显示肿瘤与邻近骨质及血管之间关系,降低手术风险。

4.静脉窦血栓CTV检查:

脑静脉窦血栓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脑血管疾病,CTV常用于静脉窦血栓诊断,一般表现为Delta征(空三角征),CTV可清晰、完整显示脑静脉及静脉窦内充盈缺损情况,多角度MIP、MPR可直接显示静脉窦血栓的有无及范围。

(四)头部CTA的低剂量扫描方案

根据放射防护最低的合理辐射(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ALARA)原则,低剂量扫描技术从机器本身性能出发,优化扫描参数,在满足诊断的基础上来控制辐射剂量,从而保护了受检者的健康。目前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有[14,15]:(1)降低管电流:降低管电流是目前降低辐射剂量的主要方式,也是低剂量CT检查的主要方法。(2)降低管电压:不仅辐射剂量下降,而且降低X线质量,从而降低X线穿透力,使吸收的辐射比例增加,因此在低剂量CT扫描中要考虑图像质量与射线剂量之间的平衡。有报道,与常规使用120 kV的扫描参数相比,使用80 kV管电压对于显示动脉血管的强化效果及对微细小动脉血管的显示率基本相同,且可以降低40%以上的射线辐射剂量[16]。(3)使用迭代算法重建:以迭代算法代替以往的常规滤波反投影算法,既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也可抑制噪声,从而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数据。婴幼儿和儿童参照ALARA原则,使用和患者相匹配的检查技术参数。(4)双能量CT虚拟平扫技术:此技术也可以降低辐射剂量。

二、颈部CTA扫描方案

(一)常规颈部CTA扫描方案

1.扫描体位及范围:

受检者采取头先进、仰卧位,头置于头托架内、下颌上抬,头尽量后仰,两肩尽量下垂、双上肢置于体部两侧,头颈部正中矢状面与纵向激光定位线重合,眉间线与横向定位线平行。扫描范围自胸骨角水平至外耳道平面。

2.定位像扫描:

一般采用侧位定位像,必要时可扫描正、侧位定位像。扫描参数:管电压100~120 kVp,管电流10~35 mA,由头向足侧扫描,扫描长度400 mm。

3.颈部CTA扫描参数:

采用螺旋扫描方式,扫描方向为从足侧向头侧扫描,常规扫描管电压采用100~120 kVp,管电流200~300 mA,X线管旋转时间0.27~0.50 s/周,螺距1.0~1.5,FOV为(200.00~250.00)mm×(200.00~250.00)mm,窗宽600 HU、窗位300 HU,采集层厚0.50~1.00 mm,重建间隔0.45~0.75 mm,重建矩阵512×512,准直器宽度建议选择最宽。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扫描技术,监测层面为主动脉弓,触发阈值80~120 HU,标准重建算法Standard/B30。不同探测器的CT扫描速度不同,探测器≤40排、64排、>64排的速度分别为≥40、≥60、≥100 mm/s。

(二)颈部CTA双能量或能谱扫描方案

颈部CTA双能量及能谱扫描可以去除钙化及骨骼,有利于观察不稳定性斑块及去除椎体等骨骼对于血管观察的影响,提高图像质量。在设备性能允许的前提下,颈部CTA尽量选择能量减影的CTA扫描模式。双能量扫描CTA两个X线管的管电压分别是80 kVp和140 kVp,能谱CTA扫描采用单X线管80 kVp和140 kVp切换,其余扫描参数与常规CTA基本相同。

(三)颈部常见疾病的个性化扫描及重建方案

1.支架术后CTA检查:

需要明确支架的位置和数量。颈动脉支架通常宽度较宽(≥3 mm),比较容易显示。如果为了更好显示支架,可以增加1个锐利算法的薄层图像,这有利于观察支架内是否出现再狭窄。

2.人工血管术后CTA检查:

人工血管术后的患者需要明确人工血管的起始位置和连接位置,在平扫的时候观察图像是否将整个人工血管扫描完整,如不完整可以补充扫描范围,确保增强图像包括整个人工血管。

3.肿瘤CTA检查:

对于颈部肿瘤的CTA可加扫静脉期,明确肿瘤的范围、血供、强化程度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等。

(四)颈部CTA的低剂量扫描方案

甲状腺为辐射敏感腺体,颈部扫描可使用铋屏蔽进行防护。降低颈部CTA辐射剂量的方法有:(1)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2)低电压技术,80、70 kVp的扫描电压;(3)有条件可使用铋屏蔽防护措施;(4)使用迭代算法,推荐自动管电流技术联合低电压以及迭代算法进行颈CTA的低剂量扫描方案。

头颈部CTA对比剂注射方案

一、头部CTA对比剂使用方案

对比剂的使用建议参考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二版)[8],使用高压注射器,选用碘浓度为320~400 mg/ml的对比剂。用22 G静脉套管针,首选右上肢静脉(桡静脉或肘静脉)穿刺,连接高压注射器后,将患者手臂置于身体一侧,保持伸直、放松。增强扫描,推荐使用碘浓度为320~400 mg/ml的对比剂,成人注射流率不低于3 ml/s,婴幼儿不低于2 ml/s;总剂量按含碘量150~300 mg/kg计算。

不同类型的CT设备扫描速度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略有差异,40层以下螺旋CT对比剂注射时间12 s、64层CT 10 s、128层及以上CT对比剂注射时间8 s,余注射参数与64层CT相同(表1)。

二、颈部CTA对比剂使用方案

对比剂的使用建议参考《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8],推荐使用碘浓度为320~400 mg/ml的对比剂。建议使用高压注射器,将50~100 ml对比剂和30~70 ml生理盐水分别装入高压注射器中,连接延长管,排气完毕后连接留置针等待注射。

颈部CTA时,注射部位选择右手臂(优于左手臂),有利于避免左头臂静脉未稀释的对比剂造成伪影。使用20 G或22 G静脉套管(留置)针穿刺手臂上粗大的静脉(桡静脉或肘静脉),必要时穿刺股静脉。连接高压注射器后,将患者手臂置于身体两侧,保持伸直、放松。

推荐使用个性化注射方案:体重达到50 kg患者行颈部CTA检查时,碘对比剂的注射流率应达到4~5 ml/s;体重超过50 kg的,注射流率可适当增加,但不建议超过6 ml/s。对比剂用量60~100 ml,或根据体重测算(1~2 ml/kg体重)。

64层以上CT对比剂用量可减少到50~60 ml,注射碘对比剂后应团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儿童使用对比剂剂量应根据体重测算,注射流率也应根据体重调整;小儿和婴幼儿应选用24 G或22 G套管针静脉注射,注射流率2~3 ml/s较合适。总之,对比剂注射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既要保证CTA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又要考虑肾脏毒性等不良反应。

一、头部CTA对比剂使用方案

对比剂的使用建议参考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二版)[8],使用高压注射器,选用碘浓度为320~400 mg/ml的对比剂。用22 G静脉套管针,首选右上肢静脉(桡静脉或肘静脉)穿刺,连接高压注射器后,将患者手臂置于身体一侧,保持伸直、放松。增强扫描,推荐使用碘浓度为320~400 mg/ml的对比剂,成人注射流率不低于3 ml/s,婴幼儿不低于2 ml/s;总剂量按含碘量150~300 mg/kg计算。

不同类型的CT设备扫描速度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略有差异,40层以下螺旋CT对比剂注射时间12 s、64层CT 10 s、128层及以上CT对比剂注射时间8 s,余注射参数与64层CT相同(表1)。

二、颈部CTA对比剂使用方案

对比剂的使用建议参考《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8],推荐使用碘浓度为320~400 mg/ml的对比剂。建议使用高压注射器,将50~100 ml对比剂和30~70 ml生理盐水分别装入高压注射器中,连接延长管,排气完毕后连接留置针等待注射。

颈部CTA时,注射部位选择右手臂(优于左手臂),有利于避免左头臂静脉未稀释的对比剂造成伪影。使用20 G或22 G静脉套管(留置)针穿刺手臂上粗大的静脉(桡静脉或肘静脉),必要时穿刺股静脉。连接高压注射器后,将患者手臂置于身体两侧,保持伸直、放松。

推荐使用个性化注射方案:体重达到50 kg患者行颈部CTA检查时,碘对比剂的注射流率应达到4~5 ml/s;体重超过50 kg的,注射流率可适当增加,但不建议超过6 ml/s。对比剂用量60~100 ml,或根据体重测算(1~2 ml/kg体重)。

64层以上CT对比剂用量可减少到50~60 ml,注射碘对比剂后应团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儿童使用对比剂剂量应根据体重测算,注射流率也应根据体重调整;小儿和婴幼儿应选用24 G或22 G套管针静脉注射,注射流率2~3 ml/s较合适。总之,对比剂注射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既要保证CTA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又要考虑肾脏毒性等不良反应。

头颈部CTA图像后处理及临床应用

头颈部CTA图像重建和后处理,由接受过培训的医生、技师或其他相关人员完成,常用的三维后处理方法包括MPR、CPR、MIP及VR。

一、头部CTA图像重建和后处理

1.标准后处理方法:

首先在横断面原始图像及VR图像上观察颅内动脉及分支的大致走行、形态及分布等情况,若无异常,则进行常规MIP和VR显示,若发现可疑病变,可在常规后处理基础上,对病变部位、范围、邻近组织情况进行多方位MPR、CPR、MIP及VR显示及相关测量。

VR主要用于三维立体观察血管情况,可多方位、直观显示脑动脉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通过各方位剪切颅骨,可充分暴露血管解剖细节:轴面上剪切颅顶部骨可观察颅内血管全貌、Willis环及分支;冠状面上剪切颅面及后面颅骨,从前面可观察双侧大脑中动脉,从后面可观察大脑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矢状面剪切左、右两侧颅骨,分别观察大脑前动脉及内动脉虹吸段。VR可较好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和载瘤动脉的关系,有利于临床医师确定手术入路;还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动脉的形态改变;对于动静脉畸形者,VR能够显示病变与流入动脉、流出静脉邻近血管的关系等。

MPR在二维横断面图像基础上,可以重组出冠状面、矢状面或任意层面图像,可从多角度、多方位显示靶血管的结构和形态,对病灶定位和空间关系判断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后处理技术,尤其适用于观察动脉瘤的形态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挑选最佳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图,测量瘤颈、瘤的长径和短径,指导临床手术夹闭动脉瘤。

CPR可以直接显示血管管腔情况、血管的形态和变异、斑块性质及相应血管狭窄长度和程度,还可以进行斑块分析,测量血管狭窄率等。CPR的提取要保证在血管的中线,常规重建颈内动脉颅内段及椎动脉颅内段全长CPR图像各2张(正交90°)。

根据诊断需要可选择任意层厚进行MIP,分别显示Willis环,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各交通支。选择不同的厚层进行MIP,尽可能避开骨骼、钙化及增强后的软组织结构。MIP应用于动静脉畸形方面,对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巢、引流静脉及与周围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在MIP图上可以根据颅内肿瘤位置,选择不同角度观察肿瘤与血管的关系。

2.头部CTA双能量后处理:

颅内动脉瘤推荐使用去骨功能显示动脉瘤与脑动脉的关系。推荐使用VR和MIP图像,分别剪切后循环及前循环血管,保留前循环及后循环血管,根据动脉瘤与供血动脉的关系,采用不同角度显示。

3.颅脑CTV图像重建和后处理:

MPR、MIP、VR标准后处理方法:首先观察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双侧横窦及乙状窦及其属支的显影情况,形态、大小、分布有无异常。若无异常,则常规MIP和VR重组;若存在狭窄、闭塞、充盈缺损或畸形血管影,则对病变部位、范围、邻近组织侵犯情况进行多方位MPR、CPR、MIP及VR重组显示,应用去骨功能进行脑静脉三维重建,对目标静脉血管进行分析。目前,脑静脉CTV成像主要应用于脑静脉窦血栓、脑动静脉畸形、先天性异常及颅内肿瘤与邻近硬膜窦和大脑静脉的关系等方面。

MIP在头颅CTV常选择厚层重组,但显示血管的同时也显示了相应范围内密度很高的骨骼、钙化及增强后的软组织结构。常采用自动去骨法、手工切除法或阈值法将骨骼等高密度影清除,消除对血管的干扰,对显示静脉及解剖变异有很高价值。临床上,MIP应用于静脉窦血栓的检查,可清晰、完整地显示脑静脉及静脉窦内充盈缺损和周围侧支循环情况,评估血栓的范围。MIP用于动静脉畸形方面,对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巢、引流静脉及与周围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显示具有重要价值。

VR可多方位、直观显示脑静脉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根据有无颅骨显示可分为带骨的容积再现技术和去骨容积再现技术。VR应用于动静脉畸形,可多角度显示病变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特别是对流入动脉与流出静脉的显示;但用于评估血管狭窄或病变范围时,由于VR受阈值影响,会高估或低估病变细节,此时需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及其他重组方式综合诊断。

二、颈部CTA图像后处理及临床应用

标准后处理方法可以初步观察颈动脉、椎动脉的大致走行及病变(包括血管起源、颈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再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MIP、MPR、CPR及VR等后处理图像重组,结合病变部位的横断面,观察血管病变的垂直切面并进行测量。

MIP包括整体MIP与薄层MIP(层厚可选择)2种方式:整体MIP显示扫描范围内所有密度较高的血管,但同时也显示了相应范围内密度很高的骨骼、钙化及增强后的软组织结构;薄层MIP可选择性地显示其中的一部分。整体MIP消除骨骼、钙化等重叠的高密度方法有2种:(1)播种法:将高于血管密度阈值的图像播种去掉,但阈值选择要准确,否则可能将骨骼与血管一起清除掉。此方法可重复使用,直至将重叠的高密度影完全消除。(2)手工薄片清除法:将靶血管区域划分为若干薄片,逐个画ROI去掉不需要的组织,此法工作量较大,但效果好。

MPR可进行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图像重组,尤其适用于观察夹层动脉瘤及动脉管腔狭窄伴钙化的病变,真实地反映靶血管钙化斑块垂直断面及管腔狭窄的程度。并且对比剂在此种后处理方法上显示密度最高。缺点是由于血管走行迂曲,常常不能在1个层面上同时显示完整血管。

CPR可自动沿血管路径生成血管长轴的曲面重组图像,能够以血管中心为轴进行多角度旋转观察。CPR对于显示血管腔内外病变及其支架是否通畅有优势。此方法对操作者要求较高,否则易产生血管狭窄等假象。

VR可多方位直观地显示靶血管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通过旋转可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动脉狭窄及其支架植入的情况。如果只显示靶血管,也可以采用播种法或手工清除法去掉骨骼及周围组织结构,但应注意VR图像用于显示血管整体观较好,但是诊断及测量血管狭窄还必须依靠MPR、MIP及CPR技术。

头颈部CTA图像重建和后处理,由接受过培训的医生、技师或其他相关人员完成,常用的三维后处理方法包括MPR、CPR、MIP及VR。

一、头部CTA图像重建和后处理

1.标准后处理方法:

首先在横断面原始图像及VR图像上观察颅内动脉及分支的大致走行、形态及分布等情况,若无异常,则进行常规MIP和VR显示,若发现可疑病变,可在常规后处理基础上,对病变部位、范围、邻近组织情况进行多方位MPR、CPR、MIP及VR显示及相关测量。

VR主要用于三维立体观察血管情况,可多方位、直观显示脑动脉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通过各方位剪切颅骨,可充分暴露血管解剖细节:轴面上剪切颅顶部骨可观察颅内血管全貌、Willis环及分支;冠状面上剪切颅面及后面颅骨,从前面可观察双侧大脑中动脉,从后面可观察大脑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矢状面剪切左、右两侧颅骨,分别观察大脑前动脉及内动脉虹吸段。VR可较好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和载瘤动脉的关系,有利于临床医师确定手术入路;还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动脉的形态改变;对于动静脉畸形者,VR能够显示病变与流入动脉、流出静脉邻近血管的关系等。

MPR在二维横断面图像基础上,可以重组出冠状面、矢状面或任意层面图像,可从多角度、多方位显示靶血管的结构和形态,对病灶定位和空间关系判断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后处理技术,尤其适用于观察动脉瘤的形态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挑选最佳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图,测量瘤颈、瘤的长径和短径,指导临床手术夹闭动脉瘤。

CPR可以直接显示血管管腔情况、血管的形态和变异、斑块性质及相应血管狭窄长度和程度,还可以进行斑块分析,测量血管狭窄率等。CPR的提取要保证在血管的中线,常规重建颈内动脉颅内段及椎动脉颅内段全长CPR图像各2张(正交90°)。

根据诊断需要可选择任意层厚进行MIP,分别显示Willis环,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各交通支。选择不同的厚层进行MIP,尽可能避开骨骼、钙化及增强后的软组织结构。MIP应用于动静脉畸形方面,对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巢、引流静脉及与周围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在MIP图上可以根据颅内肿瘤位置,选择不同角度观察肿瘤与血管的关系。

2.头部CTA双能量后处理:

颅内动脉瘤推荐使用去骨功能显示动脉瘤与脑动脉的关系。推荐使用VR和MIP图像,分别剪切后循环及前循环血管,保留前循环及后循环血管,根据动脉瘤与供血动脉的关系,采用不同角度显示。

3.颅脑CTV图像重建和后处理:

MPR、MIP、VR标准后处理方法:首先观察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双侧横窦及乙状窦及其属支的显影情况,形态、大小、分布有无异常。若无异常,则常规MIP和VR重组;若存在狭窄、闭塞、充盈缺损或畸形血管影,则对病变部位、范围、邻近组织侵犯情况进行多方位MPR、CPR、MIP及VR重组显示,应用去骨功能进行脑静脉三维重建,对目标静脉血管进行分析。目前,脑静脉CTV成像主要应用于脑静脉窦血栓、脑动静脉畸形、先天性异常及颅内肿瘤与邻近硬膜窦和大脑静脉的关系等方面。

MIP在头颅CTV常选择厚层重组,但显示血管的同时也显示了相应范围内密度很高的骨骼、钙化及增强后的软组织结构。常采用自动去骨法、手工切除法或阈值法将骨骼等高密度影清除,消除对血管的干扰,对显示静脉及解剖变异有很高价值。临床上,MIP应用于静脉窦血栓的检查,可清晰、完整地显示脑静脉及静脉窦内充盈缺损和周围侧支循环情况,评估血栓的范围。MIP用于动静脉畸形方面,对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巢、引流静脉及与周围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显示具有重要价值。

VR可多方位、直观显示脑静脉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根据有无颅骨显示可分为带骨的容积再现技术和去骨容积再现技术。VR应用于动静脉畸形,可多角度显示病变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特别是对流入动脉与流出静脉的显示;但用于评估血管狭窄或病变范围时,由于VR受阈值影响,会高估或低估病变细节,此时需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及其他重组方式综合诊断。

二、颈部CTA图像后处理及临床应用

标准后处理方法可以初步观察颈动脉、椎动脉的大致走行及病变(包括血管起源、颈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再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MIP、MPR、CPR及VR等后处理图像重组,结合病变部位的横断面,观察血管病变的垂直切面并进行测量。

MIP包括整体MIP与薄层MIP(层厚可选择)2种方式:整体MIP显示扫描范围内所有密度较高的血管,但同时也显示了相应范围内密度很高的骨骼、钙化及增强后的软组织结构;薄层MIP可选择性地显示其中的一部分。整体MIP消除骨骼、钙化等重叠的高密度方法有2种:(1)播种法:将高于血管密度阈值的图像播种去掉,但阈值选择要准确,否则可能将骨骼与血管一起清除掉。此方法可重复使用,直至将重叠的高密度影完全消除。(2)手工薄片清除法:将靶血管区域划分为若干薄片,逐个画ROI去掉不需要的组织,此法工作量较大,但效果好。

MPR可进行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图像重组,尤其适用于观察夹层动脉瘤及动脉管腔狭窄伴钙化的病变,真实地反映靶血管钙化斑块垂直断面及管腔狭窄的程度。并且对比剂在此种后处理方法上显示密度最高。缺点是由于血管走行迂曲,常常不能在1个层面上同时显示完整血管。

CPR可自动沿血管路径生成血管长轴的曲面重组图像,能够以血管中心为轴进行多角度旋转观察。CPR对于显示血管腔内外病变及其支架是否通畅有优势。此方法对操作者要求较高,否则易产生血管狭窄等假象。

VR可多方位直观地显示靶血管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空间解剖关系,通过旋转可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动脉狭窄及其支架植入的情况。如果只显示靶血管,也可以采用播种法或手工清除法去掉骨骼及周围组织结构,但应注意VR图像用于显示血管整体观较好,但是诊断及测量血管狭窄还必须依靠MPR、MIP及CPR技术。

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估

一、头部CTA图像质量评估

1.强化质量:

(1)清晰显示大脑前、中、后动脉,基底动脉和前、后交通动脉;(2)清晰显示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颅内段的走行和充盈缺损情况;(3)清晰显示头部动脉与邻近器官的位置关系;(4)扫描区域内头部动脉的横断面影像中CT值不低于200 HU;(5)扫描区域内颅内静脉的横断面影像中CT值不超过150 HU;(6)颅内静脉高浓度对比剂伪影对Willis环不产生明显影响。

2.重组图像质量:

(1)无体外金属异物产生的明显影响动脉显示效果的线束硬化伪影;(2)无运动位移等造成的运动伪影;(3)MPR、VR、MIP、CPR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对头部动脉显示清晰;(4)CPR影像重组层面应置于血管管径中心,且以不同角度旋转,管径及腔内病变显示清晰;(5)VR图像中血管边界平滑,应与MPR图像中的动脉边界相符合;(6)MPR图像层厚、间隔分别为5 mm、4~5 mm,窗宽350 HU、窗位50 HU。

3.照片质量:

(1)14 in×17 in照片分格推荐20幅,最多不超过24幅;(2)VR图像尽量使用彩色打印照片。我国由于降低耗材和成本情况,现在很多单位的图像采用在线阅读储存,无胶片化将成为以后的趋势。

二、颈部CTA图像质量评估

1.强化质量:

(1)清晰显示主动脉弓、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2)清晰显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起始段的走行和充盈缺损情况;(3)清晰显示颈部动脉与邻近器官的位置关系;(4)扫描区域内颈部动脉的横断面影像中CT值在300~350 HU范围内;(5)扫描区域内颈部静脉的横断面影像中CT值不超过150 HU;(6)右侧锁骨下静脉高浓度对比剂伪影对头臂干的显示不产生明显影响。

2.重组图像质量:

(1)无假牙等金属异物产生的明显影响动脉显示效果的线束硬化伪影;(2)无呼吸、吞咽等造成的运动伪影;(3)MPR、VR、MIP、CPR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对颈部动脉显示清晰;(4)CPR影像重组层面应置于血管管径中心,且以不同角度旋转,管径及腔内病变显示清晰;(5)VR图像中血管边界平滑,应与MPR图像中的动脉边界相符合;(6)MPR图像层厚5 mm、层间距4~5 mm,窗宽350 HU、窗位50 HU。

3.照片质量:

(1)14 in×17 in照片分格推荐20幅,最多不超过24幅;(2)VR图像尽量使用彩色打印照片。

综上所述,头颈CTA是一项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是诊断及鉴别血管疾病及显示血管解剖的有利工具。CTA检查具有离子辐射,应该在经过培训的医师指导下完成。CTA应该被用于特定的检查目的,采用最小辐射剂量方案,并且保证满足诊断所必需的图像质量。头部CTA和颈部CTA具有不同的适应证,扫描方案及重建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分开进行。如果病变范围较大,可以适当扩大扫描范围。双能量及能谱扫描可以去除钙化及骨骼,有利于观察不稳定性斑块及去除椎体等骨骼对于血管图像的影响。在设备性能允许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能量减影的CTA扫描模式。低剂量扫描技术从设备本身性能出发,优化扫描参数,在满足诊断的基础上来控制辐射剂量。头、颈部CTA图像重建和后处理,应由接受过培训的医师、技师或其他相关人员完成,若发现可疑病变,可在常规后处理基础上,对病变部位、范围、邻近组织情况进行多方位MPR、CPR、MIP及VR显示及相关测量。头颈CTA的局限性在于当管壁钙化明显,或者血管周围存在高密度物质时,例如动脉瘤夹、弹簧栓或血肿将影响管壁显示。此外对于颅内血管管壁显示也有一定限制。

专家共识协作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陈敏(北京医院放射科);陈钰(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高宏(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高剑波(郑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洪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胡道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黄仲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金征宇(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李子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梁长虹(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刘挨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诊断科);刘士远(上海长征医院放射科);马祥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放射科);王小宜(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鲜军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薛华丹(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杨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于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放射科);张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张惠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张龙江(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科);朱斌(南京市鼓楼医院放射科)

一、头部CTA图像质量评估

1.强化质量:

(1)清晰显示大脑前、中、后动脉,基底动脉和前、后交通动脉;(2)清晰显示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颅内段的走行和充盈缺损情况;(3)清晰显示头部动脉与邻近器官的位置关系;(4)扫描区域内头部动脉的横断面影像中CT值不低于200 HU;(5)扫描区域内颅内静脉的横断面影像中CT值不超过150 HU;(6)颅内静脉高浓度对比剂伪影对Willis环不产生明显影响。

2.重组图像质量:

(1)无体外金属异物产生的明显影响动脉显示效果的线束硬化伪影;(2)无运动位移等造成的运动伪影;(3)MPR、VR、MIP、CPR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对头部动脉显示清晰;(4)CPR影像重组层面应置于血管管径中心,且以不同角度旋转,管径及腔内病变显示清晰;(5)VR图像中血管边界平滑,应与MPR图像中的动脉边界相符合;(6)MPR图像层厚、间隔分别为5 mm、4~5 mm,窗宽350 HU、窗位50 HU。

3.照片质量:

(1)14 in×17 in照片分格推荐20幅,最多不超过24幅;(2)VR图像尽量使用彩色打印照片。我国由于降低耗材和成本情况,现在很多单位的图像采用在线阅读储存,无胶片化将成为以后的趋势。

二、颈部CTA图像质量评估

1.强化质量:

(1)清晰显示主动脉弓、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2)清晰显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起始段的走行和充盈缺损情况;(3)清晰显示颈部动脉与邻近器官的位置关系;(4)扫描区域内颈部动脉的横断面影像中CT值在300~350 HU范围内;(5)扫描区域内颈部静脉的横断面影像中CT值不超过150 HU;(6)右侧锁骨下静脉高浓度对比剂伪影对头臂干的显示不产生明显影响。

2.重组图像质量:

(1)无假牙等金属异物产生的明显影响动脉显示效果的线束硬化伪影;(2)无呼吸、吞咽等造成的运动伪影;(3)MPR、VR、MIP、CPR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对颈部动脉显示清晰;(4)CPR影像重组层面应置于血管管径中心,且以不同角度旋转,管径及腔内病变显示清晰;(5)VR图像中血管边界平滑,应与MPR图像中的动脉边界相符合;(6)MPR图像层厚5 mm、层间距4~5 mm,窗宽350 HU、窗位50 HU。

3.照片质量:

(1)14 in×17 in照片分格推荐20幅,最多不超过24幅;(2)VR图像尽量使用彩色打印照片。

综上所述,头颈CTA是一项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是诊断及鉴别血管疾病及显示血管解剖的有利工具。CTA检查具有离子辐射,应该在经过培训的医师指导下完成。CTA应该被用于特定的检查目的,采用最小辐射剂量方案,并且保证满足诊断所必需的图像质量。头部CTA和颈部CTA具有不同的适应证,扫描方案及重建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分开进行。如果病变范围较大,可以适当扩大扫描范围。双能量及能谱扫描可以去除钙化及骨骼,有利于观察不稳定性斑块及去除椎体等骨骼对于血管图像的影响。在设备性能允许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能量减影的CTA扫描模式。低剂量扫描技术从设备本身性能出发,优化扫描参数,在满足诊断的基础上来控制辐射剂量。头、颈部CTA图像重建和后处理,应由接受过培训的医师、技师或其他相关人员完成,若发现可疑病变,可在常规后处理基础上,对病变部位、范围、邻近组织情况进行多方位MPR、CPR、MIP及VR显示及相关测量。头颈CTA的局限性在于当管壁钙化明显,或者血管周围存在高密度物质时,例如动脉瘤夹、弹簧栓或血肿将影响管壁显示。此外对于颅内血管管壁显示也有一定限制。

专家共识协作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陈敏(北京医院放射科);陈钰(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高宏(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高剑波(郑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洪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胡道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黄仲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金征宇(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李子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梁长虹(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刘挨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诊断科);刘士远(上海长征医院放射科);马祥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放射科);王小宜(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鲜军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薛华丹(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杨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于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放射科);张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张惠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张龙江(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科);朱斌(南京市鼓楼医院放射科)

参考文献(略)

关 注 官 微

商 务 合 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