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机遇和挑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层任职前的谈话记录内容 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机遇和挑战

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机遇和挑战

#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机遇和挑战|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通过长久持续的观察记录,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将一个个社会问题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呈现给公众,以更多的细节展示问题的复杂层面,真实性强且有说服力,能加深不同人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能够遏制谣言的传播,稳定社会舆情。

    当前,聚焦社会现实的纪录片明显增多,纪录片从业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度和敏感度也大大增强。但同时,传播环境带来的巨变(比如短视频、自媒体的兴起等),也让社会现实类纪录片面临着不少困境和挑战。结合一线创作的实践,笔者认为,能够做到长久持续的观察记录,将一个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呈现给公众,是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独特优势。在当下复杂的舆论形势下,如何利用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回应社会热点、敏感点,值得总结和讨论。

    “蹲守式”拍摄的优势

    社会现实类纪录片,拍摄的故事都是当下正在发生的。因此,“蹲守式”拍摄,是这一类型纪录片经常采用的方式。“蹲守”的魅力就在于——每天跟拍,每天记录,故事线会相对完整。

    比如,《人间世》第一季的拍摄。从2014年底,笔者就蹲守在瑞金医院心脏外科,和医学生一样,学习医学常识,经过规范培训,掌握手术室的无菌原则,每天穿着白大褂和医生一起开会、查房。过了将近一年,摄制组才开始拍摄。沉浸式蹲守体验,让拍摄团队基本融入了医生圈子。医生也基本忘记了我们的存在,拍摄非常自然。为了不影响病人,还给拍摄器材量身订制了“防菌服”。

    所谓“蹲守式”拍摄,其实就是认准了一个地方,就一直待在那里,跟人物一起上班、下班,用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和他们“混熟”。只有深“蹲”, 亲身体验,才能发现真相,捕捉到好故事。这是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相对比较笨拙、却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看似笨拙的体验,往往有意外之喜。而这种意外之喜,靠的是对事物的观察力。一个转瞬即逝的瞬间,拍摄者能否发现问题,是否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角度,决定了影片给观众看到什么。这需要一种训练方式去抵达——在社会动态的现实中去尽情感受和捕捉的能力。

    当然,这样的蹲守拍摄充满了不确定性。大量素材,也会为后期带来巨大的困难。在前期拍摄的时候,团队成员会本能地对这个人物和故事进行判断,如果是值得拍的便会加大拍摄力度。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区别于标准化电影的地方在于:电影中,演员演得足够真、足够好,影片段落就成立。但纪录片演出者不是演员,很难按照创作者内心的架构去呈现故事。这要求拍摄者要像一个猎人一样,在旁边游走观察,相对地也造成时间成本比较高的问题。

    “蹲守式”拍摄一般不会对人物进行采访、解说等,在合理的情况下可能有一些适当安排,让人物故事自行发展,人物的命运感才能够呈现出来。这类纪录片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真实,它对真实是毫无吝啬地追求。而这样的纪录片也比较符合现在年轻人的观看习惯。一定要有叙事,一定要有人物命运感,这就要求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何与拍摄对象相处

    在一线拍摄,最大的感受就是,和拍摄对象的距离往往很难把握。

    很多导演其实本身能力很好,但是有时候克制不住,没有办法和摄制对象进行深交。记者如果频繁和摄制对象在一起,尤其是经历过很多苦难,或者经历了很多别人的家事之后,容易把自己也融进去。做短新闻,记录者就是一个看客;要做深度新闻,就必须和他们相处,时间久了,工作和生活就分不清了,这个可能会比做片子更花工夫花心思,更折磨人。

    有的导演会强调在社会现实类纪录片拍摄时和拍摄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在拍摄外的时间和拍摄对象相处、不要和拍摄对象成为朋友、不要借钱给拍摄对象——这些纪录片领域的类似“军规”,听起来反转了人性的常规认识,却有着一定的道理。工作外时间相处,你可能会失去一段好内容的拍摄机会;和拍摄对象交朋友,你可能再也听不到他(她)在摄像机里对你倾诉内心,因为他(她)已经在手机里对你说完了;借钱给你的拍摄对象,从此你被他(她)拖下水,成为命运同路人,再也没有独立判断的视角和能力了。但实际上,在医疗纪录片《人间世》的拍摄当中,这些规则,我们很难做到。

    在医院,拍摄对象都在经历人生重要的关口。摄制组和一个个家庭好像同在一条船上。狂风暴雨的时候,我们当然和他们共渡难关。但是,一旦拿着摄像机,记录和拍摄就是我们的最大目的,这是永远克服不了的伦理困境。为什么要接近他,就是因为要记录他——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在非虚构类作品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拍摄手法或者怎样把片子弄好,最大的困境是和人交往,如何和他们相处,处到什么程度。有的时候是不得已的,没有办法的,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伦理困境。

    和拍摄对象的交往,涉及大量的伦理与道德方面的问题。

    有一种说法,不要在镜头前消费他们。这句话不准确。不要消费他们,不分镜头前镜头后。展现日常生活当中这些人的困境,见证他们的重大时刻,要怎么样和他们相处,在逼近真实的时候又显出自己的善意,这是需要考量的。

    纪录片和新闻,有时候很难区分,应该怎么样或者不应该怎么样?新闻和纪录片的区别到底有哪些,有没有比较明晰的界限?非虚构类的东西,包括深度的写作、深度的文学,这几种样态中有没有什么准则,应该坚持什么,应该改变什么?至少有一点笔者是有体会的。那就是写的、拍的、做调查,和这些人的相处,不仅反映到作品里,也反映在作品外。你真,作品就真。

    这个过程永远是在伦理泥泞中想办法调整姿势,慢慢体会。随着更多接触,可能会有更深入的体验。

    复杂舆情中纪录片的功能

    社会现实类纪录片,优势在于能够花费较长的时间,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呈现出来,而不是简单进行二元对立式的判断。这一点上,纪录片和新闻承载的功能是有区分的。新闻更讲求信息的传递有效,而纪录片能够呈现更多的细节,能够把情绪、情感还有复杂关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来,能加深不同人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当前,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由于媒介生态变化,信息传递很快,谣言四起,真相反转不断。同时,西方媒体时不时又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社会中的诸多问题。这给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纪录片,尤其是社会现实类型的纪录片,善于呈现问题的复杂层面、真实性强且具有强说服力,能够遏制谣言的传播,稳定社会舆情。所以,这一类型纪录片是当下回应敏感热点话题时应该着重考虑的创作方法。在重大项目中,应该提前布局。

    以《人间世》为例。我们在上海瑞金医院综合接待室蹲守拍摄了100多例医患纠纷案例。对创作者来说,这是一次机会难得的体验。在两个接待患者的办公室里,一个个案例跟下来,深刻体会到了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医疗资源配置的难题以及信任对于沟通的重要性。在复杂的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沼泽里,善良、理想、理性,支撑着不同人持续往前走。

    对医患关系新的理性思考,对于正确处理医患矛盾有着重要启发意义。这一客观的传播效果,说明了沉浸式的、足够真实的现实纪录片,是弥合社会诸多紧张关系的“有效药”。

    从新闻记者到纪录片导演的转型过程中,笔者的体会是,现实题材的纪录片,有更多呈现社会复杂的可能性,可以推动社会趋向良性发展。更多人看到复杂性,解决问题的可能就越大。这是主流媒体需要好好琢磨的。有时候,创作主体会被一种影像质量的高级感,即所谓的“大片”诱惑,反而离现实越来越远。新闻虽有时效性的限制,但是优质内容依然具有改造现实、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纪录片也可以承担更大的社会教化功能,诚然,这一类型纪录片蹲守拍摄的时间成本投入较大。但是,长久来看,让人理解本身就是一件需要耗时耗力的工作,慢工出细活,反而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系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工作室负责人)

    责任编辑:武艳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