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视传系本科毕业设计,来啦!30件作品,详细大放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展 国美视传系本科毕业设计,来啦!30件作品,详细大放送!

国美视传系本科毕业设计,来啦!30件作品,详细大放送!

#国美视传系本科毕业设计,来啦!30件作品,详细大放送!|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21年毕业展的主题是“启”,“启” 蕴含着启迪、启发、启蒙、启示和开始之意。

设计学院五个系也分别拟定了自己的展览主题,其中视觉传达设计系主题为“更·生”。

“更·生”语出《庄子·达生》的“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意为直面每个“现在”中的潜在现实、每个“当下”里的永恒变化,跨越藩篱,融汇古今,与自然共生,随机应变;与社会共振,与时俱进;与他人同心,和光同尘;与自我同频,成长更新;如此代谢更迭,生生不息。

以下30件作品,分别来自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的多维设计工作室、东方视觉工作室、品牌设计工作室。视传的学子们以独特视角在探讨时间与生命、环境与健康、文化传承与道德重建、城乡边界与发展、生活方式与教育、弱势群体与老龄化等种种议题。

来看看这批“更生仔”们,如何以敏锐的洞察力、诚挚的感受力、独到的思考力与创新的艺术表现力,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设计之旅!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作品展示之一

多维设计工作室

地球超载日

作者:陈玲梓、丁宁、林敬如

导师:毕学锋

作品介绍:

世界气象组织在“UNITED IN SCIENCE”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疫情下的全球减排依旧未达到维持气候平衡的标准,我们仍在不断逼近地球气候崩塌的边界线。

我们的作品以《地球超载日|EARTH OVERSHOOT DAY》为题,设计了一场“碳排危机”发布会,并通过“碳排负债”、“升温危机”和“预支未来”三个层面,向观者剖析碳排背后所带来的危机,以此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提高社会低碳减排的意识。

项目通过发布会主视觉、信息展示、动态字体、立体装置、宣传视频等设计,以强烈的视觉对比,将信息视觉化和数据形象化,向观者传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情感基调的把握上,保持了危机与生机之间的平衡,告知观者:“将来触目惊心,却也可见一丝光明。”

导师评语:

《地球超载日》通过碳排负债、升温危机、预支未来三个维度揭示“地球超载”所带来的毁灭性和无法逆转的未来危机,由此引发受众对地球超载的关注和重视,如同创作团队选题初衷,就是运用设计的手段为减少碳排放发声,探讨人和环境的平衡关系。

作品主题形象将地球生命化,伴随心脏的强弱声音陷入超载的疲惫,我们正在预支未来的“碳排余额”,存亡取决于我们当下的碳排行为。作品掌握危机与生机的尺度关系,在告知观者气候危机正在步步逼近的同时,我们仍有一线光明。视觉传达在很多时候不一定能直接解决问题,但揭示问题、引发关注、触发思考也是促进问题解决的一种重要手段。

1 + 1 =?

作者:江佳颖、冯欣悦、郑艾嘉

导师:毕学锋

作品介绍:

“1+1=11”——孩子从11岁开始步入早期青春期;“1+1=2”——在这个时期却往往伴随着家长与孩子双方的家庭冲突。“1+1=?”是许多人童年时常常被问的一个简单问题,在这里,我们将这个问句重新反抛给大人 ,希望让家长思考如何得出与孩子相处的最优解。

我们把家庭教育比喻成糖果加工厂,糖果加工的不同过程代表了家长不同的教育方式。孩子们最终都会顺利长成“大人“,就像商品货架上摆放的糖果一样,但每颗糖果都在光鲜的糖纸下包裹着不一样的内核,正如同每个孩子都拥有不同的童年经历。

该项目聚焦亲子沟通问题,希望借设计之力,帮助大人走进孩子的世界——当大人与孩子相遇,“等于号”后有许多的可能性:是和谐、是摩擦、是不知所措……为了缓解当今家庭中普遍出现的“单向式”亲子沟通问题,我们希望借该项目帮助构建一个平等、交流的家庭模式,让大人与孩子更好地相互理解,让“1+1=1”。

导师评语:

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毕业设计主题,从三道算数题巧妙地揭示了叛逆期孩子的教育和沟通问题,提供了一个双方换位思考的机会。当“1+1=?”这个问题被抛向家长面前时,便让观者开始从这一简单问句中产生思考。作品从内容编辑、视觉表现到交互方式解决问题、沟通、理解的关系,反思孩子的成长轨迹,作品以两种不同的视觉风格分别象征孩子与家长,在书的设计和阅读上,从大人和孩子观看的对立角度转化到站在同一角度,寓示家长和孩子角度互换后彼此理解的过程,也建立了平等亲子关系的理念。

如何成为设计师而不失去一切

作者:杨婕、陈奕含、胡昉

导师:毕学锋

作品介绍:

有人说设计师是个可怕的职业,有人说设计师是最崇高的职业,我们作为准设计师,对设计师这个行业存在太多的困惑。设计师的职业生涯就是在不断地进行交换,将自己的时间、健康、家庭甚至一切作为砝码,去交换认可、满足感等等,并期待着最终能够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但这样的交换并非是等价的,也许在付出许多极为珍视的东西后,却入不敷出。

这就像“扭蛋机”游戏一般,收获具有随机性,但你却忍不住要去投入,也许,下一个就是自己心仪的目标?

游戏的规则基于我们对于设计行业规则和现状的调研。把“时间”“健康”“人际”作为扭蛋机的砝码,把设计师职业生涯中会面临的情况与收获设扭蛋机里的“大奖”,把调研的设计行业相关数据整理成文本图鉴。我们希望设计师们在参与这个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反思与衡量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有一定的启发。

导师评语:

我从毕设课程开始就担心这组毕设主题能否进行下去,一是因为他们真正涉足设计的工作不深,缺乏体会自然难道真谛,二是设计师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已经很难说明白设计师到底是哪一类族群,难度和挑战也就可想而知,我心存质疑,但不敢轻言否决他们的起因动意,因为我一直坚信,没有不好的主题,只有不好的创意。只能协助他们找寻可用的资料和推荐访谈设计师的小事,小组成员几经周折,独辟蹊径,把这个难题化解的非常漂亮。他们先后采访了数十位设计师和上千位设计从业者,了解了最真实资料,设计上既大胆,又非常贴近主题,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把严肃的事情用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能吸引到所有人的目光。这个主题本身也是所有设计师思考和关注的,这份毕设可以说既有独创视角,又有普世意义,甚至也给所有设计从业者、教育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主题背后也反映了今天设计专业学生的困惑,把设计师生涯的交换过程做了巧妙比喻,用一种夸张的造型和视觉吸引观者参与游戏中。过程坎坷,但结果闪亮。借此主题我想对同学们说一句:“设计你只要去热爱它,它就不会辜负你“,继续坚持努力吧,祝福你们。

Wake Up 银潮

作者:林震、江琰彦、张雨馨

导师:毕学锋

作品介绍:

在社会老龄化加剧以及数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老年人被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信息迭代浪潮中,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难民”。

银发族不是“局外人“,“Wake up 银潮”聚焦老年人的智能手机使用,对其数字生存现状进行呈现。以老年人的独白和原生态的形象,结合年轻化的风格,以此“突兀”与“不搭”的视觉引发年轻人对老年数字困境的关注。我们试图唤醒银发族走进数字世界的热情,呼吁年轻人参与到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的潮流中。

导师评语:

作品“银潮”以老年人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与数字鸿沟的不断加剧作为时代背景,探究通过视觉设计介入让数字时代反哺帮助老年人打破数字化发展的困境,这是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关怀与尽孝,他们站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角度,以设计思辨的方法审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体现设计的包容性和应有的价值,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感受到数字时代的温暖。

赏味期限

作者:蔡曦雯、林优雅、徐一顾

导师:毕学锋

作品介绍:

现代社会中当食物被打上“期限”标签,便意味着它开启了“死亡倒计时”,随时面临着仍处于可食用状态、却要被销毁的处境。大量由期限所引发的食物浪费现象,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站在人类认知标准下设定了食物存在的期限,然而,对于食物来说,自身的期限又该如何理解?

我们提出“赏味期限”的概念,在此期限不只是保质期数字标注,部分过度追求的消费观念和外观审美标准也使食物被设定了各种本不属于它的期限。我们从加工与原生两个食物形态角度切入进行视觉呈现,通过可变字体、影像重构、书籍设计等方式探讨大众对于食物期限的认知及由此延伸的食物浪费、消费观念等话题,引发大众对食物感知、评价标准的重新思考。

导师评语:

“赏味期限”背后是对食物的关注,食物又与各类社会环境问题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日益繁荣,食物的选择越来越多,食物也被认作理所应当存在于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缺少了对食物本身的感知。

作品以食物感知为出发点,探讨人、食物以及社会的关系,用设计媒介展现加工食物和原生食物的情感、符号,通过对食物以及期限的视觉重构,引发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围绕食物进行的社会议题的思考。

成年%

作者:刘祎诺、王琦、伍赡仪

导师:毕学锋

作品介绍:

新时代的成年,究竟该如何定义?其实,成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冗长的过程。我们需要经历挣扎和阵痛,才能在这期间完成自身角色的探索。18-25岁的“成年初显期人群”已经开始摆脱依附状态,但又不完全具备成年人应具备的责任感。这类人群,处在“是”与“不是”之间的“灰色地带”。

依据“成年初显期人群”身份模糊的现状,我们提出了“成年%”的设计理念。如何将“成年初显期”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也许是从奶茶到茶的转变,亦或是从小红花到玫瑰花的成长。如何才能帮助“成年初显期人群”完成对自身的探索?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应该学会“去爱”、“去付出”和“去追求”,我们将这三个理念呈现在“成年%礼盒”中,希望通过赠与成年礼的方式,让“小大人”和“大小孩”们在成年这条漫长道路上,能少一些迷茫。

导师评语:

成年%是作者献给自己的一份礼物,与他们自身心理成长和身体成长密切相关,向成人转变过程也是他们自我觉醒过程和不断再生的过程。作品把成人进程中模糊的直觉进行了形象的归纳,以人对奶、奶茶、茶的依恋关系表现人生不同阶段的变化,以获得小红花到玫瑰花的心理喻示不同年龄阶段的成长渴望,以此促进成人意识的形成,作品从另一个视角帮助青年人在向成年人转化中摆脱那种程式化和表面意义的自我认识。他们也深知成人的过程是贯穿人生始终,更为可贵的是他们通过这一主题的创作,已经开始做好面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准备。

皮肤之下

作者:王楚凡、谢沁栩

导师:毕学锋

作品介绍:

听上去似乎不可思议——但皮肤的确实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似乎太过于稀疏平常以至于时常被忽略。然而,正如史蒂芬·康纳(Steven Connor)所指出的,由于皮肤无法从身体剥离,皮肤已经意味着身体(the body)本身。皮肤在自我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划下了一道物理屏障,器质性、主体性与意识外壳综合作用于抽象的“身体”,并在皮肤之上形成了肉眼可辨的视觉印象。

皮肤记录了我们每个人关于时间、记忆、经历、变化的一切,包裹肉身,塑造了当下的自我。视觉停留在皮肤之上,但是皮肤之下的人是鲜活的。

导师评语:

作品“皮肤之下”是一份关于每一个个体的田野调查,通过观察皮肤表面的特征如:肌理、疤痕、胎记、纹身,甚至颜色和绒毛,形成对个体的成长经历、情感事件的档案记录,百余人的采访,数千张皮肤图片,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作者不想给观者留下某种问题的主观定义,希望籍此引发观者自由思考,关注自己也关注他人。

时间之觉

作者:包航宇、王鸿宇、金洁如

导师:毕学锋

作品介绍:

在如今信息社会中,人们往往被数据裹挟,被动地顺应时代节奏。我们的认知里,“公共时间”是全宇宙统一的,稳定地从过去流向未来,全球化的成果之一就是对于时间的超越,过度效率化的生活使人们常忽略自己是此时此刻的存在。人的身心仍有“个人时间”,如果时间感丧失,生物钟紊乱,就会轻易迷失在快节奏的世界里。时间感对现代人的意义不仅仅是健康方面的,也是人生幸福和意义方面的,我们运用调研、交互等形式,尝试通过视、听、触三觉,重新唤醒人们对于时间的感知,让这种感知成为浮华世间的可靠坐标,让人们摆脱数字时间的束缚,拥有控制时间、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

导师评语:

同样的时间,有人度日如年有人惜时如金,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不同,同时也造就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作品“时间之觉”通过声音听觉感知时间变量。触摸时间通过交互方式证明个人时间和公共事件的认知差异,看见时间是明暗色彩变化带来的非时钟时钟感知,探索未来无时钟世界的可能。

低欲急诊室

作者:文沭二、张梦白、周厚堃

导师:毕学锋

作品介绍:

我们身处于一个经济加速发展的时代,但是年轻一代与时代节奏相反呈现出低欲状态。

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预计跌至1100万,2025年前预计跌至700万。面对有可能到来的危机,我们应提早作出预警与改变。针对低欲造成的种种后果展开一系列深入调研与思考,包括当代中国低欲的数据化表现、低欲后果的视觉化呈现以及大胆思辨未来持续低欲社会将发生什么改变。在多方访谈后,以急诊室为场域媒介,聚焦低欲现象,以低欲到底会造成什么为逻辑切入点,以问号为视觉载体,寻找低欲后果和设计意识之间的共鸣与趣味。并且,以整理成文献书籍的方式进行思辨未来的思维延伸,以多维设计的理念表达“低欲是一种社会的疾病”这一理念。

导师评语:

低欲族现象最早来自于经济发达国家,以日本为代表的低欲组最为典型,他们一方面是逃避压力,更主要的是没有梦想、缺少干劲、喜欢安逸不结婚生子等,作品“低欲急诊室”聚焦社会目前出现的低欲现象提出质疑也发出提问, 展开对低欲后果的一系列思考与设计实验。作者从低欲到底会造成什么后果为切入点,赋予不同低欲后果以不同视觉呈现,作品从故事阐述、视觉表达、问题解决三个角度进行了完整呈现,通过不同角度、不同载体、不同维度传递积极的价值观。

情绪冰淇淋

作者:金在伶

导师:毕学锋

作品介绍:

“情绪冰淇淋”是把心中的负面情绪像冰淇淋一样甜蜜柔和的融化,使人们重新回到积极心态的一种虚拟工具。

今天,感情被强迫控制的现代社会人,长期积累了无法表达的负面情绪,人人都有,只是大小差异不同。当人们内心充满负面情绪时,会如何调节呢?很多人不会采取任何措施,这种被放任不管的负面情绪是社会人忧郁和无力的原因,严重时还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和身边的人。这是许多人正在经历着的并且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除了可以选择逃避或者对问题置之不理外,其实解决这些问题甚至会比想象中更容易。那就是,及时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消除它。此时我们需要的是“情绪冰淇淋”,它是消解负面情绪的一种心理调节工具,“情绪冰淇淋”会让人们感受到心中的负面情绪,并且拥抱和安慰自己的负面情绪,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来。我希望因负面情绪而饱受痛苦的人们,有一天能找到我的“情绪冰淇淋”。

导师评语:

“情绪冰淇淋”创造了一个虚拟解除负面情绪的工具,也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愿景,作品通过对冰淇淋的主题设定唤醒人们对情绪的关注,“情绪冰淇淋”并不是异想天开,冰淇淋含有大量糖分,吃糖产生多巴胺,一种甜蜜幸福的感觉就会飘然而来。作者在设计上强调通俗易懂的日常,设计上以包装为切入点,展现问题的同时,传达希望、爱和自信,以平静、期待和鼓励的方式爱自己爱生活。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作品展示之二

东方视觉工作室

子曰

作者:胡川、徐茜雅、殷文琦

导师:郑朝

作品介绍:

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道德人格的塑造是应当被追问与探讨的问题。《论语》极具东方性地提出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古老的中华文明传承于当下为现代人带来可贵的缄语,反思如今的我们所遵循的道德依据又是什么?古之“子曰”即孔子之言,当下的“子曰”,亦可是人之所言,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构建了整个社会生态。随着社会问题的千态百出,道德观念的偏差引人深思。传统文化在当今看来是否仍有启示意义?道德依据是否有效作用于现代人的行为?

基于论语中提及的言行思想,我们在论语中归纳出仁、义、礼、智、信五方面,化以具象的形态,并与五行学说结合,对相应社会问题进行探讨。通过纸媒与交互的形式,表达“曰”的概念。“镜”可正衣冠,通过人脸识别的交互技术,观者口部表情的变化对应了“曰”的过程,屏显字体由细变粗,逐渐映射出人的面容。在“曰”的过程中,反思个人的知与行。从古老的东方哲学反思当下的道德观念,思考《论语》中的君子思想对现代人之启示。

导师评语:

“子曰”基于繁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从思考问题本身转而到思考个体为人。同时立足于儒家经典学说《论语》,深入探讨其中的道德观念及伦理思想。从整理归纳到设计演绎,打破对传统文化的固有认知,理解出传统与现代的转达关系。重新审视儒家中道德观念的意义,展现东方美学下的君子人格塑造,带给人道德上的自我反思。

物自体

作者:郑弘颖、蔡宇澄、李冠蓉

导师:郑朝

作品介绍:

物自体一题来源于物自身原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的基本概念,又译“物自体”或“自在之物”,意为物体本身。我们欲以“物自体”来象征“女性自我物化”这一现象。主题物自体可拆分为“物”“自”“体”三个部分来理解。“物”意指“物品”,“自”即自我、“体”为身体。

随着A4腰、胸下夹笔、IPhone6腿等现象的出现,女性通过用某一物体尺寸来衡量自身的身材是否满足统一的标准,并发布到社交媒介上吸引他人关注这一行为,对女性群体完成“自我物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基于这一调研与问题的挖掘,我们欲以“物自体”这一主题,来引发女性群体对于物化现象、个体身材标准趋同和自我意识缺失的思考。

导师评语:

现代语境之下,女性身体随着身体政治和消费主义的泛化,俨然成为了一种复杂暧昧的文化现象,《物自体》小组三位同学从女性自我物化的角度,采取平面插画和三维动态相结合的视觉表达,让有温度的躯体和冰冷的器械矛盾性碰撞、组合,从中探寻女性身份构建的叙事,并以此呼吁当代女性对于社会强加的性别特质进行辨析和价值判断。

玩偶心室

作者:黄鑫瑶、谢科颖、徐喆安

导师:郑朝

作品介绍:

特别之物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们承载了那些刻骨铭心的时刻。它们帮助拥有者唤醒了特别的情感。而我们迷恋的也不是某个东西,而是东西所代表的意义与感受。当你去尝试修复旧物之时,也同时是在寻找那可能已丢失的情感和记忆。上海的朱伯伯开了一家玩偶医院,去帮助人们将破损已久的玩偶修复成过去记忆中的样子。从朱伯伯的案例中,我们发现每个娃娃或多或少都陪伴了主人人生的一部分。其实每个娃娃都是主人人生的见证者,修补娃娃不仅仅是修补娃娃本身,也是修补回忆、修补心灵。我们围绕玩偶的修补,以红线串连玩偶与玩偶之中的真情。通过心脏治疗室的概念,表达玩偶修补过程中对情感的唤醒。

导师评价:

作品《玩偶心室》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围绕玩偶的修复与玩偶的情感象征展开,小组三位同学试图通过抽象比拟的方式将玩偶拟人化,描绘心室治愈的过程对照“修复”的概念。设计时借助三维软件软件及纸媒、影像媒体,以及一部分手工制作,采用缝纫的手法将设计概念与玩偶相联系。多个循环动画同时展现心室跳动、血液循环等内容。呈现上采用多屏影像,缩减时间轴上的滞后观影感,让观众能同时看到整体的多媒体设计布局。主体色彩采用红黑白三种颜色的简单醒目配色。归纳设计图形时,组员各自展现特色,形成了既有手绘简笔风格,又有三维建模风格,又有平面工业风格的综合风格,丰富了整体设计氛围。

线在·现在

作者:章玙炘、许烨

导师:郑朝

作品介绍:

随着时代发展,城市中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压力日益增长,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对比,关注到了城市重压下人们处于不同情境下生理心理状态的两面化,借助IP的形式,通过“城市观察”“城市重力”将人们的生理心理状态外化为看得见的视觉语言形式,展现在城市重压之下各种人群的状况,一方面使人们通过IP形象来找到自己的共鸣,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这些人群或正处于其中的自己的关注和关怀,提倡人们减少焦虑,放平心态,积极健康面对生活。

我们在这一主题中引入了“线”和轨迹的概念,采用“线”的表达形式。这条线即象征着城市中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也喻指每个人生命历程中的那条心电图,在这个城市中的经历都会对“线”产生波动,或高或低,但最终也会像“线”那样,起始如一,像生命那样,消失如初。

导师评语:

作品将视角聚焦于城市生活的人群,关注到生活重压下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生理、心理状态的两面化。作品通过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将人白天与黑夜的两面性进行剖析。在视觉情感的表达上,整个作品用“线”的形式直接有效地传达主题概念,这根缓慢律动的“线”直观地叙述了白天人群的健康有序的生活轨迹,夜晚自我焦灼、反省、痛苦的挤压状态。小组两位同学对人群的细腻观察,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共鸣,都充分反馈在了他们创作的视觉语言中,富有感染力。

且·听风吟

作者:胡思琦、王瀚坤、毛迎

导师:郑朝

作品介绍:

风本无形、无色、无味, 在自然万物中是抽象的存在,但凭借自身变化以及流动性从而成为季节之象征,带来感官体验,富有深刻的情感内涵。《且·听风吟》从辨风境、观风动、感风情、知风形、体风感等方向入手,化无形为有形,借有形之物将无形之风通过视觉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成为看得见的风。通过外物的实际运动趋势及姿态,去捕捉展示风的存在、速度及运动方向。同时借助一些自然界存在的事物,借由古今人们对风意象的表达进行数据化梳理和图形转化。作品以影像、动态、交互的形式呈现,数据化与诗意化相交融。

导师评价:

《且。听风吟》试图解读“看得见的风”的诗意化表达,借风之意象传东方之美。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人们无法尽情山水之间,但观风可以从一草、一木之间感受自然的灵性,流转于身边的清风气息,或许能吹散心中魑魅。毕设小组三位同学以交互影像的方式为主体进行设计,数据化与诗意化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交融。“观自然之风,观东方意象之风。”

普朗克距离

作者:章阳雪、赵诗雨

导师:郑朝

作品介绍:

“距离”既是物理学概念,也是人与人的“维系”。

世界最小的距离单位是普朗克长度,人与人的社交距离是1.2~3.7米,良好交际需要保持适当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感受彼此的美好。

社交媒体的出现让人们生活更便利的同时带来了不安全感与孤独感,我们希望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距离”(空间/心理/情绪/社会/时间/社交模型等等)的可视化与再创作,引发年轻人对现实社交的思考,认知亲密关系,重塑“距离”。

心理距离主要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概率大小。

时间距离是指人们对事件的发生在时间上距离自己远近的知觉;空间距离是指个体对目标物在空间上与自己相隔距离的知觉。

导师评语:

“物理距离是心理距离的投射。”社交媒体的日新月异之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标尺既是现实,也是心灵;既是霎那,也是恒远;既是天各一方,也是近在咫尺。针对人际关系中的距离思考,是任何时候都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作品侧重交互设计,运用字体和笔划之间的位置和尺度,诗意地隐喻“距离”的抽象概念。通过设计中的视觉诱导使观者与空间和设计进行交互。在与作品的凝视中,达成一段与深渊与自我的对话。

Restart!回归键

作者:李丹静、任雨琪、周婳婳

导师:郑朝

作品介绍: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个人死于心脏性猝死。然而,如果心脏骤停后立即提供有效的旁观者心肺复苏术(CPR),可使受害者的生存机会增加一倍或两倍。我国迫切需要提高我国公众对心肺复苏重要性的认识,普及科学的心肺复苏理论及技术。

我们针对年轻人在互联网传播时渗透性广和行动力强的特点,选取了丰富的撞色,融入具有我们个人风格的步骤科普。降低心肺复苏在专业理解上的困难,凸显其重要动作及“黄金四分钟”内所需进行的步骤流程。我们结合波普的艺术风格,面向大众设计易批量生产且诙谐可爱的形象,向公众展现了一套简约完整而亲切便民的心肺复苏科普知识,用数据体现国内心肺复苏普及的现状,并鼓励人们参与报名并切生体验医院的正规流程。

导师评语:

《Restart!回归键》抓住社会大众严重缺乏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这一问题为导向和突破口,通过充足的调研和实践,试图脱离呆板、说教式的公共科普图示,设计出可视化效果强烈且不失趣味性的系列作品。作品中简约可爱的主形象配合大对比的色彩使分解系列动图清晰、直观。从视觉上刺激人们的求知欲,从而将专业性极强的救护知识要点科普给大众。

念念

作者:廖雨璐、刘芳竹、俞顺洁

导师:郑朝

作品介绍:

在中国农村未成年人群体中,每五个孩子,就有一个是缺乏父母陪伴和关爱的留守儿童。面对留守儿童,社会的认知与关注侧重于群体特点和统计分析,却忽略了对个体的了解。项目尝试以留守儿童真实故事作为切入点,结合其创造的纸本手迹信息,围绕其故事与记录内容展开设计,试图将真正的话语权归还到在当事人手中。我们希望通过设计的引导,为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把一个个鲜活的留守儿童展现给社会,呼唤社会的关注、理解和帮助。

感谢每一位愿意聆听这些故事的人们。

导师评语:

今天的视觉传达设计,在塑造人类自我的文化发展中应觉醒着人类对自我的关怀,体现设计创造对弱势群体发声的责任。以留守儿童群体为对象展开的毕业设计作品《念念》,选题颇具社会意义,充分展现视觉传达设计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小组将目光投向留守儿童的真实故事,前期进行大量调研,围绕孩子们日常的文本书信内容转化为天真烂漫的插图设计。整体作品风格柔和、温暖,用平实的话语描摹了这个特殊的儿童群体,呼吁社会和大众的关注和思考。

莫比乌斯恋爱观

作者:刘梦璇、应越、王雨佳

导师:郑朝

作品介绍:

人人都有爱的权利,人人都有被爱的权利。这和物质没有多少关系,但又被千丝万缕的物质包裹的透不过气来,这就是矛盾的社会现实。

我们这一代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失去了憧憬,总是陷入到一种“莫比乌斯环恋爱观”。通过图形、色彩和动态化的层层铺垫,我们将这一抽象概念与我们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具有循环往复特质的物象或符号联系起来,展现“莫比乌斯恋爱观“的本质。虽然无法为你解决恋爱难题,但请勇往直前。

导师评语:

作品关注当代青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情感问题,对不同时代的恋爱观念进行调研对比,注意到95后对恋爱复杂纠结的心理状态。他们用图形语言、动态图表、交互展览等多种方式记录下她们感受到的“莫比乌斯恋爱观”,试图向人们传达面对爱情勇往直前的祝愿。梦幻瑰丽的色彩营造,循环变化的三维图形,严谨直观的信息表达,无比暗含着莫比乌斯环带的概念,是作者和情绪的释放,也是对现实生活的联想和记录。她们对青年群体心理状态的细腻观察,对“莫比乌斯环恋爱观”的理解和共鸣,都充分反馈在了她们的创作语言当中,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刺激着观者的眼球,直击着观者的内心世界。

消遥游

作者:金容西、黄铮

导师:郑朝

作品介绍:

当代社会被浮躁与疲惫感的大环境笼罩,年轻人需要所谓内心的修行与庄子的思想不谋而合,《逍遥游》中的游世的精神恰好是当代人所需的精神依托。在欲望涌动下,平衡好社会与个人是一个普遍社会课题。

在毕业设计中,对《逍遥游》文中出现的光怪陆离的动物和对话的IP形象设计展现消费主义覆盖人群的形象侧写。小组成员进行了具体形象的外观设计和装置构建。IP 打造也是传统文化更新活化,更好融入当今生活的过程。庄子思想的包容性使其完全可以渗透进当代生活并给人以行动上的的指引,社会需要这一剂精神良药抚平浮躁,让人更好的面对工作和生活。同时使庄子从晦涩难懂的古籍中走入年轻人的生活,历史文化回归社会得到传承。

导师评语:

《逍遥游》描绘当下被无意识地裹挟于消费主义巨浪中的青年男女现状。小组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材质勾画出有指代意味的物象外观,传达价值观扭曲的现象。珠宝、奢侈品等欲望商品将他们托到高处,身着华裳而灵魂却在逐渐消融...整体来看这幅纵情山水的出游图实际上像是一座奢靡废墟,众人在物质追逐和对他人的模仿复制中逐渐被群体的无意识行为替代了个人的自主行为。揭示当代青年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通过消费寻求群体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以及自以为“逍遥”的迷失之象。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作品展示之三

品牌设计工作室

24.KG

作者:林令佳、那子木、吴炜尧

导师:周峰

作品介绍:

时间是丈量世间万千变化的尺度,人们用时间标注诞生、标注死亡、标注生长,使未知的将来、流逝的现在和已知的过去首尾相接。

《24.KG》是我们本科毕业设计项目,是面向大众的一次关于时间话题的探讨。在有限的生命中,时间作为我们的身份来源,为我们开启了通向世界的道路,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法调和的价值矛盾。

我们希望打破传统时间观念的限制,从物理和情感层面将时间和重量两种单位进行换算。通过概念海报、实验性书籍、可变字体、主题影片等设计,以从而使人们认知到——与其囿于时间飞逝的无措,不如把握住积累的重量。我们需要从人工创造的时间环境中挣脱,理解时间,理解自己,理解生命。

导师评语:

作品通过对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深层分析和观察,从物理学到东方哲学的探究,对人与生命的意义进行新角度的思考。基于人的情感将时间进行量化,探索时间的重量换算,帮助人们更清晰地理解生命和感知自身。作品将感性的主题用理性的风格进行逻辑化的视觉呈现,采用多纬度的传播媒介,打破传统时间观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和追问生命的意义。将人生观、世界观重新演绎,以期缓解人类的焦虑,回归人文情怀的体验。

向死而生

作者:周苑瑶、胡玉萍、周鑫

导师:周峰

作品介绍:

自杀是全球性的现象,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我们以仿生人的视角,从生与死的镜像视觉表现为切入点,让观者更深刻的体会到自杀者的痛苦挣扎和对生的欲望。死亡镜像空间以四种昆虫的形象来表现不同的死亡方式,四种昆虫的生命线作为自杀的伤口匍匐在扭曲的身体部位上,是以四维的角度来感知三维生物生命时间线,即出生的个体—生长的状态—死亡的残肢,表达出每个富有生命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都是磨难重重的,从而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生的镜面从死亡的泥泞开出一朵“花”,让观者了解自杀群体不是无关于他们的。自杀者是存在求生意志的,而旁观者的漠视可能就是将这个群体推向深渊的手,所以每个人都应力所能及的帮助身边的自杀倾向者。

导师评语:

生命需要珍惜,社会需要安宁。针对我国日趋上升的青少年自杀现象,设计师努力探寻自杀倾向的缘由,倾听轻生者的心声。发现轻生者的求生欲望,研究干预方法与影响机制。设计用隐喻的手法,剖析自杀动机与趋势。用未来仿生人的视角探讨生命的意义,将负面情绪通过智能科技手法进行可视化检测,来发现自杀倾向者的痛苦和压力,及时进行心理障碍的疏导和减缓痛苦与挣扎。镜面装置映射自身与世界,让观者反思沉重的现实心理问题,预防悲剧的发生。

旁观者迷

作者:林佳怡、朱俊博

导师:周峰

作品介绍:

我国有一句流传至今的古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纵观历史和当下,无数与之相对的事件——冷漠围观的群众、肆意揣测抹黑他人的网络键盘侠等不禁引人深思,旁观者真的“清”吗?

我们的答案是:旁观者“迷”

我们每个人都是他人生活里的旁观者,在这样一个无所谓负责的网络时代,随处可见肆意滋长的道德绑架与盲目从众,有时听见和看见的都未必是真。我们通过插画及影像试图将观者代入旁观者的四种视角以此来警醒人们,不要做一个只会侏儒观戏、妄言置评、冷眼旁观的旁观者。

导师评语:

旁观者未必清,现实中因大众的冷漠、不负责、从众等“看客心态”而导致的悲剧不计其数。作品通过大量个案梳理归类,运用无序模糊效果的字体和图形隐喻冷漠关系、网络暴力、跟风笑骂等非理性的言行。编导当今流行的剧本杀游戏故事,以黑白的剧情插画形式和压抑的纪录片渲染主题。充满人文气息的印刷媒介,呼吁人们责任心和道德底线的回归,提倡诚实本分、清醒负责的言行,每个人都是旁观者,也同时被旁观。

删前速看

作者:李璐君、毛奕文、沈悠优

导师:周峰

作品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为现代生活所必不可缺,而信息的来源也日益增多。从旧时的口口相传到如今的手机电脑,信息的传播也日趋多样化。这是一个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谣言快速传播的时代。它们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又似病毒传播般快速蔓延。夸张、震撼,的标题党利用了人们焦虑、恐惧、希望、欲望等心理,串联起了谣言的世界。夸张事实,曲解本意的标题,造就了朋友圈中不断攀升的点击率;权威数据,专业术语的引用,吸引了大批虔诚的观者;暗合了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的观点,更是让谣言裹上一层层糖衣,集中了不同群体的内心。人们将如何辨别谣言?人们将如何理解谣言?人们将如何对待谣言?

导师评语:

谣言、谎言泛滥的互联网环境下,该作品深入研究谣言的在制造、传播、裂变过程中与之相关的人群心理。创作以系列标题进行专业上的字体创意设计,市井风格诠释各种扭曲的信息。幽默诡异的立体图形隐喻荒诞不经的谣言生成本质。整体展场营造非理性语言的空间氛围,作品将变形的虚假谣言以当代艺术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寓教于乐,让人了解谣言的来龙去脉和生成要素,避免生活中不必要的恐慌、焦虑和伤害。

那些朋友

作者: 杨昊、杨一翀

导师:周峰

作品介绍:

《那些朋友》是关于“生态城市”杭州的社会设计项目,其背景是后疫情时期杭州近几十年的规划变化和作为“生态城市”的成就。由此我们走向了自然与城市“交融的地方“—农村。在田野调查时我们我们带着根深的刻板印象,但当我们看到:丰富自然资源的风光;经过改造的美丽乡镇;结合生态的绿色产业;当地人幸福的生活,改变了我们对村镇地方、人和生活原有的刻板印象。由此我们决心通过各类记录的手法将其表现。设计中我们使用和泥土相处的方式,从泥土和我们的视角讲述了我们和杭州“边界”8个地方的故事。目的是用温和、深刻的手法给城市里面的人传递乡村真实的画面,打破人们对农村的刻板印象,让更多人认识乡村和来到乡村,同时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导师评语:

城市化进程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社会矛盾长久存在,该课题通过对杭州8个城市边界地域的田野式考察与体验,挖掘地域风貌。以当地泥土作为感情的沟通媒介,以城市小青年的视角,在行住坐卧中接触土壤、拥抱自然,试图消解距离感。作品通过摄影、书籍、包装、录像、装置等手法传达希望建立良好朋友关系的愿景。呼吁人们思考因城市化进程而损失的自然生态、人际关系和生产方式。

一米之间

作者:叶昕明、程玉冰、许菀文

导师:周峰

作品介绍:

我们的灵感来源于一米线,在国务院下发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多次提到一米线的概念,一米是最基本的物理距离单位,但由于人们对疫情本身的恐慌等负面情绪,社会进入一种防控式“陌生人社会”形态,人们的心理社交距离被拉开。

我们聚焦在“一米”概念上,将一米可视化,讲述一米之间有趣、有温度、有思考性质的故事,也引申到距离与美学话题层面,引发探讨。用视觉传达设计的手段重塑探讨后疫情时代的“距离”,表达增进人群心理距离、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诉求。

对“米”的尺度、距离的调研、到确定一米的概念主题、可视化手段,系列呈现“一米之间”。一米虽常见,但这之间仍可以存在许多有意义的事件,增加社会温情感。

导师评语:

主题发端于新冠疫情,一米的物理距离,理想的社交距离。从疫情防控到距离美学,设计基于一米概念,用字体、文案等平面设计语言和实物展陈的方式,提取生活中与一米相关的有趣、有人情味、有思想的生活物品来探讨社交心理距离。

展览以网格的空间编排方式呈现出理性的尺度感和秩序感,将距离可视化,营造出有序的距离关系。提倡不太近、也不太远的和谐舒适关系,消除人们恐慌和负面情绪。引发人们对舒适人际距离的思考,增进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和亲密关系,共建美好的社会生活。

你是谁?

作者:欧妍雅、刘和欣、眭文艳

导师:周峰

作品介绍:

纵观全球,阿尔茨海默症正趋于年轻化且患病率呈增长趋势。目前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仍存在大量误区,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就诊率和治疗率非常低。待到患者确诊时,已错过最佳干预阶段。作品借助患者的病症特征,通过隐喻手法将阿尔茨海默病症视觉化,希望观者对该病症并不仅是停留在对表面数据与科普信息的观看,而是能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感觉。如果能提前感知阿尔茨海默症的危机,你会做什么?

导师评语:

阿尔茨海默病症人群已日趋扩大,设计师通过对其病理与病人生活的研究,将症状用视觉转译的语言进行类比诠释,用大众熟悉的视觉元素与文字语言使观者切身体会病症的特征与感受。设计作品通过具人情味的图片和影像结合文字创意编排设计,产生现场感与叙事性。在呼吁关怀病患人群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干预方式和方法,力求减少由“遗忘”导致的精神和身体的伤害。

OMIANI 变身

作者:王凌霄、周佳慧、黄羽洁

导师:周峰

作品介绍:

从古至今,国内外有变身情节的作品总在踵事增华,这种对于变身的喜爱背后有着心理与文化角度上的深层原因。OMIANI CHANGE基于积极心理学中优势品质的理念,对变身作品的视觉形象进行解释与提炼,以品牌设计为主体,通过图形、海报、书籍等方式传达变身背后的积极意义,让对变身的喜爱化作现实的力量,让每个人相信“Made from believe”。

导师评语:

玄幻的变身文化和产品在古今中外一直受到喜爱。该设计基于中国丰富的神仙文化和当下新兴的消费市场,通过对传统变身文化和符号的梳理,将传统元素与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社会主流文化相结合,开发出符号系统、推导出IP形象,呈现一定的神秘感和宗教感。通过互动的设计方式展现祈福文化、预测文化。用符合当下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善意的玄幻变身文化进行当代演绎。作品将本土文化进行活化和输出,满足人们追求超越现实的心理需求和魔法变身的欲望。

下次一定

作者:钱书田、陈伊、吴雨晴

导师:周峰

作品介绍:

自从社交的方式因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被拓宽,社恐人群也相应增加。他们社恐的原因并不是发自内心抗拒他人,而是由于不够自信或是尚未掌握社交技巧。在他们心中,向往与逃避共同作用,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使他们犹豫不定、 手足无措。也许他们开始能够下定决心去进行社交,但最后往往用一句“下次一定“来临阵脱逃。下次一定也是我们对社恐的宽容与期待,下次说不定真的能突破社交障碍,进行健康社交。

导师评语:

社交恐惧、社交焦虑已是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其内心的犹豫与挣扎影响了正常的健康生活。设计师在对该人群的语言、心理、行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鲜明的插画风格塑造象征性人物,根据不同的社交场景将创意融入其中。尝试平面图形在立体空间中的转化,运用立体书籍与海报,传达犹豫和思想的转变。以轻松诙谐的手法揭示沉重的主题,唤起人们对社交恐惧症人群的理解和帮助。设计提供指南给予社交技巧的指导,帮助患者顺利彰显自我、表达个性。

轻糖士多

作者:张镇平

导师:周峰

作品介绍:

糖,非营养素。糖更像一种燃料,在合理的摄入量下,能为我们身体带来所需能量,维持机能正常运转,而当糖长期摄入过量时,糖是众多疾病的来源。“我从2019年开始注重自己在饮食上对糖类的理性摄入,在坚持了几个月后身体明显发生了某些变化,这种变化让我感觉良好。”对于长期坚持理性低糖摄入的我来说,合理限制糖摄入对我生活帮助很大。

《轻糖士多/Less sugar store》项目是控糖主义者关于轻糖生活的一次发声,站在控糖主义者的视角对当下高含糖食品进行批判,在阐述糖的危害和满足控糖者的心理需求的同时找到最佳的心理沟通方式,从而实现商品与人们的情感化连接。本设计以糖的物理形态入手,通过控糖符号设计与食品建立联结点,以士多店为主题进行视觉与包装设计,期望与控糖者达到情感共鸣的目的。

导师评语:

糖尿病已日趋年轻化,这是关于控糖行动的一次探讨。作者用微观的视觉语言创生出新鲜的几何图形,用显微镜的视角设计出字体与视觉系统,呈现科技感和当代性。海报图形呈现美食与疾病的双重矛盾体,提醒人们摄糖的控制。作品以理性的风格着眼于糖分的数据指标,将包装进行再设计,突出饮食健康和关爱生命的主题。

展览相关信息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毕业展

展览时间

2021年6月1日-6月16日

每天9:00-17:00(16:30停止入场)

周一照常开放

展览地点

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138号

浙江美术馆 6# 11# 12# 13#

杭州市西湖区创意路

象山艺术公社 N63 E65 N66

预约观展

本二维码仅可预约象山艺术公社展区

浙江美术馆展区可通过“浙江美术馆”公众号预约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