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石拱桥段落结构图解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024-07-01 01: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明事物之美探语言之“法”——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是部编语文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单元要求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桥梁专家茅以昇的这篇《中国石拱桥》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总体特征,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石拱桥在传承精巧工艺的基础上飞速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是一篇很典型的事物性说明文。说明文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关注说明对象及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同时,不应忽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茅以昇虽然是桥梁建筑专家,但《中国石拱桥》却没有难懂的专业术语。作者或说原理,或引古籍,或举数字,或作比喻,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全文短句运用很多,形成总体简洁、平实的语言特色,读来自然上口,毫无佶屈聱牙之感。平实并非意味着浅薄。茅以昇出身书香世家,受过严格的私塾教育,又学习刻苦努力,这培养了其良好的文字功底。《中国石拱桥》的语言在总体平实的基础上还多了一份书卷气,这得益于一些雅词的运用,如介绍赵州桥的成就,用“著名”;介绍其历史,用“最古”;说明其外形,用“横跨”“雄伟”“雄姿”;介绍其施工技术,用“巧妙绝伦”。此外,文中还有推崇、胜景、惟妙惟肖等一系列雅词。《中国石拱桥》一文还于平实说明之中融入描绘。例如,文章开头一段介绍石拱桥的外形,先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一句,极简洁而形象地点明石拱桥的外形特色;然后,紧承“就像虹”三字,从古代神话和我国诗人作品中,进一步说明“雨后彩虹”和拱桥之间的联系,并把拱桥比作“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风景图,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介绍卢沟桥上的石雕狮子,作者饶有兴味地写道:“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好像把一头头狮子陈列于读者眼前,使人有呼之欲出之感。这完全不同于一般干巴巴的说明文字,分明是一段优美的写景散文了。一、教学目标1、比较阅读《夜宿卢沟观晓月》和《中国桥梁史料》,初步感受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2、结合关键语句,品味说明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3、能运用说明文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自己设计搭建的“心中未来的桥”,感受人类的智慧和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二、教学重点:结合关键语句,品味说明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三、教学难点:探究说明文因说明对象、说明目的的差异,所具有的不同的语言风格。四、教学方法:个人自读、小组探讨、合作交流、全班展示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都听过牛郎织女的神话吧,据说牛郎和织女原是天上的神仙,每年于七夕在“天河”上的鹊桥相会一次。这“鹊桥”就是喜鹊搭的一座桥,它们真是杰出的桥梁工程师——在你心中,你认为什么是桥呢?(二)朗读鉴赏初体验活动 1:深情朗读陈寿儒《夜宿卢沟观晓月》选段,读完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比较阅读罗英《中国桥梁史料》,桥梁专家罗英是如何来鉴赏卢沟桥的呢?这次的阅读体验和上段文字一样吗?(三)深入文本品严谨活动 2:有人说,茅以昇先生毕竟不是作家,有些语言特啰嗦。比如说介绍旅人桥时,说它“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直接说“是最早的石拱桥”不就行了吗?大家认为呢?答题思路:1、表明态度:不能删。2、解释词语表意(表某种限制或程度)+该词在句子中的理解。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某某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请将下面积累的词语分类,并说明理由。①大约②几乎③在当时④至今⑤约⑥最早⑦有记载⑧可能⑨最古⑩每两个表肯定的词语:表推测的词语:小结: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很讲究用语的分寸。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数字准确。无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推测的词语来表达,特别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等的词语。有时模糊的语言或数据反而显得更客观。无论哪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符合实际。(四)对比阅读找差异活动 3:小组合作,探究作者在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时语言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规则与评价:能结合具体语句,鉴赏出两者的不同为合格;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找的既准又多为良好;能仔细聆听,并对他人的发言进行补充评价为优秀。小结:介绍赵州桥,强调其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使用价值,因此用客观平实的语言。而卢沟桥,强调其形式优美和历史意义,因此语言生动形象。我们发现说明对象不同,目的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总结:回看陈寿儒先生的散文,因承载着浓郁的情感,因此语言生动形象、诗意典雅。而茅以昇的这篇科普说明文发表在大众日报上,它的读者是广大民众,因此语言准确严谨、生动形象,更便于广大读者所接受,茅以昇简直就是妥妥的一位文学家嘛。(五)心怀畅想绘愿景活动 4: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心怀畅想,绘出“桥梁愿景”。1、结合图片介绍茅以昇的贡献(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补充茅以昇《桥梁远景图》,找出作者有哪些关于桥的愿景?2、借助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的短视频,看看哪些愿景已经实现了?感受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3、写作练笔与展示:同学们,我们搭乘发展的快车道,来到 2032年,此时你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桥梁设计师,心怀梦想,构造出自己心中桥的模型,但是需要向专家团介绍设计方案,征得一致同意才能建造生产。规则评价:语言准确严谨、通俗易懂为合格;能为自己的桥命名,突出桥的特点为良好;按照说明顺序条理清晰、生动形象的介绍为优秀。(六)课堂总结一座小小的桥中凝聚着的不仅仅是技术、艺术,更展现着我们的历史、文化、民族智慧和未来发展。学习本文,我们不仅品味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生动形象,也感受到了人类非凡的智慧和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七)作业:1、推荐阅读《桥话》,领略桥的画意诗情。2、将自己对“未来的桥”的介绍详细展开,变成一篇说明文,不少于 400字。3、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超级工程II》第二集《中国桥》,感受中国桥梁的魅力。(选做)(八)板书设计(见下页):评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和谐(xié) 匀称(chèn) 雄跨(kuà) 巧妙绝仑B.洨河(jiāo)河堤(dī) 石砌(qì) 惟妙惟肖C.记载(zài) 弧形(hú)推崇(chǒng) 千态万状D.悠久(yōu) 雕刻(diāo) 残损(cán) 交头接耳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仆美观。B.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抡。C.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祟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D.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为了准确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说明文中也可以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B.《中国石拱桥》在介绍石拱桥有关知识时,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用了如“大约、可能、左右”等表示估计的词语,其目的是讲究用语分寸,准确说明事物。C.《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他曾主持建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D.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4.下列词义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的是()A.拱桥——石拱桥——桥——中国石拱桥B.桥——石拱桥——拱桥——中国石拱桥C.中国石拱桥——桥——拱桥——石拱桥D.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5.下面四个句子,说明不严密、不准确的一句是( )A.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没有出过事。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C.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D.全桥结构匀称,和四面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句话中的“几乎”可以去掉)B.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画线的两个短语可以互换位置,不影响句意的表达)C.《中国石拱桥》一文说明时采用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从主到次的说明顺序,使全文的说明条分缕析、井然有序。D.作者介绍赵州桥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进行的,介绍卢沟桥的顺序则不同于赵州桥。二、品味“拱桥”,研习说明语言。1、有人说,茅以昇先生毕竟不是作家,有些语言特啰嗦。比如说介绍旅人桥时,说它“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直接说“是最早的石拱桥”不就行了吗?大家认为呢?课后反思说明文中也寻美说明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生言语思维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说明文具有应用性的特点,有一定的难度并稍显枯燥,呈现出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局面。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探索高效教学方法,让说明文的学习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神奇。那么如何避免说明文教学的刻板、无趣?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我在教学时尝试用情境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情境化的活动中,通过多元比较与思辨整合,品味说明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深刻了解中国石拱桥设计的匠心,以及作者写作说明文的匠心,从而让学生产生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叹、敬佩之情,以及对我国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豪之情。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导入环节我借助学生耳熟能详的牛郎和织女的神话故事引入桥,请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在你心中什么是桥呢?学生提到:桥是连接两地的空中巨人,以桥墩为角,跨越天险和海峡;桥是加强两地往来的重要工具,就像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桥像士兵一样保卫家乡,桥是路的咽喉,是放大的板凳。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任务驱动下,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中,我们明晰了桥的概念及重要作用。对比阅读 思辨整合活动 1朗读鉴赏初体验,学生分别深情朗读陈寿儒《夜宿卢沟观晓月》选段和罗英《中国桥梁史料》,说说分别带给了你怎样的阅读体验?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发现散文《夜宿卢沟观晓月》语言生动形象、诗意典雅、富有感染力,通过刻画了月光和流水,表达了对卢沟桥美丽景色的喜爱与赞美。而《中国桥梁史料》是一部桥梁学的专业著作,罗英主要从学科专业的角度,介绍了卢沟桥的技术细节,我们感受到的是语言的准确客观。通过比较,学生能初步感受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活动 2深入文本品严谨,有人说,茅以昇先生毕竟不是作家,有些语言特啰嗦。比如说介绍旅人桥时,说它“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直接说“是最早的石拱桥”不就行了吗?大家认为呢?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删、改、调,引导学生对原文与改文进行多元比较,从而将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与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思考,整合在一个大的比较阅读任务框架中,避免了碎片化的师问生答的与填鸭式的学习模式,将发现与思考的乐趣还给学生。例如,将原文中“全长 50.82米”改为“全长 50多米”,引导学生发现这里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50多米比较模糊,可能是 51米也可能是 59米。而原文列出具体的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数,语言更具体、严谨、准确,说明了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展现了赵州桥的整体形态和规模,突出其雄伟的特点。从对比中可以发现: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很讲究用语的分寸。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数字准确。无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推测的词语来表达,特别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等的词语。有时模糊的语言或数据反而显得更客观。无论哪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符合实际。活动 3对比阅读找差异,小组合作,探究作者在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时语言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学生在群策群力之下,通过这样的比较辨析: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说明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茅以昇在介绍赵州桥时,强调其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使用价值,因此用客观平实的语言。而卢沟桥,强调其形式优美和独特的历史意义,因此语言生动形象。联想想象 知识迁移如果说前面的课文学习是为了完成情境任务,那么最后情境任务的完成度,则是来检验学生在本节课上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能力迁移的强弱。活动 4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心怀畅想,绘出“桥梁愿景”。1、补充茅以昇《桥梁远景图》,找出作者有哪些关于桥的愿景?2、次观看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的短视频,看看哪些愿景已经实现了?感受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3、写作练笔与展示:同学们,我们搭乘发展的快车道,来到 2032年,此时你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桥梁设计师,心怀梦想,构造出自己心中桥的模型,但是需要向专家团介绍设计方案,征得一致同意才能建造生产。规则评价:语言准确严谨、通俗易懂为合格;能为自己的桥命名,突出桥的特点为良好;按照说明顺序条理清晰、生动形象的介绍为优秀。引导学生关注写作要求,在指定维度内进行言语实践,在写作实践中巩固课堂所学。不仅如此,这一情境任务的设置,还将原来的课文学习变成了完成情境任务的一个支架,引导学生向桥梁专家学习如何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方法,从而让课堂学习从知识指向向纵深的能力培养开掘。学生在任务驱动的引领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展示写作片段,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迁移,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学到了说明文学习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总而言之,《中国石拱桥》的教学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介绍说明的方法,指向了知识与能力的应用与迁移。最为关键的是,通过删改比较语言的过程,在整合的思维框架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以培养。而在最后的联想写作中,让学生将之前阅读环节所总结的“说明策略”形成知识体系,在新情境下进行迁移运用,能有效促进学生言语思维的提升。如果最后能有足够的时间展现学生对于桥的设计和解说,就更好啦!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