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影院:中国电影从这里诞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电影什么时候诞生的 大观楼影院:中国电影从这里诞生

大观楼影院:中国电影从这里诞生

2024-07-17 03: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采访并文 | 李政  安妮  黄雪 

指导老师 | 张慧瑜

任庆泰:从丰泰照相馆到《定军山》

到 2005 年为止,中国电影业已走过了百年风雨。这一年,北京大观楼影院被授予“中国电影诞生地”之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正是在此放映。

故事要从一个叫任庆泰的年轻木匠说起。

1865年,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清政府推出了自强、求富的“同光新政”, 提倡洋务,遣人留洋。那时候,照相机是稀罕东西,人们管它叫“照相匣子”,任庆泰对它十分感兴趣。因此,当时在上海一家外国人开办的照相馆做相框活的任庆泰,为了学习照相技术远赴日本。这次日本之行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在那里,任庆泰不仅学到了最先进的照相技术,更收获了超前的经商理念和商业文化构想。回国后,任庆泰开设了北京第一家由中国人开办的照相馆——“丰泰照相馆”,名字分别取自于他的字“景丰”、名“庆泰”,选址在老北京琉璃厂土地祠。

没过多久,丰泰照相馆就闻名京师,颇受老北京人追捧,王公贵族也不例外。

“从前上土地祠的,没有不上丰泰照相馆的。到照相馆到就没有不照相的,所以土地祠西院那个小夹道内,游人总是挤不动。照相馆门内门外,也都是人山人海……”如今,照相馆的旧址已经不在了,但我们仍然能从当年的记载中想象出其盛况。

任庆泰还曾多次应召为慈禧太后照相,每一次都能别出心裁地拍出令慈禧满意的照片,还因此获赐四品顶戴。可见其照相技艺之炉火纯青。

而任庆泰与大观楼的缘分始于光绪二十六年的大火。

1900年,农历庚子年,义和团火烧老德记大药房,火灾殃及前门大街上4000家店铺,这家“大亨轩茶楼”也没能幸免。两年后,任庆泰从茶馆老板手中买下了这座残破的建筑重新修缮,将它建造成了前门大街上的一家百货商场。

老北京的前门大街是一条著名的繁华商业街,这里不仅交通便利、商号密集,还有着非常独特的人文环境,是老北京平民的娱乐中心。大观楼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出了商业文化与民俗文化相交融的独特气质。为了提高大观楼的知名度,任庆泰在开张前就做了大范围的广告宣传,天津《大公报》甚至将大观楼的广告连续刊载了一月之久。大观楼中店铺出租率极高,没能租出的闲置店铺就由任庆泰自己开办店铺。在他的用心经营之下,大观楼生意火爆,引起商界纷纷效仿,甚至连名字也要模仿,如“一观楼”、“雅观楼”等等。

这个时候,大观楼还没和电影产生联系,采用的是楼下出租商铺做买卖、楼上开设茶楼的经营格局。茶楼就是任庆泰自己开设的“小蓬莱烟茶室”。“小蓬莱”不是寻常的茶楼,它的经营重点在抽烟人的身上,里面特别设有几间茗室,烟灯烟具一应俱全,便于客人抽烟,生意兴旺。除了烟茶室,“一品居饭馆”、番菜馆、咖啡馆等也先后成了大观楼的经营项目。

到 1905 年时,大观楼发布了“天下第一奇观美国电光大戏泰西各国先法术假座前门外大观楼日夜开演”的广告,正式开始了电影放映,成为当时南城最早的固定放映电影场所之一。 

如果任庆泰仅满足于此,中国近代史上就不会有大观楼影戏园、不会有《定军山》,“任庆泰”这个名字也不会如此令人记忆深刻。事实上,任庆泰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他精心研究从外国人手中购买的设备——一架法国造手摇摄影机和十四卷电影胶片,开始了拍摄电影的尝试。在任庆泰看来,那些外国的电影“尺寸甚短”、“仅有戏法与外洋风景”,加上对于拍摄电影的浓厚兴趣,任庆泰决定自己摄制一部电影。

迈出第一步总是最难的。拍什么主题?找谁来演?这是大问题。

巧的是,素有“伶界大王”美誉的谭鑫培临近六十大寿,与戏曲界往来颇广的任庆泰由此提出了拍摄谭鑫培最拿手的京剧《定军山》作为其寿辰献礼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几个月后,在任庆泰的丰泰照相馆中,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了。随后,《定军山》在大观楼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

(图:《定军山》剧照)

可惜的是,除了一张剧照,《定军山》没能留下更多的片段,我们已经无法亲眼目睹它的艺术魅力。《定军山》这部电影究竟有多大的商业价值,给当时的电影、娱乐、商业带来了怎么样的关系变化,如今也很难评估——《定军山》的意义本不在于此,这部电影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永远抵不过它的历史价值。

《定军山》的摄影师刘仲伦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屋外院子内,把那架号称‘活动箱子’的摄影机,摆在了靠前院后墙边……虽然前几天练过几回,但真的上阵,仍有些紧张。一通锣鼓过后,布幔后闪出一个戴髯口、持大刀的古代武将来,这就是谭鑫培最拿手的《定军山》里的老黄忠,只见他配合着锣鼓点儿,一甩髯口,把刀一横,立成顶梁柱一般,就听旁边有人喊:‘快摇’,刘仲伦便使劲摇了起来,那时的胶片只有二百尺一卷,很快便摇完了,算告一段落。”

当时的电影拍摄就是这样的简单而粗糙,全程只用一架手摇木壳制摄影机摄制,没有什么导演技巧、镜头变换,甚至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然而,在那样一个闭塞落后的环境中,《定军山》的诞生还是给北京城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和欢腾。

(图摄于大观楼影院门前)

任庆泰是清末民初实业界颇有影响力的人物。除了照相馆,他还涉及了医学、食品、器材等许多领域,经营过大药房、木器店、汽水厂等民族企业。他重视教育,对国家的教育事业念念不忘,还曾创办学校。更不用提,他的《定军山》为民族电影带来的曙光。

不久前,我们来到了大观楼——北京大栅栏街 36号。刚到门口,任庆泰的半身雕像便映入眼帘,下面写着几个大字:中国电影之父。此言不虚。

风雨变革中的大观楼影院大观楼影院不仅仅是中国电影的诞生地,更在此后的许多个关键时机展现出了它的与众不同,它在风风雨雨中迈出一次又一次坚定的步伐,保持着它勇于创新又坚守初心的风气。

20 世纪初期,电影放映逐渐成为广受欢迎的休闲娱乐方式,为此,清政府于 1911 年6月颁布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电影检查条例:《取缔影戏条例》,希望通过条例对影戏与影戏场所进行审查和管理。其中一条规定便为“男女必须分座”。此时的中国还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思想道德仍旧保守,依照“男女有别”的传统思维,自然如此规定。1913年经过改造后的大观楼影戏园正式更名为“大观楼影院”。

“男女分座”的规定实行并延续了十几年,直至 20 年代末,大观楼影院率先打破此项规定,极具先进性地实行了男女同座。此时,延续千年的封建专制王朝早已经覆灭,正处于 “中华民国”时期,受西方先进思潮的影响,人们的思想也变得开放起来,大观楼影院的经营者极有先见性地做出此举。男女同座的设置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不得不说,大观楼紧紧追随着时代发展的浪潮。 

此后,大观楼影院又进行了几次改造修正,始终与电影技术发展、与时代发展同步前进。受美国有声影片传入中国的影响,中国在原有对有声影片的讨论和设想的基础上于1930年正式开始投制有声电影。1931年中国第一部由蜡盘发音的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公映,同年,大观楼影院放映了这部电影,自此正式开展有声电影放映业务。

1942 年大观楼影院又一次进行了改造与翻建,在这次翻建中影院的营业面积得到了扩大,观影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根据现在大观楼一层的背景墙资料显示,当时的著名剧作家叶仰曦、翁偶虹还为大观楼开幕撰写了贺联。

 (摄于大观楼影院一楼)

抗战胜利后至解放这段时期,北平一直处于国民党控制之下。华北地区的供电厂、供电设备本就因年久失修比较脆弱,还有些毁于战争。加之国民党为夺取胜利果实忙于内战,华北地区的电力事业长期停滞,供电很不稳定。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后,北平的电厂及供电业务也由中共接管,全市恢复了正常供电,电影院也重新恢复电影放映。大观楼影院与其他一些影院于2月1日一同放映了《金玉满堂》、《断肠天涯》等电影。

1955年,距离新中国成立已有六载岁月,社会主义改造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受到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开展的影响,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也在积极推进,电影业也包含在其中。在对电影业进行公私合营的改造中,“大观楼影院”成为北京市的试点影院,它是国内最早实行公私合营的一批电影院之一。大观楼影院走在改革前列,率先完成了公私合营,被注入了新力量的全新“躯体”继续焕发生机。大观楼成功完成公私合营也展现了文化产业与政治、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相关性。

20世纪60年代末期,电视在美国广受欢迎,对电影工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分散了不少电影观众。再加上原来普通画幅的电影对人的视角有所限制,从生理与心理上都缺乏更真实的在场感,同时使电影的构图和艺术表达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以上这些考虑和其他一些因素的推动下,宽银幕电影诞生了。

而中国的电视事业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起步,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随后,各地陆续开办电视台,电视也开始在中国发展、普及。为了跟上世界电影发展的脚步,也为了应对电视的冲击,中国电影院也开始引进宽银幕设备。

1959年5月大观楼影院开始筹备改建为宽银幕立体电影院。1960年11月28日,大观楼影院首次放映了宽银幕立体风光纪录片《漓江游记》,并于1962年成功改建成北京市第一家“宽银幕立体电影院”。

在改建过程中,中国科研所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中国科研所自行研制了四台松花江牌 35mm 电影放映机,配有磁环音设备。其中配有环音系统的三组立体声喇叭也是 718 厂仿制德国的设备制造的。观看立体电影时,人们需要佩戴专门的偏光眼镜,这使人们能够初步感受到电影沉浸的魅力。这次改建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电影技术的可能性,这注定是中国文化工业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源百度百科:《魔术师的奇遇》海报)

1962年,大观楼影院首映桑弧导演拍摄的立体影片《魔术师的奇遇》,这是中国内地首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这部影片连续放映四年,累积放映一万余场,观众多达四百万人次,创造了一部影片在一家电影院放映时间最长、场次最多、观影人数最多的纪录。这也足以显示电影的宽银幕与立体性营造出的真实氛围对观众的吸引程度。

大观楼影院能在百年历史浪潮中屹立不倒,与它坚韧的精神是不可分割的。1976年4 月30日,本是大观楼影院重新粉刷后开张的日子,本该喜气洋洋的时刻却被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毁了。这场大火给大观楼影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损失,这同时也是北京市所有电影院中最大的一次火灾。这场横祸使大观楼电影院停映长达十年之久,影院又开始重新建设。

十年岁月说长不长,说短也并不短。十年中,多少店铺、影厅开业又关张,多少新人来了又走,但大观楼的复建计划却始终没有被搁置。命运的车轮总是在考验着这座影院,但它从未被碾压倒,一次次火灾从未能烧断它坚毅的脉络。

大观楼影院于1987年12月重建完毕,新建成的影院分别从美国和英国引进了新的放映设备,放映银幕扩大至宽18米、高8.5米,重建的大观楼再次以全新的面貌现世,一开业便与最先进的电影技术看齐,成为当时北京市第一家超大银幕影院,为此还专门改名为“大观楼大银幕影院”。

1988年7月16日影院正式开张,首映70mm立体声影片《无敌鸳鸯腿》。大观楼在缺席当代电影十年后重新回归历史主线,重新将承载历史的使命抗在肩上。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国内经济也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各项娱乐设施相继兴起,例如录像厅、游戏厅、台球厅、歌舞厅等。同时电视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国内大大小小的综合性娱乐场所纷纷涌起,娱乐设施的多样性削减了电影的观众数量,不少影院也经营起了新的娱乐设施。

大观楼影院在此种局面下也决定增设新的经营项目,比如录像厅、小卖部等,这项改革措施确实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日,大观楼影院内部也是一层经营茶水吧、二楼放映电影。

 (图:现在的影院一楼)

时光匆匆又过数十载,2005年,时值中国电影百年华诞,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各相关部门将大观楼影院确立为“中国电影诞生地”,专门在这里设立了中国电影第一厅,厅中只放映中国老电影,还专门注册了“大观楼”商标。这一系列举措都为这个场所正式贴上了代表文化、历史记忆功能的标签。

细数以上种种事件,大观楼影院作为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放映地,在历史的无数个节点都展现出了其先进意识、创新意识与坚韧精神。它在风风雨雨的变革中百折不挠,坚持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它代表着中国的百年电影历史,读懂这座建筑,就能对中国电影业窥见一二。

时代剧院的落幕

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北京城市中央。

位于此地的北京大栅栏商业街,新旧店铺交杂林立,来往游客络绎不绝。“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500年的历史文化,使得大栅栏特含了丰富的开发价值。“北京坊”项目抓住“城市慢生活”和“北京老文化”等特色元素,融合各国特色,正试图将大栅栏打造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文化消费区。

就是在这样一条定位高端、发展前景广阔的古文化商业街,拥有百余年发展历史的大观楼却显得落魄和残败——它既没有完全成为古文化旅游景点,又没有实现影院本身的良好经营态势。

于是它很尴尬。头顶气派的“古城门”式建筑风格,悬挂“中国电影诞生地”的辉煌牌匾,门前摆放的任庆泰石像上,也加上了“中国电影之父”几个大字。一切显得格外隆重。然而进入大观楼的内部通道却被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部分成为“火车票代售处”,右边部分负责出售电影票。倘若是不经意的一着眼,行人视线还有可能先被左边那块大的LED屏吸引。

 (摄于大观楼)

“咦,中国电影诞生地,是真的嘛?”“进去看看?”

驻足于此,我们发现,大观楼能够依靠牌匾和名头吸引到街上不少人,但他们更多地只是停留在门口,对着大字或是任庆泰的石像拍几张照后就草草离开。更有许多行人匆匆一瞥便离去。在大栅栏这条街上,吃喝玩乐齐全,吸引游客的东西太多了,若是真的想看电影也有更好的选择。当然,更重要的是,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大观楼至今还在播放院线影片。

城市的发展总是以车轮式的步调一往无前,市场也从来都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筛选过程。在北京,被时代遗忘和抛弃的老电影院有很多,大观楼也不过是其中一个。

随机选取新式电影院“美嘉欢乐影城”与海淀剧院、东宫影剧院、地质礼堂、大观楼电影院、古城电影院、门头沟影剧院六家老电影院进行票房数据对比,差距十分惊人。光是在2019年5月25日这一天,美嘉影城的票房就达到了13.7万余元。而在这六家老电影院中,最高的也不过1.9万余元。

 (七家电影院票房趋势对比截图,来自“猫眼专业版”app)

在一次对大观楼工作人员的采访中,他们这样回答有关营业状况的问题:“当然有影响(指更多人把大观楼当作景点参观而不是电影院),尤其是旁边的保利(国际影城天安门店)开了之后”[1]。

通过对2019年5月15日至2019年5月28日的票房数据和趋势进行对比,我们发现距离大观楼不远的保利影城天安门店的票房确实远高过大观楼电影院。在5月25日这一天的差距甚至达到了9倍之多。从影院配置而言,保利影城天安门店影厅9个,座位数1119个,而大观楼只有影厅4个,座位数511个。不可否认的是,和大观楼这类老电影院相比,如保利影城这样的现代影城观影环境更为舒适,服务也更现代化。

 (保利国际影城天安门店与大观楼电影院票房趋势对比截图,来自“猫眼专业版”app)

然而,仅仅是因为现代影城的兴起,就能够冲击一个具有百余年发展历史的“中国电影诞生地”吗?

实际上,大观楼的发展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可以死守电影院的招牌,但需要更迎合当代的市场。不仅要找准定位,也要做出创新和改变。如果要保留独特的时代老电影院功能,可以复古风貌,将影厅打造成茶馆模式,一边喝茶一边欣赏时下的电影,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奇妙感受。如果要加重历史感和电影文化宣传意义,也完全可以向历史见证地、文化遗产等方向进行变革发展,诸如加大宣传大观楼作为中国电影诞生地的意义的力度,打亮“中国电影第一厅”的招牌等等。

1992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一级影院”;2002年,《西洋镜》剧组导演胡安、主演夏雨来大观楼参加首映仪式;2005年1月22日,“‘中国电影诞生地百年纪念活动’ 大观楼影院论证会’”召开,会上领导提出建立“中国电影第一厅”的建议;同年4月,召开“大观楼中国电影诞生地装修设计专家评审会”,请古建专家、规划局、电影专业人士对大观楼改造的宗旨、装帧、功能、定位、形式、规模制定出了具体方案;2017年影片《京城81号》在此举办落地活动,影星张智霖等前来参访......

大观楼从来不缺资源,也根本不缺发展潜力。

在北京市旅游委2018年2月13日公布的《2017年北京市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复核结果》中,大观楼影城的评定结果为:“景区放映室和售票处内输电、通讯线路等管线设施未隐蔽,且布设杂乱;景区对禁烟区吸烟行为管理不到位,放映室地面及垃圾箱内发现烟蒂,存在安全隐患;缺少医务室及专兼职医护人员;景区内乱堆乱放现象较多,放映室用电设备旁堆放纸箱等易燃物,安全疏散通道堆放杂物且地面不平整,存在安全隐患;各种引导标识设计制作不规范,与景观环境不协调;游客中心规模小,设施不齐备,功能不齐全;建筑物墙皮剥落;垃圾箱造型简陋,与环境不协调等。取消其3A级旅游景区等级资质”。就此被摘下的3A景区帽子至今也还未能够重新戴上。

它好像停留在了过去,停留在了那个留洋回国的年轻人身上,停留在了公私合营的浪潮中。它带着一股傲气蔑视当今,最后只愿停留在自己的辉煌历史里。但它没想到的是,时代的变化远远快于仅仅依靠名号和历史感撑起来的前进步伐。如果没有做好下一场戏的准备,那么时代剧院也终将落幕。

北京大栅栏街 36 号,一位路过的游客抬头看了看,又低头看了看——“中国电影诞生地,那这儿怎么还卖火车票啊?” 说罢,拂袖而去。身后的大观楼依然屹立,但谁也不知道它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黄德泉. 清末民初北京大观楼考辨[J]. 当代电影, 2007(5):48-52.

[2]田野. 中国电影诞生地——北京大观楼电影院[J]. 现代电影技术, 2006(1):61-64.

[3]许立仁. 中国电影诞生地——大观楼[J]. 北京观察, 2005(5):16-17.

网络参考:

https://www.docin.com/p-448987526.html        http://www.sohu.com/a/284420039_120060696 https://baike.baidu.com/item/宽银幕电影/4152164?fr=aladdin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5874794696808537&wfr=spider&for=pc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5874794696808537&wfr=spider&for=pc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