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八十年代的全民超女(组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女排夺冠领奖图片 中国女排:八十年代的全民超女(组图)

中国女排:八十年代的全民超女(组图)

2024-07-15 13: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女排:八十年代的全民超女(组图)  1981年中国队在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中七战七捷,首次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这是11月16日,首次登上冠军领奖台的中国女排队员笑逐颜开。新华社发 中国女排:八十年代的全民超女(组图)1981年11月16日,当晚女排的胜利成为国人的节日。

  【女排精神】

  ●本义: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蝉联世界冠军,成为第一支在世界女排历史上连续5次夺魁的队伍。而女排身上展现出的朴实而崇高的“女排精神”――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训练、自强不息,则更成为激励国人在改革开放之初振兴中华的动力。

  ●延伸:1981年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后,受“女排精神”鼓舞的北大学子则喊出“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女排精神”因此被视为是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奋斗激情的集中体现――中国女排,让外国人看到了改革开放的中国,认清了振兴中华的中国人;中国女排,让中国人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凝聚了炎黄子孙振兴中华的力量。

  1981年11月,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的身份,参加了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制,经过了7轮28场激烈的比赛,1981年11月16日,中国队以7战全胜的成绩为中国首次夺得三大球比赛的世界冠军。

  最后一个球落地,姑娘们抱头痛哭。守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前的中国人更是血脉贲张,所有的激情和自豪感在这一刻喷薄而出。那一夜,北京街头万人空巷,女排成了惟一的话题。激动的人们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此前,只有帝王和伟大领袖能享受到“万岁”的殊荣。

  邓颖超提出“学习女排精神”

  比赛颁奖典礼未毕,国家体委、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单位的贺电已至球队。

  第二天,国内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都在渲染女排夺冠。《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启用了鲜红色的大标题:“刻苦锻炼 顽强战斗 七战七捷 为国争光――中国女排首次荣获世界冠军”。文章还配发了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文章中提出,“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体育比赛的胜利,上升到了激励整个民族精神的高度。

  《人民日报》头版的其他位置,被女排教练和队员的照片占据。此前,中国的大多数人对这个集体并无太多了解,这一天后,他们成了新中国人尽皆知的民族英雄。

  而在同天的《体育报》上,时任妇联主席的邓颖超发表了题为《各行各业都来学习女排精神》的文章。她在文中疾呼:“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都要学习中国女排精神,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扬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作风,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快地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当然,传奇总是要历经磨难的。在福建漳州排球基地的草棚里,女排姑娘们承受着近乎残酷的训练。因此在比赛中,女排姑娘总能展现出“遇强不惧、百折不挠、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精神。因此在此后几年,中国女排每逢重大比赛的决赛都遭遇东道主,但总能上演大逆转,屡屡获胜。而这种拼搏精神则被归纳和深化,成为“女排精神”的最基本内涵。  

  奋勇拼搏的“女排精神”由此叫响。

  到了后期,媒体开始大力宣传“学习女排要落到行动上来”。诸如“某工厂女工看了女排的事迹之后,每天早来晚走,精心操作,班产量天天超额完成计划”;“某煤矿工人看完女排比赛之后,自觉加义务班,日日超产”等。《人民日报》还开辟了“学女排,见行动”的专栏。

  一代人精神升华的洗礼

  据当时的《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称,截至1981年12月4日,中国女排收到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达3万多件。北京商标一厂、无锡钟表厂等生产单位的职工在信中表示,要“学习女排精神,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更多的国人通过女排,真实地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国家自豪感。一位年轻的教师在信中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由于你们的胜利,为国家民族争得了荣誉,唤起了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唤起了我对国家前途的信心,使我心灵深处的一潭死水重新荡漾起希望之波。我以前看不到出路,只是徘徊。现在我看到了,为了民族,为了中华之觉醒,我们这一代不能徘徊,要奋斗,奋斗!”

  在“女排精神”唱响的背后,则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首先是中国人振兴“三大球”的狂热梦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体育的总体状况,就是小球都很不错,但是三大球不行。贺龙元帅曾说过,三大球不出线,死不瞑目。后来中国女排的轰动,正是由于她们率先从三大球的落后局面里冲出来了。

  而另一方面,“女排精神”的唱响和改革开放密不可分,在当时的环境下,对“女排精神”的追捧无疑是一个民族在自信心逼近低谷时的强烈反弹。社会学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春光则指出,“改革开放早期阶段,国人猛地意识到与世界的差距,而变得有些失落和彷徨。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其实就是在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王春光这样分析“女排精神”崛起的原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