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中国反舰武器,美太平洋舰队司令:1500公里外 可以击中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反舰弹道导弹试验视频 详解中国反舰武器,美太平洋舰队司令:1500公里外 可以击中我们

详解中国反舰武器,美太平洋舰队司令:1500公里外 可以击中我们

2024-07-14 00: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以敌方军舰作为攻击目标,并不是只有反舰导弹,将速度远高于巡航导弹的弹道导弹用于对舰攻击的构想早在冷战时期就有了。

■ 苏联研制的SS-NX-13弹道导弹

世界上第一种反舰弹道导弹(ASBM)的研制计划是苏联的SS-NX-13,这是一种最大射程约900千米、搭载200万~350万吨核弹头、从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1972—1973年苏联从G级潜艇上进行了该导弹搭载模拟弹头的发射试验,据称11次试验成功了10次,最后一次发射直接命中了目标,CEP精度为185~370米。

但是,由于受1972年美苏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的影响,以及苏联海军认为该导弹会否定建设远洋舰队的意义,1973年,该导弹的研制终止了。

此后,在中国研制并装备DF-21D之前,没有国家装备反舰弹道导弹。

DF-21D反舰弹道导弹(中国)

根据《简氏战略武器年鉴2020——2021》介绍,中国于2013年进行了以全长200~300米舰船为目标的DF-21D中程反舰弹道导弹发射试验。这个目标的尺寸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美军航母。2016年,又进行了可搭载在DF-21中程弹道导弹上的机动再入体(RV)的试验。

虽然其试验成果是否得到实际运用尚不得而知,但2019年美国国防情报局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装备了搭载常规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可对第一岛链以内的地面目标和航行中的海军舰船(包括航母)进行精准打击。

DF-21D弹道导弹全长15米,直径1.4米,最大射程1500千米,内藏于发射筒内,装在5轴轮式发射车上,弹头装有高性能炸药。弹头下方是2级固体燃料发动机,发射时从起竖的发射筒中利用高压空气进行冷发射,在约20米高度第1级发动机点火,以惯性导航方式进行制导。与助推器分离后的弹头可以接收己方潜艇或无人飞行器(UAV)以及卫星、渔船等传送的敌方移动目标(航母打击群)的位置信息。

根据《简氏战略武器年鉴2020—2021》介绍,DF-21D的飞行时间约10分钟,射程约1500千米,飞行高度在100千米以下。DF-21D与DF-21A/B/C虽然都属于弹道导弹(弹道分为使用助推器推进的上升段,助推器关机后弹头依靠惯性上升到最高点然后开始下降的中段,以及弹头飞向目标直至命中的末段),但与A/B/C型攻击地面固定目标不同,D型是以移动目标作为攻击对象的。从陆地发射的DF-21D以弹道轨道(椭圆轨道)飞行至中段,在进入末段之前用助推器调整姿态,进入末段后雷达开机捕捉目标,并利用弹头后部的控制舵面进行机动,直至击中目标。

■ 美国海军F/A-18F战斗攻击机与MQ-25A无人加油机进行空中加油试验

大多数弹道导弹再次进入大气层后,在50千米左右的高度速度将达到8~15马赫,随着高度降低,空气密度加大,到5千米左右高度时,速度减为3~5马赫,离弹着点剩余30秒左右时间。在这段时间内,DF一21D弹头上的雷达会捕捉到目标。航母如果以25节航速航行,30秒内可以移动375米。DF一21D的CEP精度据说可以达到20米以内。如果整个说法准确的话,对于长度超过300米、宽度超过7O米的航母来说,DF-21D是不容忽视的威胁。

就连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都称,我在距离中国1500公里的航母上,我担心火箭军,因为中国可以击中这艘航母。

还有观点认为,DF-21D可以将最多1000枚子弹头散布在较大范围内,利用子弹头的大面积攻击,对航母甲板上的飞机、电子设备、舰桥等舰上武备和构造物造成损伤,使航母无法发挥其本来功能,达成“软杀伤”的目的。

■ DF-21D导弹的头部特写

此外,全长超过150米、宽度超过20米的宙斯盾舰也不得不谨慎进入DF-21D的射程。美航母打击群的宙斯盾巡洋舰及驱逐舰上装备有MK41垂发装置,可以搭载“战斧”巡航导弹。美海军宣称“战斧”Block4的射程可达1600千米。也就是说,美海军的“宙斯盾”巡洋舰及驱逐舰可以在DF-21D的射程之外发射“战斧”Block4。然而,DF-21D反舰弹道导弹与亚声速的“战斧”相比具有压倒性的速度优势,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那么,以“尼米兹”级航母为中心的美航母打击群,能否从DF-21D的射程之外进行作战呢?

目前,“尼米兹”级航母上搭载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在不进行空中加油时的作战半径是800千米,如果使用舰载隐身无人加油机MO-25进行空中加油,作战半径可以延伸到126O千米以上。即便如此,“超级大黄蜂”为执行作战任务而不得不让“尼米兹”级航母在DF-21D射程之外行动,这看起来有些微妙。

DF-26B反舰弹道导弹(中国)

DF一26在2015年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2017年开始发射试验,据认为于2018年开始装备部队。DF-26全长14米,直径1.4米,射程4000千米,属于2级固体燃料中程弹道导弹。弹头后部有控制翼面,说明与DF-21D一样具有高机动性。据说其第1级火箭发动机的直径与DF-21D相同。

DF-26分为搭载核弹头、用于对地攻击的A型和搭载2枚核/常规弹头、用于对舰攻击的B型,CEP精度为150米。如果说DF-21D是中国第一代反舰弹道导弹,那么DF-26B可以称为第二代反舰弹道导弹。

■ 中国研制的DF-26弹道导弹,既能打击地面目标,也能打击海上大型移动目标

根据《简氏战略武器年鉴2020—2021》介绍,2019年,位于内蒙古的火箭军部队装备了12枚/辆DF一26弹道导弹。

据报道,2020年8月,中国从青海省西北部发射了一枚DF一26B,然后从浙江省发射了一枚DF-21D,两枚导弹准确命中了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预定目标。

那么,能否有效拦截以5马赫以上的高超声速飞行且具有高机动性的DF-21D、DF-26B反舰弹道导弹呢?

反舰弹道导弹在击中目标之前,飞行速度相当快。作为弹道导弹,DF一21D和DF一26B在上升段和中段的飞行轨迹是典型的椭圆轨道。

■ 美军的SM-3反导导弹从MK41垂直发射装置中发射出来的场景

“宙斯盾”的BMD反导拦截系统中负责发现、跟踪弹道导弹发射并预测飞行路线的位于地球静止轨道上的天基红外系统( SBIRS)卫星及导弹预警卫星(DSP)组成早期预警卫星网,根据其提供的早期预警信息生成排队数据,传送给陆地或海上的雷达等传感器。

陆基的AN/TPY-2雷达或海基宙斯盾舰上的SPY-1雷达以及未来的SPY-6雷达负责跟踪敌方弹道导弹的飞行路径,由“宙斯盾”武器系统计算出“宙斯盾”舰上SM-3拦截弹的发射时间。由于SM-3的最低拦截高度大约是70千米,因此可拦截飞向移动目标、正处于飞行中段但尚未开始进行机动的DF-21D或DF一26B。

反舰弹道导弹的弹头在进入末段后,可能会进行机动改变飞行路线,拦截难度增加。虽然笔者不清楚负责末端拦截的SM-6能否有效拦截,但专门负责中段拦截的SM-3的有效性或许无法否定。

■ 中国研制的CM-401反舰弹道导弹

CM-401反舰弹道导弹(中国)

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并不是只有DF-21D和DF一26B。2018年公开的CM-401是一种小型反舰弹道导弹,据估计最大直径大约85厘米,外形类似于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M短程弹道导弹。

CM-401的最小射程约16千米,最大射程约290千米,末端速度为4~6马赫。CM-401的末段会进行大幅度的跳跃机动,拦截它非常困难,而且CM-401也可通过舰载平台发射。

“烈火”P型反舰弹道导弹(印度)

2021年6月28日,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 )在印度东部的奥里萨邦沿岸海域成功进行了可搭载核弹头的新型“烈火”P型弹道导弹的试射。这是作为印度战略部队司令部“烈火”1型及“烈火”2型的后继型号开发的中程弹道导弹,是“烈火”系列导弹的第6个型号,采用了机动再入体( MaRV)设计,改进了推进剂,大幅升级了导航及制导系统。与最大射程5000千米的“烈火”3型相比,“烈火”P型的重量减轻了50%,采用了新型制导系统和新一代推进系统。

■ 升空的印度“烈火”P弹道导弹特写

“烈火”P型导弹装填在发射筒内,可以通过铁路或公路进行远距离机动。该导弹为两级固体燃料,射程1000~2000千米,有效载荷约1000千克,可携带核弹头,但当量不详。

印度媒体称,“烈火”P型值得注意的性能是,在末段可以利用4个三角形弹翼进行机动飞行,穿透导弹防御系统。不仅如此,还可以基于“烈火”P型开发出新的变体,用做反舰弹道导弹(ASBM)。印度海军显然需要陆基ASBM支持。虽然ASBM在技术上不是用来击沉航母的,但可以用做“任务杀手”,搭载的弹头可以使航母无法进行起降操作,这才是主要目的。

如果这个报道属实的话,那就说明“烈火”P本身虽然是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但基于“烈火”P反舰弹道导弹“不是用来击沉航母,使航母无法进行起降作业”的说法,显然是指破坏航母甲板,因此其弹头有可能是精确制导的常规弹头或散布子弹的集束弹头。

■ 伊朗研制的“波斯湾”反舰弹道导弹

“波斯湾”短程弹道导弹(伊朗)

“波斯湾”弹道导弹全长10.3米,直径0.6米,采用一级固体燃料发动机,射程700千米,战斗部重500千克,可搭载高爆弹头或集束弹头。伊朗已经公开了其反舰版本“佐勒菲卡尔·巴希尔”反舰弹道导弹。该导弹头部装有光学传感器,最大射程700千米,性能与“波斯湾”基本一致。

伊朗南部和阿联酋之间的霍尔木兹海峡,每天原油运输量达1700万桶。霍尔木兹海峡非常狭窄,宽度只有30多千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伊朗拥有了反舰弹道导弹,即便性能尚不明朗,其战略意义也绝不容小视。

高超声速反舰导弹

研制反舰弹道导弹的出发点是发挥其5马赫以上的高速优势,使敌方难以拦截。但由于弹道导弹是椭圆形弹道(抛物线弹道),发射后的飞行轨迹和路线可以被预测,因此如前所述,在降速后的中段,利用“宙斯盾”BMD系统发射SM-3拦截弹就有可能成功拦截。

为了躲避现有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反舰导弹除了要具备相当于弹道导弹的飞行速度外,还需要以不规则的路线飞行。

由此开发的高超声速导弹与弹道导弹一样,采用火箭助推器加速,但搭载的有效载荷与弹道导弹不同,因此飞行轨迹不是椭圆轨道。根据有效载荷不同,高超声速导弹分为高超声速滑翔体导弹(HGV)和高超声速巡航导弹(HCM)两种。前者像滑翔机一样,在滑翔的同时可以改变飞行轨迹,后者是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能以高超声速飞行的特殊巡航导弹。

■ 中央电视台曝光的中国高超声速滑翔体(HGV)设想图

继承了苏联大部分军工产业和军事装备的俄罗斯军队并没有装备反舰弹道导弹,这或许和美国的“宙斯盾”系统可以进行拦截有关。

弹道导弹虽然速度很快,但由于轨道可预测,从技术上来说有可能被拦截。而HGV和HCM的飞行高度低于弹道导弹,并且可进行“打水漂”机动,传统的导弹防御系统难以拦截。因此,俄罗斯正在积极研制HGV和HCM。

高超声速滑翔体(HGV)由火箭发射到临近空间后,与助推器分离,转入超声速滑翔飞向目标,飞行高度40~96千米;而高超声速巡航导弹(HCM)在飞行的大部分时间利用超燃冲压发动机进行高速飞行,飞行高度19~30.4千米。

一般来说,HGV和HCM都是使用弹道导弹那样的火箭发动机加速。HCM在与助推器分离后,会打开进气道,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没有压缩空气的风扇,而是利用高速流入的空气,与燃料混合产生燃烧,再由喷管排出,非常适合速度4马赫以上的飞行器。由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需要空气持续流入,因此HCM的飞行高度要低于HGV。

DF-17高超声速滑翔体导弹(中国)

从2014年到2018年间,中国进行了7次以上的DF一ZF高超声速滑翔体的飞行试验。以DF一ZF作为载具(再入体)的DF-17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的高超声速滑翔体导弹系统。截至2020年底,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均尚未研制出实用型的高超声速武器。

■ 中国研制的DF-17高超声速导弹

中国在2018年9月试验了3种具有不同空气动力特性的高超声速滑翔体飞行器模型(D18-1S、D18-2S、D18-3S )。这些试验意味着中国的这些设计有助于其研制出可变速、并能以高超声速飞行的武器。同时,美国国会调查局的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利用速度可达6马赫以上的“凌云”高超声速飞行器及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台,进行耐热部件和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技术的相关研究。

DF-17的头部(即DF一ZF滑翔体)为底部平滑的升力体结构,空中容易产生升力,而且上下左右都有小翼。将翼根部放大,可见它与弹体由一根转轴相连,因此,这4个小翼很有可能是可动翼面,在高超声速飞行时一边滑翔,一边转动小翼,DF-17可以改变飞行路线,使高度和方向产生复杂变化,飞行轨迹不是弹道导弹那样的椭圆轨道,所以高超声速滑翔体的未来位置无法像弹道导弹那样预测和计算。

而且,“宙斯盾”舰发射的SM-3拦截弹是用于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的,其最低拦截高度约70千米。因此,可以预想,美日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特别是利用宙斯盾系统对其进行拦截将极为困难。

■ DF-17高超声速导弹的头部俯瞰

研制出DF-17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的祝学军总设计师,由于在研制DF-17等导弹中所作的贡献,于2019年11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媒体在对祝学军的报道中介绍了DF一17的一些性能。其最高到达高度6O千米,弹头部(DF一ZF)采用乘波体设计,滑翔期间逐渐减速,边机动边降低高度至30千米,然后向目标俯冲攻击,最高速度约10马赫。由于飞行高度在60千米以下,因此宙斯盾系统的SM-3拦截弹或“萨德”系统都很难拦截它。

笔者不清楚DF一ZF是如何掌握海上军舰的位置移动信息的,有可能是从助推器分离之后,在下降和滑翔阶段接收来自外界传感器的目标信息,在最终阶段由自身传感器捕捉目标。中国多数媒体都称DF-17是非核武器。

美国的报告推测DF一17的射程为1600~2400千米。在2019年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公开了16辆搭载DF-17的轮式发射车,16辆相当于解放军火箭军部队两个旅。

DF-17的机动式发射车外观与DF一16中程弹道导弹的5轴10轮WS-2500型移动式发射车(全长16米,宽约3米)相似,如果与最高时速70千米以上的WS-2500具有相同性能,那么DF-17是一种便于展开的装备。

另外,2020年10月,出现在中国社交网络上的图片显示,轰-6N型轰炸机的机体下方挂载着类似DF-17的导弹(或模拟弹)。其前部有效载荷的下部平滑,看起来像是HGV。如果是带有HGV的空射弹道导弹,那么它不仅可用来对地攻击,也有可能执行对舰攻击任务。

中国对HGV技术有相当的自信,今后可能会应用到各种导弹上,比如前述的DF-21D及DF一26B型反舰弹道导弹,都有可能会考虑搭载HGV,一来可以增加射程,二来可以作为反制BMD反导系统的手段。

■ 日本现在也在积极研制高超声速导弹

岛屿防御用高速滑空弹(日本)

日本也在以岛屿防御用高速滑空弹的名义研制高超声速导弹,特别是计划2028年以后装备的“岛屿防御用高速滑空弹Block2”,预计弹头部将采用乘波体设计,内置探测传感器,可能会具备对舰攻击能力。

总结

中国在高超声速武器技术上的研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代表性的武器就是东风-17高超音速滑翔弹。该导弹的外形流线,尖锐的头部设计可以有效降低飞行阻力,保证了超高的飞行速度和机动性,被誉为"难以拦截的武器"。

美国虽然也在研发高超声速武器,但在实战应用上显然还要落后于中国。此外,现有的美国反导系统对于东风-17这样的高超声速武器来说,能否成功拦截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原因在于东风-17的飞行轨迹相较于常规弹道导弹更加复杂,并且在大气层内飞行可以有效规避反导系统的预警。因此,从当前技术水平来看,美国要拦截中国的高超声速导弹,困难重重。

日本计划在2028年以后装备的“岛屿防御用高速滑空弹Block2”,主要是针对周边潜在威胁,特别是导弹攻击。目前,日本正在以此为借口,大量增购先进的防空武器,企图提升自身防务能力。然而,这样的防守策略是否能够阻挡高超声速导弹的攻击,还有待验证。

总的来说,中国的高超声速武器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全球领先。而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虽然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但要想拦截中国的高超声速导弹,还需要在相关技术上进行更多的研究和突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