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举办“中国书史系列讲座”第2讲“中国古籍的起源与装帧形制演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历史简述视频讲座 图书馆举办“中国书史系列讲座”第2讲“中国古籍的起源与装帧形制演变”

图书馆举办“中国书史系列讲座”第2讲“中国古籍的起源与装帧形制演变”

2024-07-12 09: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书馆举办“中国书史系列讲座”第2讲“中国古籍的起源与装帧形制演变”

2020/12/11 信息来源: 图书馆

编辑:悠然 |

2020年12月8日,图书馆在北配楼科学报告厅举办“中国书史系列讲座”第2讲,邀请知名古籍研究专家、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致忠主讲“中国古籍的起源与装帧形制演变”。

李致忠界定正规书籍是以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释思想、宣扬主张等为目的,经过编纂而用文字书写、刻印在一定材料上的著作物。以此为衡量尺度,他引用《隋书·经籍志》《尚书》《史记•孔子世家》《汉书》等传世文献中的记载,将中国典籍产生的时代锁定在距今2500至4000年前这段时期。

李致忠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书写载体的发展过程:春秋之前,竹简、木牍以及帛书皆有使用。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简册的使用更加普及。经过三国、两晋,纸被广泛用作书写材料之后,简的使用逐渐减少。一直到东晋时,桓玄下令“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我国古代的简册时期正式结束。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为纸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从此古籍文化的发展开启了新纪元。

在讲到古籍的装帧形制时,李致忠指出,历史上某种装帧形制的出现与形成,皆由书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便于披阅、有利保护等因素所决定。他逐一讲解了竹木简册、帛书卷子、卷轴装、梵夹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装等十种装帧形制的出现、形成及嬗变进程。

讲座现场

在讲座后的交流提问环节,听众就各种装帧形制的区别展开提问,李致忠则结合文献记载及现藏文物的相关照片,一一进行解答。

北配楼科学报告厅作为图书馆的文化传播阵地之一,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用户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将持续开展学术交流类的系列讲座活动。12月,图书馆邀请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印刷博物馆、中科院图书馆的专家学者,隆重推出“中国书史系列讲座”,分享古代版画、古籍起源与装帧形制、彩印技术、四库全书等研究领域的成果,欢迎大家参加。

主讲人简介:

李致忠,北京昌平县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同年供职于国家图书馆,长期从事古籍整理、版本考定、目录编制及目录学、书史、出版史等研究。曾为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先后发表论文210余篇。撰写出版《中国古代书籍史》《中国古代书籍史话》《古书版本学概论》《历代刻书考述》《宋版书叙录》《古书版本鉴定》《典籍志》《古代版印通论》《古籍版本知识500问》《三目类序释评》《中国出版通史》(宋辽夏金元卷)《肩朴集》《昌平集》等专著;整理出版《筹海图编》《今言》《鄂尔泰年谱》等古籍;主编《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资料长编》《中国国家图书馆百年纪事》《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主持《中华再造善本》编纂及其提要撰写工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